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新三板企業IPO熱情不減 並購重組上市效率高

新三板掛牌企業不斷擴容之際, 流動性問題仍是新三板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新三板分層制度、降低門檻等一系列政策尚未落地時, 新三板企業擬IPO熱潮仍在持續, 而在業內人士看來, 這與新三板市場的流動性以及融資環境有關, 也會倒逼新三板更快出臺相關政策。

摘牌向A股衝擊

繼江蘇中旗等新三板企業成功登陸A股後, 越來越多的新三板企業擬摘牌向主機板市場發起衝擊。

去年12月2日, 世紀空間發佈公司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掛牌的公告, 實際上在去年11月20日召開了公司2016年第十次臨時股東大會,

審議通過了《關於申請公司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掛牌的議案》, 12月1日世紀空間則取得了股轉公司出具的終止掛牌的同意函, 從申請到終止掛牌, 世紀空間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

對於終止掛牌的原因, 世紀空間表示是為配合公司經營發展需要。 然而就在發佈擬終止掛牌的公告幾天之後公司發佈了上市輔導的提示性公告, 因此, 市場猜測世紀空間的退市或是為了去A股排隊。

據不完全統計, 新三板進入IPO輔導的掛牌公司多達到200家以上, 20家以上的掛牌企業完成輔導驗收, 超過一半的企業為創新層企業。 世紀空間的正式退場, 也開啟了創新層企業退市的先河。 在世紀空間退市新三板後,

多家新三板公司也蠢蠢欲動, 自2月份以來已逾10家創新層企業宣佈IPO計畫, 截至目前, 至少有80逾家新三板公司赴A股IPO申請處於正常審核狀態, 創業板排隊IPO的新三板掛牌企業居多。

3月14日大承醫療也發佈公告稱, 與愛建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簽署《大承醫療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之輔導協定》, 2016年5月5日浙江證監局正式受理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輔導材料。 據公告顯示, 2016年12月, 公司與愛建證券協商一致後, 愛建證券不再擔任公司上市輔導機構, 一則更改上市輔導保薦機構的公告, 意味著大承醫療擬向主機板市場衝刺。

對於新三板企業摘牌去IPO的原因, 中國新三板投資聯盟創始人許小恒表示, 最主要原因還是由於新三板流動性萎縮,

企業股價跌破定增價, 新三板市場的一級市場融資功能也受到影響。

首創證券研究所所長王劍輝表示, 主要是IPO的速度在加快, 相應的包括創業板的條件、甚至審批標準有所放鬆, 因此能符合創業板要求的就會轉到創業板去, 基本上以提升融資能力為基本目標。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坦言, 新年以來, 新股幾乎在以每天數家的高節奏發行, 未來新股發行節奏或將進一步加快, 新三板籌畫“轉戰”A股IPO盛宴有望開啟。 在新三板掛牌的一些企業的品質參差不齊, 有些企業根本沒有流動性, “僵屍股”居多, 因此, 面對A股和新三板之間巨大的估值差距, 越來越多新三板企業萌生了上市IPO的想法。

並購重組謀上市

除了主動摘牌謀求上市的公司之外, 還有少數新三板企業被A股上市公司相中, 在並購計畫完成後實現上市。

諸如, 銘特科技3月14日發佈收購報告書顯示, 上市公司雲內動力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賈躍峰、張傑明、周盛及華科泰瑞持有的銘特科技100%股權, 交易作價8.35億元。 同時上市公司擬向包括雲內集團在內的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3.49億元。 收購完成後, 銘特科技將成為雲內動力的全資子公司。

實際上, 新三板被A股並購的事件並不罕見。 A股創業板公司天源迪科曾拋出一份並購重組方案顯示, 公司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向陳兵等90名自然人以及深圳市保騰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深圳保騰豐享證券投資基金等11家機構購買合計持有的威恩貝特94.9402%股權,

交易金額為7.98億元, 同時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1.37億元。

據瞭解, 威恩貝特於2014年在新三板掛牌, 公司主要從事為金融機構提供資訊技術軟體發展和服務業務, 在2014-2015年期間, 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約為9926.13萬元和1.4億元, 對應實現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2077.33萬元和2869.83萬元。 自今年6月27日起正式對掛牌企業實施分層管理後, 因威恩貝特滿足三個分層標準, 因此被列入創新層企業行列中。

對於選擇並購重組實現上市的打算的企業, 在許小恒看來, 對於一些規模較大、資質較好的企業而言相比被並購, 他們肯定更傾向於IPO, 大部分企業的IPO之路並不順暢,新三板企業成功IPO屈指可數,一些衝刺IPO不得志的新三板企業,特別一些特殊行業因業績不確定、成長性和無核心技術等問題衝刺IPO鎩羽而歸,選擇並購是不錯的選擇。在真正意義上的轉板制度落地之前,並購將會成為新三板企業的主流選擇。

中國國際科促會新三板研究中心副主任布娜新認為,並購的時間成本相對於ipo來說要低很多,同時這和企業家個人的選擇以及未來戰略規劃有很大關係。

王劍輝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稱,如果只是一個單純的並購事件來說,儘管可能在估值上少一些,不過這種效率還是比排隊IPO的速度更快一點,尤其是對於現有新三板的公司股東變現的速度也更快一點,就算IPO

是在提速的,不過仍需要一個等待審核的過程。

倒逼新三板轉型

無論是主動摘牌還是被並購實現IPO的目的,根本的問題還是源於新三板的流動性,如果新三板一些更好的或者優惠政策不儘快出臺的話,越來越多新三板企業去A股排隊或形成一大趨勢。

這對於新三板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如果優質企業都走了,新三板有可能就變成一個預備板,這對於新三板未來的發展是很不利的,因此也會倒逼新三板監管機構,儘快推出一些優惠政策,解決創新層流動性的問題,能否把優質企業留在新三板,其實也是兩個市場相互博弈的過程,新鼎投資董事長張弛如是說。

許小恒坦言,在IPO越來越強的虹吸效應下,新三板危機也開始隱現,會倒逼出臺政策,原因還是受困於新三板目前的流動性,以及A股巨大的估值提升效應,IPO將會是一個長期的現象,新三板的優質明星企業都有被A股IPO消化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19日,新三板掛牌企業突破萬家,國務院也在同日發佈的“十三五”發展規劃中再次提及新三板的轉板制度。針對新三板轉板制度是否會提上日程這一問題,許小恒表示,轉板是個系統工程,會涉及到IPO上市規則的修改完善,甚至在證券法的修改上也要明確新三板的定位等。要從全域的角度來設計佈置自己與利益相關者的關係,不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著眼于全域的成功。在短期內應該不會推出,目前只是研究,等到有一個比較廣泛的市場接受度作為回饋才能繼續推進轉板事宜。沒有A股市場的機制,那麼對於新三板企業來說,轉板形同虛設,今年的重點還是市場分層。

王劍輝稱,新三板目前的腳步有所停滯,對於年輕的市場來說,政策還是應該是步伐更快一點,制度紅利和更新是最主要的驅動力。不論從門檻還是從其他角度上,制度上不改變的話,包括轉板等吸引力都比原來有所下降。不過,在風險控制內“先降低門檻後轉板”比較適合。

宋清輝表示,之前不少企業看重新三板的原因,在於IPO排隊時間過長,而如今,新股發行節奏明顯加快,反觀新三板市場的流動性卻持續低迷。據清暉智庫統計,2016年,新三板融資額為1450.8億元,與2015年相比僅增長19.29%,隨著越來越多的新三板企業去A股排隊,新三板可能會出臺一些利好政策。

(原標題:摘牌與並購同行 新三板IPO熱潮不減)

廣東廣播電臺股市廣播成立於1993年,是廣東省唯一的股市專業財經電臺,財富動力網是廣東廣播電視臺股市廣播FM 95.3官方網站,為證券投資者提供快捷、權威、簡明、實用的股票市場金融資訊、內參、資料、策略服務。

大部分企業的IPO之路並不順暢,新三板企業成功IPO屈指可數,一些衝刺IPO不得志的新三板企業,特別一些特殊行業因業績不確定、成長性和無核心技術等問題衝刺IPO鎩羽而歸,選擇並購是不錯的選擇。在真正意義上的轉板制度落地之前,並購將會成為新三板企業的主流選擇。

中國國際科促會新三板研究中心副主任布娜新認為,並購的時間成本相對於ipo來說要低很多,同時這和企業家個人的選擇以及未來戰略規劃有很大關係。

王劍輝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稱,如果只是一個單純的並購事件來說,儘管可能在估值上少一些,不過這種效率還是比排隊IPO的速度更快一點,尤其是對於現有新三板的公司股東變現的速度也更快一點,就算IPO

是在提速的,不過仍需要一個等待審核的過程。

倒逼新三板轉型

無論是主動摘牌還是被並購實現IPO的目的,根本的問題還是源於新三板的流動性,如果新三板一些更好的或者優惠政策不儘快出臺的話,越來越多新三板企業去A股排隊或形成一大趨勢。

這對於新三板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如果優質企業都走了,新三板有可能就變成一個預備板,這對於新三板未來的發展是很不利的,因此也會倒逼新三板監管機構,儘快推出一些優惠政策,解決創新層流動性的問題,能否把優質企業留在新三板,其實也是兩個市場相互博弈的過程,新鼎投資董事長張弛如是說。

許小恒坦言,在IPO越來越強的虹吸效應下,新三板危機也開始隱現,會倒逼出臺政策,原因還是受困於新三板目前的流動性,以及A股巨大的估值提升效應,IPO將會是一個長期的現象,新三板的優質明星企業都有被A股IPO消化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19日,新三板掛牌企業突破萬家,國務院也在同日發佈的“十三五”發展規劃中再次提及新三板的轉板制度。針對新三板轉板制度是否會提上日程這一問題,許小恒表示,轉板是個系統工程,會涉及到IPO上市規則的修改完善,甚至在證券法的修改上也要明確新三板的定位等。要從全域的角度來設計佈置自己與利益相關者的關係,不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著眼于全域的成功。在短期內應該不會推出,目前只是研究,等到有一個比較廣泛的市場接受度作為回饋才能繼續推進轉板事宜。沒有A股市場的機制,那麼對於新三板企業來說,轉板形同虛設,今年的重點還是市場分層。

王劍輝稱,新三板目前的腳步有所停滯,對於年輕的市場來說,政策還是應該是步伐更快一點,制度紅利和更新是最主要的驅動力。不論從門檻還是從其他角度上,制度上不改變的話,包括轉板等吸引力都比原來有所下降。不過,在風險控制內“先降低門檻後轉板”比較適合。

宋清輝表示,之前不少企業看重新三板的原因,在於IPO排隊時間過長,而如今,新股發行節奏明顯加快,反觀新三板市場的流動性卻持續低迷。據清暉智庫統計,2016年,新三板融資額為1450.8億元,與2015年相比僅增長19.29%,隨著越來越多的新三板企業去A股排隊,新三板可能會出臺一些利好政策。

(原標題:摘牌與並購同行 新三板IPO熱潮不減)

廣東廣播電臺股市廣播成立於1993年,是廣東省唯一的股市專業財經電臺,財富動力網是廣東廣播電視臺股市廣播FM 95.3官方網站,為證券投資者提供快捷、權威、簡明、實用的股票市場金融資訊、內參、資料、策略服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