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能東道新能源汽車專案規模性開工

今日財富報記者 馮俁

中能東道新能源汽車製造專案鳥瞰圖

清潔能源、共用經濟、智慧製造、自主品牌節能……在今年的全國“兩會”期間,

一系列有關汽車產業的話題再次成為高頻熱詞。

特別是《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 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指明方向。

按照國家“十三五”規劃, 中國到2020年要實現年產新能源汽車超過200萬輛, 以新能源開發為重點的低碳經濟, 將使汽車產業在能源利用、環境治理方向發揮更大作為, 迎來更加寬泛的發展管道。

中能東道新能源汽車製造專案建設現場

打造基地型專案典範

十多部挖掘機、鏟車馬達轟鳴, 幾十部重型卡車往來穿梭……在長春新區長德經濟開發區中能東道新能源汽車專案建設現場, 一幅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振奮人心, 該項目是繼華為大資料中心專案之後體現“新區速度”的又一個典型範例。 2月25日, 長春新區與中能東道集團達成戰略合作, 中能東道集團新能源汽車項目落位長春新區長德經濟開發區, 將建設年產30萬輛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和年產30萬套(18GWH)動力電池研發、生產基地。

其中, 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專案總投資約120億元人民幣,

主要生產SUV和轎、跑車型的新能源汽車, 年產30萬輛新能源汽車。 項目一期今年開工建設, 項目達產達效後, 年產值預計達1000億元, 利稅約200億元;年產30萬套(18GWH)動力電池研發、生產基地專案, 投資約100億, 主要生產石墨烯三元鋰電池及固態電池, 年產值預計達360億元, 利稅約72億元。

未來還將建設包括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項目、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動力總成專案、汽車電子專案、汽車智慧化項目、汽車輕量化生產等項目以及汽車產業工人創新實習基地專案。

據瞭解, 長春新區與中能東道集團還將共同設立新能源汽車研發機構, 推動設立國家級汽車工業協會等研究機構的分支機搆, 並通過成立國際合作中心的方式, 加強與國際汽車產業聯盟的合作。

目前, 專案已實現規模性開工, 今年將完成整車、動力電池工廠全部土建工程及專案一期設備安裝調試。 另外, 長德經濟開發區成立了項目推進領導小組及新能源汽車產業辦公室, 配備專職工作人員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及零部件配套企業的招商工作。

創新型企業佈局綠色智造戰略

當前, 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 是促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重要舉措。 國內多家汽車製造企業緊跟時代步伐推出綠色智造發展戰略。

中能東道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新能源動力總成研發與生產、新能源汽車設計、整車生產與銷售於一體的專業化高新技術企業, 擁有技術研發中心、整車生產中心、市場運營中心,

其研發的新能源純電動汽車續航可達500公里。

據悉, 中能東道集團定位于中高端純電動乘用車, 自主研發的“U能”電動汽車擁有整車控制子系統、電驅動子系統、電源子系統、輔助系統等四大系統創新優勢。 同時, 還集合了上千項國內外領先的技術創新優勢, 特別是電機、電池管理系統、電機控制、整車優化策略等核心技術。

中能東道集團通過構建新能汽車產業鏈集群化發展平臺, 加快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 促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該集團已成立了200多家省、市級運營中心並與上千家汽車配套企業展開合作。

中國製造2025:新能源汽車接軌國際

近年來, 全球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 不可否認的是, 這正是全球氣候變暖趨勢日益明顯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中國為例,去年中國的汽車保有量超過1.94億輛,平均每10人擁有超過1輛汽車;與這個數字相對比的是,德國平均每10人擁有汽車7輛、美國更是達到8、9輛之多——一方面說明汽車市場造成的碳排放量之大,另一方面,足見中國汽車產業發展仍然有很大空間和增長潛力。

降低碳排放、節能環保與汽車需求不斷增長之間的矛盾,給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提供了機會。

當前,全球化新能源汽車生產和全球銷售的市場格局已經打開,許多汽車生產國都對新能源汽車給予厚望。而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在2015年實現了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式發展;到2016年,繼續保持新能源汽車世界第一的市場,年度銷售50.7萬輛,占全球比重超過40%。

日前,國家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北京召開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表示,由工信部牽頭編制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占總銷量的比例將超過20%;《中國製造2025》中也明確指出:推動自主品牌節能和新能源汽車與國際先進水準接軌。

未來幾年,隨著國家政策的提攜,新能源汽車產業將持續升溫,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全球的銷量和產量將繼續佔據領先位置。而到2025年之後,隨著政策補貼的退出、國家對外商投資限制進一步放開,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屆時要面對外資、合資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力。

由此可見,對於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來說,未來一段時間是佔有市場和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時期,需要一批有技術實力的新能源汽車企業不斷發力,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專案進展創最快“新區速度”

從2月19日雙方洽談,到2月25日正式簽訂入區協定,目前,已經開工建設,長春新區與中能東道集團的本次合作,創造了長春新區專案“從洽談到落地到開工”的最快速度。

專案落位後,為加快推進專案開工建設,長春新區又與企業對接10餘次,為企業解決項目建設前期的各項問題。

長春新區就共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基金事宜,多次與吉林省財政廳、相關銀行機構進行溝通協調,為基金的加快組建奠定了良好基礎。目前,長春股權基金公司已確定出資20%,入股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基金,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基金正在積極組建中。

為加快推進專案建設,長春新區根據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建設規模和用地情況,優先提供4平方公里以上的工業用地,並協調電力等部門,及時清除專案用地範圍內的障礙物。為項目預留30萬平方米商住用地,用於企業建設職工住宅,免除企業後顧之憂。

長春新區成立新能源汽車產業園辦公室,抽調得力人員,專門為專案及企業開展服務;同時,將長德管委會金融大廈6層整層及19層大部分辦公用房共3000多平方米,提供給中能東道長春公司,解決了企業辦公用房問題。並為各辦公室配備了桌椅、電腦等全套辦公用品。

以中國為例,去年中國的汽車保有量超過1.94億輛,平均每10人擁有超過1輛汽車;與這個數字相對比的是,德國平均每10人擁有汽車7輛、美國更是達到8、9輛之多——一方面說明汽車市場造成的碳排放量之大,另一方面,足見中國汽車產業發展仍然有很大空間和增長潛力。

降低碳排放、節能環保與汽車需求不斷增長之間的矛盾,給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提供了機會。

當前,全球化新能源汽車生產和全球銷售的市場格局已經打開,許多汽車生產國都對新能源汽車給予厚望。而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在2015年實現了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式發展;到2016年,繼續保持新能源汽車世界第一的市場,年度銷售50.7萬輛,占全球比重超過40%。

日前,國家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北京召開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表示,由工信部牽頭編制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占總銷量的比例將超過20%;《中國製造2025》中也明確指出:推動自主品牌節能和新能源汽車與國際先進水準接軌。

未來幾年,隨著國家政策的提攜,新能源汽車產業將持續升溫,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全球的銷量和產量將繼續佔據領先位置。而到2025年之後,隨著政策補貼的退出、國家對外商投資限制進一步放開,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屆時要面對外資、合資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力。

由此可見,對於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來說,未來一段時間是佔有市場和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時期,需要一批有技術實力的新能源汽車企業不斷發力,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專案進展創最快“新區速度”

從2月19日雙方洽談,到2月25日正式簽訂入區協定,目前,已經開工建設,長春新區與中能東道集團的本次合作,創造了長春新區專案“從洽談到落地到開工”的最快速度。

專案落位後,為加快推進專案開工建設,長春新區又與企業對接10餘次,為企業解決項目建設前期的各項問題。

長春新區就共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基金事宜,多次與吉林省財政廳、相關銀行機構進行溝通協調,為基金的加快組建奠定了良好基礎。目前,長春股權基金公司已確定出資20%,入股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基金,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基金正在積極組建中。

為加快推進專案建設,長春新區根據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建設規模和用地情況,優先提供4平方公里以上的工業用地,並協調電力等部門,及時清除專案用地範圍內的障礙物。為項目預留30萬平方米商住用地,用於企業建設職工住宅,免除企業後顧之憂。

長春新區成立新能源汽車產業園辦公室,抽調得力人員,專門為專案及企業開展服務;同時,將長德管委會金融大廈6層整層及19層大部分辦公用房共3000多平方米,提供給中能東道長春公司,解決了企業辦公用房問題。並為各辦公室配備了桌椅、電腦等全套辦公用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