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京劇乃當今國粹,胡適卻譏諷其為糞劇,其中有何隱情呢?

清季民初, 京劇是當時京城一帶人士普遍喜歡的一種藝術形式。 儘管傳統社會一直有唱戲誤國的說法, 但並不能影響人們對於京劇的追捧, 尤其到了民初, 一些遺老遺少們對於京劇的喜愛有增無減。 有些人還與優伶往還密切, 以“捧角”為消遣。

京劇大師梅蘭芳劇照

復辟狂魔張勳就是如此, 他捧的不是別人, 而是京劇大家梅蘭芳, 梅蘭芳當時已經為京城名伶, 委身於某戲班, 張勳當時在浦口練兵, 業餘之際尤愛京劇, 便出萬金給梅蘭芳贖身, 故梅蘭芳常與張勳親近, 張勳復辟時, 梅蘭芳也十分認同張勳的舉動。

另一個對京劇著迷的歷史名人不是別人, 正是與張勳搭班子搞復辟的康有為, 康聖人, 1922年2月10日, 杭州的一個小劇院上演戊戌變法的劇碼, 親身經歷過戊戌浩劫的康有為也親臨現場。

投身政治運動的康有為

根據時人描述, 當戲劇演到痛心之處, 眾演員竟于臺上嚎啕大哭, 而康有為本人亦是有感而發, 老淚縱橫, 最後竟然放聲大哭。

由此可見, 京劇不但為人們所喜愛, 尤其是為忠清人士欣賞, 究其原因, 大概是想以戲曲明己志, 抒發對故國的思念之情, 尤其是向世人昭示自己對清朝的一片忠心,

表達對故主的思念和惋惜。 這其實包含著另一個話題, 那就是中國人的奴性, 其實這種奴性在清末民初表現得尤其徹底, 眾多的晚清遺老遺少通過不同的方式, 表達著對故國的哀思。

新文化運動健將胡適

然而, 就是這麼一個人見人愛的國粹,

在新派人物胡適眼中, 卻與大糞等量齊觀, 被其稱為“糞劇”, 蓋因為京劇中多傳播的是忠孝仁義的觀念, 而在當時, 這種從傳統社會中進化而來的忠孝觀念正是新派知識份子急於打破的俄, 因此也就有了京劇為“糞劇”一說。

梅蘭芳京劇藝術研究/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研究叢書 ¥34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