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盛齊安啟動第一輪定增 多機構參與認購

生物醫藥產業仍然是資本市場關注的熱點, 一種國內首創的囊泡抗癌技術, 開始在資本市場啟動融資功能。

4月21日晚間, 湖北盛齊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盛齊安”, 股票代碼:870592)發佈公告稱, 公司計畫向包括公司現有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公司擬認定的核心員工和符合規定的合格投資者等不超過35名發行對象發行股份。 根據公司公告披露的資訊, 目前定增物件計畫認繳金額已達到7000多萬元, 前期參與公司接洽的機構也達到數十家。 這意味著該公司自主研發的腫瘤囊泡生物免疫治療技術在資本市場達到一定的關注度。

盛齊安公司是一家生物免疫治療技術企業, 其公司自主研發的腫瘤囊泡生物免疫治療技術屬於全球首創。 2016年12月底, 該公司掛牌新三板。 自今年3月起, 盛齊安啟動掛牌後的第一輪定增, 而公司計畫通過此輪定增優化公司股權結構, 提升公司資源整合能力, 加快公司研發成果臨床應用轉化及推廣, 提高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能力。

根據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出具的《審計報告》顯示, 截至2016年5月31日, 公司淨資產為7506.24萬元, 每股淨資產為1.01元。 此番增發價格為每股4.03元, 每股價格的溢價率達到399%左右。

機構能如此大幅度溢價參與定增的原因, 公司方面解釋稱, 本次股票發行價格綜合考慮了公司所屬行業、公司的商業模式、成長性、每股淨資產、市盈率等多種因素,

此外, 公司還與認購物件進行充分溝通後才最終確定這一價格。

一位元已簽署認購協定的機構方也透露, 自上述審計截止日期即2016年5月底之後, 盛齊安發展速度很快, 資產價值也在提高, 公司團隊看好盛齊安未來的成長性, 決定參與認購。

根據公司公告的定增物件認繳情況測算, 這一輪定增中, 該公司所募集資金將達到7千多萬元。 募集資金將被用於公司的基礎研究、臨床試驗和研發製備中心建設, 以借助資本力量加快公司的研發成果臨床應用轉化及推廣, 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能力。 其中, 在基礎研究投入方面, 公司將主要針對腫瘤囊泡的穩定性、劑型等進行研究,

為後期藥品研發做準備。 此外, 公司還計畫以靜脈注射、口服和局部瘤體注射等方式對實體瘤開展進一步的研究工作。

上述機構人士也指出, 若募集資金使用到位後, 盛齊安的腫瘤囊泡生物免疫治療技術的應用會更廣, 而其臨床試驗成果轉化速度也會加快, 公司價值提升速度也會加快。

公司公佈的擬認購機構名單中, 包括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武漢光谷人才創新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和蕪湖一泓琪璞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公開資料顯示, 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是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旗下全資子公司, 後者是由湖北省委省政府整合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科院武漢分院、武漢凱迪控股等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的資源組建而成,

主要從事生物技術應用研究開發、專業服務和成果轉化, 是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的技術支撐平臺。 其擁有強大的科研實力, 在湖北省生物技術研究領域具有極強的影響力。

武漢光谷人才創新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執行事務合夥人為武漢光谷人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按公開信息追溯, 該公司的間接股東包括太平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駱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據悉, 在此次定增中, 除上述計畫參與此次認購的機構外, 還有包括矽谷天堂、國投創新、上市公司人福醫藥旗下子公司人福睿成(武漢)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及上市公司華工科技旗下子公司武漢華工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等機構也曾前來與盛齊安接洽和調研,

不過, 因時間及部分機構希望尋求的股權比例超出盛齊安計畫釋放的股權比例等原因, 諸多機構暫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及時參與此次定增。

盛齊安公司為何吸引如此多機構關注?上述機構人士覺得, 主要是因為該技術的獨創性和其所處領域的行業發展前景。 具體解釋, 腫瘤囊泡生物免疫治療技術是一項由中國企業獨創並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技術, 而生物免疫治療技術屬於國家鼓勵自主創新的政策扶持行業, 而當前, 市場上熱門的CAR-T、PD-1等生物免疫治療技術均由國外原創, 中國進行上述技術的開發可能會面臨智慧財產權瓶頸。但腫瘤囊泡生物免疫治療技術是由我國企業自主研發,後期開發並沒有相關智慧財產權的問題。

此外,腫瘤囊泡生物免疫治療技術目前的臨床試驗資料表現良好,與傳統放化療相比,其效果良好,毒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較好,在我國乃至全球缺乏有效的抗癌手段的背景下,其應用於市場後,具備解決當前癌症無法防治的可能性。

根據《2015年中國癌症統計》資料顯示,2015年中國估計有429萬人癌症新發病例,其中,預計到2025年,每年僅新增肺癌患者就達到100萬人。此外,我國每年新增膽管癌發病人數約6萬人。癌症患者的持續增長,也意味著未來抗癌市場的空間也繼續增長。

目前,盛齊安公司已在推進“腫瘤囊泡治療癌性胸水技術”和“腫瘤囊泡治療梗阻性膽管癌技術”的項目落地,公司也表示,待兩項技術正式落地後,將進一步擴大“腫瘤囊泡”的生產製備規模。

中國進行上述技術的開發可能會面臨智慧財產權瓶頸。但腫瘤囊泡生物免疫治療技術是由我國企業自主研發,後期開發並沒有相關智慧財產權的問題。

此外,腫瘤囊泡生物免疫治療技術目前的臨床試驗資料表現良好,與傳統放化療相比,其效果良好,毒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較好,在我國乃至全球缺乏有效的抗癌手段的背景下,其應用於市場後,具備解決當前癌症無法防治的可能性。

根據《2015年中國癌症統計》資料顯示,2015年中國估計有429萬人癌症新發病例,其中,預計到2025年,每年僅新增肺癌患者就達到100萬人。此外,我國每年新增膽管癌發病人數約6萬人。癌症患者的持續增長,也意味著未來抗癌市場的空間也繼續增長。

目前,盛齊安公司已在推進“腫瘤囊泡治療癌性胸水技術”和“腫瘤囊泡治療梗阻性膽管癌技術”的項目落地,公司也表示,待兩項技術正式落地後,將進一步擴大“腫瘤囊泡”的生產製備規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