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有人說,蕭峰不能吃花生、段譽不能吃辣椒,考古成果卻讓他們閉口

金庸先生以寫武俠小說奠定自己在江湖上的地位, 有“當代第一武俠小說家”之稱。

有此稱譽, 筆底功夫自然非同小可。

但十幾部長篇大作, 洋洋數千萬字, 硬傷自然難以避免。

一些愛較真、愛找茬的讀者, 就在金庸小說中找出了許多科學、史學上的硬傷, 公諸於網上, 引起人們的強勢圍觀。

孰料, 這些愛較真、愛找茬的讀者們, 同樣存在有科學、史學上的盲區, 其在公佈金庸小說硬傷時, 也把自己的知識短板暴露在眾人的眼前。

比如說, 愛較真、愛找茬的讀者摘錄了金庸小說的若干片段, 如:

《射雕英雄傳》第一回:“(曲三)慢慢燙了兩壺黃酒,

擺出一碟蠶豆、一碟鹹花生、一碟豆腐乾, 另有三個切開的鹹蛋。 ”“楊鐵心見一壺酒已喝完了, 又要了一壺, 三人只是痛駡秦檜。 那跛子又端上一碟蠶豆、一碟花生。 ”“兩人有時也仍去小酒店對飲幾壺, 那跛子曲三仍是燙上酒來, 端來蠶豆、花生等下酒之物。 ”

愛較真、愛找茬的讀者的評論是這樣的:俠聖金庸在此很不經意地把蠶豆、花生、南瓜子寫成尋常的下酒物, 他不知道, 其實這三種作物也都是中國本土所無而後才逐漸由國外傳進來的。 蠶豆又名胡豆、寒豆、羅漢豆, 大概在元朝時才由波斯傳入中國, 到明朝時才普遍種植。 花生、南瓜則是出自美洲的農作物,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後才開始在美洲之外的地區傳播。

花生傳入中國的時間比蠶豆遲得多, 大約1530年左右才傳入中國, 由沿海傳入內陸地區又經過很長時間, 直到乾隆末年花生仍然是筵席珍貴之物, 尋常人很難吃到。 《射雕英雄傳》中, 1199年臨安鄉下一個窮鄉僻壤的小店, 跛子曲三居然能夠擺出波斯和美洲的進口食品(蠶豆、花生)作為菜肴, 郭嘯天和楊鐵心對這樣匪夷所思、連當時皇上也沒見過的新奇東西, 竟然也毫不驚詫, 按理說二位大俠至少該對曲三大喝一聲:“兀那跛子, 你哪來的外國食品?難道是天上掉下來的不成?”

其實, 蠶豆在中國的栽培時間很早, 據《太平御覽》記, 蠶豆是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的豆種。 而在三國時代張揖寫的《廣雅》裡, 也找得到有關“胡豆”的記載。

如今四川仍稱蠶豆為胡豆。 北宋宋祁的《益部方物略記》則將蠶豆叫做“佛豆”。 把“蠶豆”一詞入詩的, 是南宋人楊萬里。

比較邪門的是, 浙江省吳興縣錢山漾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就有蠶豆的出土, 所以, 《太平御覽》的記載可能有誤, 蠶豆在中國的歷史可以追朔到更久遠的年代。

另外, 愛較真、愛找茬的讀者說:“花生傳入中國的時間比蠶豆遲得多。 ”此言更謬。

1958年的浙江吳興錢山洋原始社會遺址中, 發掘出炭化花生種子, 測定灶坑年代距今4700±100年。 1961年, 江西修水縣山背地區原始社會遺址中再次發掘出炭化花生種子。 此外廣西、雲南、江西等地也曾報告過於花生形態極為相似的野生植物。 2007年經西安文保中心專家確認, 距今2100年前的漢陽陵從葬坑出土的農作物裡,

已經出現了花生。

由此可見, 中國可是花生原產地之一!

關於花生的記載, 唐《酉陽雜俎》記“花開亦落地結子如香芋, 亦名花生。 ”

愛較真、愛找茬的讀者說:“直到乾隆末年花生仍然是筵席珍貴之物, 尋常人很難吃到。 ”這是完全不負責任的信口開河。

明末清初, 中國沿海地區花生種植已經非常普遍。 歐洲甚至從中國引種花生, 歐洲很多地方稱花生為“中國堅果”。 剛果布朗氏在1818年的《剛果植物志》中稱“花生是由中國傳入印度、錫蘭及馬來群島, 爾後傳入非洲的。 ”成書於1887年《慈黔縣誌》也記:“落花生, 按縣境種最廣, 近有一種自東洋至, 粒較大, 尤堅脆”。

愛較真、愛找茬的讀者說:“《天龍八部》裡有這樣一個情節:老英雄蕭遠山也給兒子蕭峰捎帶了若干花生作為下酒之物。

花生至少在四五百年後才傳入中國, 真不知北宋時的蕭老英雄是從哪裡搞來的。 ”

之所以不知道, 其實就是讀書太少, 偏偏又不知強以為知所致。

愛較真、愛找茬的讀者還摘了如下一個片段:《天龍八部》第十一回:“自此一路向東, 又行了二十余日, 段譽聽著途人的口音, 漸覺清雅綿軟, 菜肴中也沒了辣椒。 ”

愛較真、愛找茬的讀者的評論是:顯然金庸認為雲南、貴州、四川、湖南一帶食物都嗜好辣椒, 但辣椒卻也和玉米、花生、南瓜、煙草等一樣, 是美洲農產品, 明末才傳入中國。 中國傳統的辛香料不是辣椒, 而主要是花椒。 並且辣椒最早也只是作為觀賞植物, 放進菜肴中的時間更遲, 史料記載貴州、湖南一帶最早開始吃辣椒的時間在清乾隆年間,而普遍開始吃辣椒更遲至道光以後。《天龍八部》小說寫的是宋哲宗時代的事,所以段譽在一路東下時,不是菜肴裡“也沒了辣椒”,而是當地人從來就沒見過辣椒,當然更沒吃到過辣椒。

事實上,唐代《食療本草》一書中就有關於辣椒的文字記載,而大詩人杜甫最酷愛的一道名菜“五柳草魚”所使用的五樣輔料中,也有辣椒!

1986年,考古工作人員甚至在四川成都挖掘出一座唐代垃圾坑,坑中有一漆盒,盒內就保存期著兩隻保存完好的辣椒!

如此,生活在北宋年間的段譽嘗到辣椒,有什麼奇怪呢?!

史料記載貴州、湖南一帶最早開始吃辣椒的時間在清乾隆年間,而普遍開始吃辣椒更遲至道光以後。《天龍八部》小說寫的是宋哲宗時代的事,所以段譽在一路東下時,不是菜肴裡“也沒了辣椒”,而是當地人從來就沒見過辣椒,當然更沒吃到過辣椒。

事實上,唐代《食療本草》一書中就有關於辣椒的文字記載,而大詩人杜甫最酷愛的一道名菜“五柳草魚”所使用的五樣輔料中,也有辣椒!

1986年,考古工作人員甚至在四川成都挖掘出一座唐代垃圾坑,坑中有一漆盒,盒內就保存期著兩隻保存完好的辣椒!

如此,生活在北宋年間的段譽嘗到辣椒,有什麼奇怪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