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深交所完成個人投資者調查報告:實際收益太低

資料圖

中新經緯用戶端3月16日電 據深交所網站16日消息, 日前, 深交所完成了《2016年個人投資者狀況調查報告》, 此次調查系深交所自2009年以來開展的第8次年度調查活動。

調查使用問卷調查研究方式進行, 受訪物件為調研地區年齡在18-60歲, 並且在過去12個月進行過股票(深市、滬市)交易的受訪者。

中小投資者仍是主力

2016年, 證券市場仍以中小投資者為主。 調查顯示, 77%的受訪投資者證券帳戶資產量在50萬元以下;新入市的投資者中, 超過9成投資者的證券帳戶資產量低於50萬元。 與2015年相比, 2016年證券帳戶資產量在50萬元以下的受訪中小投資者所占比例下降了7.4個百分點;受訪投資者的平均證券帳戶資產量為51.4萬元, 相比2015年增長了14.2萬元。

實際收益遠低於期望收益

2016年, 投資者投資股市實際收益率為2.47%, 虧損投資者占比達43.5%。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投資者平均期望收益率為23%,

84%的投資者期望收益率高於10%。

調查顯示, 從投資虧損的主觀原因來看, 投資者認為虧損的主要原因依次是“投資經驗不足”、“投資知識不足”、“經濟形勢變化”和“市場操縱行為嚴重”。 從投資虧損的客觀原因來看, 主要在於投資行為偏差, 表現為止損策略平均使用率較低、追漲行為和短線交易人數比例較高、閱讀上市公司公告及參加投資者教育活動的投資者比例較低。

擔心定向增發解禁高峰

展望2017證券市場, 投資者情緒總體為中性偏樂觀, 認為定向增發解禁高峰是股票市場最大的風險因素, 認為“從嚴把關IPO品質”是增強持股信心最有效的舉措。

調查顯示, 對於2017年股市, 57%的投資者持中性態度, 28.2%的投資者傾向樂觀, 14.8%的投資者表示悲觀。

相比2015年, 悲觀情緒比例有所減少, 中性情緒有所增加。

對於2017年股市可能面臨的8種風險因素, 受訪投資者普遍較為擔心。 70%的投資者認為“上市公司定向增發解禁將進入高峰期”有可能會造成A股市場下跌, 其次分別是“金融市場去杠杆, 流動性緊張引發市場下跌”(67.6%)、“人民幣匯率持續貶值”(66.5%)。 此外, 房地產調控、企業去產能、中小創高估值以及特朗普新政等國際政治經濟衝擊, 也是投資者較為關心的風險因素。 (中新經緯APP)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