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西游師徒重聚楊潔追悼會 遲重瑞憶老友最後時光

中新網北京4月21日電(記者 宋宇晟)一台機器、兩千余名演員、六年磨一劍。 30年前的那部《西遊記》成了幾代中國人共同的記憶。 21日, 86版《西遊記》導演楊潔追悼會在北京八寶山舉行。 當年參與演出86版《西遊記》的六小齡童、遲重瑞、馬德華、徐少華、劉大剛、王伯昭等人出現在追悼會現場。

4月15日, 導演楊潔因病在北京去世。 86版《西遊記》唐僧的扮演者遲重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憶起楊潔導演最後的時光。 他說, 其實自己很早就知道楊潔導演的身體不太好了。 “但我感覺楊潔導演走的時候沒有任何痛苦。 她去看病那天是3號, 當時就已經昏迷了, 後來十幾天一直沒醒過來。 等媒體記者們知道應該都17號了, 已經十幾天過去了。 最後她沒有痛苦地走了。 我感覺這是她積的德。 ”

“小白龍”扮演者王伯昭現身追悼會。 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攝

雖然追悼會定在當日上午11時開始, 但從一早就有人陸續前來悼念。 演員呂中、在86版《西遊記》中“小白龍”的扮演者王伯昭、“唐僧”扮演者徐少華、“女兒國國王”朱琳、“紅孩兒”扮演者趙欣培、李成儒等先後前來悼念。

馬德華在接受採訪時哽咽著說到, 自己得知楊潔導演去世的消息時就如同“晴天霹靂”。 “因為在她臨終前一天, 我愛人還夢見了楊潔導演回眸一笑。 跟我講了後, 我當時還說一定要去楊潔導演家去看看她。 結果第二天我就聽到消息, 她已經去世了。 ”

馬德華說:“楊潔導演去世確實是很悲傷的一件事。 因為沒有楊潔導演就沒有《西遊記》, 沒有楊潔導演就沒有馬德華的今天。

作為劇組的人, 我們都是深深地懷念她。 我們現在對拍攝《西遊記》時美好的回憶, 其實就是楊潔導演給大家的禮物。 所以我在這裡只能化悲痛為力量, 繼續繼承她那種鍥而不捨的精神。 楊導曾經說過, ‘拍《西遊記》很辛苦, 我們要用西天取經的那種精神拍好《西遊記》’。 這種精神就是一種堅持, 一種對事業的執著。 ”

記者注意到, 現場有自發前來悼念的群眾難掩悲痛、泣不成聲。 “每次重播我都會看, 楊潔導演永遠活在觀眾心中。 ”一位元手捧鮮花女士告訴記者。

六小齡童當日也現身追悼會。 他表示, “老百姓對《西遊記》的懷舊, 就是最權威的評價。 我想我們應該繼承楊潔導演執著、敬業的精神”。

同時, 六小齡童也給予楊潔導演很高的評價。 他說:“楊潔導演不只是我的恩師, 而且是我藝術上的老師。 她是本世紀中國最偉大的女導演。 ”

此外,曾在近年重拍《西遊記》的導演張紀中當日也前來悼念。他坦言,楊潔導演是自己的前輩。“我們是同事,當年也曾向她請教一些問題。所以我覺得,作為後輩,我們是沿著她那座高峰向上繼續攀爬。她確實給我們樹立了一個經典,它是一個時代的山峰,它就矗立在那。”

談及楊潔導演的精神,張紀中用“堅韌不拔”四個字來概括。“拍《西遊記》這樣的戲需要很長時間,帶著這麼多人跋山涉水、一路走來,就像《西遊記》的主題曲寫的一樣。我覺得任何人都應該想一想,我們自己背負著什麼任務,不應只有掙錢。楊潔導演是一個為社會帶來道德觀、精神食糧的人。”(完)

此外,曾在近年重拍《西遊記》的導演張紀中當日也前來悼念。他坦言,楊潔導演是自己的前輩。“我們是同事,當年也曾向她請教一些問題。所以我覺得,作為後輩,我們是沿著她那座高峰向上繼續攀爬。她確實給我們樹立了一個經典,它是一個時代的山峰,它就矗立在那。”

談及楊潔導演的精神,張紀中用“堅韌不拔”四個字來概括。“拍《西遊記》這樣的戲需要很長時間,帶著這麼多人跋山涉水、一路走來,就像《西遊記》的主題曲寫的一樣。我覺得任何人都應該想一想,我們自己背負著什麼任務,不應只有掙錢。楊潔導演是一個為社會帶來道德觀、精神食糧的人。”(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