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大麥理財:互金行業洗牌加劇,平臺轉型突破口何在?

自《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稱《暫行辦法》)頒佈以來, 互聯網金融行業就正式進入了監管期。 2017年, 隨著互聯網金融行業全面納入監管, 行業洗牌正在加劇, 而如何打造更加安全健康的互聯網金融環境, 正成為整個行業首要問題。

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優勢互補

曾經勢如水火的互金行業和傳統金融機構關係日趨緩和, 在龐大的金融市場各取所需, 優勢互補成為了一種潮流。

P2P行業與傳統金融之間的優勢互補在於:第一, 網貸平臺需要仰仗銀行進行銀行存管達到監管部門的合規要求, 而銀行與互金行業也能促進業務轉型與創新, 推動普惠金融的實現;第二, 網貸平臺的服務物件是“小額、分散”客戶, 這是傳統銀行機構“大額、高門檻”服務所難觸及的範圍。

P2P作為順應金融市場需求的產物, 在合規要求下不斷壯大己身,

傳統金融與P2P平臺之間的聯繫愈加緊密, 這種合作除了有來自監管部門的“撮合”之外,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順應金融市場需求。

網貸行業憑藉自身優勢不斷發展壯大, 成為資本競逐的焦點, 在龐大的金融市場需求下更被寄予打破現有金融格局、變革金融商業模式的重任。

存管的艱難之路

銀行存管作為P2P平臺合規的一項硬性指標, 促使各大平臺積極主動尋求與銀行合作。 截至2017年4月12日, 全國共有308家P2P網貸平臺與銀行簽訂存管協議, 占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總數的13.5%。

據悉, 每家銀行對平臺考核指標不完全相同, 但普遍仍比較審慎。 據大麥理財CEO穀傳廣介紹, 銀行選擇平臺, 看重的是平臺的資產、風控系統和技術團隊, 也就是銀行眼中的存管資質,

要求平臺的股東具備國有企業、上市公司、大型金融機構等背景。

另外, 銀行還會從平臺交易量、債權品質、業務模式、技術實力等對平臺進行綜合考量。 而且銀行的現場盡調非常嚴格, 在簽訂存管協議前, 銀行往往要實地到公司進行盡調, 對平臺進行細緻、深入的調研, 如多維度校驗債權真實性等。

大麥理財作為國資參股平臺, 同時還具備上市背景, 在風控和實力方面都不容小覷。 據平臺消息稱在存管要求出臺後, 大麥理財曾積極與多家銀行進行洽談, 最後選擇了存管系統更為成熟、使用者體驗最好的江西銀行進行合作, 目前正積極與江西銀行存管系統進行對接, 存管上線指日可待。

銀行存管之後有哪些好處?

1、促進網貸行業良性發展

銀行資金存管系統、備案制等合規要求無疑成為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一道硬性門檻, 但是僅這一道銀行存管的門檻也許就會淘汰眾多互金平臺, 這意味著崛起於監管空白的互聯網金融, 將要結束癲狂式發展, 進入規範調整時期。

2、投資用戶資金安全升級

以大麥理財為例, 平臺與江西銀行合作進行存管, 每位用戶都將開通獨立的與平臺合作的銀行帳戶, 帳戶獨立、資金與平臺隔離, 用戶在平臺的每一筆投資都需要使用者自行發起, 銀行按照使用者的指令進行資金劃轉, 有效保障用戶的資金安全。

總而言之, 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看似是在監管的推動之下才有“破冰”的局面,

實際上是因為受到金融市場需求的影響, 在這場合作中, 銀行與網貸平臺也算是各取所需。 但對於網貸行業而言所背負的壓力更大, 不僅是對自身平臺實力的挑戰, 還有來自合規要求的時間限制。 能否在行業洗牌加劇的背景下順利完成轉型與合規, 是網貸平臺應該深思的問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