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十六橫簽:浦江最高規格的宴席

前不久, 記者慕名到浦江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食文化)傳承基地———岩頭鎮全羊館, 飽嘗了一餐瀕臨失傳的浦江民間上等筵席“十二橫簽”。

看著一道道的菜端上桌, “不懂吃”的我們一開始就大吃特吃, 結果, 前半部分的菜幾乎吃光, 而後半部分上的菜, 大家雖然眼饞, 但無奈肚子已裝滿, 無法再動筷子了。

十二橫簽又稱十五橫簽和十六橫簽, 是浦江平民百姓在喜慶時辦酒席的稱呼,

也是衡量酒席是否隆重的標準之一。 一般酒席只有“五樣五食”, 較好的酒席為“八盤八碗”。 十二橫簽就稱為“全席”, 是上等酒席。 十二橫簽是浦江傳統飲食的典型, 它雖比不上奢華的“滿漢全席”和高雅的國宴, 卻是極具原汁原味的地方特有宴席。 每逢喜慶宴請, 親朋好友聚在一起, 歡聲笑語, 喜氣洋洋, 體現著和諧、友善、團結、熱烈的民間親情文化。 浦江的農村中吃十二橫簽, 時間較長, 差不多要一天。

據當地村民介紹, 十二橫簽的飲食文化淵源深厚, 歷史悠久。 它與一個農家婦女有關, 可惜農婦的名字沒有留下來。 她是前吳鄉前吳村人, 姓吳, 她寫了一本《中饋錄》(1127~1129), 習慣稱為《吳氏中饋錄》。 這是一本食譜, 共分脯鮓、制蔬、甜食三部分, 所載菜點採用炙、醃、炒、煮、焙、醬、糟、醉、曬等10多種烹飪方法,

代表了宋代浙江民間烹飪的最高水準。

在社會上, 流傳著這樣一個有關十二橫簽的近代傳承過程。 據傳, 民國初年, 浦江縣城內有一著名酒家, 稱“四牌樓菜館”。 它集中了浦江地方所有的菜肴精華, 極具地方特色。 加之“四牌樓菜館”位於浦江縣城中心地段, 地理位置適中, 環境幽雅, 烹飪技藝精湛, 深受一些社會名流、達官貴人、政府要員和地主豪紳們的青睞, 縣內外的各種貴人紛紛慕名而來。 此外, 一些大戶人家的婚、喪、嫁、娶、壽、居、節、慶等也在此地舉辦。

十二橫簽的製作十分講究。 它包括12個冷盤、4道葷菜、4種水果、4種糖果(包括瓜子、花生兩盤), 另有12道流水湯菜, 其中10道為鹹, 2道為甜, 主菜不能重複。

此外, 還有配湯菜的點心5種。 在十二橫簽中的冷盤中, 除瓜子、花生外很少食用。 因此, 冷盤在兩三天的筵席當中可持續使用。 瓜子在席間食用的, 席中可以添盤。 而花生是席後攜帶的, 是讓賓客攜帶應付家中小孩的小果點。 據一些年長者介紹, 那時候物質生活並不富有, 許多賓客吃完酒席後都要帶一點席上的小果點給家中孩子嘗嘗, 現在, 這些小果點普及, 也很少有賓客會特意拿席間的果點了。

12道流水湯菜中, 最先上的是大栗雞, 最後掃桌的是銀魚湯, 包括焐肉、全雞、全鴨及其他山珍海味。 流水湯菜中以雞肫、腰花、銀魚等湯菜最為出色。 5種點心與五樣五食、八盤八碗等民間通行筵席並無兩樣, 有饅頭、小麥夾果、楊梅果、粽子、餛飩等,

一般以餛飩作最後的點心。 比較講究的十二橫簽還會上4樣其他浦江特色點心, 這樣就成了十六橫簽。 不過, 從十二橫簽上升到十六橫簽, 主要的區別不在點心, 而在於湯菜也從12道增加到16道(鹹的2道, 甜的2道)。 由於湯菜用料不能相同, 只能選取高檔菜肴魚翅、燕窩等, 因此十六橫簽不是一般人家及廚師能夠烹調的。

十二橫簽作為民間招待貴賓的高規格酒席, 非常體面, 不僅筵席龐大, 酒菜豐盛, 其中的山珍海味、菜肴點心、瓜果蔬菜無所不有, 排場十分講究, 禮儀相當隆重。 浦江傳統的辦酒席, 一般都採用八仙桌(可就座8人), 其座位也頗有講究。 以娶媳婦為例, 媒人坐在第一桌上位頭, 娘舅坐在第二桌上位頭等, 平輩的表兄弟和堂兄弟坐在橫頭負責倒酒、陪酒。

大栗雞是十二橫簽中一道必不可少的菜。大栗即板栗,雞為土雞,將雞宰殺治淨後,連同去皮栗,置於煲中,煲置加水的鍋中,旺火燒之,香氣溢出後,小火慢燉,骨脫即可上桌。端上桌,雞肉鮮嫩有韌性,板栗綿糯味粉甜,色澤金黃,味道鮮美,可謂是一道美味佳餚。還有一道稱之為十全十美的菜,用蘿蔔、香菇、荸薺、雞翅等10種配料慢火清燉後,取豆腐皮一張,用溫水浸濕攤開,用肉、豆腐、芹菜杆、魚肉等10種原料搗碎作餡,放於豆腐皮上,卷起蒸熟晾乾切成段,煮沸數分鐘後上桌。雖然料多,但吃起來的味道卻十分鮮美。大栗雞、十全十美,由於做法獨特,味道別致,深受廣大食客的讚賞,至今在浦江一些農家還能嘗到。

在十二橫簽的宴席中,有一道菜十分特別,因為它不是供人吃的,而是純粹供賓客清洗調羹所用,名叫“青龍過江”,其實是一大碗開水加上蔥花蒜苗的清湯。這是在鹹菜吃後過渡到吃甜的食物時,用於清洗調羹,以免鹹甜混雜,口感不好。這充分反應了浦江民間飲食的高雅和講究,讓人過目不忘。

為了使傳統的食文化得以繼承,岩頭鎮全羊館業主王建平多方奔走,四處取經,虛心求教於多位老廚,完善了一些食品、點心的製作過程,搜集整理了一些瀕臨失傳的傳統套餐,將十二橫簽重現於餐桌上。目前,全羊館已成為浦江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食文化)傳承基地。

平輩的表兄弟和堂兄弟坐在橫頭負責倒酒、陪酒。

大栗雞是十二橫簽中一道必不可少的菜。大栗即板栗,雞為土雞,將雞宰殺治淨後,連同去皮栗,置於煲中,煲置加水的鍋中,旺火燒之,香氣溢出後,小火慢燉,骨脫即可上桌。端上桌,雞肉鮮嫩有韌性,板栗綿糯味粉甜,色澤金黃,味道鮮美,可謂是一道美味佳餚。還有一道稱之為十全十美的菜,用蘿蔔、香菇、荸薺、雞翅等10種配料慢火清燉後,取豆腐皮一張,用溫水浸濕攤開,用肉、豆腐、芹菜杆、魚肉等10種原料搗碎作餡,放於豆腐皮上,卷起蒸熟晾乾切成段,煮沸數分鐘後上桌。雖然料多,但吃起來的味道卻十分鮮美。大栗雞、十全十美,由於做法獨特,味道別致,深受廣大食客的讚賞,至今在浦江一些農家還能嘗到。

在十二橫簽的宴席中,有一道菜十分特別,因為它不是供人吃的,而是純粹供賓客清洗調羹所用,名叫“青龍過江”,其實是一大碗開水加上蔥花蒜苗的清湯。這是在鹹菜吃後過渡到吃甜的食物時,用於清洗調羹,以免鹹甜混雜,口感不好。這充分反應了浦江民間飲食的高雅和講究,讓人過目不忘。

為了使傳統的食文化得以繼承,岩頭鎮全羊館業主王建平多方奔走,四處取經,虛心求教於多位老廚,完善了一些食品、點心的製作過程,搜集整理了一些瀕臨失傳的傳統套餐,將十二橫簽重現於餐桌上。目前,全羊館已成為浦江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食文化)傳承基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