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何泓姍:如懿傳鞭打周迅,雲巔之上與袁姍姍互撕,戲裡虐完戲外哭

她是演員。 既是《匆匆那年》中純淨善良的方茴, 又是《雲巔之上》中陰險狠辣的沈嫣, 最近還在《如懿傳》中出演了虛榮孤傲的白蕊姬……

形象百變, 不忘初心。

她是何泓姍。

1、演完“沈嫣”罵聲一片:不委屈

真的, 無論見本人, 還是看照片, 都無法把現實中的何泓姍, 與《雲巔之上》中那個心機深沉、出手狠辣的“沈嫣”相聯繫。

《雲巔之上》, 號稱是“二十年娛樂圈見聞錄”, 通過講述女主簡兮成名路上的坎坷艱辛, 意在揭露娛樂圈背後的黑暗與殘酷。 何泓姍出演的沈嫣, 則是劇中最大的反派。

沈嫣作為簡兮的助理, 表面文靜乖巧, 實則心懷叵測。 騙取了簡兮信任之後, 利用卑鄙的手段讓自己成功上位, 害得簡兮幾乎前途盡毀。 最後陰謀敗露, 鋃鐺入獄, 落得了個可悲的下場。

網友們一邊咬牙切齒地痛恨沈嫣, 一邊稱讚何泓姍的演技大爆發, 把沈嫣這個外表友善溫婉、內心狠毒陰險的人物, 刻畫得活靈活現。

粉絲們大呼過癮的同時, 卻也十分不解, 當年《匆匆那年》中那個溫柔善良的“方茴”, 為什麼願意接這樣一個反差極大的角色?

其實, 何泓姍最早同意出演沈嫣, 與其說是被這個角色吸引, 倒不如說是被劇中的“簡兮”所打動。

《雲巔之上》中的簡兮, 是個一無所有的表演小白, 最後憑藉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 終於在浮華冷酷的演藝圈站穩了腳跟。 這種積極向上的形象,

與何泓姍本人很契合。

當時很多演員看完劇本以後, 都拒絕出演沈嫣這個角色, 都說太“綠茶婊”, 怕影響自己在粉絲心目中的形象。

“我想, 再壞的角色也要有人去演吧。 況且我以前從沒飾演過這樣的反面角色, 正好借這個機會挑戰一下自己, 還能磨煉演技,所以就鼓起勇氣嘗試一下不同的風格。”何泓姍這樣告訴我們。

生活中,何泓姍與沈嫣這樣的形象根本就格格不入。所以在演繹這樣一個令人反感的蛇蠍美女時,何泓姍一度覺得,自己要“精神分裂”了。

沈嫣有著楚楚可憐的外表,最善於通過裝可憐、掉眼淚來博取同情,而且人前人後兩張面孔,前後反差極大。複雜的人物形象,無疑給表演增加了不少難度。

眼淚汪汪時要叫人心碎,惡毒起來又要讓人心驚膽寒,“柔”和“狠”,都要體現的淋漓盡致。何泓姍自己也不喜歡這個人物,在心理上無法對她產生認同,演起來更是難上加難。

“其實我也很不理解沈嫣,明明對家人有感情,可就是不願意回家看媽媽。而且簡兮對她那麼好,簡兮成名以後豈不是能給她更多幫助?何必非要毀掉簡兮呢?這個人物也是讓我引以為戒吧,做人還是要簡單一點。”

耐人尋味的是,在《雲巔之上》中,簡兮因為出演反派傅皇后,受到了不公的待遇,有些觀眾甚至把她從餐館趕了出去。而現實中,因為完美演技而受到大量網友言語攻擊的,正是何泓姍。

“肯定不會責怪觀眾什麼啊。大家罵沈嫣越狠,就越說明他們對我的演技認同。因為觀眾看劇的時候,肯定也是帶著感情的,大家同情簡兮,痛恨沈嫣,這很正常,我也有心理準備,不委屈。不過因為恨角色,連帶上恨演員,確實覺得有點小冤,哈哈。”

還有一部分網友的舉動,讓何泓姍感到很貼心。網友呼籲,劇中簡兮的遭遇,就不要在現實中重現,觀眾要理性地對待演員。這讓何泓姍覺得很感動,也有了更強的動力,演好以後的角色。

對於沈嫣這個人物,何泓姍在出演之前,真是做了不少功課,花了很大力氣去分析沈嫣的心理狀態。

比如說,沈嫣在做簡兮助理之前,還做過左左的助理,受盡了左左的欺淩和侮辱。按理說,沈嫣應該更加痛恨左左才對,但是何泓姍分析,沈嫣應該是更恨簡兮一些的。所以在演的時候,把對左左的恨,和對簡兮的恨,表現得有所不同。

“畢竟左左是導演的女兒,有強大的家庭背景,沈嫣只有羡慕的份。但是和她同樣出身底層的簡兮卻在娛樂圈脫穎而出,自然讓她憤憤不平。總而言之,都是出於嫉妒。”

何泓姍分析,正是因為沈嫣對簡兮嫉妒得無以復加,才讓她下定決心一定要摧毀簡兮,這才有了之後的一系列瘋狂舉動。

“簡兮有陸周的悉心教導和優待,有唐斐的愛護與支持,有著一片大好的星途。而她自己呢呢,什麼都沒有。沈嫣的舉動,其實都來自於對愛的渴望,但最後誤入歧途,也是很可悲的。”

2、“小周迅”遇到周迅:打完周迅,自己先哭了

《雲巔之上》之後,何泓姍又參與了一部鴻篇巨制,在萬眾矚目、眾星雲集的《如懿傳》中,出演玫嬪——白蕊姬。

白蕊姬出身低微,原本是烏拉那拉府邸的琵琶伎,個性孤傲乖張,虛榮跋扈,最後下場悲慘。

白蕊姬是劇中女主如懿(周迅飾)最大的對手之一,但何泓姍認為,與沈嫣這種“純粹的壞”不同,白蕊姬不完全是一個反派人物,她的初衷實際上都是為了報仇,而且還是被人利用了,既可憐又可悲。

何泓姍對白蕊姬是充滿同情的。“她一生都在被人利用,付出過真心,卻沒有回報。我眼中的白蕊姬,有血有肉,有堅持,有無奈,總之是個豐富又有內涵的角色,我演起來也很過癮。”

何泓姍坦言,出演這個人物最大的難度,在於白蕊姬的複雜性。她出身低賤,所以心理自卑,同時因為是琵琶伎,身上還得有股子“媚勁兒”,待人接物呢,卻又很冷漠,真的是個很矛盾的人物。

何泓姍評價:“說她單純吧,她有心機;說她城府深呢,其實有時候她還特別隨心所欲。沒有學識,心也不夠狠,最後只能淪為棋子”。

出道以來,何泓姍因為與周迅極其相似的外表和氣質,被稱為“小周迅”。在《如懿傳》中,周迅和“小周迅”終於相遇了。

不過讓何泓姍始料未及的是,第一次和周迅演對手戲,居然是用鞭子去打周迅飾演的如懿,這讓她在演戲的前一晚,一夜未眠。

“和迅姐對戲本來就讓我很緊張啊,而且還得用鞭子打她,我怎麼下得去手呢!”何泓姍現在想起來,也還是覺得不安。

拍這場戲的時候,何泓姍一直在膽顫心驚,開拍之前,周迅一直在說沒事沒事,真實地去演,讓她放寬心。

結果拍完第一條,挨打的沒哭,何泓姍自己倒哭了。反而是周迅來安慰她,說沒事,真打的話這條就過了。

沒遇到周迅之前,何泓姍就一直對她十分欽佩。在劇組中有了進一步接觸之後,更是對前輩的敬業精神讚歎不已。

“演戲的時候你會覺得,周迅有一種魔力,會把你帶入戲中,演對手戲就特別順暢。她工作的時候很較真,私底下卻覺得她像個小孩子,隨性又天真可愛。真的很佩服迅姐,兩百多天來,她基本天天都在辛苦地拍攝,還始終保持著這麼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真的很了不起。”

談起《如懿傳》中的後宮佳麗,何泓姍笑稱,劇中最喜歡的人物,應該是海蘭。

海蘭身上的溫婉和堅強,與如懿的互相扶持,為姐妹的真心付出……如此有情有義的女子,在後宮這種爾虞我詐的環境中,更顯得尤為珍貴。

被問及《如懿傳》中,最難忘的一場戲時,何泓姍想了想,覺得白蕊姬生下畸形胎的那場戲,讓自己至今難忘。

這場戲講的是,白蕊姬在懷孕時為人所害,導致生下的胎兒畸形,連面都沒見著,孩子就給埋了。

拍攝之前,何泓姍對人物的心理揣摩良久,一直在體會那種身為人母、痛不欲生的感覺,自然也分擔了不少角色的痛苦。

“而且我痛哭哀嚎的時候,迅姐也陪著我流了不少眼淚。本來鏡頭根本拍不到她,但為了配合我,她也陪我演完了這場戲。戲拍完了,我倆入戲太深,還是止不住的淚流。這場戲真是太難忘懷了。”

對於《如懿傳》中服飾與禮儀的考究,何泓姍真的感慨良多。

“《如懿傳》盡可能地去真實還原當時的氛圍。我們在戲中都是滿繡的服裝,加上真的玉佩掛珠,一身行頭雍容華貴,也很有重量,所以在行走、行禮時都是需要一遍遍練習的。”

3、無膠片不生活:請叫我攝影師

何泓姍飾演的沈嫣和白蕊姬,其實都是才女,一個從小學鋼琴,另一個是琵琶高手。而現實中的何泓姍本人,也是個才華橫溢的文藝女生。

不得不說,玩攝影玩進了“徠卡大師班”的明星,實在是不多見。何泓姍鍾情攝影多年,創作出了不少優秀的攝影作品,還成了馬格南攝影師Mattblack的學生。這樣的成就,既是天賦,也要歸功於後天的勤奮與努力。

何泓姍習慣自由自在地拍攝,平時也是盡力去拍攝一些熟悉的題材。其中有一部分作品,是展現劇組中幕後工作人員的日常生活的。他們的辛苦和努力不為觀眾所知。何泓姍用自己的鏡頭,把他們的生活呈現給外人,希望能讓大家產生共鳴。

同時,攝影也讓何泓姍的演技有了進一步的提升。作為一個經常手持相機的人,自然可以更準確地體會畫面構圖,知道如何用表演去配合。

在拍戲的間歇攝影,是何泓姍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愛上攝影以後,她對生活也有了更微觀的感悟。

“大到江海,小到塵埃,一切都變得鮮活起來。我熱愛膠片攝影,膠片的顆粒感對我來說就像是呼吸,動靜之間都好美。”

拍戲之余,何泓姍就帶上心愛的相機去旅行,拍攝她眼中所見,心中所感。表演對她來說,是跳出自己的生活,演繹別人的人生。而攝影,讓她回歸到那個最本真的何泓姍。

與相機在一起的時候,她不再是演員,甚至也不是攝影師,而是直接回歸到一個單純少女。如同《匆匆那年》中的方茴一樣,陽光、溫婉、安靜集于一身,有時也不免有些小憂鬱。

後語

“用心做事,簡單做人”,這是何泓姍一直以來的準則。無論在表演、攝影的道路上跋涉多久,她都希望,自己永遠是最原始、最簡單的那個純粹女孩,用光線與歲月,來書寫更多的美妙詩篇。

還能磨煉演技,所以就鼓起勇氣嘗試一下不同的風格。”何泓姍這樣告訴我們。

生活中,何泓姍與沈嫣這樣的形象根本就格格不入。所以在演繹這樣一個令人反感的蛇蠍美女時,何泓姍一度覺得,自己要“精神分裂”了。

沈嫣有著楚楚可憐的外表,最善於通過裝可憐、掉眼淚來博取同情,而且人前人後兩張面孔,前後反差極大。複雜的人物形象,無疑給表演增加了不少難度。

眼淚汪汪時要叫人心碎,惡毒起來又要讓人心驚膽寒,“柔”和“狠”,都要體現的淋漓盡致。何泓姍自己也不喜歡這個人物,在心理上無法對她產生認同,演起來更是難上加難。

“其實我也很不理解沈嫣,明明對家人有感情,可就是不願意回家看媽媽。而且簡兮對她那麼好,簡兮成名以後豈不是能給她更多幫助?何必非要毀掉簡兮呢?這個人物也是讓我引以為戒吧,做人還是要簡單一點。”

耐人尋味的是,在《雲巔之上》中,簡兮因為出演反派傅皇后,受到了不公的待遇,有些觀眾甚至把她從餐館趕了出去。而現實中,因為完美演技而受到大量網友言語攻擊的,正是何泓姍。

“肯定不會責怪觀眾什麼啊。大家罵沈嫣越狠,就越說明他們對我的演技認同。因為觀眾看劇的時候,肯定也是帶著感情的,大家同情簡兮,痛恨沈嫣,這很正常,我也有心理準備,不委屈。不過因為恨角色,連帶上恨演員,確實覺得有點小冤,哈哈。”

還有一部分網友的舉動,讓何泓姍感到很貼心。網友呼籲,劇中簡兮的遭遇,就不要在現實中重現,觀眾要理性地對待演員。這讓何泓姍覺得很感動,也有了更強的動力,演好以後的角色。

對於沈嫣這個人物,何泓姍在出演之前,真是做了不少功課,花了很大力氣去分析沈嫣的心理狀態。

比如說,沈嫣在做簡兮助理之前,還做過左左的助理,受盡了左左的欺淩和侮辱。按理說,沈嫣應該更加痛恨左左才對,但是何泓姍分析,沈嫣應該是更恨簡兮一些的。所以在演的時候,把對左左的恨,和對簡兮的恨,表現得有所不同。

“畢竟左左是導演的女兒,有強大的家庭背景,沈嫣只有羡慕的份。但是和她同樣出身底層的簡兮卻在娛樂圈脫穎而出,自然讓她憤憤不平。總而言之,都是出於嫉妒。”

何泓姍分析,正是因為沈嫣對簡兮嫉妒得無以復加,才讓她下定決心一定要摧毀簡兮,這才有了之後的一系列瘋狂舉動。

“簡兮有陸周的悉心教導和優待,有唐斐的愛護與支持,有著一片大好的星途。而她自己呢呢,什麼都沒有。沈嫣的舉動,其實都來自於對愛的渴望,但最後誤入歧途,也是很可悲的。”

2、“小周迅”遇到周迅:打完周迅,自己先哭了

《雲巔之上》之後,何泓姍又參與了一部鴻篇巨制,在萬眾矚目、眾星雲集的《如懿傳》中,出演玫嬪——白蕊姬。

白蕊姬出身低微,原本是烏拉那拉府邸的琵琶伎,個性孤傲乖張,虛榮跋扈,最後下場悲慘。

白蕊姬是劇中女主如懿(周迅飾)最大的對手之一,但何泓姍認為,與沈嫣這種“純粹的壞”不同,白蕊姬不完全是一個反派人物,她的初衷實際上都是為了報仇,而且還是被人利用了,既可憐又可悲。

何泓姍對白蕊姬是充滿同情的。“她一生都在被人利用,付出過真心,卻沒有回報。我眼中的白蕊姬,有血有肉,有堅持,有無奈,總之是個豐富又有內涵的角色,我演起來也很過癮。”

何泓姍坦言,出演這個人物最大的難度,在於白蕊姬的複雜性。她出身低賤,所以心理自卑,同時因為是琵琶伎,身上還得有股子“媚勁兒”,待人接物呢,卻又很冷漠,真的是個很矛盾的人物。

何泓姍評價:“說她單純吧,她有心機;說她城府深呢,其實有時候她還特別隨心所欲。沒有學識,心也不夠狠,最後只能淪為棋子”。

出道以來,何泓姍因為與周迅極其相似的外表和氣質,被稱為“小周迅”。在《如懿傳》中,周迅和“小周迅”終於相遇了。

不過讓何泓姍始料未及的是,第一次和周迅演對手戲,居然是用鞭子去打周迅飾演的如懿,這讓她在演戲的前一晚,一夜未眠。

“和迅姐對戲本來就讓我很緊張啊,而且還得用鞭子打她,我怎麼下得去手呢!”何泓姍現在想起來,也還是覺得不安。

拍這場戲的時候,何泓姍一直在膽顫心驚,開拍之前,周迅一直在說沒事沒事,真實地去演,讓她放寬心。

結果拍完第一條,挨打的沒哭,何泓姍自己倒哭了。反而是周迅來安慰她,說沒事,真打的話這條就過了。

沒遇到周迅之前,何泓姍就一直對她十分欽佩。在劇組中有了進一步接觸之後,更是對前輩的敬業精神讚歎不已。

“演戲的時候你會覺得,周迅有一種魔力,會把你帶入戲中,演對手戲就特別順暢。她工作的時候很較真,私底下卻覺得她像個小孩子,隨性又天真可愛。真的很佩服迅姐,兩百多天來,她基本天天都在辛苦地拍攝,還始終保持著這麼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真的很了不起。”

談起《如懿傳》中的後宮佳麗,何泓姍笑稱,劇中最喜歡的人物,應該是海蘭。

海蘭身上的溫婉和堅強,與如懿的互相扶持,為姐妹的真心付出……如此有情有義的女子,在後宮這種爾虞我詐的環境中,更顯得尤為珍貴。

被問及《如懿傳》中,最難忘的一場戲時,何泓姍想了想,覺得白蕊姬生下畸形胎的那場戲,讓自己至今難忘。

這場戲講的是,白蕊姬在懷孕時為人所害,導致生下的胎兒畸形,連面都沒見著,孩子就給埋了。

拍攝之前,何泓姍對人物的心理揣摩良久,一直在體會那種身為人母、痛不欲生的感覺,自然也分擔了不少角色的痛苦。

“而且我痛哭哀嚎的時候,迅姐也陪著我流了不少眼淚。本來鏡頭根本拍不到她,但為了配合我,她也陪我演完了這場戲。戲拍完了,我倆入戲太深,還是止不住的淚流。這場戲真是太難忘懷了。”

對於《如懿傳》中服飾與禮儀的考究,何泓姍真的感慨良多。

“《如懿傳》盡可能地去真實還原當時的氛圍。我們在戲中都是滿繡的服裝,加上真的玉佩掛珠,一身行頭雍容華貴,也很有重量,所以在行走、行禮時都是需要一遍遍練習的。”

3、無膠片不生活:請叫我攝影師

何泓姍飾演的沈嫣和白蕊姬,其實都是才女,一個從小學鋼琴,另一個是琵琶高手。而現實中的何泓姍本人,也是個才華橫溢的文藝女生。

不得不說,玩攝影玩進了“徠卡大師班”的明星,實在是不多見。何泓姍鍾情攝影多年,創作出了不少優秀的攝影作品,還成了馬格南攝影師Mattblack的學生。這樣的成就,既是天賦,也要歸功於後天的勤奮與努力。

何泓姍習慣自由自在地拍攝,平時也是盡力去拍攝一些熟悉的題材。其中有一部分作品,是展現劇組中幕後工作人員的日常生活的。他們的辛苦和努力不為觀眾所知。何泓姍用自己的鏡頭,把他們的生活呈現給外人,希望能讓大家產生共鳴。

同時,攝影也讓何泓姍的演技有了進一步的提升。作為一個經常手持相機的人,自然可以更準確地體會畫面構圖,知道如何用表演去配合。

在拍戲的間歇攝影,是何泓姍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愛上攝影以後,她對生活也有了更微觀的感悟。

“大到江海,小到塵埃,一切都變得鮮活起來。我熱愛膠片攝影,膠片的顆粒感對我來說就像是呼吸,動靜之間都好美。”

拍戲之余,何泓姍就帶上心愛的相機去旅行,拍攝她眼中所見,心中所感。表演對她來說,是跳出自己的生活,演繹別人的人生。而攝影,讓她回歸到那個最本真的何泓姍。

與相機在一起的時候,她不再是演員,甚至也不是攝影師,而是直接回歸到一個單純少女。如同《匆匆那年》中的方茴一樣,陽光、溫婉、安靜集于一身,有時也不免有些小憂鬱。

後語

“用心做事,簡單做人”,這是何泓姍一直以來的準則。無論在表演、攝影的道路上跋涉多久,她都希望,自己永遠是最原始、最簡單的那個純粹女孩,用光線與歲月,來書寫更多的美妙詩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