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歷史揭秘:曹雪芹到底有沒有反清複明

曹雪芹有沒有反清複明這個問題, 已經被擺到桌面上辯論過很多遍了, 都快辯論得耳朵起繭了, 不過迄今沒有定論, 沒有哪篇文章能讓所有參與辯論的人都信服。

這也是個很無聊的話題——曹雪芹是不是反清複明, 礙不著咱們什麼事兒。 但是作為一個無聊的傢伙, 我還是想把這個無聊的話題再捋一捋。

從民國到現在, 認為曹雪芹反清複明的一派主要持如下證據:

網路配圖

一、《紅樓夢》前八十回總是出現“大明”, 不該出現的時候也出現。 比如說, 第13回《秦可卿死封龍禁尉, 王熙鳳協理甯國府》:“賈珍因想著賈蓉不過是個黌門監,

靈幡經榜上寫時不好看, 便是執事也不多, 因此心下甚不自在。 可巧這日正是首七第四日, 早有大明宮掌宮內相戴權, 先備了祭禮遣人來, 次後坐了大轎, 打傘鳴鑼, 親來上祭。 ”第53回《甯國府除夕祭宗祠, 榮國府元宵開夜宴》:“那晚各處佛堂灶王前焚香上供, 王夫人正房院內設著天地紙馬香供, 大觀園正門上也挑著大明角燈。 ”還有第14回《林如海捐館揚州城, 賈寶玉路謁北靜王》:“鳳姐出至廳前, 上了車, 前面打了一對明角燈, 大書榮國府三個大字, 款款來至寧府。 ”

“大明宮”也還罷了, 唐朝就有;“大明角燈”顯得有些怪異。 您知道, 這種燈用的燈罩是煮軟之後再撐大的羊角, 所以既叫“明角燈”, 也叫“羊角燈”, 或者簡稱“角燈”。

清朝人怕觸犯文字獄, 一般都是寫“羊角燈”, 很少有人像曹雪芹這樣毫不避諱寫“明角燈”甚至“大明角燈”的。 我翻讀清人筆記和清代小說已有兩百餘部, 除了在李漁《閒情偶寄》中見到“明角燈”這個寫法, 其他所有書裡寫的都是“羊角燈”。

後來續寫《紅樓夢》的一些清代文人就開始避諱了, 像嘉慶年間琅環山樵的《補紅樓夢》第34回:“於燈少之處, 添設了許多高竿, 上安轆轤, 將五色羊角燈扯上, 連接到地, 上入雲霄。 ”

二、《紅樓夢》前八十回有很多歌頌明朝、詆罵清宮的暗語。 如第19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語, 意綿綿靜日玉生香》, 借賈寶玉之口說“除明明德外無書”, 第7回《送宮花賈璉戲熙鳳, 宴寧府寶玉會秦鐘》, 焦大醉罵“爬灰的爬灰, 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

影射清初皇太后下嫁睿親王多爾袞的政治謠言, 還有薛寶琴轉述“真真國女孩子”的詩:“昨夜朱樓夢, 今宵水國吟。 島雲蒸大海, 嵐氣接叢林。 月本無今古, 情緣自淺深。 漢南春歷歷, 焉得不關心?”這個“朱”是明朝國姓, “漢”是中華正統, 詩裡懷念朱明、關心正統的情懷非常明顯。

三、曹雪芹有一摯友, 名叫張宜泉, 是很高調的反清人士, 曹能跟他長相往來, 足以證明曹的政治傾向。

而認為曹雪芹沒有反清複明的一派則駁斥如下:

一、過度解讀和過度闡釋都是“索隱派”紅學家的老毛病, 犯這個毛病的人雖然不同於清廷的大搞文字獄, 但思維方式卻完全一致。 什麼“大明宮”、“明角燈”、“明明德”, 什麼“朱樓”、“漢南”, 都是曹雪芹無意中寫出來的, 根本就不暗藏什麼政治寓意。

要說用“明”字和“朱”字就是反清複明, 那清宮大殿裡還懸著“正大光明”的大匾呢, 康熙、雍正、乾隆這祖孫三人還修過“圓明園”呢, 被吳三桂殺掉的雲南巡撫朱國治還是清朝的忠臣呢!

二、已經有紅學家指出, 張宜泉這個人純屬虛構, 連他的《春柳堂詩稿》都是後人編造出來的, 所以曹雪芹不可能有這個反清複明的朋友。

三、曹雪芹是旗人, 祖上是包衣, 他的曾祖、祖父和父親都受過清廷恩惠, 他小時候錦衣玉食醉生夢死的生活全得於此, 他本人還參加過清廷的科舉考試, 在清廷的官學裡念過書, 怎麼會反清複明呢?

四、甚至曹雪芹其人是否存在, 都是個懸而未決的大問題, 因為有學者考證:長期以來用於考訂曹雪芹生平和志趣的作品集《廢藝齋集稿》其實是一部偽作,

宗室子弟敦敏、敦誠哥倆提及曹雪芹的詩文也是由後人編造的。

這麼捋完之後, 相信大夥會更糊塗:到底誰說得對?

我的回答是:上面哪種說法都有道理, 又都有漏洞(比如曹雪芹參加清廷科舉這一條證據, 並不能證明他不會反清複明, 因為辛棄疾也參加過金國科舉, 但並不影響他後來抗金), 咱們且待更多的、更靠譜的文獻問世。 我個人傾向于認為曹雪芹是實有其人的, 也傾向於認為他是《紅樓夢》前八十回的真正作者, 不然我們追星追了這麼多年, 突然發現偶像竟是假的, 情何以堪?當然, 感情不能代替實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