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億邦動力CEO鄭敏:產業手把手進入“重塑期”

【億邦動力網訊】4月20日消息, 在“2017億邦產業電子商務峰會”上, 億邦動力網CEO鄭敏發表了題為《奇點:產業手把手進入“重塑期”》的公開演講, 他指出, 未來B2B行業新的市場空間主要在三方面:第一, 線上貿易市場的形成;第二, 巨大B2B金融市場的形成;第三, 巨大數位服務市場的形成。

億邦動力網CEO鄭敏

據瞭解, 此次會議由億邦動力網承辦, 圍繞“產業奇點”的主題展開, 分別從工業、農業、資本跨境電商、汽車等多個產業展開探討新勢力、新思維、新科技、新空間及新典範等內容。 在本次會議中, 找鋼網、大搜車、普天藥械網、慧聰網、磁金融、嘉禦基金等多個企業出席並發表演講。

溫馨提示:本文為速記初審稿, 保證現場嘉賓原意, 未經刪節, 或存紕漏, 敬請諒解。

以下是演講實錄:

各位新老朋友, 大家早上好!

說實話, 產業電商是我最近半年花時間想得最多的事, 但是坦率來說, 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想清楚。

不過在中間有一些思考, 剛好借這個機會和大家分享一下, 對錯先放在一邊, 先把思考的觀點拋出來供大家討論。

(PPT圖示)這張舊圖畫在三年前的這個時候, 2014年初媒體做研究的人習慣性對行業趨勢做一些判斷, 三年前我們對整個電商的趨勢做了一個判斷。 在整個判斷中, 我們看到從2014年起電子商務進入第三輪創新週期, 第三輪創新週期中有什麼?有網路品牌、世界商店、舉行品類、入場、社交場景的電子商務, B2B以交易的方式重新回到電子商務的主戰場。

現在看來, 三年前零零星星的方向判斷沒有太錯。 但是三年之後, 這張圖是今年年初畫的(PPT圖示), 我們覺得在三年前那張圖的基礎上, 在中間產生一些融合的效應,

不是分散式的發展, 是融合式的發展。 在融合式的發展下圍繞三條線展開:

第一條線, 背後邏輯是流量紅利消失了, 大家找新的流量, 到哪裡找新的流量?線上、線下兩個社區。 所以, 我們看到電商往線下走不是往商超, 更多是往居民社區走, 而且中國城鎮化進展非常快, 北京10萬以上的社區非常多, 中西部一個城市縣城城鄉人口總人數加起來就是十幾萬, 一個一個城市裡的社區就是新的流量, 這些新的流量中現存的流通業態非常粗放, 甚至你想買一瓶比較好的酒, 讓你在社區煙酒店買你會不踏實。

由此, 電商和線下融合的方式產生了新一輪的圈定狂潮。 現在微商絕對不是用傳銷、違法、非法勾當和過度行銷的視角來看,

現在“正規軍”開始批量入場,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對社交電子商務感觸特別深。

還有, 電商和兩級市場的融合, 向外走, 到國外找流量。 還有向下面走, 到農村找新的流量。

以上是我們根據流量紅利消失這樣一個大背景, 看到新的融合方向。

第二條線, 要素成本的陡增。 新經濟有新要素, 但是傳統經濟的要素在新經濟中始終存在, 傳統經濟要素是什麼?人、土地、資本。 對於這三要素, 大家能夠感受到成本越來越高, 成本高了以後, 所有人要考慮的問題是, 如果沒有辦法把成本的絕對值低下來, 那就把成本的相對值下降, 提效率在當下的階段提到了非常高的高度。 比如說民生的電子商務、產業的電子商務、生態B2B。

第三條線, 科技體驗升級。 我們看到科技體驗的提升就是電商和黑科技的融合。 2014年我們畫的這張圖, 說大概第三輪創新週期裡有哪些點?“點”先出來。 年初的時候我們把這些“點”之間的關係找了一下, 但是我覺得在B2B的行業中既不是點狀的發展, 也不是簡單的融合式發展。

回想我們看電子商務的這些年, 電子商務從1995年-2016年這段時間始終處在裂變式的發展, 有很多消費者本來在傳統的場景下消費, 結果被分裂出去了。 有7億左右的人到網上去了, 在7億人中有相當部分人在網上買東西, 相當一部分在中央電視臺和報紙上的廣告被分裂和分流出去了, 也到網上去了, 很多傳統企業原來銷售是通過代理制在傳統管道中流動的。 在之前的這段時間中,大量的企業也逐步通過成立電商、子公司的方式,或者成立電商部門的方式分離出去了。所以2016年之前整個中國電商是裂變的過程,當然裂變會產生巨大的產業能量,所以在中間,電子商務這個產業是在蓬勃增長。

如果看宏觀資料,2005年中國網上零售額,因為網上零售額統計資料相對來講比較有價值,2005年200億不到,2016年5萬多億,這是裂變產生巨大的產業能量。但是現在不是“裂變”的走勢,是“聚變”的走勢。

B2B要素及資源聚合裂變,裂變是造原子彈用的,聚變是造氫彈用的,聚變沿著三條線展開:

第一,從2014年以來,大量的央企其實在採購方平臺那端做了非常多的事,化工類大央企每一年基於電子商務平臺的採購,當然是集團內採購在400億以上,像煤炭、棉花各種各樣的央企都在做類似的事情,甚至兵器方面的央企也在做類似的事情。目標上大體大家有一些共識,央企基於電子商務的採購,採購占比應該是採購額的80%,但是我覺得大家都沒有感知到。為什麼?一般的央企一年採購額一兩千億,一兩千億中有幾百億都是在網上採購,在純協力廠商平臺上已經是非常知名的企業,但是我們現在沒有感受到。為什麼?我在思考這個問題。因為在採購平臺上是一個不完全競爭的市場,說白了當央企採購平臺發一個標說我要採購什麼東西的時候,參與投標者能夠做的市場動作非常小,就是幾個人議一議標等等這些事兒,實際上沒有形成真正的市場,更像是一個資訊化的延伸。

但是,我比較樂觀的判斷這個事情,既然是一個採購端實現了電子商務方式的採購,一定會向銷售端轉,實際上我們也能夠看得到,這就是一個進程,把採購管好了勢必向電子商務推。原來企業內部的資訊和和自身建的電子商務系統之間要有一次聚變,聚合以後產生新的裂變。而且企業自己內部資訊化系統建設起來以後,從全管道的角度考慮要和協力廠商平臺結合在一起,這是一個什麼場景?這個場景建立起來以後就形成了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

我講一個特別有趣的現象,我們能夠看到一些B2B的交易平臺交易額拉的比較大,各行各業都有,但是交易額大的平臺其實上下游用戶的互聯網參與度並不高,這是一個很學術性的說法,說白了就是交易額非常大,但是網站的流量很小,這就有問題。這說明這個市場沒有完全形成,當市場沒有完全形成的話,這個交易額能夠帶來商業價值的轉換比例就小。

那麼中國電子商務的交易額誰的占比最大?B2B。

B2B交易額一般性說法在整個電商交易額占比80%,零售只占20%,但是在To C的市場裡幾乎出了中國首富了,但是在To B裡沒有看到市值特別大的公司,為什麼?我也在考慮這個問題,我發現從交易額的角度來講,它對新業態所產生的新增加值空間的轉換率之間有非常大的區別,基本上To C市場裡100億交易額轉化成電子商務有收益的收入是3%左右,3億就形成了新的產業。To B從目前來看,也就0.3%,你看起來是80%:20%的市場,但是實際上產生新產業的空間,目前為止B2B和To C是0.8:2的市場空間,關鍵是線上時長還沒有完全形成,人沒有完全在網上進行交易,網上充分競爭的市場沒有形成,充分競爭的市場形成以後,錢才能夠往裡面砸,現在的情況下,錢都線上下,你能夠拉上去的錢非常少。

我覺得採購平臺標配了大集團以後,接下來銷售平臺就會成為標配,銷售平臺成為標配以後,銷售平臺和銷售平臺之間會形成競爭,競爭再加上協力廠商平臺在中間的連接,就會形成一個完全競爭的B2B市場,我把這個市場稱之為“線上貿易市場”。一旦這個線上貿易市場形成以後,在這個市場通過競爭,市場集中度會提高,之後大家現在所擔心的B2B交易傭金太低、價差太低等等都不會是一個問題。京東剛開始的時候毛利率也很低,一旦整個大的充分競爭的市場形成以後,形成一定市場規模以後,毛利率往上拉伸是遲早的事兒,傭金往上來也是遲早的事兒。

這是我個人對於市場和我本人對於B2B盈利模式有一些質疑的思考,真正的問題是推動線上貿易市場的形成。

線上時長形成以後,在B2B1.0時代的廣告也會重新回歸,而且這種回歸是更加強勢的回歸。現在To C的市場中投公告就能夠賣出東西,線上能夠賣出東西,行銷上的投入會有多大?大家不用擔心電子商務,一定不會熱貨越賣越便宜,電子商務一定會讓產品賣得越來越好,這樣在行銷端等等投入的資本、資金會拉動整個產業進行新一輪的升級。

資訊化和電子商務聚合以後裂變成為一個新的物種、新的業態,就是“線上貿易市場”。

第二,在整個B2B的交易過程中,金融的屬性非常高。在座的有很多是行家,非常清楚這一點,中國有這麼多的貿易商存在的核心價值就是幫助別人墊資,金融服務市場空間非常大。現在可以看到“5%-15%”這是融資額的年化利率,5%是銀行放出去的,資信好的在銀行拿到的更低一些,4%多,15%是一般的小貸公司放得高點,在5%和15%之間是有空間的。行業裡經常有一些慣性思維,看到現在的困難就認為這些困難可能永遠突破不了,比如說融資這個事兒。現在做金融大家都清楚,做金融根本就是做風險生意,誰能夠把風險控制住就行,大家普遍採用的風控能力就是用質押的方式,把房子、車子壓過來。是,這個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沒有產生裂變,為什麼?如果電子商務平臺做的也是大量的質押融資,我們可以看到你和傳統銀行有什麼區別?和傳統小貸公司和傳統典當行的區別在哪裡?至少你在強競爭的市場中進行競爭,如果你拿到了客戶,這些客戶只能是說不良的可能性更高,風險更高,這樣才能夠分一點。

大家都能夠意識到,誰有本事做出了低風險、風險可控的信用貸一定是下一個階段的王者,做低成本、高峰空的信貸用什麼完成?大家自然而然會想到是大資料,但是昨天很多朋友討論或大資料這個事兒做風控真的挺不靠譜的,事實上也是這樣,在現階段確實挺不靠譜的,但是方向還是在。大資料有一個前提條件,必須是和交易閉環結合在一起。如果貸款的對象在你整個平臺上是正常做交易的,再結合大資料,通過信用的方式放貸,我覺得風險要低很多。相反,如果只是在我們這裡投了一個廣告,哪怕年年在這裡投廣告,用大資料算完以後給你一個信用貸,你的不良依然很難控制。所以在5%-15%之間,如果我們行業通過大資料和交易閉環形成一個信貸融資的市場,這個市場和產品一旦出來以後,在行業裡是極具競爭力的。

“5%-0.3%”,這是貨幣資金的問題。公司賬上每天都有大量的資金,你不敢存定息和買理財,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用,但是錢放在銀行裡就是0.3%,就是“冰棒資產”,會貶值。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有交易的閉環在其中,這個生意也能夠做起來。最近幾次見滙豐郭總,我覺得我是在和B2B的銀行家聊天,他是做金融的,是銀行家,我為什麼有這個錯覺?從18家各個獨立行業的分賬,有12家自己投資的做B2B2.0的交易平臺,都向交易走的時候,上層交易閉環會慢慢形成,最重要的他們有小型公司和銀行,我們看到在整個B2B中有巨大的金融市場存在。

第三,數位化服務的市場。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層,基礎的服務是物流、加工、倉儲,這些服務通過數位化以後對接到平臺上。電商、物流最典型的特徵是什麼:一是資訊網路;二是分散式倉儲、三是勞動力的組織能力,這就是電商物流的“三要素”。互聯網、電子商務、物流倉儲一定會形成三要素支撐下的新技術。

第二層,電商服務。提供B2B交易過程中的電商ERP、電商CRM、網站裝修、大資料分析等等,阿裡平臺上的電商、服務商4.5萬家,一個大的交易市場會形成大量服務資源市場。

第三層,工業雲和產業雲的出現。三一重工的工業互聯網中,三一重工20幾萬台設備用智慧感測器的裝備,能夠遠端維護所有的設備。GE也一樣,所有飛機的發動機即時的監控和維護都是遠端掌握在發動機的廠商中,會形成運營的平臺。運營的平臺和交易平臺之間也會融合,融合完成以後拓展出數位化服務市場。

回過頭來,這個思考解答了我本人對B2B的困惑,B2B說的這麼熱鬧,錢在哪?新的市場空間在哪裡?在哪賺錢?怎麼成為新的中國首富?怎麼成為新的買私人飛機的人?我的理解主要在三方:

第一,線上貿易市場一定會形成。

第二,形成巨大的B2B金融市場。

第三,形成巨大的數位服務市場。

以上三個市場中,結合行業特徵取任何一個市場都是爆發性的,如果從綜合性的角度來講,未來綜合性平臺可能做到兩個市場甚至三個市場。

(PPT圖示)這個公式我特別有感觸,這是物理學的公式,光速=波長×頻率,所以我要說增速=資力×結構。

謝謝大家。

2017億邦產業電子商務峰會正在直播……

【版權提示】億邦動力網宣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run@ebrun.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在之前的這段時間中,大量的企業也逐步通過成立電商、子公司的方式,或者成立電商部門的方式分離出去了。所以2016年之前整個中國電商是裂變的過程,當然裂變會產生巨大的產業能量,所以在中間,電子商務這個產業是在蓬勃增長。

如果看宏觀資料,2005年中國網上零售額,因為網上零售額統計資料相對來講比較有價值,2005年200億不到,2016年5萬多億,這是裂變產生巨大的產業能量。但是現在不是“裂變”的走勢,是“聚變”的走勢。

B2B要素及資源聚合裂變,裂變是造原子彈用的,聚變是造氫彈用的,聚變沿著三條線展開:

第一,從2014年以來,大量的央企其實在採購方平臺那端做了非常多的事,化工類大央企每一年基於電子商務平臺的採購,當然是集團內採購在400億以上,像煤炭、棉花各種各樣的央企都在做類似的事情,甚至兵器方面的央企也在做類似的事情。目標上大體大家有一些共識,央企基於電子商務的採購,採購占比應該是採購額的80%,但是我覺得大家都沒有感知到。為什麼?一般的央企一年採購額一兩千億,一兩千億中有幾百億都是在網上採購,在純協力廠商平臺上已經是非常知名的企業,但是我們現在沒有感受到。為什麼?我在思考這個問題。因為在採購平臺上是一個不完全競爭的市場,說白了當央企採購平臺發一個標說我要採購什麼東西的時候,參與投標者能夠做的市場動作非常小,就是幾個人議一議標等等這些事兒,實際上沒有形成真正的市場,更像是一個資訊化的延伸。

但是,我比較樂觀的判斷這個事情,既然是一個採購端實現了電子商務方式的採購,一定會向銷售端轉,實際上我們也能夠看得到,這就是一個進程,把採購管好了勢必向電子商務推。原來企業內部的資訊和和自身建的電子商務系統之間要有一次聚變,聚合以後產生新的裂變。而且企業自己內部資訊化系統建設起來以後,從全管道的角度考慮要和協力廠商平臺結合在一起,這是一個什麼場景?這個場景建立起來以後就形成了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

我講一個特別有趣的現象,我們能夠看到一些B2B的交易平臺交易額拉的比較大,各行各業都有,但是交易額大的平臺其實上下游用戶的互聯網參與度並不高,這是一個很學術性的說法,說白了就是交易額非常大,但是網站的流量很小,這就有問題。這說明這個市場沒有完全形成,當市場沒有完全形成的話,這個交易額能夠帶來商業價值的轉換比例就小。

那麼中國電子商務的交易額誰的占比最大?B2B。

B2B交易額一般性說法在整個電商交易額占比80%,零售只占20%,但是在To C的市場裡幾乎出了中國首富了,但是在To B裡沒有看到市值特別大的公司,為什麼?我也在考慮這個問題,我發現從交易額的角度來講,它對新業態所產生的新增加值空間的轉換率之間有非常大的區別,基本上To C市場裡100億交易額轉化成電子商務有收益的收入是3%左右,3億就形成了新的產業。To B從目前來看,也就0.3%,你看起來是80%:20%的市場,但是實際上產生新產業的空間,目前為止B2B和To C是0.8:2的市場空間,關鍵是線上時長還沒有完全形成,人沒有完全在網上進行交易,網上充分競爭的市場沒有形成,充分競爭的市場形成以後,錢才能夠往裡面砸,現在的情況下,錢都線上下,你能夠拉上去的錢非常少。

我覺得採購平臺標配了大集團以後,接下來銷售平臺就會成為標配,銷售平臺成為標配以後,銷售平臺和銷售平臺之間會形成競爭,競爭再加上協力廠商平臺在中間的連接,就會形成一個完全競爭的B2B市場,我把這個市場稱之為“線上貿易市場”。一旦這個線上貿易市場形成以後,在這個市場通過競爭,市場集中度會提高,之後大家現在所擔心的B2B交易傭金太低、價差太低等等都不會是一個問題。京東剛開始的時候毛利率也很低,一旦整個大的充分競爭的市場形成以後,形成一定市場規模以後,毛利率往上拉伸是遲早的事兒,傭金往上來也是遲早的事兒。

這是我個人對於市場和我本人對於B2B盈利模式有一些質疑的思考,真正的問題是推動線上貿易市場的形成。

線上時長形成以後,在B2B1.0時代的廣告也會重新回歸,而且這種回歸是更加強勢的回歸。現在To C的市場中投公告就能夠賣出東西,線上能夠賣出東西,行銷上的投入會有多大?大家不用擔心電子商務,一定不會熱貨越賣越便宜,電子商務一定會讓產品賣得越來越好,這樣在行銷端等等投入的資本、資金會拉動整個產業進行新一輪的升級。

資訊化和電子商務聚合以後裂變成為一個新的物種、新的業態,就是“線上貿易市場”。

第二,在整個B2B的交易過程中,金融的屬性非常高。在座的有很多是行家,非常清楚這一點,中國有這麼多的貿易商存在的核心價值就是幫助別人墊資,金融服務市場空間非常大。現在可以看到“5%-15%”這是融資額的年化利率,5%是銀行放出去的,資信好的在銀行拿到的更低一些,4%多,15%是一般的小貸公司放得高點,在5%和15%之間是有空間的。行業裡經常有一些慣性思維,看到現在的困難就認為這些困難可能永遠突破不了,比如說融資這個事兒。現在做金融大家都清楚,做金融根本就是做風險生意,誰能夠把風險控制住就行,大家普遍採用的風控能力就是用質押的方式,把房子、車子壓過來。是,這個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沒有產生裂變,為什麼?如果電子商務平臺做的也是大量的質押融資,我們可以看到你和傳統銀行有什麼區別?和傳統小貸公司和傳統典當行的區別在哪裡?至少你在強競爭的市場中進行競爭,如果你拿到了客戶,這些客戶只能是說不良的可能性更高,風險更高,這樣才能夠分一點。

大家都能夠意識到,誰有本事做出了低風險、風險可控的信用貸一定是下一個階段的王者,做低成本、高峰空的信貸用什麼完成?大家自然而然會想到是大資料,但是昨天很多朋友討論或大資料這個事兒做風控真的挺不靠譜的,事實上也是這樣,在現階段確實挺不靠譜的,但是方向還是在。大資料有一個前提條件,必須是和交易閉環結合在一起。如果貸款的對象在你整個平臺上是正常做交易的,再結合大資料,通過信用的方式放貸,我覺得風險要低很多。相反,如果只是在我們這裡投了一個廣告,哪怕年年在這裡投廣告,用大資料算完以後給你一個信用貸,你的不良依然很難控制。所以在5%-15%之間,如果我們行業通過大資料和交易閉環形成一個信貸融資的市場,這個市場和產品一旦出來以後,在行業裡是極具競爭力的。

“5%-0.3%”,這是貨幣資金的問題。公司賬上每天都有大量的資金,你不敢存定息和買理財,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用,但是錢放在銀行裡就是0.3%,就是“冰棒資產”,會貶值。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有交易的閉環在其中,這個生意也能夠做起來。最近幾次見滙豐郭總,我覺得我是在和B2B的銀行家聊天,他是做金融的,是銀行家,我為什麼有這個錯覺?從18家各個獨立行業的分賬,有12家自己投資的做B2B2.0的交易平臺,都向交易走的時候,上層交易閉環會慢慢形成,最重要的他們有小型公司和銀行,我們看到在整個B2B中有巨大的金融市場存在。

第三,數位化服務的市場。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層,基礎的服務是物流、加工、倉儲,這些服務通過數位化以後對接到平臺上。電商、物流最典型的特徵是什麼:一是資訊網路;二是分散式倉儲、三是勞動力的組織能力,這就是電商物流的“三要素”。互聯網、電子商務、物流倉儲一定會形成三要素支撐下的新技術。

第二層,電商服務。提供B2B交易過程中的電商ERP、電商CRM、網站裝修、大資料分析等等,阿裡平臺上的電商、服務商4.5萬家,一個大的交易市場會形成大量服務資源市場。

第三層,工業雲和產業雲的出現。三一重工的工業互聯網中,三一重工20幾萬台設備用智慧感測器的裝備,能夠遠端維護所有的設備。GE也一樣,所有飛機的發動機即時的監控和維護都是遠端掌握在發動機的廠商中,會形成運營的平臺。運營的平臺和交易平臺之間也會融合,融合完成以後拓展出數位化服務市場。

回過頭來,這個思考解答了我本人對B2B的困惑,B2B說的這麼熱鬧,錢在哪?新的市場空間在哪裡?在哪賺錢?怎麼成為新的中國首富?怎麼成為新的買私人飛機的人?我的理解主要在三方:

第一,線上貿易市場一定會形成。

第二,形成巨大的B2B金融市場。

第三,形成巨大的數位服務市場。

以上三個市場中,結合行業特徵取任何一個市場都是爆發性的,如果從綜合性的角度來講,未來綜合性平臺可能做到兩個市場甚至三個市場。

(PPT圖示)這個公式我特別有感觸,這是物理學的公式,光速=波長×頻率,所以我要說增速=資力×結構。

謝謝大家。

2017億邦產業電子商務峰會正在直播……

【版權提示】億邦動力網宣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run@ebrun.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