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燙碗面,炒個蛋,誰的家常都一樣

二十萬吃貨的精神故鄉

每年四月開始, 都是最繁忙的日子。 最近有點失落, 因為有人忽然問起, 你吃過那麼多好東西, 可是你有多久沒有吃過住家飯了。

原來如果生命裡都是不平凡, 那平凡也會變得不平凡了。 人在這種時候, 竟這麼渴望家庭的溫暖。 不知道你們是不是, 快到年中, 讀書的工作的, 都已經離家有一陣子了, 懷念起家常味道了麼?

今天週六, 照例讀讀舊文, 就讓我們來嘗嘗, 家常的感覺吧。

——深夜君

- 正文 -

上午去超市買菜, 意外地看到了韭黃。 之前總是在芥藍、生菜、通心菜之間轉悠, 這麼一抹嫩黃突然闖進來,

心跳都不經意漏了一拍。 在家鄉很常見的菜, 在南方卻賣得很貴, 但絲毫沒有猶豫, 我就把它丟進了購物籃, 遠離家鄉的孩子, 總是固執的用食物來強調歸屬感。

簡單把韭黃摘洗乾淨, 切寸段兒, 兩顆雞蛋磕進碗裡, 加少許清水打散。 熱鍋寬油倒入蛋液, 用筷子迅速劃散, 空氣進入到蛋液裡, 會使雞蛋更加蓬鬆。 我喜歡嫩撲撲的口感, 所以不等蛋液完全凝結就關火盛出了。 再次熱鍋下油, 放入韭黃大火翻炒, 炒制的時間其實沒個定數, 等到香味兒出來, 就是韭黃在召喚你把雞蛋倒進鍋裡一起翻炒了。

中餐其實最有愛, 食物會一直全身心陪你完成整個烹飪過程。 把雞蛋重新倒入鍋裡後, 調入少許鹽調味兒,

翻拌均勻就可以出鍋了。 切記不要過度翻炒, 一來會把這股鮮勁兒耗完, 二來雞蛋炒老了會不好吃, 三來容易把雞蛋塊兒攪碎, 少了美感, 也不好夾。 就是這麼一盤簡單的韭黃炒蛋, 沒有任何技巧, 沒有特別的調料, 沒有精緻的擺盤, 但也正是因為這麼一盤簡單的韭黃炒蛋, 讓我在這個簡陋的出租屋, 真真切切地嗅到了一股家的味道。

忽然想起來, 這種需要兩次甚至多次下油製作的菜肴, 是媽媽的最愛, 譬如木須肉, 譬如地三鮮, 土豆、茄子、雞蛋等食材都需要二次烹製, 才算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而正是這種對食材的預處理, 讓整道菜有了更豐富的味道。 這麼看來, 並非所有的一氣呵成都是最好的, 若為追求更好, 多折騰一次又何妨呢。

王胖兒中午趕回來吃午飯, 見到韭黃炒蛋和蜜汁排骨眼睛都直了, 完全忘記我準備這麼一桌子菜是因為之前倆人說好今天提前給我過生日, 看他大口啃排骨的樣子, 我也沒再提這事兒, 生活嘛, 平淡如水才是本真吧, 也正因為如此, 偶爾的小驚喜才會讓人覺得幸福感爆棚。

說到這個, 最近好像越來越能體會到這種平淡之中的生活味道, 比如昨晚王胖兒加班回來給他做的一碗番茄煎蛋面。 雞蛋煎到邊緣焦黃, 沿鍋邊倒入開水, 水再次煮滾後下掛麵, 麵條快熟的時候丟幾塊兒番茄丁、一小把蝦皮、幾片香腸進去同煮, 然後加鹽調味兒, 出鍋以後淋上幾滴麻油, 那股家的味道就出來了。

不等王胖兒把電腦打開繼續未完成的工作,

一碗香噴噴的面就出鍋了, 再配上一杯健脾祛濕的薏米紅豆水, 一份快手夜宵就做好了。

對於這麼一份家常夜宵, 相對於新奇和精緻, 我更看重這些東西——快手, 讓饑餓的腸胃不至於等太久;營養, 簡單幾種食材, 卻幾乎囊括了人體所需的各種物質;變通性強, 往往是家裡有什麼食材就用什麼食材, 不會因為缺少某種特殊的食材而沒辦法製作。 而這所有的一切, 正是“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的原因所在。

文 / 丫米的小確幸

圖片 / 丫米的小確幸

BGM / 奇妙能力歌-陳粒

你想與20萬吃貨分享你的美食故事嗎?歡迎給我們投稿~投稿郵箱等待著你的故事:tougao@tonightfood.com(點擊原文獲得更多資訊)

深夜談吃

你與吃的故事, 講給世界聽

長按掃碼關注

深夜談吃是覆蓋千萬受眾的WeMedia自媒體聯盟成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