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上海、江蘇的回饋比較一般,但我還是追高了呷哺呷哺(00520)

本文來自“林奇法則”, 原文標題《小火鍋呷哺呷哺高速成長進行時》

很多朋友可能還不太瞭解這家公司, 因為呷哺呷哺(00520)的主戰場在北京, 這些年才開始往二三線擴張, 公司主營業務是小火鍋。 彼得林奇的書裡面曾經十分推崇餐飲股, 並且在美股的歷史上也確實誕生了很多大牛股, 比如麥當勞叔叔和肯德基爺爺。 但是這是有前提條件的, 就是餐飲標準化, 這樣才可以快速地進行異地擴張, 而這個在中國的難度比國外要大得多。

中美餐飲文化不同

美國基本沒有什麼本地餐飲文化, 且飲食結構比較簡單,

一個餐廳異地複製難度較低, 一旦流行起來, 很容易在其他地方打開缺口。 中國由於歷史悠久民族眾多, 各個地方的餐飲文化差異非常大, 並且中國的餐飲非常講究用料以及廚師的水準, 餐廳的異地複製障礙重重。 所以我們看到國內很多上市企業比如全聚德、小南國、湘鄂情上市以後收入及利潤增長非常不理想, 這其中或許有政策的原因, 但是歸根結底還是中餐某些環節很難標準化, 限制了其快速異地複製。

火鍋在中式餐飲裡是個比較特殊的品類:

1、易於標準化;

我們知道火鍋對於廚師的要求較低, 主要由鍋底和菜品構成, 因此對於人的要求較低, 這個優勢大部分餐飲公司並不具備。 之前標準化比較好的有味千拉麵和真功夫,

當然還有大名鼎鼎的海底撈。

2、以辣為主, 口味多變;

就像可口可樂的甜味非常吸引人們的味蕾一樣, 中國飲食的辣也非常容易勾起人們的味蕾, 我們知道大多數火鍋以辣為主, 在這方面占了很大的便宜, 有兩組資料足以支撐我的觀點。

首先川菜拔得頭籌, 佔據了整個8大菜系的35%, 下面的圖顯示火鍋又在特色餐飲佔據了35%左右, 也可以說明火鍋是川菜裡面的主力軍。

再來說說目前北京市場火鍋店的形式, 主要有三種:

1、東來順

這個火鍋形式在南方基本沒有, 此類火鍋麻辣較少主要以清湯為主,

鍋以銅鍋為主, 是北方人的吃法, 重在涮羊肉。

2、海底撈, 寬板凳, 井格(早期抄襲寬板凳的牌子)

海底撈大家見的多了, 上圖是寬板凳和井格的主力鍋, 又稱九宮格, 能夠同時提供9種口味。

3、呷哺呷哺小火鍋

其實第一個類別基本已經毫無競爭力了, 首先是鍋底單一, 然後麻醬的口味沒有經過改良, 還是偏向北方, 這樣無形當中限制了它可擴展區域, 因此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區。

後兩類則是現在的主力軍, 那我再來具體說說呷哺呷哺的優勢。

呷哺呷哺的優勢

1翻台率比其他類型要高

因為是小火鍋,一般吃的人數較少,多以1-2人為主,因此吃的速度會較快,但是其他兩個類別多以4人以上,一般大家一邊吃飯一邊聊聊天,因此吃的時間較長,翻台率受到壓制,畢竟吃飯的時點是有限的,也只有海底撈這種服務特別好的才能在平時也有較高的翻台率。

2 U型吧台設計

這個設計可以優化座位密度,並提高員工顧客比例,也就是員工可以同時覆蓋的顧客數量大幅提升,而這個正是海底撈等傳統火鍋不具備的優勢,不僅可以有效提高顧客滿意度,還能大幅降低員工成本。

3 主力店面積要求小

我們看海底撈的面積一般要求在800-1200平米,而呷哺呷哺多在200平米到300平米,再來看購物中心的餐飲店面積情況。

大部分餐飲店面積都在呷哺呷哺的覆蓋範圍內,因此可擴張速度更快,而海底撈等面積要求高,很多場所不符合,店鋪增長受到抑制,也就是所謂的選址難,再加上大店的成本更高,因此拓展起來難度不小。

4屬於健康餐飲

其實火鍋類都算,商家提供鍋底,和未經加工的食材,後期的加工過程全部自己完成,相對來說透明許多,現在由於餐飲方面的問題太多了,這種透明食材的方式也算深受大家喜愛的,至少我每次去都能葷素搭配合理。

我為什麼跟蹤了2年多,現在才入手?

我錯過了2016年2月份股價的大底,當時正是過年期間,關注股市較少,當然這還不是主要原因,我當初主要擔心另外兩點,因此在估值方面要求較高:

第一,公司的翻台率非常高

(翻台率以顧客總流量除以期內餐廳營業總天數及平均座位數計算)。這個在北京的朋友應該都能觀察到,上市以後開始下滑,我無法知道大概的底部區間在什麼位置,想等到企穩再去觀察,如今翻台率基本穩定住了,因此會在一個區間波動,擔憂基本解除。下圖是呷哺呷哺上市以來的翻台率情況:

通過上圖我們可以看出在2016年翻台率數位企穩,這個數位其實是非常高的,很多餐廳翻台率可能也就在1的水準,其實想想也很正常,公司一般早期的店鋪選址都是人流量較好的區域,隨著店鋪數量的增加,類似區域較少,因此對於人流量的要求可能會降低,導致後續翻台率下滑,另外就是其他餐飲類別的增加多少會對公司造成一定影響,再喜歡你也不可能天天吃火鍋。

第二,異地複製能否如北京這麼成功

雖然北京非常成功,但是上海及江蘇的店通過大家回饋表現一般,其他地區占比還很小,很多此類企業都是倒在異地經營的路上,因此不得不小心,通過2016年一年公司的開店情況來看,其他地區基本打開,上海地區正在調整,異地複製基本算是成功。下圖是店鋪情況:

我們可以看到除了北京,上海,天津,其他地區的開店速度在加快,說明異地複製較為成功。

當然不利因素也有很多,比如常見的食品安全,在比如用戶口味的變化導致翻台率再次下滑,再比如公司的店鋪數量天花板目前很難衡量等等,因此投資肯定是有風險的,不過對我個人來說還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天下沒有完美的人,因此也沒有完美的公司。

隨著主要的兩點疑慮消除,公司又有不少優點,我無奈之下只好追高了。不過因為我持有公司股票,難免屁股決定腦袋,請大家保持獨立思考。(編輯:肖順蘭)

因為是小火鍋,一般吃的人數較少,多以1-2人為主,因此吃的速度會較快,但是其他兩個類別多以4人以上,一般大家一邊吃飯一邊聊聊天,因此吃的時間較長,翻台率受到壓制,畢竟吃飯的時點是有限的,也只有海底撈這種服務特別好的才能在平時也有較高的翻台率。

2 U型吧台設計

這個設計可以優化座位密度,並提高員工顧客比例,也就是員工可以同時覆蓋的顧客數量大幅提升,而這個正是海底撈等傳統火鍋不具備的優勢,不僅可以有效提高顧客滿意度,還能大幅降低員工成本。

3 主力店面積要求小

我們看海底撈的面積一般要求在800-1200平米,而呷哺呷哺多在200平米到300平米,再來看購物中心的餐飲店面積情況。

大部分餐飲店面積都在呷哺呷哺的覆蓋範圍內,因此可擴張速度更快,而海底撈等面積要求高,很多場所不符合,店鋪增長受到抑制,也就是所謂的選址難,再加上大店的成本更高,因此拓展起來難度不小。

4屬於健康餐飲

其實火鍋類都算,商家提供鍋底,和未經加工的食材,後期的加工過程全部自己完成,相對來說透明許多,現在由於餐飲方面的問題太多了,這種透明食材的方式也算深受大家喜愛的,至少我每次去都能葷素搭配合理。

我為什麼跟蹤了2年多,現在才入手?

我錯過了2016年2月份股價的大底,當時正是過年期間,關注股市較少,當然這還不是主要原因,我當初主要擔心另外兩點,因此在估值方面要求較高:

第一,公司的翻台率非常高

(翻台率以顧客總流量除以期內餐廳營業總天數及平均座位數計算)。這個在北京的朋友應該都能觀察到,上市以後開始下滑,我無法知道大概的底部區間在什麼位置,想等到企穩再去觀察,如今翻台率基本穩定住了,因此會在一個區間波動,擔憂基本解除。下圖是呷哺呷哺上市以來的翻台率情況:

通過上圖我們可以看出在2016年翻台率數位企穩,這個數位其實是非常高的,很多餐廳翻台率可能也就在1的水準,其實想想也很正常,公司一般早期的店鋪選址都是人流量較好的區域,隨著店鋪數量的增加,類似區域較少,因此對於人流量的要求可能會降低,導致後續翻台率下滑,另外就是其他餐飲類別的增加多少會對公司造成一定影響,再喜歡你也不可能天天吃火鍋。

第二,異地複製能否如北京這麼成功

雖然北京非常成功,但是上海及江蘇的店通過大家回饋表現一般,其他地區占比還很小,很多此類企業都是倒在異地經營的路上,因此不得不小心,通過2016年一年公司的開店情況來看,其他地區基本打開,上海地區正在調整,異地複製基本算是成功。下圖是店鋪情況:

我們可以看到除了北京,上海,天津,其他地區的開店速度在加快,說明異地複製較為成功。

當然不利因素也有很多,比如常見的食品安全,在比如用戶口味的變化導致翻台率再次下滑,再比如公司的店鋪數量天花板目前很難衡量等等,因此投資肯定是有風險的,不過對我個人來說還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天下沒有完美的人,因此也沒有完美的公司。

隨著主要的兩點疑慮消除,公司又有不少優點,我無奈之下只好追高了。不過因為我持有公司股票,難免屁股決定腦袋,請大家保持獨立思考。(編輯:肖順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