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新三板轉板升溫,哪些公司進入教育IPO“後備軍”?

新三板正在掀起一股轉板熱潮。 據統計, 截至目前已經有逾 350 家新三板掛牌企業進入 IPO 輔導, 約占新三板掛牌企業總數的 3% 。

教育公司也不例外。

據瞭解, 目前共有 6 家新三板教育公司宣佈正在接受上市輔導, 包括億童文教、銳取資訊、頌大教育、行動教育、中教股份、中信出版。

今年兩會期間,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 “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改革, 完善主機板市場基礎性制度, 積極發展創業板、新三板, 規範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 ”

值得注意的是, 這是第一次將“創業板、新三板”並列表述, 而且報告在措辭上將原先“規範發展新三板”改成了“積極發展新三板”。 全國人大代表、聖泉集團董事長唐一林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政府工作報告中第一次將新三板提到和創業板同樣的位置, 意味著轉板的事情大有可能。

據《華商報》報導, 華安證券投資顧問屈放分析, 新三板目前流動性不理想,

對企業的估值定價不準確。 之前沒有條件進入主機板的企業, 隨著企業經營業績提高, 具備了進入主機板的條件, 加上主機板排隊時間縮短, 未來轉板是新三板企業的大趨勢。

目前, 我國尚無教育類企業在 A 股直接 IPO 。 但自去年 11 月民促法三審通過後, 教育培訓機構上市的法律障礙已經消除, “教育資產證券化將提速”、“資本將加速流入教育板塊”等聲音不絕於耳, 但也有人指出, 修法後配套的細則檔的出臺需要時間, 新法仍待落地, 教育類公司短期難現上市潮。 如今, 六家新三板企業宣佈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 進入上市輔導階段, 或是為了在新法落地實施前便積極做好上市準備。

A 股對上市公司要求比新三板嚴格,

而新三板公司品質參差不齊, 目前 200 多家新三板教育類企業經營情況也是魚龍混雜, 那麼這些宣佈進入上市輔導階段的新三板教育公司有何底氣?這些公司主營業務是什麼, 具體經營情況如何?目前教育行業尚未有新三板企業轉板成功, 誰有望成為第一個?

1、億童文教

1 月 18 日, 億童文教發佈公告稱, 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 目前正在接受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輔導, 輔導期自 2017 年 1 月 16 日開始計算。

億童文教是一家幼稚教育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主營業務包括幼兒圖書、玩教具裝備、線上教育產品等, 形成較為完整幼稚教育產品體系。 資料顯示, 億童文教在全國已經累計建立 48 個億童幼教服務中心。

2、銳取資訊

2 月 9 日, 銳取資訊發佈公告稱, 擬申請首次公開發行 A 股並於境內上市, 目前正在接受信達證券的輔導, 輔導期自 2017 年 2 月 8 日開始計算。

銳取資訊成立於2003年1月, 並在2015年12月掛牌新三板, 公司產品主要針對機關、企事業單位, 普通中小學校、高等院校及職業教育院校、醫療機構等行業用戶, 形成了針對教育資訊化、多媒體會議、視覺化醫療等領域的成熟的錄播系統解決方案。

3、頌大教育

2 月 27 日, 頌大教育發佈公告稱, 公司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 目前正在接受萬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輔導, 輔導期自 2017 年 2 月 17 日開始計算。

4、行動教育

3 月 10 日, 行動教育發佈公告稱, 公司擬申請首次公開發行 A 股並於境內上市, 目前正在接受安信證券的輔導,

輔導期自 2017 年 3 月 1 日開始計算。

行動教育成立於 2006 年, 主要業務為管理教育培訓, 採用線下面授、線上體驗+工具相結合的平臺型服務模式。 同時開展管理諮詢業務、圖書音像製品銷售等業務。

5、中教股份

2016 年 2 月 18 日, 中教股份發佈公告稱, 公司已進入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輔導階段。 中教股份是第一家新三板教育企業擬 IPO 的案例。

中教股份成立於 2006 年, 主要業務為教育資訊化、現代教育裝備, 於 2012 年 12 月 18 日成功在新三板掛牌。

6、中信出版

2016 年 11 月 30 日, 中信出版發佈公告稱, 該公司於 11 月 30 日收到證監會出具關於公司的輔導備案登記的受理函, 目前公司正在接受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輔導, 監管輔導期自 2016 年 11 月 11 日開始計算。

中信出版成立於 1993 年 2 月,2015 年 11 月正式掛牌新三板,主營業務為圖書出版、數字出版、教育培訓、書店零售及其他文化增值業務產業鏈價值投資。中信出版致力於在大眾生活服務領域謀劃和佈局,今年 5 月形成出版、智慧生活、教育培訓三大事業群。而在教育產業投資佈局方面,中信出版已在金融培訓、藝術教育、少兒教育、國際教育、線上考試培訓等多個領域發力。

藍鯨觀察:

從主營業務來看,六家公司主營業務為教育資訊化的有三家,占一半比例,其他公司的主營業務則分別為幼稚教育與教育培訓。

觀察六家公司的市值,億童文教以 42.90 億元遙遙領先。自掛牌新三板以來,億童文教一直表現不俗,其財務資料甚至好過不少 A 股公司。其他公司的市值則在 10 億元左右,甚至低至 2.10 億元。當然,追求更高的市值,正是新三板企業轉板的原因之一。據瞭解,轉板成功能完成百倍估值的提升,以備受關注的轉至創業板的康斯特為例,僅一個多月的時間,其股價就從 18.12 元最高漲至 233.63 元,期間漲幅接近 12 倍,目前其總市值也從摘牌時的 0.18 億元漲至 45.55 億元,漲了 250 倍。

財務指標方面,2014 年證監會修訂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創業板上市的財務條件為:“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淨利潤累計不少於一千萬元;或最近一年盈利,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於五千萬元”。

鑒於修改後簡化了財務指標,取消了財務指標增長的硬性要求,允許收入在一定規模以上的企業只需要有一年盈利記錄即可上市,從 2014、2015 年財務資料來看,上述公司基本全部達到財務要求。

但是,從新三板轉板至 A 股市場並不容易。根據 Wind 資訊資料統計,截至 2017 年 3 月 10 日,除去已過會但還未獲得 IPO 批文的萬隆股份外,十年時間內新三板僅有 15 個“幸運兒”轉板成功,其中 12 家登陸創業板,中小板、主機板各 1 家。

另外,基數龐大的新三板擬 IPO 企業也將成為監管層在 IPO 審核中重點關注的對象。監管層更加關注的仍是新三板企業財務情況的真實性,例如是否對財報進行調節等。據《21世紀經濟報導》,一位元接近監管層的知情人士指出,“新三板掛牌公司通過調節財務指標達到符合上市條件的情況可能存在,一些企業考慮為了讓財務情況好看一些,在 IPO 之前把利潤做上來一些。”

未來,這些試圖轉板的新三板教育公司將何去何從?我們將繼續關注。

本文轉自藍鯨教育,作者甄祥晴。

中信出版成立於 1993 年 2 月,2015 年 11 月正式掛牌新三板,主營業務為圖書出版、數字出版、教育培訓、書店零售及其他文化增值業務產業鏈價值投資。中信出版致力於在大眾生活服務領域謀劃和佈局,今年 5 月形成出版、智慧生活、教育培訓三大事業群。而在教育產業投資佈局方面,中信出版已在金融培訓、藝術教育、少兒教育、國際教育、線上考試培訓等多個領域發力。

藍鯨觀察:

從主營業務來看,六家公司主營業務為教育資訊化的有三家,占一半比例,其他公司的主營業務則分別為幼稚教育與教育培訓。

觀察六家公司的市值,億童文教以 42.90 億元遙遙領先。自掛牌新三板以來,億童文教一直表現不俗,其財務資料甚至好過不少 A 股公司。其他公司的市值則在 10 億元左右,甚至低至 2.10 億元。當然,追求更高的市值,正是新三板企業轉板的原因之一。據瞭解,轉板成功能完成百倍估值的提升,以備受關注的轉至創業板的康斯特為例,僅一個多月的時間,其股價就從 18.12 元最高漲至 233.63 元,期間漲幅接近 12 倍,目前其總市值也從摘牌時的 0.18 億元漲至 45.55 億元,漲了 250 倍。

財務指標方面,2014 年證監會修訂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創業板上市的財務條件為:“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淨利潤累計不少於一千萬元;或最近一年盈利,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於五千萬元”。

鑒於修改後簡化了財務指標,取消了財務指標增長的硬性要求,允許收入在一定規模以上的企業只需要有一年盈利記錄即可上市,從 2014、2015 年財務資料來看,上述公司基本全部達到財務要求。

但是,從新三板轉板至 A 股市場並不容易。根據 Wind 資訊資料統計,截至 2017 年 3 月 10 日,除去已過會但還未獲得 IPO 批文的萬隆股份外,十年時間內新三板僅有 15 個“幸運兒”轉板成功,其中 12 家登陸創業板,中小板、主機板各 1 家。

另外,基數龐大的新三板擬 IPO 企業也將成為監管層在 IPO 審核中重點關注的對象。監管層更加關注的仍是新三板企業財務情況的真實性,例如是否對財報進行調節等。據《21世紀經濟報導》,一位元接近監管層的知情人士指出,“新三板掛牌公司通過調節財務指標達到符合上市條件的情況可能存在,一些企業考慮為了讓財務情況好看一些,在 IPO 之前把利潤做上來一些。”

未來,這些試圖轉板的新三板教育公司將何去何從?我們將繼續關注。

本文轉自藍鯨教育,作者甄祥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