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鵬華基金:以港股的名義:“基”高一籌

港股還會繼續漲嗎?

對於這個問題, 或許沒人能給出準確的答案。 股市上行需要資金的推動, 資金流向資料或許可以為我們的投資提供一些參考。

內地資金

目前由於資本專案未完全開放, 內地資金想配置海外市場, 合法的管道只有兩個——QDII和港股通。 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顯示, 截至目前, QDII批准額度共約900億美元, 在2014年底已基本用光。 自2015年3月以來, 管理部門已經兩年沒有新批QDII額度。

在這種情況下, 內地資金進行海外配置的增量管道便僅剩港股通。 而深港通開通以來, 港股通總額度限制取消, 讓這一出海管道變得更加暢通無阻。

3月份以來, 港股整體維持震盪走勢, 但資金並未停下腳步。 據統計, 滬市港股通3月初以來僅在3月24日和27日有微幅的流出, 其餘交易日均保持淨流入的態勢。 按照目前的速度, 或許在4月底之前, 我們就將見證滬市港股通淨流入站上4500億大關。

而在深市港股通方面, 儘管每日流入的絕對數不及滬市, 但自去年12月5日開通以來, 資金從未有一天呈現淨流出, 投資者南下的熱情可見一斑。

南下資金的主要來源是什麼呢?今天我們以港股通管道重要的參與者——公募基金的角度來觀察這個問題。

根據Wind資訊資料, 截至2017年2月底, 可通過港股通投資港股市場的公募基金合計67只(A/B/C份額合併統計, 下同), 總規模達到580億人民幣。

提起投資港股的公募基金,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 有基金公司的滬港深產品上報時, 被告知新規目前正在研究, 新規或要求滬港深基金在港股投資上要保持一定的比例下限, 若此新規出臺, 意味著滬港深基金未來對於港股配置不能隨意空倉。

目前監管並未對滬港深主題主動管理型基金的港股倉位做出硬性規定, 市場上部分此類產品實際上很少甚至並未持有港股倉位。

新規最直接的影響是會導致目前市場上倉位較低的滬港深基金被動加倉。

對此, 光大證券海外市場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治中進行瞭解讀。

核心觀點:提高倉位下限後, 後3個季度港股通基金產品預計為港股市場注入160億資金。

1)如果監管部門要求港股必須達到最低倉位比例——如在總股票倉位中占比30%。 已發行的主投A股產品需要“補欠帳”的規模大致在15億以上, 大概相當於1天的港股通淨流入規模(以17年日均淨流入算)。

2)如果以30%為最低下限, 這些產品的港股平均占比可能提升至50%, 從而預計全年為港股市場帶來160億以上的新增資金。 這些資金將更主動地配置向中小成長股, 從而更好地發揮出啟動港股中小市值板塊, 加快短期熱點行情的作用。

展望未來,隨著港股通成交量占香港市場成交量的比例越來愈大,內地資金正在逐漸掌握港股市場的話語權。

港股通成交量占香港市場總成交量比例

根據港股通每日交易活躍股票的統計我們也可以發現,2016年港股通資金多投向銀行股。銀行股由於高股息低估值,對國內機構投資者非常有吸引力,而今年以來情況似乎有了一些變化,一些互聯網類的公司,例如美圖、IGG等等,開始進入到活躍前十的股票中。

資料顯示,與2016年相比,2017年以來,滬港通活躍成交股榜單上銀行股上榜次數所占比重明顯下降,而代表著新經濟的互聯網類公司比重則明顯上升,意味著南下資金也開始嘗試一些成長類的標的,投資開始變得更加多元化。

“瞭解完內地資金的動向,海外資金的流入情況又如何呢?

海外資金

直接流入港股市場的海外資金資料相對來說較難追蹤, 我們來看一下與港股走勢息息相關的美股資金的情況:

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銀行的Michael Hartnett援引EPFR資料表示,截至4月5日當周,投資者共從股市基金撤出資金74億美元,為40周來最大。這其中包括36億美元的ETF流出(40周內最大,年內首次流出)以及38億美元的共同基金流出。

資金從美股的流出或許對新興市場國家是一個利好,港股作為新興市場的一部分,也將受益於美股資金的流出。

在內外資金的合力加持下,未來港股或仍有投資機會。從點位來看,港股前期的確累積了一定漲幅,出現一定程度的震盪也屬正常,或許,難得的調整正是我們上車的好機會。

風險提示:

僅供管道內部參考使用。本資料僅為本公司與客戶經理溝通交流使用,不構成本公司任何業務的宣傳推介材料、投資建議或保證,不作為任何法律檔。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職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投資人購買基金時應詳細閱讀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說明書等法律檔,瞭解本基金的具體情況。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和其投資人員取得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也不構成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投資需謹慎。

加快短期熱點行情的作用。

展望未來,隨著港股通成交量占香港市場成交量的比例越來愈大,內地資金正在逐漸掌握港股市場的話語權。

港股通成交量占香港市場總成交量比例

根據港股通每日交易活躍股票的統計我們也可以發現,2016年港股通資金多投向銀行股。銀行股由於高股息低估值,對國內機構投資者非常有吸引力,而今年以來情況似乎有了一些變化,一些互聯網類的公司,例如美圖、IGG等等,開始進入到活躍前十的股票中。

資料顯示,與2016年相比,2017年以來,滬港通活躍成交股榜單上銀行股上榜次數所占比重明顯下降,而代表著新經濟的互聯網類公司比重則明顯上升,意味著南下資金也開始嘗試一些成長類的標的,投資開始變得更加多元化。

“瞭解完內地資金的動向,海外資金的流入情況又如何呢?

海外資金

直接流入港股市場的海外資金資料相對來說較難追蹤, 我們來看一下與港股走勢息息相關的美股資金的情況:

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銀行的Michael Hartnett援引EPFR資料表示,截至4月5日當周,投資者共從股市基金撤出資金74億美元,為40周來最大。這其中包括36億美元的ETF流出(40周內最大,年內首次流出)以及38億美元的共同基金流出。

資金從美股的流出或許對新興市場國家是一個利好,港股作為新興市場的一部分,也將受益於美股資金的流出。

在內外資金的合力加持下,未來港股或仍有投資機會。從點位來看,港股前期的確累積了一定漲幅,出現一定程度的震盪也屬正常,或許,難得的調整正是我們上車的好機會。

風險提示:

僅供管道內部參考使用。本資料僅為本公司與客戶經理溝通交流使用,不構成本公司任何業務的宣傳推介材料、投資建議或保證,不作為任何法律檔。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職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投資人購買基金時應詳細閱讀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說明書等法律檔,瞭解本基金的具體情況。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和其投資人員取得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也不構成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投資需謹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