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的質問:我是誰?|爸爸媽媽,請告訴他們世界的真相

我是誰, 你是否常常這樣問自己

我是誰, 總是活在別人的期望裡

我是誰, 是誰又擅自幫你定義了

這是《我是, 誰 我是誰, 我是誰》的一段歌詞,

生命有很多不解之謎, 一個非常簡單的歌曲, 隱隱透著點哲學的味道, 我們還要知道這是人類十大自殺原因中一個。

我在讀簡書文章時, 發現一篇作者的傾訴, 作者本身文筆也許沒有寫出很高大上的問題, 但是根據自身的在小學三年級想自殺的經歷提出的“我是誰”的疑問, 給了我很大的觸動, 這其實是人類永恆思考的問題, 因為我們每個人的終其一生, 都在不斷尋找自我, 樹立一個明確的自我形象, 希望能用文字記錄下來我想法分享給大家。

她寫道, 她清晰地記得那時正讀小學三年級, 才八九歲的光景, 不記得是為了什麼事情不高興, 小孩子是沒有辦法去處理和改變什麼的, 於是萌生意念:“活著有啥意思,

死死掉算了吧!”並且真真實實的去面對那把小刀了。

想想已經過去三四十年了, 八九歲發生一件事到現在還能記得, 有這麼深的印象, 這些觸及生命終極意義的問題“我是誰”, 我想能在很小的時候想過的人都是幸運的, 應該承認, 生活中, 我們確實不太真正瞭解自己, 不認識自己, 有時候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誰, 為什麼而活。

有趣的是, 生活當中我們卻只是盡可能地想去瞭解別人, 認識別人, 而忽略了最重要的自己。

在小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裡面, 我是誰, 我從哪裡來, 世界是什麼, 而大人往往卻認為很幼稚, 這是很大的錯誤, 我們不應該回避這個問題, 成人需用符合幼兒認知特點的語言去解答他們的問題:既要給出一個答案, 幫助孩子維持認知平衡, 又要留出進一步思考的空間。

人生是一場旅行, 是一場“發現自我”的心靈之旅, 尤其是我們的孩子, 如果不知道自己是誰, 自然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了。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生命個體, 他們不是家長的附庸和翻版,

家長所應該做的, 是謙卑、理解、尊重、傾聽、鼓勵、陪伴……我們無論貧賤富貴都能做的—是無條件的愛, 幼兒直觀形象的思維水準是無法滿足他們思考抽象問題的需要, 容易得出偏激的結論, 當孩子們在成長中糾結於“我是誰?”的時候, 請告訴他們真相:“孩子, 你就是你, 你是獨一無二的!”

教他去瞭解生命的基本意義“我是誰、它是誰”, 區分大概的人、動物、物品有什麼不同, 我住在哪裡?我吃什麼?對自身物性的種種追問, 不斷區分“我”和“他”的個體差異, 逐步建立自我的概念, 對孩子確立自我在周圍世界中的位置有很大幫助, 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準, 結合一些遊戲和故事, 孩子得到的是不一樣的世界。

有些家長可能會認為:這樣做是不是把簡單問題複雜化了呢?可是事實上,

如何引導孩子愛思考、會思考需要每一位元家長用心教育、用心引導, 包括家長本身也會得到錘煉。

對於我們的孩子如果從小就能教他去認識這個世界, 認識自己, 也許他的明天就不一樣了, 這位作者最後也發下宏願要開發一套關於“我是誰”的課程, 免得了不惑之年, 才搞明白這個事, 可惜了大把美好青春。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這是人類永恆的困惑,也是每個人無法逃避的終極問題。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需要被點燃的火把,希望每個家長能夠為點亮那個火把而努力。

我是誰,這個問題困擾你多少天多少夜

我是誰,誰有資格決定你怎樣才是對

我是誰,我是誰,我是誰

我就是我,你就是你

認真做自己的人最美麗

哪位引起我思考的《我是誰?》文章的作者,希望她發下的宏願能夠成真。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這是人類永恆的困惑,也是每個人無法逃避的終極問題。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需要被點燃的火把,希望每個家長能夠為點亮那個火把而努力。

我是誰,這個問題困擾你多少天多少夜

我是誰,誰有資格決定你怎樣才是對

我是誰,我是誰,我是誰

我就是我,你就是你

認真做自己的人最美麗

哪位引起我思考的《我是誰?》文章的作者,希望她發下的宏願能夠成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