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國古代大力出奇跡、以硬克硬的武器:鞭

鞭, 中國古代兵器之一, 短兵器械的一種。 常人所稱之鞭, 多指硬鞭。

鞭、鐧二者, 始源甚早, 但鮮見出土文物。 軟鞭在晉代即已出現,

被認為是猛烈暗器, 不易抵禦。 唐初名將尉遲敬德擅長使用鞭。

明代出現了兩節鐵鞭, 其形略如宋代鐵鍊夾棒, 但宋器鐵鍊頗長而短棒怍方體;清代鞭形制已有軟硬之分, 但軟硬之廣用, 是在清軍入關之後, 因為當時滿族人及北方人喜練這種鞭。 用時抽開鞭頭,

套索於腕, 猛力一抽, 鞭即挺直, 可用其擊、笞、勾、縛, 善用者常可勝敵人之刀劍, 一擊而可拖拉敵頸或腿, 使其倒地。

鞭有單、雙、軟、硬之分, 其質有銅、鐵、鐵木、純木之別, 與用皮革製成, 驅趕牛馬的鞭子, 是完全不同的器具。 但軟鞭類的七節鞭、九節鞭、十三節鞭等,

與趕牛馬的鞭子, 在來源上, 可能有一定的關係。 還有一種木質鞭杆, 其長度以人之一臂加肩寬度之, 亦稱“短鞭”。

硬鞭多為銅制或鐵制, 軟鞭多為皮革編制而成。 鋼鞭沉重而無刃, 以力傷人。 故持鞭者均需大力勇。

軟鞭由鏢頭、握把、若干鐵制鞭節和圓環相連而成。

軟鞭分單鞭和雙鞭, 也可與其他器械配合。 硬鞭有兩種, 一是竹節鋼鞭, 形如竹節;

水磨鋼鞭:短兵器械之一。 屬於硬鞭。 鞭長三尺五寸, 鞭把為五寸, 鞭身長三尺。 鞭身後粗前銳。 呈方形, 有十三個鐵疙瘩, 鞭頭稍細, 為方錐形。 鞭把粗為一寸三分。 鞭頭鞭把三處均可握手, 能二頭使用。

竹節鞭:屬於硬鞭。 其鞭長四尺半, 把手為圓形, 上有若干突出圓結, 便於握手。 把手前有圓形護盤。 鞭身前細後粗, 呈竹節狀, 共有九節或十一節不等。 鞭身頂端很細。 通體為鐵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