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溫州那麼富裕,可這個地方,一千年前的古法造紙仍然鮮活

澤雅這個名字, 聽起來就大氣溫潤, 有種深長的意蘊, 澤為水, 雅為美, 它讓我想起詩經, 想起風, 雅, 頌, 想起千年文化長河裡, 那些依然熠熠生輝的明珠。 澤雅位於溫州甌海區西部, 俗稱“西雁蕩山”。 等我踏上澤雅, 便驚喜地發現, 這個地方山水秀麗, 人文薈萃, 果然跟它的名字一樣, 讓人瞬間就心生好感。

不過, 讓澤雅聞名於世的, 不僅僅是它的秀美山水, 還有延續了千年的造紙文化。 澤雅山區多竹林, 這是造紙需要的最大原料。 根據文獻記載, 溫州的造紙業始于唐代, 鼎盛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 至今在溫州澤雅和里安湖嶼一帶的產紙山區,

仍保留著大量完整的古代造紙作坊, 日本的農耕民俗考察團稱之為“中國造紙術的活化石”。

澤雅唐宅村, 是一個依山傍水的古村落, 和其他村子一樣, 這裡的村民, 也世世代代延續著手工造紙的手藝。

這是一個撈紙作坊群。

手工造紙的工藝非常之多而繁瑣, 有斫竹, 醃刷, 煮料, 搗刷, 烹槽, 撈紙, 分紙等等, 達72道之多。

搗好的紙漿放在一口大缸裡, 紙農手持墊著網紗的撈紙工具, 在漿水裡上下浸兩下, 就快速撈起, 一張薄薄的紙就初步成型了——如果浸三下, 紙就太厚了。 當然, 我猜想, 根據各種紙的厚度不同, 撈的次數也不一樣吧。

撈出的紙疊放在一邊, 還要把水壓幹, 分紙, 晾曬, 等等, 是很瑣碎辛苦的勞作。

澤雅紙的原料是漫山遍野的竹子。

把竹子砍下來, 劈成片, 放在生石灰水裡浸泡一星期左右, 軟化。

這一個個的水坑, 叫“醃塘”, 專門用來醃竹片。 醃熟了, 才能進行下一步工序。

大約是為了添加紙漿方便吧, 作坊的地勢都比醃塘低很多, 看上去, 清一色矮矮的。

看下這個撈紙作坊群裡,五顏六色的各種醃塘。

水碓是製造竹紙的主要工具,沒有水碓,搗刷這項工藝就無法完成。好在澤雅山多水急,水碓的發明,最大程度裡利用了水力資源。湍急的流水衝擊著水碓,帶動它運轉,把醃熟的竹片慢慢搗成粉末狀,浸泡成紙漿。

澤雅造紙的鼎盛時期,山中的溪流邊,到處都是水碓,堪稱千家萬戶搗刷聲。

老爺爺默默守著水碓。我問他:要搗多久?

爺爺說:要三天呢!

粉末狀的竹泥,抓一把聞聞,散發著清香,那是竹子本來的味道。

你還看得出這些絮狀的粉末,就是之前浸泡在池子裡的竹片嗎?

建造水碓技術要求很高,造價昂貴,因此村民們往往都是集資,以股份的形式建造水碓,並事先做好使用約定。

近年來,隨著環保意識的逐漸加強,手工紙作坊減少了很多,慢慢不再是產業支柱,變成了旅遊參觀項目之一。

不過,這些矮舊的房子,古老的醃塘,無論如何仍然有著它們獨特頑強的生命力。

作坊外是個傳統造紙展示館,概要地敘述了紙的發明起源。

進門就是造紙革新術的開山鼻祖蔡倫。

紙沒有發明之前,人們把文字刻在竹片上,用繩子串起,叫竹簡。

古人形容一個人學識淵博,總是說“學富五車”,因為那時候的書,都是竹子做的,十分占地方,一車也拉不了幾本書。放到今日,五車書的內容,可能還沒有一個小小的WORD文檔多。

溫州澤雅紙的簡要介紹。

我想起很小的時候,親戚間逢年過節互相串門,都帶一包糖,一些點心,用來包裝的,就是這種粗糙的黃色的紙,油漬浸透紙張,印到外面來,有一種喜氣洋洋的香甜的充實感。

各種各樣的澤雅紙。有的細膩,有的紋理粗糙,有的印出別致的花紋,有的看上去,不似紙,卻像姑娘們多彩的絲巾般。

看下這個撈紙作坊群裡,五顏六色的各種醃塘。

水碓是製造竹紙的主要工具,沒有水碓,搗刷這項工藝就無法完成。好在澤雅山多水急,水碓的發明,最大程度裡利用了水力資源。湍急的流水衝擊著水碓,帶動它運轉,把醃熟的竹片慢慢搗成粉末狀,浸泡成紙漿。

澤雅造紙的鼎盛時期,山中的溪流邊,到處都是水碓,堪稱千家萬戶搗刷聲。

老爺爺默默守著水碓。我問他:要搗多久?

爺爺說:要三天呢!

粉末狀的竹泥,抓一把聞聞,散發著清香,那是竹子本來的味道。

你還看得出這些絮狀的粉末,就是之前浸泡在池子裡的竹片嗎?

建造水碓技術要求很高,造價昂貴,因此村民們往往都是集資,以股份的形式建造水碓,並事先做好使用約定。

近年來,隨著環保意識的逐漸加強,手工紙作坊減少了很多,慢慢不再是產業支柱,變成了旅遊參觀項目之一。

不過,這些矮舊的房子,古老的醃塘,無論如何仍然有著它們獨特頑強的生命力。

作坊外是個傳統造紙展示館,概要地敘述了紙的發明起源。

進門就是造紙革新術的開山鼻祖蔡倫。

紙沒有發明之前,人們把文字刻在竹片上,用繩子串起,叫竹簡。

古人形容一個人學識淵博,總是說“學富五車”,因為那時候的書,都是竹子做的,十分占地方,一車也拉不了幾本書。放到今日,五車書的內容,可能還沒有一個小小的WORD文檔多。

溫州澤雅紙的簡要介紹。

我想起很小的時候,親戚間逢年過節互相串門,都帶一包糖,一些點心,用來包裝的,就是這種粗糙的黃色的紙,油漬浸透紙張,印到外面來,有一種喜氣洋洋的香甜的充實感。

各種各樣的澤雅紙。有的細膩,有的紋理粗糙,有的印出別致的花紋,有的看上去,不似紙,卻像姑娘們多彩的絲巾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