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貴金屬投資 選錯平臺就是徒增風險

“互聯網+”模式改變了傳統金融所固有的呆板印象, 不僅大幅降低了投資門檻, 也革新了人們的投資理念;但金融科技的背後也隱藏著巨大的風險, “龐氏騙局”曝光後, 人們開始認識到投資貴金屬, 平臺的選擇已經成為確保自身利益不受侵害的頭等大事。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 絕大多數投資者以博取最大收益為目的, 不少交易平臺借此鑽了空子, 建議投資者不要盲目選擇投資管道, 重視三大平臺風險的規避。

合規風險需拉好防線

所謂法律合規風險主要是交易平臺本身資質不足, 一些地方性交易市場缺乏正規審批,

所上線的投資標的或是過於小眾而不具備價格指導意義, 或是乾脆人為操縱;加之監管缺失, 致使投資者參與交易時缺乏必要的法律保護。 鑒於此, 針對貴金屬行業的專項整治越來越嚴厲, 各國家級貴金屬交易中心先後出臺了一系列行業規範性政策檔, 並針對會員單位進行合規性稽查驗收, 同時提示投資者在日常投資決策中, 要認真考察平臺背景, 加強風險防範。

信用危機是“刺骨之痛”

信用危機是目前貴金屬行業所面臨的最大危機, 也是投資者的“刺骨之痛”。 一些貴金屬交易平臺蓄意違規操作, 一邊打著高收益的幌子誘導客戶;一邊私自挪用投資者巨額資金, 最後陷入危機卷款跑路者比比皆是。

大部分違規平臺都是遊走在規範邊緣的交易商, 雖然套上了互聯網金融的靚麗外衣, 但本質仍在與客戶違規對賭, 或者誘騙客戶頻繁交易, 從而賺取交易手續費。

技術風險侵蝕資產

技術風險則是互聯網金融平臺所特有的風險特徵, 一方面是資訊安全缺乏保障, 比如因平臺技術不成熟, 導致客戶資訊洩露、丟失、被截取、篡改。 另一方面則是投資者通過電腦、移動終端進行交易時, 因交易平臺的系統漏洞而造成盤中掉線、交易延時、交易指令無法下達等, 從而嚴重影響投資結果;更有甚者利用技術手段操縱交易結果, 侵蝕投資者資產。

貴金屬投資的收益主要來源於資本利得, 而不同的交易平臺或管道對於投資結果和資產保障起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選錯平臺無疑是徒增風險。 那麼優質平臺有哪些基本的共性, 可使投資者儘量規避上述風險呢?

首先, 平臺和所推廣的產品符合行業監管政策, 且資質齊全;其次, 有強大的股東背景為平臺進行信用背書, 實力越強大, 背景越好, 其發生風險的幾率就越低, 舉例來說, 由紐交所上市公司500彩票網獨立研發上線的互聯網金融平臺——“500金”, 其一經成立即被投資者接受, 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母公司的背景實力;另外, “500金”核心推廣業務為上海黃金交易所旗下黃金、白銀TD產品, 其規範性可追溯。 最後, 平臺聲譽不可不重視, 投資者可通過權威的新聞管道或社交工具查看相關評價,

或通過有著長期投資經驗的“老司機”推薦, 以獲投資參考價值。

(財編:黃潮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