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宋丹丹在文藝界發言,現在年輕人急於一夜成名,帶來很不好的影響

3月16日訊“那麼多年輕人都想做‘網紅’, 我很擔憂。 ”全國政協委員宋丹丹在文藝界小組討論時的發言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

不少被稱為老藝術家的代表委員都表達了對“網紅”現象的擔憂:一些年輕演員浮躁攀比、急於一夜成名, 給青年帶來不好的影響。

這並不是一個新話題, 前些年還沒有“網紅”這個詞的時候, 關於年輕明星品行的討論就不絕於耳, 而個別演員好像並不在乎藝德, 替身演出、在多個劇組中奔波不能專注演戲、不尊敬前輩、演技差、耍大牌等新聞不斷被曝出。

宋丹丹說:“我20歲考入北京人藝, 一進劇院, 老師們每天教導我們, 要老老實實做人, 認認真真演戲, 別想沒用的。 這三句話像釘子一樣紮進我們的腦子, 伴隨我們一生。 ”而培養了一大批藝術家的人藝更是有著“戲比天大”的傳統。

但現在有的年輕人因為一部戲、一首歌就火了,

或者因為長得帥就走紅了。 宋丹丹聽到的一個故事揭示了目前演藝界的“怪現象”:一個劇組有兩個知名度很高的明星, 其中一個聽說另一個比自己可以晚半個小時進劇組, 他到拍戲現場後就在停車場裡等著, 讓另一個明星先進組。 在他們看來, 誰先來就是誰腕兒小。

“現在的年輕人想了太多沒用的東西!”宋丹丹在發言中語重心長地說, “他們想的都是誰更紅, 而不是想著應該多崇拜演戲演得好的老師。 ”

有這樣感慨的不止宋丹丹一個, 全國政協委員朱軍在小組發言中表示:“我們這代人小時候的理想都是當科學家、醫生, 但現在的孩子, 你問一問, 大都想當‘網紅’。 ”

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社會風氣?宋丹丹認為,

這是社會不正確的價值觀導致的。 因為這些人一夜走紅, 製片方、投資人追求市場關注度, 對演員的演技並無太高要求。 “青年演員容易在這樣的資本面前膨脹, 失去自我約束。 ”

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採訪時, 全國政協委員馮驥才表示:“這是一種消費文化。 ”

“消費文化本身就是要刺激你, 引起你的興趣, 你被吸引的同時就要付錢。 ”馮驥才認為, “網紅”文化就是要刺激消費者興趣, 藝德就不是很多年輕明星最看重的。

全國政協委員宋春麗也贊同這樣的觀點, “資本進到藝術界, 一定會有影響”。 她說, 由於一些媒體的宣傳引導等原因, 很多年輕人急於一夜成名, 而忽視了自身修養, “我們似乎取消了‘職業’這個詞, 沒有職業的演員、職業的導演、職業的製片,

因此造成行業裡魚龍混雜”。

“這個社會有些浮躁, 年輕人要能穩下來。 ”宋春麗以自身的經歷規勸年輕人不要太急功近利。

她早年在原廣州軍區戰士歌舞團、話劇團當演員, 被戰友戲稱為“小黑鴨”的宋春麗當時很不自信, 每當電影廠的導演來選演員時, 她就偷偷跑回宿舍, 躲在寢室裡看書、讀詩詞, 後來還練習小楷並抄寫詩詞。 “演員的氣場就是自身的定力, 這個定力來源於你的知識和修養。 ”她深有感觸地說。

多年的沉澱讓宋春麗後來的道路“走得很穩”。 她總結說:“年輕人不要著急, 要為將來的發展留下資本, 厚積薄發, 否則你把青春都撒出去之後, 就什麼都沒有了。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