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經濟形勢大好,為什麼股市反而暴跌?

經濟向好, 為什麼股市暴跌?很多股民對股市心理的預期又被現實抽了一個大嘴巴。 按道理說, 經濟面向好, 直接會體現為股票大盤上漲。

那麼, 造成目前的情況原因何在?

一季度經濟資料非常好看!

4月17日, , 國家統計局公佈了一季度GDP等相關資料, 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9%, 超過市場此前預期的6.8%。 至此今年一季度的各項經濟資料基本上算是公佈完了。 把資料翻出來看看, 好到亮瞎眼有沒有?

1、高增長!

6.9%, 雖說增速創了一年半的新高, 但好像不怎麼高呀。 不高?看你和誰比:

看到沒, 全球最大經濟體裡, 中國GDP增長完美壓制美、日、歐。

2、低通脹!

3月, 中國CPI同比增長0.9%, 一季度1.4%, 實實在在的低通脹, 在一個M2增速常年兩位數的國家裡, CPI還低過美國的2.4%, 也低過歐洲的1.5%。

3、低失業率!

城鎮登記失業率4.02%。

高增長, 低通脹、低失業率, 簡直是好到顛覆經濟學的表現, 氣死特朗普, 饞死北朝鮮的節奏,

然而在如此靚麗的資料面前, 中國股市繼續保持了一貫的不按常理出牌的性格, 跌了!

股市連跌四天!股災來了?

今天(4月19日), 兩市低開低走, 滬指4連陰失守半年線, 午後次新股板塊逆勢拉升引領市場反彈, 鋼鐵、有色等權重股領跌兩市, “閃崩”股再現。 從形態來看, 滬指日K線慘遭四連陰, 3個月來首度失守半年線。

截至收盤, 滬指跌0.81%報3170點, 深成指跌0.61%報10348點。

我們討論大盤的問題,要有一個由大到小的視域。所謂的大就是從貨幣政策和經濟基本面來判斷,從中看出細微的價格反映。從資料來看,有如下一些基本訊息。

這輪經濟企穩靠的是什麼力量?能持續多久?

今年一季度,整體經濟增長表現很搶眼,再次帶動下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速甚至超過30%,但這已經是過去式了,未來會怎麼樣才決定了股票市場的整體走勢。投資投的是預期,不是過去,經濟狀況往往在股市上提前六個月就開始反應了。

判斷這個事情我們還是要看,這輪經濟企穩靠的是什麼力量?靠的是市場的力量嗎?不是,熟悉的場景,熟悉的味道,還是房地產和鐵公雞,靠的還是貨幣的高增速,靠的是行政化的去產能手段。

這些拉動經濟的因素會持續多久?我想再有兩個季度了不起了。市場規律就是市場規律,你可以干預扭曲它,但是他最終還是要發揮作用。

錢不能再多印,泡沫從哪兒開始擠?

經濟資料開門紅後的背後,中國的央媽卻沒有再像以前那樣持續向市場釋放流動性。我們看到貨幣M2的走勢是持續呈現下降的趨勢。3月的同比增幅進一步下降到了10.6%。其實,從大的方面來看,自從供給側改革的推動以來,中國試圖在走出過去的經濟增長模式。

這種模式依靠央行超發貨幣,以超量貨幣注入資產,拉抬資產價格,而資產價格的“溢出”,則又拉抬了居民的消費和交易。這也可以被稱為一種“資產溢出型”經濟。這種玩法雖然一方面造成了經濟高增長,但副作用太大,資產溢價過高,泡沫氾濫。其程度已經影響到了經濟的正常發展。這也是目前國家為何一定要金融去杠杆。

因此,當下所謂供給側改革的客觀效果也可以說是:經濟資料或許會好看,但是貨幣並不會隨著經濟走勢向好而擴張,相反是收緊。銀行和金融機構未來將繼續穿著貨幣的“緊身衣”,最終反映到貨幣層面,就是要提升人民幣對經濟的實際貢獻,增加人民幣的“經濟效率”,改變實現一元錢的增長卻要印刷超過2元錢貨幣的局面。

總之,以後錢絕對不會多印,但經濟依然要保持較高水準的增長,同時,一季度已經超過了計畫中的增長值,說明下半年如出現回檔,並不足奇怪。

市場的流動性和股票的價格之間,關係密切!

有很多經濟學者已經研究過相關問題,指出在中國股票市場的牛市時,兩者正相關,為1比1.205。簡單說來,市場的一個基本常識就是資金缺乏會影響資產價格。短期來看,受到貨幣政策影響最直接的就是股市,也還包括房地產。

此外,銀行的縮表目前效果已經開始顯現,而銀監會等監管機構也在加大力度整治金融犯罪並繼續著手抑制資產泡沫。總之,流動性只會越來越差,有不少人沒穿底褲游泳的事實,會再一次因此暴露。

經濟向好,股市暴跌的原因在於,貨幣政策的收緊對於股價下跌產生了直接的作用。但是,在熊市來臨時,M2對於股票的作用是負相關。意思是說,當股價下跌潮來臨時,增加貨幣不會達到拉抬股價的作用,股票會繼續下跌。換言之,貨幣對於股票猶如馬車的韁繩,可以用繩子拉住馬車,但無法用繩子開動馬車。拉動股市馬車往前跑的動力並不是貨幣,而是需要來自實體經濟的外部力量。

監管趨嚴,劉主席頻頻向市場喊話

劉士餘上任以來,證券監管是嚴了。

尤其是向市場喊話,一會叫你去扶貧,一會說你是妖精,一會高送轉不行,一會次新股不行,一會又叫你講黨性。高送轉不行,有沒有違法?次新股不行,那IPO是不是證監會核准的,買次新股違法了嗎?股市資本的本質就是逐利的。

監管不怕嚴,就怕沒有穩定和科學的制度設計,監管基本靠吼的狀態下會讓市場參與者無所適從。成本的上升就意味著收益的下降,被劉主席吼掉的市值估計有幾萬億了吧。

市場整體並沒有經濟表現的那麼樂觀,以上的討論還沒有加入國際的因素和地緣風險。但投資不論是非,考慮的是資源的流向和稀缺性,我們既要有風險意識,又要有一顆向好之心。

我們討論大盤的問題,要有一個由大到小的視域。所謂的大就是從貨幣政策和經濟基本面來判斷,從中看出細微的價格反映。從資料來看,有如下一些基本訊息。

這輪經濟企穩靠的是什麼力量?能持續多久?

今年一季度,整體經濟增長表現很搶眼,再次帶動下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速甚至超過30%,但這已經是過去式了,未來會怎麼樣才決定了股票市場的整體走勢。投資投的是預期,不是過去,經濟狀況往往在股市上提前六個月就開始反應了。

判斷這個事情我們還是要看,這輪經濟企穩靠的是什麼力量?靠的是市場的力量嗎?不是,熟悉的場景,熟悉的味道,還是房地產和鐵公雞,靠的還是貨幣的高增速,靠的是行政化的去產能手段。

這些拉動經濟的因素會持續多久?我想再有兩個季度了不起了。市場規律就是市場規律,你可以干預扭曲它,但是他最終還是要發揮作用。

錢不能再多印,泡沫從哪兒開始擠?

經濟資料開門紅後的背後,中國的央媽卻沒有再像以前那樣持續向市場釋放流動性。我們看到貨幣M2的走勢是持續呈現下降的趨勢。3月的同比增幅進一步下降到了10.6%。其實,從大的方面來看,自從供給側改革的推動以來,中國試圖在走出過去的經濟增長模式。

這種模式依靠央行超發貨幣,以超量貨幣注入資產,拉抬資產價格,而資產價格的“溢出”,則又拉抬了居民的消費和交易。這也可以被稱為一種“資產溢出型”經濟。這種玩法雖然一方面造成了經濟高增長,但副作用太大,資產溢價過高,泡沫氾濫。其程度已經影響到了經濟的正常發展。這也是目前國家為何一定要金融去杠杆。

因此,當下所謂供給側改革的客觀效果也可以說是:經濟資料或許會好看,但是貨幣並不會隨著經濟走勢向好而擴張,相反是收緊。銀行和金融機構未來將繼續穿著貨幣的“緊身衣”,最終反映到貨幣層面,就是要提升人民幣對經濟的實際貢獻,增加人民幣的“經濟效率”,改變實現一元錢的增長卻要印刷超過2元錢貨幣的局面。

總之,以後錢絕對不會多印,但經濟依然要保持較高水準的增長,同時,一季度已經超過了計畫中的增長值,說明下半年如出現回檔,並不足奇怪。

市場的流動性和股票的價格之間,關係密切!

有很多經濟學者已經研究過相關問題,指出在中國股票市場的牛市時,兩者正相關,為1比1.205。簡單說來,市場的一個基本常識就是資金缺乏會影響資產價格。短期來看,受到貨幣政策影響最直接的就是股市,也還包括房地產。

此外,銀行的縮表目前效果已經開始顯現,而銀監會等監管機構也在加大力度整治金融犯罪並繼續著手抑制資產泡沫。總之,流動性只會越來越差,有不少人沒穿底褲游泳的事實,會再一次因此暴露。

經濟向好,股市暴跌的原因在於,貨幣政策的收緊對於股價下跌產生了直接的作用。但是,在熊市來臨時,M2對於股票的作用是負相關。意思是說,當股價下跌潮來臨時,增加貨幣不會達到拉抬股價的作用,股票會繼續下跌。換言之,貨幣對於股票猶如馬車的韁繩,可以用繩子拉住馬車,但無法用繩子開動馬車。拉動股市馬車往前跑的動力並不是貨幣,而是需要來自實體經濟的外部力量。

監管趨嚴,劉主席頻頻向市場喊話

劉士餘上任以來,證券監管是嚴了。

尤其是向市場喊話,一會叫你去扶貧,一會說你是妖精,一會高送轉不行,一會次新股不行,一會又叫你講黨性。高送轉不行,有沒有違法?次新股不行,那IPO是不是證監會核准的,買次新股違法了嗎?股市資本的本質就是逐利的。

監管不怕嚴,就怕沒有穩定和科學的制度設計,監管基本靠吼的狀態下會讓市場參與者無所適從。成本的上升就意味著收益的下降,被劉主席吼掉的市值估計有幾萬億了吧。

市場整體並沒有經濟表現的那麼樂觀,以上的討論還沒有加入國際的因素和地緣風險。但投資不論是非,考慮的是資源的流向和稀缺性,我們既要有風險意識,又要有一顆向好之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