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與時間賽跑,留住敦煌之美

觀無量壽經變 肖雨楊攝

都督夫人禮佛圖 肖雨楊攝

不像中國畫?展現了唐畫風度

在中國佛教藝術中, 壁畫和塑像隨處可見, 為何敦煌石窟的地位如此尊崇?敦煌石窟, 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等。 它們的開鑿歷時千年, 融合了建築、雕塑和壁畫三種形式, 堪稱中國古代藝術史百科全書。

敦煌研究院副院長、研究館員趙聲良, 一直記得國外學術會議上一個外國人的疑問:敦煌壁畫不像中國畫!“不像”,

恰讓趙聲良驕傲。 因為, 不像傳統意義上的中國畫, 正是敦煌壁畫的價值之一。

趙聲良說, 中國傳統藝術存在兩大系統, 一個寫實, 是屬於大眾的、有用的藝術;另一個就是非功利的寫意, 強調個性。 人們比較熟悉第二個系統, 而唐代及以前的繪畫, 屬於第一個系統。 由於紙張不便保存, 在敦煌石窟被發現之前, 唐代及以前的繪畫鮮有人知。 但從前秦便開始開鑿的敦煌石窟, 卻保留了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時代的壁畫。 這些壁畫, 彌補了人們對唐代及唐代以前繪畫知之甚少的缺憾。

在敦煌石窟中, 唐朝開鑿的洞窟裡, 大量的壁畫直接展現了唐畫的風度。 由於歷史上中國畫經常被臨摹, 博物館裡的畫,

往往會讓人懷疑是否為原作。 “如果不看到真跡, 就無法斷定這個時代的藝術發展。 ”趙聲良說, 這在敦煌就不存在問題, “因為所有壁畫都是真的, 並且經過考古劃分出了年代。 ”

此次來蓉展出的壁畫, 我們可以通過西魏壁畫裡人物服裝的飄逸, 瞭解這個時代流行顧愷之這類畫家氣韻生動的畫法;從李其瓊臨摹的莫高窟第220窟《帝王圖》, 可以知道著名宮廷畫家閻立本的繪畫風格同時傳到了敦煌;可以通過栩栩如生的《維摩詰經變》, 感知唐時流行的寫實畫風……

唐朝最有名的青綠山水, 在敦煌石窟也大量保存。 如今唐朝真正的青綠山水畫法已經失傳, 但通過莫高窟第103窟的《法華經變化城喻品》等壁畫, 就能直觀感受到其魅力。

敦煌石窟保護基金研究會理事長楊秀清認為, 敦煌壁畫裡還有直觀鮮活的古代社會生活。 以莫高窟為例, 第103窟的《拜塔圖》, 可以看到古代“五體投地”的禮儀;《帝王圖》中能看到唐朝的帝王究竟穿成什麼樣;人們可以在第61窟壁畫中的貴婦人身上, 發現她們一樣圍絲巾, 甚至, 一千多年前就已經流行過露臍裝。 楊秀清說, 敦煌壁畫的高度寫實, 不僅濃縮了中古時期的服裝形象史, 更有衣食住行, 婚喪嫁娶等世象百態, “敦煌石窟作為歷史延續最長、保存最完整、內容最豐富、藝術最精美的佛教藝術遺址, 其獨具特色的藝術以及其蘊含的價值, 超越了民族界限, 成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

降魔變 肖雨楊攝

幾十種病害 高科技“辯證施治”

敦煌石窟因為自然和人為的原因, 到明代以後衰落。 直到1944年敦煌藝術研究所成立, 才開始重視保護。 如今, 敦煌的文保人員一直在和時間賽跑, 搶救、醫治以壁畫為主的敦煌文物。

此次敦煌藝術大展, 臨摹壁畫中有的呈現大面積黑色, 有的可見斑駁脫落, 這就是壁畫臨摹師如實反映的敦煌壁畫現狀。

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所所長蘇伯民表示,敦煌壁畫存在幾十種病害。有的顏料起殼脫落,有的壁畫像鱗片一樣皰狀起甲,有的顏料層顆粒因膠結物老化而出現粉化現象。

支撐體下沉導致開裂,人類活動導致煙熏和劃痕,顏料氧化變黑,風吹雨打、動植物和微生物,都會對壁畫造成影響。敦煌壁畫還普遍存在酥堿問題,而這種病害堪稱壁畫的“癌症”。

經過幾十年的不斷摸索,文保人員漸漸能夠做到對症下藥。

蘇伯民說,敦煌壁畫為何有的會氧化成棕黑色?“通過鑒別繪畫材料,我們發現古代有一種叫鉛丹的紅色顏料,它氧化後就會變黑。絲綢之路沿線的壁畫,恰恰把鉛丹作為最主要的紅色顏料在使用。這種對畫面資訊的準確識別,為後期文物保護以及修復提供了重要資訊。”

研究所配備了大量高科技儀器:手持X射線光譜儀,可以檢查任何部位;遠端多光譜,則是在高光譜儀器上加上遠端天文望遠鏡,這樣不用腳手架,也能把壁畫圖像“抓”到光譜儀上進行分析。X衍射、拉曼、紅外線……不同的儀器,可以得出壁畫不同的資訊。

蘇伯民說,有一種X螢光儀,能夠鑒別鉛、銅、汞等顏料。莫高窟第3窟的元代千手千眼觀音,因為畫得非常精細,並且畫面極小。直到用X螢光調查,才發現上面有一層金箔。

敦煌壁畫中的題記,對研究歷史非常重要。但因為破壞嚴重,肉眼往往很難識別。這時,多光譜閃亮登場,有它助力,題記字跡變得非常清楚,最終讓專家順利解讀。

通過照X光,文保人員也能清楚地看到敦煌彩塑在胎體上綁了很多草繩,外面再進行泥塑雕刻……

敦煌壁畫面積多達45000平方米,歷經10個朝代,跨越千年。蘇伯民說,如果沒有這些技術手段,很難揭示古人在藝術上的創作和創新。而科學的技術手段,也更有利於對壁畫“辯證施治”。

敦煌壁畫的酥堿、皰疹狀病害等究竟如何形成的?文保人員模擬了各種常用顏料、混上不同比例的可溶鹽,然後在不同濕度的環境中進行試驗。科學實驗的結果,讓文保人員發現:要保護壁畫,就得想法設計把鹽分從壁畫的地仗層中取出來。經過攻關,最終空鼓灌漿脫鹽技術在壁畫修復中被廣泛應用。

蘇伯民說,為何敦煌石窟要實行預約制,並且每天限定人數?那就是因為人進入洞窟以後,二氧化碳、濕氣都會對文物造成影響。為了讓洞窟環境保持相對穩定,敦煌研究院專門建立了監測中心,可以即時反映每個洞窟環境情況,務必要求二氧化碳濃度不能超過1500PPM,濕度低於62%,以免讓可溶鹽份溶解,最大程度保障洞窟的穩定安全。

供養菩薩 肖雨楊攝

數位化採集 一尊雕塑要拍800多個角度

上世紀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前任院長樊錦詩提出數位化的概念。經過多年建設,燦若星辰的敦煌石窟藝術,已經可以足不出戶就能欣賞。

3D列印的雕塑,逼真得連塵土都依稀可見。在現場只能借助電筒光隱約可見的洞窟,可以在網上360度全景式看清每個細節。這就是敦煌數位化的魅力。

敦煌研究院文物數位化研究所所長吳健介紹,敦煌壁畫面積廣,文物病害多,根本來不及全部修復。榆林窟第6窟大像窟,曾經因為自然原因整體坍塌,壁畫佛像頃刻間蕩然無存。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敦煌研究院才考慮到通過高科技手段進行圖像採集,把文物現在的資訊永遠保存下來。

從上世紀80年代的彩色膠片,到90年代末期與美國西北大學合作在洞窟裡架設軌道逐行拍攝記錄,再到2006年敦煌專門成立數字中心,敦煌的數位化一直在不斷探索。吳健說,2006年開始的敦煌數位化,至今已經可以實現對洞窟逼真還原。從剛開始的十幾個人,到現在80多人的數位化團隊,每年要完成20個洞窟的採集、十萬張圖像的處理。

這些資訊採集不光只是拍照,還要求定位測量,以檢驗圖片拼接後是否準確還原洞窟的空間結構。一尊雕塑,數位保護人員要拍攝800多個角度,最後合成處理後進行3D列印。而拍一幅壁畫的數位圖片,需要上千幅圖片去拼接。

辛苦得來的原始資料,一步步完成了從保護到利用的轉化。

這些準確的資料,也大大減輕了敦煌壁畫的臨摹工作量。臨摹不能把紙蒙到牆上畫,易產生誤差。而通過資料列印再起稿,大大節省了工作量。吳健說,以前臨摹一個洞窟,即使畫了幾十年的老先生也要5年之久,現在只需要半年就可臨摹完。

這就是壁畫臨摹師如實反映的敦煌壁畫現狀。

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所所長蘇伯民表示,敦煌壁畫存在幾十種病害。有的顏料起殼脫落,有的壁畫像鱗片一樣皰狀起甲,有的顏料層顆粒因膠結物老化而出現粉化現象。

支撐體下沉導致開裂,人類活動導致煙熏和劃痕,顏料氧化變黑,風吹雨打、動植物和微生物,都會對壁畫造成影響。敦煌壁畫還普遍存在酥堿問題,而這種病害堪稱壁畫的“癌症”。

經過幾十年的不斷摸索,文保人員漸漸能夠做到對症下藥。

蘇伯民說,敦煌壁畫為何有的會氧化成棕黑色?“通過鑒別繪畫材料,我們發現古代有一種叫鉛丹的紅色顏料,它氧化後就會變黑。絲綢之路沿線的壁畫,恰恰把鉛丹作為最主要的紅色顏料在使用。這種對畫面資訊的準確識別,為後期文物保護以及修復提供了重要資訊。”

研究所配備了大量高科技儀器:手持X射線光譜儀,可以檢查任何部位;遠端多光譜,則是在高光譜儀器上加上遠端天文望遠鏡,這樣不用腳手架,也能把壁畫圖像“抓”到光譜儀上進行分析。X衍射、拉曼、紅外線……不同的儀器,可以得出壁畫不同的資訊。

蘇伯民說,有一種X螢光儀,能夠鑒別鉛、銅、汞等顏料。莫高窟第3窟的元代千手千眼觀音,因為畫得非常精細,並且畫面極小。直到用X螢光調查,才發現上面有一層金箔。

敦煌壁畫中的題記,對研究歷史非常重要。但因為破壞嚴重,肉眼往往很難識別。這時,多光譜閃亮登場,有它助力,題記字跡變得非常清楚,最終讓專家順利解讀。

通過照X光,文保人員也能清楚地看到敦煌彩塑在胎體上綁了很多草繩,外面再進行泥塑雕刻……

敦煌壁畫面積多達45000平方米,歷經10個朝代,跨越千年。蘇伯民說,如果沒有這些技術手段,很難揭示古人在藝術上的創作和創新。而科學的技術手段,也更有利於對壁畫“辯證施治”。

敦煌壁畫的酥堿、皰疹狀病害等究竟如何形成的?文保人員模擬了各種常用顏料、混上不同比例的可溶鹽,然後在不同濕度的環境中進行試驗。科學實驗的結果,讓文保人員發現:要保護壁畫,就得想法設計把鹽分從壁畫的地仗層中取出來。經過攻關,最終空鼓灌漿脫鹽技術在壁畫修復中被廣泛應用。

蘇伯民說,為何敦煌石窟要實行預約制,並且每天限定人數?那就是因為人進入洞窟以後,二氧化碳、濕氣都會對文物造成影響。為了讓洞窟環境保持相對穩定,敦煌研究院專門建立了監測中心,可以即時反映每個洞窟環境情況,務必要求二氧化碳濃度不能超過1500PPM,濕度低於62%,以免讓可溶鹽份溶解,最大程度保障洞窟的穩定安全。

供養菩薩 肖雨楊攝

數位化採集 一尊雕塑要拍800多個角度

上世紀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前任院長樊錦詩提出數位化的概念。經過多年建設,燦若星辰的敦煌石窟藝術,已經可以足不出戶就能欣賞。

3D列印的雕塑,逼真得連塵土都依稀可見。在現場只能借助電筒光隱約可見的洞窟,可以在網上360度全景式看清每個細節。這就是敦煌數位化的魅力。

敦煌研究院文物數位化研究所所長吳健介紹,敦煌壁畫面積廣,文物病害多,根本來不及全部修復。榆林窟第6窟大像窟,曾經因為自然原因整體坍塌,壁畫佛像頃刻間蕩然無存。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敦煌研究院才考慮到通過高科技手段進行圖像採集,把文物現在的資訊永遠保存下來。

從上世紀80年代的彩色膠片,到90年代末期與美國西北大學合作在洞窟裡架設軌道逐行拍攝記錄,再到2006年敦煌專門成立數字中心,敦煌的數位化一直在不斷探索。吳健說,2006年開始的敦煌數位化,至今已經可以實現對洞窟逼真還原。從剛開始的十幾個人,到現在80多人的數位化團隊,每年要完成20個洞窟的採集、十萬張圖像的處理。

這些資訊採集不光只是拍照,還要求定位測量,以檢驗圖片拼接後是否準確還原洞窟的空間結構。一尊雕塑,數位保護人員要拍攝800多個角度,最後合成處理後進行3D列印。而拍一幅壁畫的數位圖片,需要上千幅圖片去拼接。

辛苦得來的原始資料,一步步完成了從保護到利用的轉化。

這些準確的資料,也大大減輕了敦煌壁畫的臨摹工作量。臨摹不能把紙蒙到牆上畫,易產生誤差。而通過資料列印再起稿,大大節省了工作量。吳健說,以前臨摹一個洞窟,即使畫了幾十年的老先生也要5年之久,現在只需要半年就可臨摹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