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王羲之書寫《蘭亭集序》

王羲之(321—379), 字逸少, 琅研臨沂(今山東臨沂)人。 官至右軍將軍, 人稱王右軍。 早年曾隨叔父王厚和衛夫人(名攝、字茂猗)學書畫, 深受東漢書法家張芝的影響。 三國時魏國書法家鐘繇的影響, 變漢魏古樸為王體的流美, 創造出獨特的風格。

辭官後, 定居山陰(今浙江紹興), 悉心研究, 博採眾長, 他的楷書完全擺脫了隸書的形跡, 達到完美的境地;行書、草書被贊為“飄著浮雲, 矯若驚龍”。

他書法的特點是“點畫清圓, 筆力雄健, 風度超逸, 結構嚴謹而疏爽”, 為歷代學習書法者所崇尚, 被譽為“書聖”。

網路配圖

西元353年4月22日(晉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 距今已1664年)東晉謝安、王羲之等40多位著名文士在會稽山陰的蘭亭雅集, 飲酒賦詩。 王羲之將這些詩賦輯成《蘭亭集》, 並揮寫了一篇《蘭亭集序》。 唐太宗對他推崇備至, 曾親撰《晉書》中的《王羲之傳論》, 推頌為“盡善盡美”。 還將臨摹本分賜貴威近臣,

並以真跡殉葬。

而今傳世多為事本。 輯有《王右軍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