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國藝術研究院力推傳統,問道——楊華山作品展中國美術館展出

沒有對傳統的繼承, 無從談起創新, 也不可能推動中華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 在這樣的共識之下, 2017年4月19日, 中國藝術研究院推出“問道--楊華山書畫作品展” , 展覽截止到4月27日。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創作研究中心主任楊華山近幾年創作的五十幾幅藝術精品在中國美術館與廣大觀眾親密接觸。

圖片:文化部副部長董偉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譚平陪同下參觀楊華山書畫展

中國藝術研究院作為我國唯一的一所集藝術科研、藝術創作和藝術教育為一體的國家級綜合性藝術機構, 秉承著植根傳統、面向當代、探索創新,

以優秀的藝術創作成果為我國社會主義藝術創作的繁榮發展發揮積極的引領、示範、導向作用這樣的理念, 楊華山先生所在的美術創作研究中心, 吸引、彙集了一大批享譽中外的藝術家, 在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發表後, 那些孜孜矻矻于繼承傳統、力求奉獻時代文化的藝術家更加專注于對於傳統文化的研習, 此次展覽, 就是全面展示中國藝術研究院的創作力量和在藝術實踐領域所取得的突出成績而推出的“文化傳承•丹青力量--中國藝術研究院中青年藝術家系列展”之一。

圖片: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徐裡、中國文聯副主席覃志剛等參觀楊華山書畫展

楊華山先生是蜚聲海內外的著名畫家, 一九五九年生, 山西人, 曾就讀于西安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首都師範大學書法院, 碩士。 現為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創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中國民主同盟委員。 學養全面, 詩書畫印皆有造詣。 曾在美國、日本等地舉辦書畫展覽。 應邀為人民大會堂、 天安門城樓、中南海、釣魚臺國賓館、毛主席紀念堂、中央電視臺, 全國政協等創作巨幅畫作, 作品被國內外博物館等文化機構收藏。 出版 《楊華山詩書畫作品集》、《學院派精英楊華山》等。

圖片: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徐裡接受媒體採訪

楊華山先生的畫作以寫意人物、工筆人物及花卉為主, 兼善油畫人物、靜物等。 其寫意畫畫風雄厚, 筆墨潑辣而渾樸, 工筆人物既具有唐韻古典之造型, 又有西畫色彩之豐富。 從藝術來源上來說, 他充分吸收了傳統壁畫創作手法之精華, 以自己的繪畫語言來自出面目, 那種糅合了書法筆法的藝術形象予人獨特的審美感受。

圖片: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譚平接受媒體採訪

文化部副部長董偉, 中國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王文章, 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連輯,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主席劉大為,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學院院長莫言;中國藝術研究院 黨委書記、副院長、中國工藝美術館館長高顯莉,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譚平, 中國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呂品田,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牛根富、劉宏昌, 中國藝術研究院創作院藝委會主任吳悅石, 中國藝術研究院國畫院院長田黎明, 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工筆劃研究院院長何家英,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牛克誠, 中國藝術研究院國畫院常務副院長劉萬嗚、藝委會主件趙建成;和中國美協副主席、黨組書記秘書長徐裡, 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雕塑院院長吳為山, 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曉淩、中國美協《美術》雜誌社執行主編尚輝、榮寶齋總經理范存剛, 榮寶齋副總經理、榮寶齋出版社社長、榮寶齋畫院院長唐輝, 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館長吳志友,伍佰藝書畫網總裁劉之強等千餘人出席了展覽活動。

附:

1、眾家點評

2、從藝感言

1、眾家點評

永樂宮壁畫是中國傳統壁畫之精華, 華山的壁畫臨摹展氣勢恢宏, 很讓人感動, 年青人能踏下心來下功夫學習傳統, 的確值得稱讚,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劉開渠 著名雕塑家)

我以前看過華山油畫和素描習作,基本功扎實,今天看他的壁畫臨摹展覽很受啟發,壁畫是中國傳統繪畫重要組成部分,學習和理解傳統是學國畫打基礎最重要的步驟,深入生活則是創作的源泉,廣泛吸收以豐富自己,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課程。望華山同學繼承傳統,中西結合。在國畫創作上有所作為。(白雪石 著名畫家)

楊華山 臨米芾《蜀素帖》

涉獵中外,吞吐古今。內得心源,妙筆出新。華山學弟虛懷若谷,有大家氣象。所作人物頗具才思,望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辛未之秋觀華山學弟畫展有感而題。(黃均 著名畫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華山初學西畫又習國畫,書法和古詩文。勤奮好學,奮進不已。懇教於長。我喜歡這樣的人,自信而不狂妄,持之以恆,必學有所成。(董壽平 著名畫家)

楊華山 自作詩(上)34cmX138cm

和華山八十年代相識,至今快二十年了,那時他在山西晉南美術學校任教,對永樂宮,稷益廟,青龍寺等壁畫長期臨摹,受益匪淺。華山兄為人真誠,厚道。學識廣,悟性高博才多能,油畫,國畫,壁畫和書法皆有造詣。(劉炳森 著名書法家)

楊華山 自作詩(下)34cmX138cm

華山是國家藝術研究院美術創作研究中心的主任,國家一級美術師,他涉獵中西,詩書畫印並進,是學養的外化,是持之以恆藝術追求的結晶。其寫意人物承繼了文人畫的傳統,以書法入畫法,書畫一體,筆墨暢達,意境深邃。其寫意花鳥以性情本色入畫,在傳統的繼承與光大中貫穿著清新的現代氣息。其山水注重氣勢、格局,強調骨力雄強、丘壑之美,抒寫心源之靈妙。(賈德江 著名美術評論家)

自然而高古——田黎明

華山是一位學者型中國畫畫家,他以文入筆,以詩立意,以情興墨,以格貯品貫穿於他那具有金石般朴拙高古的畫風。每次讀華山的畫多有詩文,詩是華山心性所在,無論畫什麼,詩總融於其內,若一月映一切水一般,像淡淡的月光渾厚又透徹,映印出華山筆墨詩化之境界。

華山的筆墨感知注重學理,雖畫作多有賢人高士,卻引以人生思考。將中國傳統哲與史以筆墨方式隱入,是華山的創作方式。凡落筆處,均須從心體中得其風骨,來“求知吾心”,以此于“修身在正其心”感發“心即是理”,追尋緣物與觀照的知行合一。華山的筆墨在“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達意中體會著“志通金石”的審美意味。從筆墨虛實濃淡即見“文質皆美”,以造型於結構取法超邁,又立象取意,寫生存態度等都成為華山筆墨語言的生命意識。

楊華山 辰星圖 138cm68cm

華山的書法又使他寫意人物畫更上一層,以書入畫,放意取象,而意之象者又含金石正格。華山書法尚碑學,其所含雄渾莊重與剛柔相濟之美,使華三書體與筆法遒勁多骨,承方正氣象,金石之意呈樸中見拙之勢,筆鋒若刻石一般,形態蒼勁又潤含意象,筆墨融于思緒,充滿著凝重與沖淡詩意,隨著明淨的心性,體味著真善中的淳樸之美。

華山的筆墨多沉著濃郁而感敦厚,雖寫士與隱,卻深深的感覺著人在自然中的風尚與 高潔。畫面尋求心性與意境的合一,共同構成了對人格理想的立足。華山的作品蘊含著魏晉人“心情開滌,日月晴朗”的氣象。畫意言簡,淡然心淨,其自然之品,借金石氣韻相應以遇。若峭岩立松,亙古而新,形成了近山者厚之觀,這既是華山的畫格,也是他畫風之境界,

自然而高古。(田黎明2015年8月6日)

楊華山 桃源仙凡圖

莫言:真性情之流露 ——讀楊華山詩文有感

華山兄日前贈我之詩文集,裝幀精美,古色生香,愛不釋手。放置座旁,得空即讀幾首。今日終於讀完。

我曾聽一老者言,人一旦迷戀舊詩,即入腐朽之境。其實,凡能入了這樣的腐朽之境者,都是可以引為諍友的好人。吾未讀華山兄詩時,僅僅是他的同事,讀了他的詩,儼然多年舊友也。

讀華山兄詩集,時有佳句入眼,如白魚跳船,心中歡喜。隨手掇記,兼發感想,不怕方家笑我。其實,詩乃抒發情感之工具,凡有難釋之情、難言之隱、難解之恨、難圓之夢,皆可借這種方式道出,至於是否合規中矩,那也不必去管它了。我喜歡華山兄這種平淡如白話的詩:“餓了吃飯困了眠,有事做事無事閑。不是閒人閑不得,閒人不是等閒人。”“故土情深”乃遊子思鄉之作;“集賢村裡綠氤氳,萬樹千林景色新。隋朝聖賢相聚地,一草一花亦相親。”意象淺俗中氤氳著至純至真。華山兄好佛,深研經典,詩集中禪意屢現,如此首,即大有趙州之意。“樹蔭苔蘚落,鳥聲應鳴泉。魚兒水中跳,彎月枝下懸。”這樣的詩我也喜歡。此首儘管未標絕句,但讀來抑揚頓挫,感覺與五絕接近了。又可聯想到賈島之“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雖只有區區十個字,但一幅立體的圖畫如在眼前。

楊華山-竹林隱居

古人寫風景的小詩,總有一種幽遠境界,讓人感受到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依存關係。王摩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既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哲學的冥想。“西行大漠染風寒,夜對青燈呻難眠,人生苦如蝸負殼,出頭容易轉身難。”此首亦好,由病悟到人生之困境,雖雲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但人皆被諸多甲殼所累,想華麗轉身,難矣哉。華山兄本業是畫,此首可配畫也。“只要綠水與青山,白雲飛去又飛還。一燈長明澄俗念,一枕清風一枕安。”此首亦好,好在借平常景物,抒發性靈,引申上升,比興生髮為禪機佛理。“春雨綿綿苔色鮮,清涼國在白雲間。五臺山上花如海,曆塊過都夢裡還。”過都越國,易如超越土塊,這首夢回五臺山充分表達了嚮往皈依之心境。“遇事我不與人爭,何事人肯與我爭”、“仕途有味是無能,唐突明月與秋風”等句,都是看破之語,於當今物欲橫流之世,確是清涼之藥也。

楊華山 遊藝維虔見畫圖

縱觀華山兄之詩,一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有真性情之流露,無論是追思親人還是懷想舊友,無論是借物詠志還是觸景生情,都重在一個真字。因之,也就不去受“格調”“肌理”之囿,而獨近性靈一說矣。華山兄詩集的第二個特點是有清涼的智慧,這自然得益於他對佛學的研究與對佛家的皈依,人在萬丈紅塵之中,七竅神思俱被物欲所障,能破了障,那境界也自然就清高了。華山兄是位自由奔放的畫家,善以書法用筆寫古衣冠人物,畫面配以篆書的古詩文題跋,詩書畫會通融合,用筆肯定、博沉大氣,因而他的詩,多是可以配畫的。從古到今,許多大畫家的配畫詩,都是別有妙趣,貌似直白卻韻味無窮,如王維,唐寅齊璜,無不以詩自重。華山兄深得個中要旨,今後當有更多妙句出於筆端、題於畫側,吾期待著。

楊華山 松濤山色 138cm68cm

前幾日為山東一專畫鍾馗的畫家題了幾句打油詩,抄在此處,也算是班門弄斧之趣吧。豹頭環眼虯髯翁,色正芒寒氣若虹。殺鬼常留三分慈,書生落魄亦英雄。又有打油詩一首,與華山兄共樂之:

舞文弄墨三十年,半是妖魔半是仙。

二兩酒後翻白眼,一曲歌罷跳加官。

堂前多見雙飛燕,池中難覓並蒂蓮。

當頭棒喝破癡夢,甘蔗沒有兩頭甜。

吳悅石評價楊華山藝術

世有華山,名為西嶽,險峻峭拔,巍峨敦穆。吾友華山兄亦如西嶽,狷介耿直,不改其素。唯于詩文書畫皆能兼擅其妙,平素所作皆聖賢高逸之士,令人充滿敬仰之心,皆生比肩之想,此乃華山兄胸襟所在,情懷所至,傾注筆下不能自已。華山兄以中正沉鬱之筆,行水墨酣暢之趣,執管如戈,果斷雍容,不拘於物象,不斤於繩墨,是破規矩於方圓,巧拙互用,乃大美之樸,無言於品讀之中。書畫之學,即人心之學,萬法生於心,心中之貯存即畫中之意象。至若筆耶、墨耶、情耶、趣耶,皆作如是之觀。華山兄集其近作出版,吾為之贊曰:

巍哉華山,我心之巔。

翰墨如歌,浩如大千。

情性畢現,意象正酣。

揮毫如意,盤薄入參。

丹青襟抱,足證我言。

是真畫者,吾友華山。

吳悅石于丙申小滿節夜窗

楊華山 絲路遺韻136X68cm

何家英評價楊華山藝術

我到研究院後對華山老師的印象非常好,這是一位很敦厚、溫和的人,如他是陝西黃土地上出來的人是一樣的,他的老家是文人輩出的地方,古代就出了很多先賢和文人,特別重視教育,所以他從小就受到了很多中國文化的薰陶,這對他一生的影響都是很大的。

今天我們看到他的畫始終離不開對傳統文化的眷戀,包括古人的情懷。所以最終他的一些小品的題材,也還都是在畫一些古人的情趣,這裡面可能更能夠寄託他本人一種精神上的追求。

楊華山 尋梅圖2136X68cm

他不像我們今天這些人,都是從美術學院畢業,從西畫學起,從寫生開始。他更強調目識心記,他學畫的過程很幸運,他得到了很多大師級畫家的親自指點,無論是工筆還是寫意,是山水還是花鳥、人物,他都接觸了很多藝術的大家。這些老師給他的教導,他都牢記於心,在寫實造型的過程中,廣泛的吸取古今中外藝術營養,最終要內得心源。他更強調內心的感受和認識,所以他作品並沒有我們今天從寫生角度上的那樣要求,也不追求這麼多的形式,更追求文人畫中的墨趣、易趣和境界等等。因為他的題材中更追求古人文化的一種氛圍和薰陶,而且畫的形式和畫的筆墨,也是表現出了他人的敦厚老實的性格,沒有過于張揚、華彩、纖巧、秀氣,就表現出古樸、敦實的畫風。他也從陝西的民間藝術當中來汲取營養,所以使他的畫,更多的追求一種執著、天然和天趣的藝術風格。他的山水畫是用豐富、密體的筆墨來表達,筆墨具有雄厚華姿、深厚和意境。而人物就寥寥幾筆,來表達心中意趣。

楊華山 松蔭高士圖之68cm46cm2010

他是抓住了水墨語言的基本規律,比如:點、線、面,這樣一種畫面的構成,他就可以自由的抒發。人物造型不求形式,更求內心一種對形的理解,所以他畫的很有趣,人都是矮矮的胖胖的,這種造成他有一定的張力和趣味。線與面的對比,構成了畫面的一種形式,我們看到了他所畫的人物畫和書房,有一種很大的成分,就是有齊白石作品的影子在裡面,強調近現代化文化,水墨畫中表現出筆墨所蘊含趣味,用筆慢慢的,沉沉的。

楊華山 人文源藪180cm 96cm

2、從藝感言

文/楊華山

我出生在黃河東岸的山西,求學于黃河西岸的陝西。故里集賢村,原名溝壑村,隋末大儒文中子王通在此設壇講學,遂易名集賢村,意謂賢人彙集。鄉間俚語雲:“舉家食粥書成摞,集賢教員比驢多。”千載尚文古村,民風淳樸,文化底蘊深厚。

少年時正當文革期間,可讀之書甚少,唯有繪畫之平臺甚多,天生愛畫,故興之所至,常為學校、大隊做宣傳壁報。酷愛書法,一鄉知名。

1977年,我入運城文化館學畫,次年又求學於陝西藝術學院美術專業,接受學院派的素描、色彩等技法訓練。1981年回到山西從事美術教育工作,獲省市模範教師等稱號。

楊華山 菩提無樹 136X68cm

1984年至1985年,利用暑假時間,我到山西永樂宮、秸益廟、青龍寺臨摹壁畫;1986年,在中央美術學院展覽館做壁畫臨摹彙報展。李可染、吳作人、劉開渠、潘絜茲、黃均等前輩參觀了展覽。畫展後我有幸逐一拜訪了諸位先生。我將《度呂圖》贈送劉開渠先生時,劉老和夫人拿出了齊白石、傅抱石等十位老先生合作的冊頁給我看,並講述他們當年在重慶創作時的情景,還逐頁為我講解了諸先生的人品和繪畫風格,並親筆題贈“立足傳統堅持創新”“楊華山書畫集”"峰高無坦途"等書法,對年輕的我是莫大鼓舞。李可染先生當時在病中,依然熱情地接待了我,給了講了臨摹傳統的重要性和齊白石關於臨習傳統的觀點:不要把傳統看成凝固的、死的、永世不變的模仿物件,因為模仿在藝術中是沒有價值的。也談到了臨摹、寫生、創作三者之間的關係,並題贈“楊華山書畫集”等書法。

楊華山 無法可說圖46cm68cm

在徐悲鴻紀念館,得廖靜文先生引薦,與吳作人、馮法祀等先生見面,親聆他們談論傳統壁畫人物用線以及顏色和西畫的色彩關係等高論,受益匪淺。我向黃均先生贈送仕女、太乙神像時,先生為我講述了他對元代壁畫的理解,他對於傳統的虔誠態度至今令我無法忘懷。更讓我感動的是,先生還拿出他自己臨摹的線描舊稿,為我示範中國畫的十八描回贈,還題寫了“涉獵中外,吞吐古今,內得心源,妙筆出新”十六字勉勵我。白雪石先生也曾經為我示範壁畫山石樹木用筆和人物的關係。山高水長,這些畫壇耆宿給予我的,是我終生受用不盡的財富。

1987年,劉炳森先生推薦我到日本展出;1988年,我陪姚有多先生到永樂宮參觀並在晉南等地寫生。同年入中央美院研究生課程班,隨姚有多先生學習人物畫創作;1992年入北京畫院研修班,師從周思聰先生,同年在北京畫院展覽館舉辦個人水墨人物畫習作展,董壽平、周思聰、黃胄、黃潤華、姚有多等先生到場參觀,並應邀赴日本、美國舉辦展覽;1994年調入中國藝術研究院,從事專業美術創作。此間幸與鄉賢董壽平先生相居為鄰,數次隨先生香山、長城等寫生。

楊華山 楊華山聖賢圖136X68cm

董老的記符號式寫生方式完全不同於學院派的照景描摹。我至今記得,他談到了畫中有兩種“真實”:平常肉眼所見之真實,即真實的具象再現,也即寫實;藝術之真實,即真實的意象表現,此是寫心,也即寫意。肉眼所見之真實,看似真實,但習以為常,比比皆是,浮淺無味,人皆熟視而無睹。而藝術之真實是作者生命情感的流露,有作者的心靈、體溫、氣息與個性追求,是生活的美的昇華,因而才有了撥動觀者心弦的力量。董老特別強調寫生的寫意性:他說古人不寫生,而是觀察,要通過觀察得到某種體驗,然後表達出來。董老曾為我用毛筆直寫松樹示範,那種仿佛心底流出的線條高度概括,強大的藝術氣息撲面而來,令我大受震動。董老也多次強調:書、畫是以傳統的點線審美為基礎,以點線的組合構成形式為表現手段的獨特的民族藝術。書寫是一種系統化的繪畫,繪畫是一種較不拘謹的書寫,因此書寫規則必然通用於繪畫。書如其人,畫也如其人。在這個問題上,因為畫有形象,不如書法反映得更純粹更明顯罷了。

楊華山 子猷賞竹圖68cm46cm

我還曾有幸得到啟功先生親炙。知識淵博的啟老,看了我的寫生習作後,很親切地一一指點,強調要繼續練習書法,還說書成而學畫變其體不變其法,蓋畫即是書之理,書即是畫之法。書畫最後皆在修養,因此還要多讀書。這一教導,使得我在癡迷書畫之外,又加上一個癡迷古代詩文的嗜好,至今未廢。

我八、九十年代的創作傾向,主要是面向生活、表現大自然、追求學院派的寫生造型技法,對於傳統繪畫認識不夠深刻。2000年,二弟意外離世,兩年後父親亦因此變故鬱鬱而終。沉浸在喪失親人的悲痛中,我很長一段時間都精神恍惚,無心畫畫。2003年陪啟功先生參加北京大學《儒藏》編纂座談會,結識了主持會議的張岱年教授(時年94歲)和與會的其他北大哲學系教授,年高德劭,經歷豐富,與他們多次對談,給我打開了又一扇大門。從此,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興趣不斷升溫,利用各種閒暇時間來閱讀古代經典。其中,尤愛唐宋詩文,最佩服蘇軾和王安石,曾自作二人畫像,自作跋雲:

楊華山 八達遊春圖138cm68cm

“達也易沉溺,易貪戀,易迷失;窮也易怨歎,易頹廢,易沉淪。如荊公者可謂達之極致也,行乎大道,常秉冷靜與理智,不離本心與自然。如坡公者可謂窮之極致也,遍歷坎坷,不失平常之心,遊乎物外,依然故我。”

學習傳統文化,我深刻體會到文化對個體精神有著巨大作用,是安身立命之本。此後,我進入首都師範大學研究生課程班,主修中文和書法。三年研修期間,心態漸趨平復,也慢慢重拾畫筆,此時的我,對於傳統書法和繪畫的認識也大異從前了。

楊華山 楊華山采逸圖136X68cm

做人與作畫的關係,人品在畫品裡的重要性,這是此一時期我最大的收穫之一:昔靜安先生謂屈子、陶令、子美、東坡能“感自己之感,言自己之言”,所以卓爾不群,千古獨步。其意謂作家個性,即藝術之神髓。有個性則有藝術,無個性即無藝術,誠哉斯言。西方繪畫重理性,重模仿,尚客觀再現;中國繪畫則重感性,重精神,尚主觀表現。前者有規矩可依,後者則一空依傍,戛戛獨造。古人懸“逸品”“逸格”為繪畫之最高境界,蓋以天才之創造,不循“六法”規矩而得之。實則任何藝術無不是主觀的,主觀、客觀只是相對而言。在畫家的眼中,純粹客觀的自然是不存在的。無論多麼追求客觀真實的畫家,也必須以主觀為先導。因為畫家所描繪的自然,是經過他主觀選擇的,既 有選擇,則不能不主觀。而自然本身又是繁雜淩亂的,需要加以美化和整一。而美化整一的依據,則是畫家的審美理想。既如此,則畫家描繪的,已經不再是純粹客觀的自然了。純粹客觀地記錄山水,則與地圖無異。純粹客觀地描繪草木,則與植物標本無異。范寬、郭熙諸家並非在畫自然的林泉雲山、煙霞草樹、鳥飛花落,而是在用自己的繪畫語言來表現其獨有的審美感受,山川風物吐之於胸中,寫之於筆下,此所謂“感自己之感,言自己之言”。

楊華山 尋梅圖136X68cm

此後的創作,側重思考畫面造型、圖像元素,從中國文化的底蘊去尋找可感性和存在性。這種可感性我認為首先要從傳統繪畫、壁畫、雕塑裡找,還可以從傳統詩文意象中去體悟,以及從民間藝術裡發現,中國的民間藝術元素與傳統繪畫元素共同形成了天真、燦爛、敦厚的審美藝術特徵。我以臨摹古代經典作品和移用古畫元素進行“變體”創作為轉變,先後臨摹了《八十七神仙圖》近百幅人物卷及《溪山行旅圖》等一批宋元山水花鳥名跡,也臨摹了近人黃賓虹先生的很多作品,古今對照,豐富認知。黃賓虹臨摹作品不求形似,更注意對“意”之重現,那基於他與古人氣息的內在對接。黃賓虹對筆墨的認識、筆墨的表達,已經超越“形”的概念了。這個啟發,刺激著我以“變體”方式創作了一系列“聖賢”“高士”“戲劇人物系列”等形象,參加了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的“春花秋實”“大美尋源、翰墨薪傳”“中國國際藝術節繪畫展”,以及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中國國畫提名展”等系列展覽。寫意之外,我也看到了宋元畫面構成的豐富飽滿,宋人並非不追求寫實,而是在寫實基礎上進行寫意。又,寫實有繁簡,寫意卻不在繁簡。八大的簡和石濤的繁皆為經典。

楊華山 竹林七賢圖136X68cm

此後,我的藝術取向又發生了一次轉變:我重新走回臨摹的老路,當年臨摹永樂宮壁畫時的狀態似乎重現了,卻又那麼不同:提起筆來,年輕時的亦步亦趨、戰戰兢兢,經歷了西畫訓練、傳統洗禮之後,飽含著中年變法後的那種相對自信,我真實地感受到筆尖的那種情緒:飽滿而不膨脹,謙遜而不自卑。也許,藝術生涯必須經歷否定之否定,才會體驗到某種成熟味道。

三十多年的創作歷程,我對國畫創作,有了幾點體悟:

一、傳統依然是國畫創作的根本,臨摹依然是最重要的學習方式。這一點,美術界說得很多,做得卻遠遠不夠。畫中國畫,想撇開古人玩自己的?絕對沒戲;想撇開書法,畫中國畫?可以說基本不可能。在這個強調發展的時代,我們往往重視創新,講求個性化表現,殊不知藝術發展並不符合進化論之標準,並不能說今天的藝術就一定比昨日的偉大。對待古人、古代名跡,我們還是要懷有一種謙卑態度。很多時候,我們聽到有人說對傳統要保持距離,不要囿於臨摹,防止進去了出不來。持這樣觀點的人,並沒有真正走進傳統,如果是真正進入了,就一定可以走出來。二十多年前在董壽平先生府上,我曾經唐突先生:宋元繪畫老氣橫秋,有何臨摹的意義?!今人臨習何談自己的風格啊?當時啟功先生在座,雲:臨不像就是風格。與二位先生的這次見面,對於我亦屬醍醐灌頂。

楊華山 觀松圖68cm46cm

二、詩書畫印是一種整體的“大藝術觀”。詩書畫印一體化形成於元代,可以說是中國文人畫成熟的標誌,也是中國藝術的至高境界。這其中有兩個層面的問題,第一是強調整體。詩書畫印每部分既是自足的、自成藝術形式,同時又與其他部分發生聯繫。“詩”既是繪畫內容的文字說明,同時又表達出一種詩畫交融的審美意味。“書”則既是文字內容的表達手段,又以筆墨形式滲透在畫面之中;第二是順序問題。“詩”居首,雖標之以詩歌,實則暗示的是文化,所以文人畫最重修養、格調、品位,諸如此類無不與“詩”有關;“書”則為技法基礎,無論如何,“筆墨”永遠是傳統繪畫的核心,而筆墨之內容、品質則與書法緊密相連,成為繪畫的支撐手段;“畫”為表現形態,處於主體地位;“印”作為畫面輔助,恰如點睛之筆,完備了整個作品。這就是一種“大藝術觀”,體現出傳統繪畫的豐富性、混融性、整體性,非常值得我們思考借鑒。

松蔭高士圖46cm68cm

三、“金石入畫”是傳統繪畫發展的歷史趨勢。自元代開始,書法性元素在繪畫中的重要性日趨凸顯。近代黃賓虹的畫有著不可言狀的氣息,他的山水畫都是用書法的筆法寫出來的。歷史上有見識的畫家歷來提倡書畫同源,以書入畫。書論上對筆法的要求和畫論上是一致的。換言之,怎樣寫字,就應該怎樣畫畫。這一點決定了我們的繪畫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繪畫,而具有鮮明的“民族性”。但自晚明開始,繪畫中陳陳相因、羸弱不堪的現象佈滿畫壇,清代中晚期出現的“金石入畫”潮流,則極大地改變了傳統繪畫的面貌。

楊華山 望梅圖68cm46cm

四、耐得住寂寞才有藝術和藝術家。在今天這個躁動的時代,許多原本很有才華的畫家跟風趕時髦,卻不知道這只是在浪費自己的才華。“繪畫乃寂寞之道”。我常常思維齊白石的傳奇:若只看齊白石60歲以前的畫,就沒有齊白石可言了。那麼齊白石60歲以前的工作都白做了麼?——壘就他最後高度的,恰是那看起來不怎麼樣的前六十年。快速長成的東西,來得容易也衰敗得快,這種短命的東西不值得搭上生命去追逐。而那種深植傳統、生長緩慢的東西雖然來得蹣跚,卻有恆久的生命力。我從藝四十餘載,深刻領會到世間沒有一蹴而就的藝術。藝術,就是我們以生命的磨練作為前提,點點滴滴從筆劃裡體會、提煉的過程。這裡,沒有捷徑。

孑立秋風圖46cm68cm

回首自己的從藝路徑,非常感恩那些毫無保留提攜、指點過我的藝壇耆宿,那樣幸運的際遇,無法回報,我所能做的,也許是像他們一樣,盡可能地去提攜後進。從藝路上的風風雨雨,都是人生的真實,是以生命修煉靈魂的必須,所謂煩惱即菩提——華夏民族偉大的智慧,是永不泯滅的指路明燈。

楊華山 蒲團翻書圖68cm46cm

向前看,前路依然修遠,我的筆還充滿了中年的熱情。此生,我與它,不離不棄。

報導轉自伍佰藝書畫網。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劉開渠 著名雕塑家)

我以前看過華山油畫和素描習作,基本功扎實,今天看他的壁畫臨摹展覽很受啟發,壁畫是中國傳統繪畫重要組成部分,學習和理解傳統是學國畫打基礎最重要的步驟,深入生活則是創作的源泉,廣泛吸收以豐富自己,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課程。望華山同學繼承傳統,中西結合。在國畫創作上有所作為。(白雪石 著名畫家)

楊華山 臨米芾《蜀素帖》

涉獵中外,吞吐古今。內得心源,妙筆出新。華山學弟虛懷若谷,有大家氣象。所作人物頗具才思,望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辛未之秋觀華山學弟畫展有感而題。(黃均 著名畫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華山初學西畫又習國畫,書法和古詩文。勤奮好學,奮進不已。懇教於長。我喜歡這樣的人,自信而不狂妄,持之以恆,必學有所成。(董壽平 著名畫家)

楊華山 自作詩(上)34cmX138cm

和華山八十年代相識,至今快二十年了,那時他在山西晉南美術學校任教,對永樂宮,稷益廟,青龍寺等壁畫長期臨摹,受益匪淺。華山兄為人真誠,厚道。學識廣,悟性高博才多能,油畫,國畫,壁畫和書法皆有造詣。(劉炳森 著名書法家)

楊華山 自作詩(下)34cmX138cm

華山是國家藝術研究院美術創作研究中心的主任,國家一級美術師,他涉獵中西,詩書畫印並進,是學養的外化,是持之以恆藝術追求的結晶。其寫意人物承繼了文人畫的傳統,以書法入畫法,書畫一體,筆墨暢達,意境深邃。其寫意花鳥以性情本色入畫,在傳統的繼承與光大中貫穿著清新的現代氣息。其山水注重氣勢、格局,強調骨力雄強、丘壑之美,抒寫心源之靈妙。(賈德江 著名美術評論家)

自然而高古——田黎明

華山是一位學者型中國畫畫家,他以文入筆,以詩立意,以情興墨,以格貯品貫穿於他那具有金石般朴拙高古的畫風。每次讀華山的畫多有詩文,詩是華山心性所在,無論畫什麼,詩總融於其內,若一月映一切水一般,像淡淡的月光渾厚又透徹,映印出華山筆墨詩化之境界。

華山的筆墨感知注重學理,雖畫作多有賢人高士,卻引以人生思考。將中國傳統哲與史以筆墨方式隱入,是華山的創作方式。凡落筆處,均須從心體中得其風骨,來“求知吾心”,以此于“修身在正其心”感發“心即是理”,追尋緣物與觀照的知行合一。華山的筆墨在“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達意中體會著“志通金石”的審美意味。從筆墨虛實濃淡即見“文質皆美”,以造型於結構取法超邁,又立象取意,寫生存態度等都成為華山筆墨語言的生命意識。

楊華山 辰星圖 138cm68cm

華山的書法又使他寫意人物畫更上一層,以書入畫,放意取象,而意之象者又含金石正格。華山書法尚碑學,其所含雄渾莊重與剛柔相濟之美,使華三書體與筆法遒勁多骨,承方正氣象,金石之意呈樸中見拙之勢,筆鋒若刻石一般,形態蒼勁又潤含意象,筆墨融于思緒,充滿著凝重與沖淡詩意,隨著明淨的心性,體味著真善中的淳樸之美。

華山的筆墨多沉著濃郁而感敦厚,雖寫士與隱,卻深深的感覺著人在自然中的風尚與 高潔。畫面尋求心性與意境的合一,共同構成了對人格理想的立足。華山的作品蘊含著魏晉人“心情開滌,日月晴朗”的氣象。畫意言簡,淡然心淨,其自然之品,借金石氣韻相應以遇。若峭岩立松,亙古而新,形成了近山者厚之觀,這既是華山的畫格,也是他畫風之境界,

自然而高古。(田黎明2015年8月6日)

楊華山 桃源仙凡圖

莫言:真性情之流露 ——讀楊華山詩文有感

華山兄日前贈我之詩文集,裝幀精美,古色生香,愛不釋手。放置座旁,得空即讀幾首。今日終於讀完。

我曾聽一老者言,人一旦迷戀舊詩,即入腐朽之境。其實,凡能入了這樣的腐朽之境者,都是可以引為諍友的好人。吾未讀華山兄詩時,僅僅是他的同事,讀了他的詩,儼然多年舊友也。

讀華山兄詩集,時有佳句入眼,如白魚跳船,心中歡喜。隨手掇記,兼發感想,不怕方家笑我。其實,詩乃抒發情感之工具,凡有難釋之情、難言之隱、難解之恨、難圓之夢,皆可借這種方式道出,至於是否合規中矩,那也不必去管它了。我喜歡華山兄這種平淡如白話的詩:“餓了吃飯困了眠,有事做事無事閑。不是閒人閑不得,閒人不是等閒人。”“故土情深”乃遊子思鄉之作;“集賢村裡綠氤氳,萬樹千林景色新。隋朝聖賢相聚地,一草一花亦相親。”意象淺俗中氤氳著至純至真。華山兄好佛,深研經典,詩集中禪意屢現,如此首,即大有趙州之意。“樹蔭苔蘚落,鳥聲應鳴泉。魚兒水中跳,彎月枝下懸。”這樣的詩我也喜歡。此首儘管未標絕句,但讀來抑揚頓挫,感覺與五絕接近了。又可聯想到賈島之“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雖只有區區十個字,但一幅立體的圖畫如在眼前。

楊華山-竹林隱居

古人寫風景的小詩,總有一種幽遠境界,讓人感受到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依存關係。王摩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既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哲學的冥想。“西行大漠染風寒,夜對青燈呻難眠,人生苦如蝸負殼,出頭容易轉身難。”此首亦好,由病悟到人生之困境,雖雲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但人皆被諸多甲殼所累,想華麗轉身,難矣哉。華山兄本業是畫,此首可配畫也。“只要綠水與青山,白雲飛去又飛還。一燈長明澄俗念,一枕清風一枕安。”此首亦好,好在借平常景物,抒發性靈,引申上升,比興生髮為禪機佛理。“春雨綿綿苔色鮮,清涼國在白雲間。五臺山上花如海,曆塊過都夢裡還。”過都越國,易如超越土塊,這首夢回五臺山充分表達了嚮往皈依之心境。“遇事我不與人爭,何事人肯與我爭”、“仕途有味是無能,唐突明月與秋風”等句,都是看破之語,於當今物欲橫流之世,確是清涼之藥也。

楊華山 遊藝維虔見畫圖

縱觀華山兄之詩,一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有真性情之流露,無論是追思親人還是懷想舊友,無論是借物詠志還是觸景生情,都重在一個真字。因之,也就不去受“格調”“肌理”之囿,而獨近性靈一說矣。華山兄詩集的第二個特點是有清涼的智慧,這自然得益於他對佛學的研究與對佛家的皈依,人在萬丈紅塵之中,七竅神思俱被物欲所障,能破了障,那境界也自然就清高了。華山兄是位自由奔放的畫家,善以書法用筆寫古衣冠人物,畫面配以篆書的古詩文題跋,詩書畫會通融合,用筆肯定、博沉大氣,因而他的詩,多是可以配畫的。從古到今,許多大畫家的配畫詩,都是別有妙趣,貌似直白卻韻味無窮,如王維,唐寅齊璜,無不以詩自重。華山兄深得個中要旨,今後當有更多妙句出於筆端、題於畫側,吾期待著。

楊華山 松濤山色 138cm68cm

前幾日為山東一專畫鍾馗的畫家題了幾句打油詩,抄在此處,也算是班門弄斧之趣吧。豹頭環眼虯髯翁,色正芒寒氣若虹。殺鬼常留三分慈,書生落魄亦英雄。又有打油詩一首,與華山兄共樂之:

舞文弄墨三十年,半是妖魔半是仙。

二兩酒後翻白眼,一曲歌罷跳加官。

堂前多見雙飛燕,池中難覓並蒂蓮。

當頭棒喝破癡夢,甘蔗沒有兩頭甜。

吳悅石評價楊華山藝術

世有華山,名為西嶽,險峻峭拔,巍峨敦穆。吾友華山兄亦如西嶽,狷介耿直,不改其素。唯于詩文書畫皆能兼擅其妙,平素所作皆聖賢高逸之士,令人充滿敬仰之心,皆生比肩之想,此乃華山兄胸襟所在,情懷所至,傾注筆下不能自已。華山兄以中正沉鬱之筆,行水墨酣暢之趣,執管如戈,果斷雍容,不拘於物象,不斤於繩墨,是破規矩於方圓,巧拙互用,乃大美之樸,無言於品讀之中。書畫之學,即人心之學,萬法生於心,心中之貯存即畫中之意象。至若筆耶、墨耶、情耶、趣耶,皆作如是之觀。華山兄集其近作出版,吾為之贊曰:

巍哉華山,我心之巔。

翰墨如歌,浩如大千。

情性畢現,意象正酣。

揮毫如意,盤薄入參。

丹青襟抱,足證我言。

是真畫者,吾友華山。

吳悅石于丙申小滿節夜窗

楊華山 絲路遺韻136X68cm

何家英評價楊華山藝術

我到研究院後對華山老師的印象非常好,這是一位很敦厚、溫和的人,如他是陝西黃土地上出來的人是一樣的,他的老家是文人輩出的地方,古代就出了很多先賢和文人,特別重視教育,所以他從小就受到了很多中國文化的薰陶,這對他一生的影響都是很大的。

今天我們看到他的畫始終離不開對傳統文化的眷戀,包括古人的情懷。所以最終他的一些小品的題材,也還都是在畫一些古人的情趣,這裡面可能更能夠寄託他本人一種精神上的追求。

楊華山 尋梅圖2136X68cm

他不像我們今天這些人,都是從美術學院畢業,從西畫學起,從寫生開始。他更強調目識心記,他學畫的過程很幸運,他得到了很多大師級畫家的親自指點,無論是工筆還是寫意,是山水還是花鳥、人物,他都接觸了很多藝術的大家。這些老師給他的教導,他都牢記於心,在寫實造型的過程中,廣泛的吸取古今中外藝術營養,最終要內得心源。他更強調內心的感受和認識,所以他作品並沒有我們今天從寫生角度上的那樣要求,也不追求這麼多的形式,更追求文人畫中的墨趣、易趣和境界等等。因為他的題材中更追求古人文化的一種氛圍和薰陶,而且畫的形式和畫的筆墨,也是表現出了他人的敦厚老實的性格,沒有過于張揚、華彩、纖巧、秀氣,就表現出古樸、敦實的畫風。他也從陝西的民間藝術當中來汲取營養,所以使他的畫,更多的追求一種執著、天然和天趣的藝術風格。他的山水畫是用豐富、密體的筆墨來表達,筆墨具有雄厚華姿、深厚和意境。而人物就寥寥幾筆,來表達心中意趣。

楊華山 松蔭高士圖之68cm46cm2010

他是抓住了水墨語言的基本規律,比如:點、線、面,這樣一種畫面的構成,他就可以自由的抒發。人物造型不求形式,更求內心一種對形的理解,所以他畫的很有趣,人都是矮矮的胖胖的,這種造成他有一定的張力和趣味。線與面的對比,構成了畫面的一種形式,我們看到了他所畫的人物畫和書房,有一種很大的成分,就是有齊白石作品的影子在裡面,強調近現代化文化,水墨畫中表現出筆墨所蘊含趣味,用筆慢慢的,沉沉的。

楊華山 人文源藪180cm 96cm

2、從藝感言

文/楊華山

我出生在黃河東岸的山西,求學于黃河西岸的陝西。故里集賢村,原名溝壑村,隋末大儒文中子王通在此設壇講學,遂易名集賢村,意謂賢人彙集。鄉間俚語雲:“舉家食粥書成摞,集賢教員比驢多。”千載尚文古村,民風淳樸,文化底蘊深厚。

少年時正當文革期間,可讀之書甚少,唯有繪畫之平臺甚多,天生愛畫,故興之所至,常為學校、大隊做宣傳壁報。酷愛書法,一鄉知名。

1977年,我入運城文化館學畫,次年又求學於陝西藝術學院美術專業,接受學院派的素描、色彩等技法訓練。1981年回到山西從事美術教育工作,獲省市模範教師等稱號。

楊華山 菩提無樹 136X68cm

1984年至1985年,利用暑假時間,我到山西永樂宮、秸益廟、青龍寺臨摹壁畫;1986年,在中央美術學院展覽館做壁畫臨摹彙報展。李可染、吳作人、劉開渠、潘絜茲、黃均等前輩參觀了展覽。畫展後我有幸逐一拜訪了諸位先生。我將《度呂圖》贈送劉開渠先生時,劉老和夫人拿出了齊白石、傅抱石等十位老先生合作的冊頁給我看,並講述他們當年在重慶創作時的情景,還逐頁為我講解了諸先生的人品和繪畫風格,並親筆題贈“立足傳統堅持創新”“楊華山書畫集”"峰高無坦途"等書法,對年輕的我是莫大鼓舞。李可染先生當時在病中,依然熱情地接待了我,給了講了臨摹傳統的重要性和齊白石關於臨習傳統的觀點:不要把傳統看成凝固的、死的、永世不變的模仿物件,因為模仿在藝術中是沒有價值的。也談到了臨摹、寫生、創作三者之間的關係,並題贈“楊華山書畫集”等書法。

楊華山 無法可說圖46cm68cm

在徐悲鴻紀念館,得廖靜文先生引薦,與吳作人、馮法祀等先生見面,親聆他們談論傳統壁畫人物用線以及顏色和西畫的色彩關係等高論,受益匪淺。我向黃均先生贈送仕女、太乙神像時,先生為我講述了他對元代壁畫的理解,他對於傳統的虔誠態度至今令我無法忘懷。更讓我感動的是,先生還拿出他自己臨摹的線描舊稿,為我示範中國畫的十八描回贈,還題寫了“涉獵中外,吞吐古今,內得心源,妙筆出新”十六字勉勵我。白雪石先生也曾經為我示範壁畫山石樹木用筆和人物的關係。山高水長,這些畫壇耆宿給予我的,是我終生受用不盡的財富。

1987年,劉炳森先生推薦我到日本展出;1988年,我陪姚有多先生到永樂宮參觀並在晉南等地寫生。同年入中央美院研究生課程班,隨姚有多先生學習人物畫創作;1992年入北京畫院研修班,師從周思聰先生,同年在北京畫院展覽館舉辦個人水墨人物畫習作展,董壽平、周思聰、黃胄、黃潤華、姚有多等先生到場參觀,並應邀赴日本、美國舉辦展覽;1994年調入中國藝術研究院,從事專業美術創作。此間幸與鄉賢董壽平先生相居為鄰,數次隨先生香山、長城等寫生。

楊華山 楊華山聖賢圖136X68cm

董老的記符號式寫生方式完全不同於學院派的照景描摹。我至今記得,他談到了畫中有兩種“真實”:平常肉眼所見之真實,即真實的具象再現,也即寫實;藝術之真實,即真實的意象表現,此是寫心,也即寫意。肉眼所見之真實,看似真實,但習以為常,比比皆是,浮淺無味,人皆熟視而無睹。而藝術之真實是作者生命情感的流露,有作者的心靈、體溫、氣息與個性追求,是生活的美的昇華,因而才有了撥動觀者心弦的力量。董老特別強調寫生的寫意性:他說古人不寫生,而是觀察,要通過觀察得到某種體驗,然後表達出來。董老曾為我用毛筆直寫松樹示範,那種仿佛心底流出的線條高度概括,強大的藝術氣息撲面而來,令我大受震動。董老也多次強調:書、畫是以傳統的點線審美為基礎,以點線的組合構成形式為表現手段的獨特的民族藝術。書寫是一種系統化的繪畫,繪畫是一種較不拘謹的書寫,因此書寫規則必然通用於繪畫。書如其人,畫也如其人。在這個問題上,因為畫有形象,不如書法反映得更純粹更明顯罷了。

楊華山 子猷賞竹圖68cm46cm

我還曾有幸得到啟功先生親炙。知識淵博的啟老,看了我的寫生習作後,很親切地一一指點,強調要繼續練習書法,還說書成而學畫變其體不變其法,蓋畫即是書之理,書即是畫之法。書畫最後皆在修養,因此還要多讀書。這一教導,使得我在癡迷書畫之外,又加上一個癡迷古代詩文的嗜好,至今未廢。

我八、九十年代的創作傾向,主要是面向生活、表現大自然、追求學院派的寫生造型技法,對於傳統繪畫認識不夠深刻。2000年,二弟意外離世,兩年後父親亦因此變故鬱鬱而終。沉浸在喪失親人的悲痛中,我很長一段時間都精神恍惚,無心畫畫。2003年陪啟功先生參加北京大學《儒藏》編纂座談會,結識了主持會議的張岱年教授(時年94歲)和與會的其他北大哲學系教授,年高德劭,經歷豐富,與他們多次對談,給我打開了又一扇大門。從此,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興趣不斷升溫,利用各種閒暇時間來閱讀古代經典。其中,尤愛唐宋詩文,最佩服蘇軾和王安石,曾自作二人畫像,自作跋雲:

楊華山 八達遊春圖138cm68cm

“達也易沉溺,易貪戀,易迷失;窮也易怨歎,易頹廢,易沉淪。如荊公者可謂達之極致也,行乎大道,常秉冷靜與理智,不離本心與自然。如坡公者可謂窮之極致也,遍歷坎坷,不失平常之心,遊乎物外,依然故我。”

學習傳統文化,我深刻體會到文化對個體精神有著巨大作用,是安身立命之本。此後,我進入首都師範大學研究生課程班,主修中文和書法。三年研修期間,心態漸趨平復,也慢慢重拾畫筆,此時的我,對於傳統書法和繪畫的認識也大異從前了。

楊華山 楊華山采逸圖136X68cm

做人與作畫的關係,人品在畫品裡的重要性,這是此一時期我最大的收穫之一:昔靜安先生謂屈子、陶令、子美、東坡能“感自己之感,言自己之言”,所以卓爾不群,千古獨步。其意謂作家個性,即藝術之神髓。有個性則有藝術,無個性即無藝術,誠哉斯言。西方繪畫重理性,重模仿,尚客觀再現;中國繪畫則重感性,重精神,尚主觀表現。前者有規矩可依,後者則一空依傍,戛戛獨造。古人懸“逸品”“逸格”為繪畫之最高境界,蓋以天才之創造,不循“六法”規矩而得之。實則任何藝術無不是主觀的,主觀、客觀只是相對而言。在畫家的眼中,純粹客觀的自然是不存在的。無論多麼追求客觀真實的畫家,也必須以主觀為先導。因為畫家所描繪的自然,是經過他主觀選擇的,既 有選擇,則不能不主觀。而自然本身又是繁雜淩亂的,需要加以美化和整一。而美化整一的依據,則是畫家的審美理想。既如此,則畫家描繪的,已經不再是純粹客觀的自然了。純粹客觀地記錄山水,則與地圖無異。純粹客觀地描繪草木,則與植物標本無異。范寬、郭熙諸家並非在畫自然的林泉雲山、煙霞草樹、鳥飛花落,而是在用自己的繪畫語言來表現其獨有的審美感受,山川風物吐之於胸中,寫之於筆下,此所謂“感自己之感,言自己之言”。

楊華山 尋梅圖136X68cm

此後的創作,側重思考畫面造型、圖像元素,從中國文化的底蘊去尋找可感性和存在性。這種可感性我認為首先要從傳統繪畫、壁畫、雕塑裡找,還可以從傳統詩文意象中去體悟,以及從民間藝術裡發現,中國的民間藝術元素與傳統繪畫元素共同形成了天真、燦爛、敦厚的審美藝術特徵。我以臨摹古代經典作品和移用古畫元素進行“變體”創作為轉變,先後臨摹了《八十七神仙圖》近百幅人物卷及《溪山行旅圖》等一批宋元山水花鳥名跡,也臨摹了近人黃賓虹先生的很多作品,古今對照,豐富認知。黃賓虹臨摹作品不求形似,更注意對“意”之重現,那基於他與古人氣息的內在對接。黃賓虹對筆墨的認識、筆墨的表達,已經超越“形”的概念了。這個啟發,刺激著我以“變體”方式創作了一系列“聖賢”“高士”“戲劇人物系列”等形象,參加了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的“春花秋實”“大美尋源、翰墨薪傳”“中國國際藝術節繪畫展”,以及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中國國畫提名展”等系列展覽。寫意之外,我也看到了宋元畫面構成的豐富飽滿,宋人並非不追求寫實,而是在寫實基礎上進行寫意。又,寫實有繁簡,寫意卻不在繁簡。八大的簡和石濤的繁皆為經典。

楊華山 竹林七賢圖136X68cm

此後,我的藝術取向又發生了一次轉變:我重新走回臨摹的老路,當年臨摹永樂宮壁畫時的狀態似乎重現了,卻又那麼不同:提起筆來,年輕時的亦步亦趨、戰戰兢兢,經歷了西畫訓練、傳統洗禮之後,飽含著中年變法後的那種相對自信,我真實地感受到筆尖的那種情緒:飽滿而不膨脹,謙遜而不自卑。也許,藝術生涯必須經歷否定之否定,才會體驗到某種成熟味道。

三十多年的創作歷程,我對國畫創作,有了幾點體悟:

一、傳統依然是國畫創作的根本,臨摹依然是最重要的學習方式。這一點,美術界說得很多,做得卻遠遠不夠。畫中國畫,想撇開古人玩自己的?絕對沒戲;想撇開書法,畫中國畫?可以說基本不可能。在這個強調發展的時代,我們往往重視創新,講求個性化表現,殊不知藝術發展並不符合進化論之標準,並不能說今天的藝術就一定比昨日的偉大。對待古人、古代名跡,我們還是要懷有一種謙卑態度。很多時候,我們聽到有人說對傳統要保持距離,不要囿於臨摹,防止進去了出不來。持這樣觀點的人,並沒有真正走進傳統,如果是真正進入了,就一定可以走出來。二十多年前在董壽平先生府上,我曾經唐突先生:宋元繪畫老氣橫秋,有何臨摹的意義?!今人臨習何談自己的風格啊?當時啟功先生在座,雲:臨不像就是風格。與二位先生的這次見面,對於我亦屬醍醐灌頂。

楊華山 觀松圖68cm46cm

二、詩書畫印是一種整體的“大藝術觀”。詩書畫印一體化形成於元代,可以說是中國文人畫成熟的標誌,也是中國藝術的至高境界。這其中有兩個層面的問題,第一是強調整體。詩書畫印每部分既是自足的、自成藝術形式,同時又與其他部分發生聯繫。“詩”既是繪畫內容的文字說明,同時又表達出一種詩畫交融的審美意味。“書”則既是文字內容的表達手段,又以筆墨形式滲透在畫面之中;第二是順序問題。“詩”居首,雖標之以詩歌,實則暗示的是文化,所以文人畫最重修養、格調、品位,諸如此類無不與“詩”有關;“書”則為技法基礎,無論如何,“筆墨”永遠是傳統繪畫的核心,而筆墨之內容、品質則與書法緊密相連,成為繪畫的支撐手段;“畫”為表現形態,處於主體地位;“印”作為畫面輔助,恰如點睛之筆,完備了整個作品。這就是一種“大藝術觀”,體現出傳統繪畫的豐富性、混融性、整體性,非常值得我們思考借鑒。

松蔭高士圖46cm68cm

三、“金石入畫”是傳統繪畫發展的歷史趨勢。自元代開始,書法性元素在繪畫中的重要性日趨凸顯。近代黃賓虹的畫有著不可言狀的氣息,他的山水畫都是用書法的筆法寫出來的。歷史上有見識的畫家歷來提倡書畫同源,以書入畫。書論上對筆法的要求和畫論上是一致的。換言之,怎樣寫字,就應該怎樣畫畫。這一點決定了我們的繪畫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繪畫,而具有鮮明的“民族性”。但自晚明開始,繪畫中陳陳相因、羸弱不堪的現象佈滿畫壇,清代中晚期出現的“金石入畫”潮流,則極大地改變了傳統繪畫的面貌。

楊華山 望梅圖68cm46cm

四、耐得住寂寞才有藝術和藝術家。在今天這個躁動的時代,許多原本很有才華的畫家跟風趕時髦,卻不知道這只是在浪費自己的才華。“繪畫乃寂寞之道”。我常常思維齊白石的傳奇:若只看齊白石60歲以前的畫,就沒有齊白石可言了。那麼齊白石60歲以前的工作都白做了麼?——壘就他最後高度的,恰是那看起來不怎麼樣的前六十年。快速長成的東西,來得容易也衰敗得快,這種短命的東西不值得搭上生命去追逐。而那種深植傳統、生長緩慢的東西雖然來得蹣跚,卻有恆久的生命力。我從藝四十餘載,深刻領會到世間沒有一蹴而就的藝術。藝術,就是我們以生命的磨練作為前提,點點滴滴從筆劃裡體會、提煉的過程。這裡,沒有捷徑。

孑立秋風圖46cm68cm

回首自己的從藝路徑,非常感恩那些毫無保留提攜、指點過我的藝壇耆宿,那樣幸運的際遇,無法回報,我所能做的,也許是像他們一樣,盡可能地去提攜後進。從藝路上的風風雨雨,都是人生的真實,是以生命修煉靈魂的必須,所謂煩惱即菩提——華夏民族偉大的智慧,是永不泯滅的指路明燈。

楊華山 蒲團翻書圖68cm46cm

向前看,前路依然修遠,我的筆還充滿了中年的熱情。此生,我與它,不離不棄。

報導轉自伍佰藝書畫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