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寶沃的好羡慕與惡效應 打造國際豪華品牌SUV套路大解密

近日, 與某車企高層交流, 不經意談到北汽福田寶沃汽車時, 他毫不掩飾的流露出強烈的“好羡慕”的眼神和語氣。 看著他唾沫翻飛的談論寶沃汽車, 車界微視感到一絲隱隱的不安:對寶沃汽車這種“好羡慕”, 會否帶來“惡效應”?

國內與北汽福田類似的商用車生產企業非常之多。 如果北汽福田寶沃汽車真的成功了, 或者繼續做大, 必將撩動類似商用車企“商轉乘”的春心, 引得他們紛紛來搶SUV這個乘用車市場的末班車, 帶來一些我們可能並不樂見的情況。

那麼, 其它車企如何效仿北汽福田的寶沃汽車呢?或者,

如果你是一個土豪, 現在想玩兒汽車、玩兒“國際豪華品牌”怎麼玩?這裡解密其中的一些套路。

首先, 要有資質。

目前, 全國有生產資質的整車企業有100多家。 其中, 很大部分是商用車企業。 不過, 按照國家行業管理政策, 這些商用車生產企業中很多擁有生產SUV的資質。

現在很多的所謂乘用車品牌, 其實就是這類商用車企業搞的。 有點亂吧?在此不詳述那套很複雜的行業管理政策, 一個可能不十分準確但差不離的甄別方法:判斷一家車企是商用車企業還是乘用車企業, 看其是否有轎車產品就行了。 寶沃汽車就是北汽福田這個商用車企業生產的SUV。 資質問題, 隨便找一家這類車企, 買了, 或者你出錢、我出力(資質)合作。

其次, 要有團隊。

團隊這個事兒, 很簡單。 畫個大餅, 開出高薪, 中國汽車行業幾十年積澱, 湊個專業出身的團隊還不是很簡單的事兒?實在不行, 英國去找, 瑞典去找, 他們國家汽車產業(主要是生產)垮掉之後, 各種下崗的白鬍子老頭還是很多的:勞斯萊斯的設計總監、薩博汽車的技術總裁,

要有有啥。 專業“國際化”團隊, 分分鐘打造完畢!需要的時候, 拉來站個台、出個面, 瞬間逼格暴漲有沒有?至於真刀真槍幹的時候, 老外就免了, 除了貴, 老外也不懂中國國情不是?

第三, 要有產品。

出產品也很簡單, 像寶沃BX7套用福田薩凡納一樣, 老SUV車型用來改吧改吧, 外觀、內飾變一下, 不就是新車型了?沒有SUV, 用麵包車改一改也可以。 實在沒有老車型, 發動機買三菱的, 變速器買愛信的(嫌貴還可以買國內廠家的, 可能不十分可靠, 將就能用), 底盤, 抄!車身, 抄!內飾, 抄!整車集成、底盤調教, 國內可以搞的研發公司一大把。 覺得國內的研發公司不行, 多花點錢, 英國、美國、法國……隨便找, 有錢就是爺, 回頭還可以宣傳是歐洲研發、美國調教,

牛逼得不要不要的。 在此提醒, 產品方面, 有五點是千萬千萬要注意的, 一是一定要大, 能造多大造多大, A級車的價格, C級車的空間, 樂去吧您呢;二是外觀造型一定要高大上, 這方面該請國外設計公司的務必不要犯渾摳門;三是配置一定要豐富, 尤其是中控螢幕好不好用另說, 一定要大!東莞、深圳, 很多原來做山寨機的電子企業都有成套方案;四是看得到的地方, 比如座椅、儀錶板, 一定要做得看起來比較精緻;五是車門關起來一定要有沉悶的厚重感, 引擎蓋鋼板要硬, 拳頭使勁壓下去不能有凹陷。 總之, 消費者看得到、摸得到的一定要“高大上”。 這五點是多少前輩用血換來、用錢買來的教訓, 切記切記!

第四, 要有品牌。

為什麼把品牌放到最後說?這是北汽福田寶沃汽車“最高明”的地方。 北汽福田開了個頭、趟了條路, 後面的跟著學就是了。 要“國際豪華品牌”的玩兒家, 可以到英國、義大利、法國、美國……僵屍品牌一抓一大把。 在此, 給有興趣的玩兒家推薦一個比寶沃更知名的僵屍品牌:Daimler。 是不是很眼熟?對了,就是賓士那個Daimler——戴姆勒。賓士的母公司叫戴姆勒,但他們沒有推出戴姆勒品牌的汽車。為什麼?因為戴姆勒公司可以叫戴姆勒,但並不擁有Daimler汽車品牌所有權。不出意外,買Daimler品牌會比寶沃更事半功倍。因為Daimler汽車品牌消亡的時間比寶沃要晚得多,還可以拉上賓士語焉不詳的炒作一下,賓士也只有乾瞪眼、沒辦法。至於Daimler汽車品牌所有權在通用還是福特手上,並不清楚,有心之人可以去打聽打聽。不論在誰手上,總之沒人買就是一個一文不值的“資產”,隨便出點錢就買過來了。據說北汽福田買寶沃花了500萬歐,Daimler因為和賓士有親戚關係,可能要貴一點吧?

有人要問了,為什麼不講技術研發團隊方面?研發?要什麼研發?有了手錶還要什麼自行車?有了產品方案,到其它汽車廠挖幾個人,能盯著生產線量產出與樣車八九不離十的產品就行了。

上面這四個方面準備好,就可以開始大幹汽車事業了。

首先,宣廣一定要捨得花錢,而且要花重金!還要早、要密集、要有格調。首先要整一台“概念車”,或者說只要一個殼子就行了,但一定要有未來感。“概念車”要貼上這些標籤:純電動——續航800公里起,加速2秒多一點,秒殺特斯拉;智慧汽車——自動駕駛、人際互動、遠程控制。這台“概念車”絕對不能讓人碰,只能遠觀、不能褻玩!這台“概念車”的任務就是,板兒車拉著到處參展、到處拍照。“概念車”一出來,就拉到日內瓦、法蘭克福、底特律發佈……國際大車展一個不能落下。而且要請上面提到的老外來月臺,講歷史、講情懷,少講產品、講技術。參展的老外感不感興趣一點關係都沒有,重要的是一定要“出口轉內銷”,要告訴國內消費者和潛在經銷商,參展引起了轟動,展臺紅旗招展、人山人海(一天最少要顧1000人以上在展臺來回溜達)。然後,國內宣傳要一輪接一輪,每一個熱點都得趕、得跟。當然,如果收購的是上面提到的Daimler品牌最好,沒事就挑逗一下賓士,他敢回應,一定要杠到底!賓士幫助宣傳?天大的好事。如果還能讓寶馬上法庭起訴抄襲,簡直就是完美!

宣傳的同時,生產場地、供應商得同步準備著,經銷商網點也得陸續開發著。縣鄉市場,開個汽車網點成本還是比較低的。對於很多縣鄉市場的老闆來說,無非就是把挨著的門面租下來,多顧兩個人。門面也不想租、多的人也不想顧怎麼辦?找個角落擠一擠,放一台車擺著先賣賣再說。經銷商不願意拿錢鋪貨?沒關係,整車廠出面,合格證抵押,銀行貸款。

萬事俱備,只欠上市。

這時候千萬不要被生產打亂節奏。量產車品質不過關?不重要,開始一年也就賣幾千上萬台,影響不會太大。品質問題慢慢解決。消費者反映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總有解決完的時候。千萬不要召回,發現問題,消費者來保養的時候,偷偷給搞定。天生設計缺陷,解決不了怎麼辦?下一代車型再解決咯。只要產品做到上述的五點注意事項,價格再便宜點,不愁賣不出去,不怕熬不到下一代車型。再說了,幾萬、十幾萬買一台空間大、配置多、看起來豪華的“Daimler牌”SUV,有些配置合資品牌幾十萬的車都沒有,還要奢求什麼?真以為天上掉餡餅?品質不要成本?

上市要選對時機和地方。時機方面,最好不要在國內大車展期間上市。那時候鋪天蓋地的新車,誰來注意你一個新品牌?至於地點,參展上述參展方法,一定要在國外,最好是浪漫之都巴黎、時尚之都米蘭、金融中心倫敦……。上市會上,除了記者和經銷商,黃皮膚的一個都不要出現,上臺講話的、台下端茶遞水的,甚至門口迎客的保安,一水兒金髮碧眼的白人。上市的時候,要強調一下,新車是“全球同步上市發售”。反正除了中國市場,也沒人來問“全球”市場到底賣了多少。再說了,這是商業機密,為什麼要告訴你?

上市的產品戰略也很重要。最先上市的車型要上價格最貴的一款,最好是20萬元起步,頂配怎麼也得50萬元。第一款車講銷量沒有意義,重要的是得讓中國消費者明白:俺可不是柴火妞,俺是洋小姐!俺就要賣這麼貴才對得起Daimler這個品牌!國際豪華品牌,賣便宜了還得了?!!當然,別說為了經銷商、供應商等合作夥伴,為了“造車事業”不至於夭折,第二款車就必須衝量了。而且,攤子鋪這麼大,第二款車得很快就推出,儘快回籠資金。

幹完這些,就可以暫時坐等客戶進店購車了。可能有人要問,這麼幹,是不是成本太高了?成本高,要會開源節流。

開源方面,請老外出面講故事,融資。樂視的汽車工廠一片瓦都沒看到,照樣能幾百億、幾百億的融。跟樂視學,融個幾十億,一切OK。別人的錢,花著又不心疼,會更加大方。還可以讓項目落戶的地方掏錢。這得學吉利怎麼玩兒的富豪。這方面不能講太多,個人領悟。除了融資,還有經銷商的錢、銀行的錢。總之,就算沒開始賣車,來錢的地方還是很多的。

節流方面,底盤、發動機、車架……總之,客戶看不到的地方去省錢。標定、測試、調教少做幾項,也可以省很多成本。比如,沒有必要一定要調教出與定位相符的駕乘感。才從駕校出來的人,離合器和排擋杆都沒摸熱,講什麼駕乘?再難開,能有駕校十幾年的老桑塔納難開?再難開,有麵包車難開?除了研發,生產上能節約的也要節約,比如,零部件儘量外包,讓供應商墊款開模,開模可得花不少錢。

到此,套路講明。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只是開始,只要產品一炮打響,一年有十來萬的銷量,基本上就能進入正軌了。

言歸正傳,上述套路很多都是行業新兵的“通行作法”,並不稀奇,很多作法也顯得沒底線。無奈的是,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規規矩矩造車的行路艱難,沒有底線的卻一路凱歌。

車界微視並不願意看見上述有些不講規矩、沒有底線的作法再次出現,但中國汽車產業整體而言還沒到自我良性迴圈發展的階段,很多品牌的草莽氣息、流氓本色依然濃厚,亂拳打死的不是老師傅,傷害的也不是合資品牌,而是我們的自主汽車產業和信賴自主汽車的消費者。車界微視真心希望無論是先行如長安、吉利,後來如寶沃、Daimler,所有的中國品牌都自力更生,造好車、造真正值得中國消費者信賴的車。

車界微視衷心支援和祝福中國品牌更好更強大,但並不是毫無原則的支持和祝福,唯一的原則就是“是否有無”:看這個中國品牌的行事是否有利於中國汽車產業做強,產品是否無愧於中國消費者的信任!

是不是很眼熟?對了,就是賓士那個Daimler——戴姆勒。賓士的母公司叫戴姆勒,但他們沒有推出戴姆勒品牌的汽車。為什麼?因為戴姆勒公司可以叫戴姆勒,但並不擁有Daimler汽車品牌所有權。不出意外,買Daimler品牌會比寶沃更事半功倍。因為Daimler汽車品牌消亡的時間比寶沃要晚得多,還可以拉上賓士語焉不詳的炒作一下,賓士也只有乾瞪眼、沒辦法。至於Daimler汽車品牌所有權在通用還是福特手上,並不清楚,有心之人可以去打聽打聽。不論在誰手上,總之沒人買就是一個一文不值的“資產”,隨便出點錢就買過來了。據說北汽福田買寶沃花了500萬歐,Daimler因為和賓士有親戚關係,可能要貴一點吧?

有人要問了,為什麼不講技術研發團隊方面?研發?要什麼研發?有了手錶還要什麼自行車?有了產品方案,到其它汽車廠挖幾個人,能盯著生產線量產出與樣車八九不離十的產品就行了。

上面這四個方面準備好,就可以開始大幹汽車事業了。

首先,宣廣一定要捨得花錢,而且要花重金!還要早、要密集、要有格調。首先要整一台“概念車”,或者說只要一個殼子就行了,但一定要有未來感。“概念車”要貼上這些標籤:純電動——續航800公里起,加速2秒多一點,秒殺特斯拉;智慧汽車——自動駕駛、人際互動、遠程控制。這台“概念車”絕對不能讓人碰,只能遠觀、不能褻玩!這台“概念車”的任務就是,板兒車拉著到處參展、到處拍照。“概念車”一出來,就拉到日內瓦、法蘭克福、底特律發佈……國際大車展一個不能落下。而且要請上面提到的老外來月臺,講歷史、講情懷,少講產品、講技術。參展的老外感不感興趣一點關係都沒有,重要的是一定要“出口轉內銷”,要告訴國內消費者和潛在經銷商,參展引起了轟動,展臺紅旗招展、人山人海(一天最少要顧1000人以上在展臺來回溜達)。然後,國內宣傳要一輪接一輪,每一個熱點都得趕、得跟。當然,如果收購的是上面提到的Daimler品牌最好,沒事就挑逗一下賓士,他敢回應,一定要杠到底!賓士幫助宣傳?天大的好事。如果還能讓寶馬上法庭起訴抄襲,簡直就是完美!

宣傳的同時,生產場地、供應商得同步準備著,經銷商網點也得陸續開發著。縣鄉市場,開個汽車網點成本還是比較低的。對於很多縣鄉市場的老闆來說,無非就是把挨著的門面租下來,多顧兩個人。門面也不想租、多的人也不想顧怎麼辦?找個角落擠一擠,放一台車擺著先賣賣再說。經銷商不願意拿錢鋪貨?沒關係,整車廠出面,合格證抵押,銀行貸款。

萬事俱備,只欠上市。

這時候千萬不要被生產打亂節奏。量產車品質不過關?不重要,開始一年也就賣幾千上萬台,影響不會太大。品質問題慢慢解決。消費者反映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總有解決完的時候。千萬不要召回,發現問題,消費者來保養的時候,偷偷給搞定。天生設計缺陷,解決不了怎麼辦?下一代車型再解決咯。只要產品做到上述的五點注意事項,價格再便宜點,不愁賣不出去,不怕熬不到下一代車型。再說了,幾萬、十幾萬買一台空間大、配置多、看起來豪華的“Daimler牌”SUV,有些配置合資品牌幾十萬的車都沒有,還要奢求什麼?真以為天上掉餡餅?品質不要成本?

上市要選對時機和地方。時機方面,最好不要在國內大車展期間上市。那時候鋪天蓋地的新車,誰來注意你一個新品牌?至於地點,參展上述參展方法,一定要在國外,最好是浪漫之都巴黎、時尚之都米蘭、金融中心倫敦……。上市會上,除了記者和經銷商,黃皮膚的一個都不要出現,上臺講話的、台下端茶遞水的,甚至門口迎客的保安,一水兒金髮碧眼的白人。上市的時候,要強調一下,新車是“全球同步上市發售”。反正除了中國市場,也沒人來問“全球”市場到底賣了多少。再說了,這是商業機密,為什麼要告訴你?

上市的產品戰略也很重要。最先上市的車型要上價格最貴的一款,最好是20萬元起步,頂配怎麼也得50萬元。第一款車講銷量沒有意義,重要的是得讓中國消費者明白:俺可不是柴火妞,俺是洋小姐!俺就要賣這麼貴才對得起Daimler這個品牌!國際豪華品牌,賣便宜了還得了?!!當然,別說為了經銷商、供應商等合作夥伴,為了“造車事業”不至於夭折,第二款車就必須衝量了。而且,攤子鋪這麼大,第二款車得很快就推出,儘快回籠資金。

幹完這些,就可以暫時坐等客戶進店購車了。可能有人要問,這麼幹,是不是成本太高了?成本高,要會開源節流。

開源方面,請老外出面講故事,融資。樂視的汽車工廠一片瓦都沒看到,照樣能幾百億、幾百億的融。跟樂視學,融個幾十億,一切OK。別人的錢,花著又不心疼,會更加大方。還可以讓項目落戶的地方掏錢。這得學吉利怎麼玩兒的富豪。這方面不能講太多,個人領悟。除了融資,還有經銷商的錢、銀行的錢。總之,就算沒開始賣車,來錢的地方還是很多的。

節流方面,底盤、發動機、車架……總之,客戶看不到的地方去省錢。標定、測試、調教少做幾項,也可以省很多成本。比如,沒有必要一定要調教出與定位相符的駕乘感。才從駕校出來的人,離合器和排擋杆都沒摸熱,講什麼駕乘?再難開,能有駕校十幾年的老桑塔納難開?再難開,有麵包車難開?除了研發,生產上能節約的也要節約,比如,零部件儘量外包,讓供應商墊款開模,開模可得花不少錢。

到此,套路講明。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只是開始,只要產品一炮打響,一年有十來萬的銷量,基本上就能進入正軌了。

言歸正傳,上述套路很多都是行業新兵的“通行作法”,並不稀奇,很多作法也顯得沒底線。無奈的是,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規規矩矩造車的行路艱難,沒有底線的卻一路凱歌。

車界微視並不願意看見上述有些不講規矩、沒有底線的作法再次出現,但中國汽車產業整體而言還沒到自我良性迴圈發展的階段,很多品牌的草莽氣息、流氓本色依然濃厚,亂拳打死的不是老師傅,傷害的也不是合資品牌,而是我們的自主汽車產業和信賴自主汽車的消費者。車界微視真心希望無論是先行如長安、吉利,後來如寶沃、Daimler,所有的中國品牌都自力更生,造好車、造真正值得中國消費者信賴的車。

車界微視衷心支援和祝福中國品牌更好更強大,但並不是毫無原則的支持和祝福,唯一的原則就是“是否有無”:看這個中國品牌的行事是否有利於中國汽車產業做強,產品是否無愧於中國消費者的信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