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美聯儲加息得看別人的眼色?美國強行加息美元遇冷困擾耶倫

特朗普從競選期間就一路批評美聯儲利率政策, 美聯儲主席耶倫似乎也相當配合, 從去年年底開始加快升息腳步。 “狼來了”的故事一度讓全球金融市場“恐慌”, 但如今的的情況似乎有所改變。

北京時間3月15日淩晨2點, 美聯儲加息將基準利率調升25個基點, 從0.5%-0.75%上調至0.75%-1.0%, 時隔僅3個月就再度加息。 然而, 在美聯儲加息後, 美元指數卻大跌1.2%, 歐元、英鎊、離岸人民幣等主要貨幣對美元則普遍大漲, 人民幣漲幅更是創下2月28日以來的新高。 國際大宗商品對於加息的反應也可謂平淡, 黃金, 原油紛紛上漲。 這與2016年美國加息後, 金融市場的表現情況截然相反, 美國為何選擇在3月加息?而市場卻表現的如此“安靜”?

美聯儲的苦衷 別人的眼色

如果從資料上來看, 美聯儲這次的加息是被迫而不是主動性的, 美國2月的非農就業情況, 應該說很好。 新增就業23.5萬人, 顯著好於預期的20萬人。

2月失業率4.7%, 較上月下降0.1%, 符合預期。 與此同時, 勞動參與率的從上月的62.9%上升到了63%, 表明就業的人數是真正的增加, 這些利好資料擺出來後, 市場似乎認為加息概率已經百分之百。 但是, 當上周該資料出來後, 美元同樣出現了下跌。 雖然有歐元上漲的意外藉口, 既然美聯儲的加息已經確定, 那麼在利好兌現之前, 美元還是出乎意料的跌回了101附近。

隨著強勢美元既定戰略的確定, 美聯儲冒險的可能性也在增加。 但是因為2017年全球的諸多不確定性, “強勢美元”似乎不強勢了, 這一方面要取決於歐洲各主要國家的大選走向, 另外一方面則取決於中國資產泡沫的壓制情況, “中國硬著陸論可以休矣”, “不會爆發大規模的系統性風險”。

歐洲與中國目前並不差, 也沒有出現明顯危機, 資金流向的天平開始傾斜, 而今的美元指數也需要看“別人眼色”, 其最大的原因也是美國的“腰杆”並不硬, GDP的增長“名不符實”。

美元為何會遇冷?一危險來臨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 “強勢美元”維持強勢只能等待下一次加息的到來, 在這之間都會遭遇“冷淡期”, 2月底公佈的經濟及資料顯示, 去年第四季度的GDP增長只有1.9%, 全年增長只有1.6%。

美國GDP去年約19萬億美元, 換算來看, 去年3億美國人的GDP增量是2,800億美, 對比一下, 去年中國的經濟增速是6.7%, GDP大概是11萬億美元, GDP增量大概是7,400億美元。 美國的增加部分, 大概是是中國的1/3。 這個速度, 對於世界經濟第一強國顯然是不夠的。

況且在目前的債務水準下,

美元每次加息0.25%, 美國人的債務成本將上升500億美元左右, 也就是說, 在目前的GDP增速下, 越往下, 加息的難度越大。 這才是這次加息之後, 美元反而大跌的真正原因。 因為這意味著強勢美元政策的實際後果, 也許將是美國再次陷入困境。

特朗普當下最關心的是美國的債務上限問題, 而根據福布斯的統計, 如果將這些債務平均到每個美國公民(包括小孩)頭上, 則每個人現在都背負了7萬美元的債務。 而如果將這筆債務平攤到納稅人頭上, 那麼, 每位納稅人則面臨19萬美元的債務。 此外, 美國聯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總債務和美國GDP之比已經高到121%。 巧合的是, 2011年義大利債務危機時, 其債務和GDP之比剛好是120%。

昨天在美聯儲加息前,

美國官方公佈的資料顯示, 2月份的CPI漲幅是2.7%, 1月的是2.5%, 去年12月則是2.1%。 同時核心CPI, 也就是扣除燃料之外的CPI, 也維持在2.2%左右的上升通道。 相比之下, 中國2月的CPI是0.8%, 即使是扣除春節因素之外, 也是非常低, 相比較而言, 通貨膨脹在美國隨時會爆發。

這種情形的出現, 顯示美國經濟的另外一個危險正在來臨, 那就是GDP增量不足的同時, 債務問題無限放大而發生通貨膨脹, 也就是滯脹, 所以美聯儲這次的加息顯然是硬著頭皮在各種先行指標都對位元的情況下而出手, 市場反應並不如前兩次那麼激烈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