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姜文:中國最霸氣的導演

姜文

文丨獨孤久野

01

在國內, 姜文可謂家喻戶曉, 名滿天下。 其人霸氣外漏, 幽默詼諧, 所拍電影, 或大玩文藝, 或反思戰爭, 或西部剿匪,

風格另類, 節奏緊張, 嘻哈瘋癲, 笑點不斷, 又引人深思。

姜文的電影節奏感很強, 畫面特別具有衝擊力, 咵-咵-咵, 鏡頭轉換得震撼人心。 猶記得, 《鬼子來了》開場的戲, 姜文扮演的馬大三跟寡婦魚兒正在偷腥。 咚的一聲門響。 魚兒嚇得裸身就跑, 躲進櫃子裡。 馬大三猛地抬頭, 一臉驚懼與懵逼地問一聲誰。 門外沉著而冷靜地回答—我。 門一開, 一把槍頂在了馬大三額頭上。 幾句簡單的對白, 咵咵扔進兩個布口袋。 打開, 裡面兩大活人。 馬大三要追出去問個明白。 嗖的一下, 窗戶紙裡捅出一把軍刀。 馬大三僵在原地不敢動。 這一連串的鏡頭, 敘事簡潔凝練, 懸念突起, 來得異常猛烈。

魚兒

姜文的這種節奏感, 不光體現在他自己導的影片裡, 也體現在他出演的影片中。 最明顯的, 是陸川導的《尋槍》, 和張藝謀導的《有話好好說》。 這兩部電影, 由於主角是姜文, 跟兩位導演前後導的片子, 差距很大。 陸川的敘事比較拖遝, 很冷靜, 畫面也是四平八穩。 《尋槍》卻是另類, 敘事乾脆俐落, 風格大異其趣, 鏡頭轉換極具視覺衝擊。

張藝謀擅長纏綿淒惻, 搞大場面, 拍大題材。 《有話好好說》的風格, 卻不同於他的任何一部片子。 這兩部片子, 完全是按照姜文的風格拍的。 他一個人的表演, 支撐起了整個影片的敘事與結構。 足見, 他的氣場多大, 輻射力多強。

在《讓子彈飛》裡面, 薑文飾演的張麻子劫了火車, 冒充縣長, 與將計就計假冒的湯師爺(葛優飾演)馬走鵝城。 鵝城首富黃四郎站在自家碉樓上, 通過望遠鏡看著冒充縣長的張麻子。 湯師爺致辭, 話音剛落, 槍聲響起, 斃了一幫麻匪(實則劫火車時打死的縣長衛隊)。 黃四郎的家丁說, 剛他媽進城就開槍, 這不是二八開能打發的。 鏡頭一轉, 騎馬走在鵝城大街的張麻子回頭, 伸手一指, 與望遠鏡中的黃四郎隔空對視,

臉露微笑。 鏡頭再轉, 黃四郎啪地掩住望遠鏡, 說, 霸氣外露, 找死。 薑文飾演的人物, 比如秦始皇、曹操、張麻子, 都是霸氣外露。 這自然源於他本人的霸氣。

飾演的張麻子

姜文也是編劇, 在選擇編劇合作時, 他有一個很奇怪的舉動:看人家走路的背影。

我想, 他是想通過一個人走路的步幅與姿勢, 來揣摩此人的氣場。 閱讀姜文的劇本, 也非常令人震撼。 他的劇本用詞簡潔, 偏向古語, 極富文采, 朗朗上口, 轉換之間, 非常乾脆, 咵—咵—咵, 一波接一波, 盪氣迴腸, 扣人心弦。 非有大氣場的編劇, 不能寫出如此震撼人心的故事。

《讓子彈飛》裡面, 有一場戲是他們騎馬飛奔在鵝城大街上, 呼喊著人們——槍在手, 跟我走, 殺四郎, 搶碉樓。 這場戲, 畫面轉換很快, 幾十個鏡頭, 各種角度, 呼啦啦行雲流水一樣甩出來。 張麻子的霸氣, 場面的激烈, 都在鏡頭的轉換之間, 在踢踏的馬蹄聲中, 衝擊著觀眾的眼球。 正是有了非比常人的霸氣, 姜文的電影敘事節奏, 才能縱橫捭闔, 激情四射, 氣貫長虹。

02

縱觀姜文的演藝生涯,他也並非一出場就霸氣。讓姜文一舉成名的,是1986年謝晉執導的《芙蓉鎮》,與他搭檔的是劉曉慶。姜文當時23歲,是中戲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大學生。劉曉慶31歲。兩人在湖南拍戲三個月,日久生情,傳出了當年轟動演藝圈的“緋聞”。

該片是一部反映建國以來多次政治運動中小人物悲歡離合的電影。通過芙蓉鎮上的女攤販胡玉音、右派分子秦書田等人,在“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運動中的遭遇,對中國50年代後期到70年代後期近20年的歷史做了嚴肅的回顧和深刻的反思。在本片中,薑文飾演右派分子秦書田一角,忍辱含垢,像畜生一樣活著,卻不失其尊嚴與魅力。由於角色性格的設定,在本片中,姜文的表演雖出色,毫無霸氣可言,完全是一個書生。

芙蓉鎮

真正演出了姜文個性本色的第一部影片,是《紅高粱》。1987年夏天,姜文進入《紅高粱》劇組,面對的是第一次當導演的張藝謀。因為角色塑造等問題,他和張藝謀從頭吵到尾,最後吵出了一部轟動世人的大作。在《紅高粱》裡面,他飾演餘占鼇。這時的姜文,其匪氣與霸氣,幽默與詼諧,已經充分顯露了出來。

影片開篇,一幫漢子赤著上身,在嗩呐聲中,抬著花轎,穿行在茫茫黃沙之中。為了讓九兒傷心,這幫漢子偏是唱起了淒涼調,顛著步,走出個肝腸寸斷。余占鼇是這幫漢子的頭,他嘻嘻哈哈,又粗中有細。看見九兒的第一面,他就愛上了九兒。九兒卻嫁給了一個癆病鬼。當九兒回娘家時,騎著毛驢走在洶湧澎湃的高粱地。余占鼇從高粱林裡縱身而出,攔腰抱下九兒,走進深深的高粱林。在這個粗狂而柔情的漢子面前,九兒沒有反抗,沒有叫喊。余占鼇佔有了九兒的身體,也得到了她的心。九兒重新騎著毛驢上路,餘占鼇在高粱林中吼唱著——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啊,莫回頭,通天的大路,九千九百,九千九百九啊……姜文把餘占鼇的粗狂與柔情,山東大漢的魯莽與詼諧,演得出神入化。

紅高粱

其後,姜文又在周曉文執導的影片《秦頌》中飾演了秦始皇,其姜式風格越發嫺熟老練。1997年,姜文再次與張藝謀合作,主演電影《有話好好說》,簡直是把老謀子的敘述手法完全壓住了,只是酣暢淋漓地自我表演,將人物塑造得非常成功。《有話好好說》這部片子,故事情節很一般,若是沒有姜文的氣場支撐,絕對會大為失色。

03

早在1994年,姜文就拍出了他的第一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此片改編自王朔的小說《動物兇猛》,講述文化大革命時期一群紅衛兵小青年的成長故事。影片通過少年馬小軍在青春期放蕩不羈的生活、回憶、幻想,與動盪的時代背景交織在一起,敘事可謂四平八穩,吹出一股清新的文藝之風,記錄著一代人逝去的青春。姜文第一次出手,已經不凡,獲得多方好評。在之後的影片中,他並沒有延續《陽光燦爛的日子》的成功經驗,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大膽突破。

97年,姜文成功參演了《有話好好說》。此時的他,已經出演了一大堆角色,個人風格非常突出,技藝相當精湛,他決定自導自演一部片子。於是,就有《鬼子來了》的橫空出世。此片未能通過審核,無法在國內公映,罵者有之,叫好者也不少。不管如何,此片是會寫進中國電影史的。現在不會,以後也會。在亞洲電影界,第一個得到西方首肯的,是日本的黑澤明。黑澤明的電影,比如《羅生門》《七武士》等,放在今天,仍然是無法超越的經典。我覺得,姜文是國內唯一可以跟黑澤明相匹敵的導演。因為,他拍出了《鬼子來了》。

黑澤明

姜文拍出《鬼子來了》,一個華麗的變身,刷新了中國電影史,卻給他自身帶來了巨大的麻煩。在未通過審查的情況下,姜文參加了坎城國際電影節,並憑藉該片榮獲了評審團大獎。由於“違規參賽”,姜文受到了廣電總局“五年內不能擔任導演”的行政處罰。在《讓子彈飛》上映之前,有人專訪姜文,問到被禁是不是對他造成了打擊。姜文樂呵呵地說,不會,導不了電影,我可以演嘛。在2001—2005年間,他出演了《尋槍》、《天地英雄》、《綠茶》、《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等影片,都大獲成功。

2005年解禁,他重出江湖,歷時一年,拍出《太陽照常升起》。該片以環形敘事結構的方式,講述了四段分別發生於1958年及1976年間,看似分散實又相連的故事。由於劇情留白太多,有著巨大的想像空間,多數觀眾反映看不懂。僅從畫面和鏡頭而言,該片中,薑式節奏與風格,跟《鬼子來了》一樣,大開大合,縱橫騰挪,猶如行雲流水般輕快,也似飛沙走石樣粗獷,真可謂長天過大雲。

這部電影在藝術上很另類,也很成功,在市場方面,卻很慘澹。姜文坦言,當時他就想拍一部電影,除了電影本身,不考慮一切。這話有的人可能信,有的可能不信。《鬼子來了》無法公映,《太陽照常升起》又票房慘澹,姜文的藝術,誰來為他買單?對此,姜文可能會說,不急,先讓他們耍耍。

太陽照常升起

在官方的封殺之後,在觀眾的冷嘲熱諷之後,姜文突放大招,喊一聲讓子彈再飛一會兒,一舉刷新了中國的電影票房市場。根據當年的票房紀錄,《讓子彈飛》上映11天就破4億,追平《阿凡達》最快破4億的紀錄,成為當年首部票房過4億的賀歲片。該片獲獎無數,其中一項就是最高票房亞洲電影大獎。這部電影,無論是在藝術上,還是在市場上,都大獲全勝。有人甚至斷言,姜文的王朝來了。

而其後拍攝的《一步之遙》,顯然沒有撐起他的王朝。依我看,這部電影,只是華麗的爛片。姜文的電影,臺詞特別經典。尤其是在《讓子彈飛》裡面,臺詞經典得令人髮指。一個人的優點,往往也會成為他的致命傷。《一步之遙》失敗之一,就在過於突出臺詞,使影片太花哨,油腔滑調,缺少乾貨。年初上映的《俠盜一號》,也不是很精彩。姜文可能正在醞釀下一部震驚世人的作品,可能再也拍不出《鬼子來了》那樣的經典影片。不管怎麼說,他是我最期待的中國導演。

02

縱觀姜文的演藝生涯,他也並非一出場就霸氣。讓姜文一舉成名的,是1986年謝晉執導的《芙蓉鎮》,與他搭檔的是劉曉慶。姜文當時23歲,是中戲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大學生。劉曉慶31歲。兩人在湖南拍戲三個月,日久生情,傳出了當年轟動演藝圈的“緋聞”。

該片是一部反映建國以來多次政治運動中小人物悲歡離合的電影。通過芙蓉鎮上的女攤販胡玉音、右派分子秦書田等人,在“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運動中的遭遇,對中國50年代後期到70年代後期近20年的歷史做了嚴肅的回顧和深刻的反思。在本片中,薑文飾演右派分子秦書田一角,忍辱含垢,像畜生一樣活著,卻不失其尊嚴與魅力。由於角色性格的設定,在本片中,姜文的表演雖出色,毫無霸氣可言,完全是一個書生。

芙蓉鎮

真正演出了姜文個性本色的第一部影片,是《紅高粱》。1987年夏天,姜文進入《紅高粱》劇組,面對的是第一次當導演的張藝謀。因為角色塑造等問題,他和張藝謀從頭吵到尾,最後吵出了一部轟動世人的大作。在《紅高粱》裡面,他飾演餘占鼇。這時的姜文,其匪氣與霸氣,幽默與詼諧,已經充分顯露了出來。

影片開篇,一幫漢子赤著上身,在嗩呐聲中,抬著花轎,穿行在茫茫黃沙之中。為了讓九兒傷心,這幫漢子偏是唱起了淒涼調,顛著步,走出個肝腸寸斷。余占鼇是這幫漢子的頭,他嘻嘻哈哈,又粗中有細。看見九兒的第一面,他就愛上了九兒。九兒卻嫁給了一個癆病鬼。當九兒回娘家時,騎著毛驢走在洶湧澎湃的高粱地。余占鼇從高粱林裡縱身而出,攔腰抱下九兒,走進深深的高粱林。在這個粗狂而柔情的漢子面前,九兒沒有反抗,沒有叫喊。余占鼇佔有了九兒的身體,也得到了她的心。九兒重新騎著毛驢上路,餘占鼇在高粱林中吼唱著——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啊,莫回頭,通天的大路,九千九百,九千九百九啊……姜文把餘占鼇的粗狂與柔情,山東大漢的魯莽與詼諧,演得出神入化。

紅高粱

其後,姜文又在周曉文執導的影片《秦頌》中飾演了秦始皇,其姜式風格越發嫺熟老練。1997年,姜文再次與張藝謀合作,主演電影《有話好好說》,簡直是把老謀子的敘述手法完全壓住了,只是酣暢淋漓地自我表演,將人物塑造得非常成功。《有話好好說》這部片子,故事情節很一般,若是沒有姜文的氣場支撐,絕對會大為失色。

03

早在1994年,姜文就拍出了他的第一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此片改編自王朔的小說《動物兇猛》,講述文化大革命時期一群紅衛兵小青年的成長故事。影片通過少年馬小軍在青春期放蕩不羈的生活、回憶、幻想,與動盪的時代背景交織在一起,敘事可謂四平八穩,吹出一股清新的文藝之風,記錄著一代人逝去的青春。姜文第一次出手,已經不凡,獲得多方好評。在之後的影片中,他並沒有延續《陽光燦爛的日子》的成功經驗,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大膽突破。

97年,姜文成功參演了《有話好好說》。此時的他,已經出演了一大堆角色,個人風格非常突出,技藝相當精湛,他決定自導自演一部片子。於是,就有《鬼子來了》的橫空出世。此片未能通過審核,無法在國內公映,罵者有之,叫好者也不少。不管如何,此片是會寫進中國電影史的。現在不會,以後也會。在亞洲電影界,第一個得到西方首肯的,是日本的黑澤明。黑澤明的電影,比如《羅生門》《七武士》等,放在今天,仍然是無法超越的經典。我覺得,姜文是國內唯一可以跟黑澤明相匹敵的導演。因為,他拍出了《鬼子來了》。

黑澤明

姜文拍出《鬼子來了》,一個華麗的變身,刷新了中國電影史,卻給他自身帶來了巨大的麻煩。在未通過審查的情況下,姜文參加了坎城國際電影節,並憑藉該片榮獲了評審團大獎。由於“違規參賽”,姜文受到了廣電總局“五年內不能擔任導演”的行政處罰。在《讓子彈飛》上映之前,有人專訪姜文,問到被禁是不是對他造成了打擊。姜文樂呵呵地說,不會,導不了電影,我可以演嘛。在2001—2005年間,他出演了《尋槍》、《天地英雄》、《綠茶》、《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等影片,都大獲成功。

2005年解禁,他重出江湖,歷時一年,拍出《太陽照常升起》。該片以環形敘事結構的方式,講述了四段分別發生於1958年及1976年間,看似分散實又相連的故事。由於劇情留白太多,有著巨大的想像空間,多數觀眾反映看不懂。僅從畫面和鏡頭而言,該片中,薑式節奏與風格,跟《鬼子來了》一樣,大開大合,縱橫騰挪,猶如行雲流水般輕快,也似飛沙走石樣粗獷,真可謂長天過大雲。

這部電影在藝術上很另類,也很成功,在市場方面,卻很慘澹。姜文坦言,當時他就想拍一部電影,除了電影本身,不考慮一切。這話有的人可能信,有的可能不信。《鬼子來了》無法公映,《太陽照常升起》又票房慘澹,姜文的藝術,誰來為他買單?對此,姜文可能會說,不急,先讓他們耍耍。

太陽照常升起

在官方的封殺之後,在觀眾的冷嘲熱諷之後,姜文突放大招,喊一聲讓子彈再飛一會兒,一舉刷新了中國的電影票房市場。根據當年的票房紀錄,《讓子彈飛》上映11天就破4億,追平《阿凡達》最快破4億的紀錄,成為當年首部票房過4億的賀歲片。該片獲獎無數,其中一項就是最高票房亞洲電影大獎。這部電影,無論是在藝術上,還是在市場上,都大獲全勝。有人甚至斷言,姜文的王朝來了。

而其後拍攝的《一步之遙》,顯然沒有撐起他的王朝。依我看,這部電影,只是華麗的爛片。姜文的電影,臺詞特別經典。尤其是在《讓子彈飛》裡面,臺詞經典得令人髮指。一個人的優點,往往也會成為他的致命傷。《一步之遙》失敗之一,就在過於突出臺詞,使影片太花哨,油腔滑調,缺少乾貨。年初上映的《俠盜一號》,也不是很精彩。姜文可能正在醞釀下一部震驚世人的作品,可能再也拍不出《鬼子來了》那樣的經典影片。不管怎麼說,他是我最期待的中國導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