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之辯:趙匡胤提出遷都並非心血來潮

大宋開寶九年(西元976年)三月, 宋太祖趙匡胤西巡洛陽。 洛陽夾馬營是太祖出生之地(時為後唐禁軍兵營), 也是他度過童年時光的地方(民間一說其十二歲出遊, 另一說他曾在此生活二十餘年), 數十年戎馬, 一直難有機會故地重遊。

此時大宋已經統一了中原以至整個南方, 實現了自晚唐以來二百多年間中原王朝最接近於大一統的局面。 儘管北方仍有強鄰, 但開國十六年來, 大宋國力日強、國運大盛, 所以, 在隨行的文武群臣們看來, 此次聖駕西幸應該是一次充滿溫情的懷舊之旅。 傳說太祖回到夾馬營舊居參觀時, 欣喜懷戀之情溢於言表, 甚至還從某處土坷裡挖出了幼時埋藏的玩具石馬, 愛不釋手地帶在了身邊。

然而, 此次西巡卻並非都是終日宴飲、君臣共歡。 太祖突然提出了遷都洛陽, 令群臣大為驚駭, 而大臣們的強烈反對也讓太祖滿心不悅,

索性在洛陽一住兩個月, 拒絕東返開封, 甚至提出一遷洛陽, 再遷長安。 如此僵持的兩個月對群臣無疑是一種折磨, 洛陽的日子在惴惴不安中度過。 最後, 終於由太祖的弟弟趙光義勸動了太祖, 雖然還是心有不甘, 但悻悻之間總算肯起駕回京了。 五個月後, 開創了大宋江山的一代聖主在開封的皇宮中猝然亡故。

這就是宋初的所謂“遷都之議”。 如果是不太熟悉宋朝歷史的人, 初聽這個故事, 也許會得到以下一些印象:一, 宋太祖和封建時代的大多數皇帝一樣, 想起一出是一出, 明顯帶有孩子氣, 很不好伺候;二, 這個皇帝又算是很講民主的, 賭氣歸賭氣, 最終還是能聽從臣僚的反對意見, 放棄自己一心想做的事, 作為皇帝,

這已經殊為不易;三, 沒能遷都洛陽有可能是他人生最後階段裡一個比較重大的遺憾。

比較而言, 宋太祖確實算得上仁厚之君, 同時也確實有難伺候的一面。 不過, 研究和關注宋史的人普遍認同趙匡胤提出遷都絕不是一時心血來潮, 而他的這一想法未能付諸實施, 是整個國家的重大遺憾。 如果當時真的將國都遷至洛陽, 或許兩宋綿延三百年受困于北方邊患並兩次亡於外族的悲劇命運就可以避免。

從地形來看, 洛陽坐擁山川之險, “河山拱戴, 形勢甲於天下”, 而開封地處黃河南岸的平原之上, 是無險可守的四戰之地。 如果僅從這種自然條件上比較, 洛陽和開封作為國都的優劣是顯而易見的, 滿朝文武一致反對遷都,

當然會有這之外的其他原因。

開封在戰國時曾為魏都, 當時叫大樑, 後又改稱汴州。 隋朝開通的運河經汴梁入江淮, 使這裡成為了鎖控南北水路交通的咽喉。 到唐朝中後期, 北方藩鎮割據, 戰亂頻仍, 經濟中心移至南方地區, 汴梁則成為南糧北運的必經之地。 五代時期, 汴梁先後為後樑、後晉、後漢、後周四國之都, 城市規模不斷擴大。 到周世宗柴榮時, 汴梁已經擁有三重城牆, 城高池深, 城內建築規整, 道路寬闊, 商業繁榮, 已頗具帝都風範。 再經過趙宋王朝十幾年經營, 汴梁城“當天下之要, 總舟車之繁, 控河朔之咽侯, 通荊湖之運漕”, 而朝中群臣俱在此安居多年, 此時提出遷都, 確實有動搖國家根本的感覺。 何況此時的洛陽(包括長安)由於自唐朝後期開始的連年戰亂,

城市破壞嚴重, 經濟凋弊不堪, 基本上已經失去了作為國都的條件。 而事實上, 長安自唐後、洛陽自後晉石敬瑭遷都開封, 都再也沒有成為過任何王朝的國都。

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奪取後周政權, 所以最初定都開封談不上選擇, 只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承襲。 開封確實是易攻難守的四戰之地, 此前定都於此的都是短命政權, 但宋太祖雄才大略, 大宋開國後即開始為開疆擴土而南征北戰, 戰略上以攻為主, 戰場主要在別人的地盤上, 十多年來國都從未受到過威脅, 而開封的通達便利更成為了利兵利戰的優勢。 應該說, 宋初定都開封是符合社會、經濟、政治、軍事等各方面客觀需要的最佳方案。

問題在於,當大宋如秋風掃落葉般蕩平南方諸國而將目光轉向北方時,形勢卻開始發生根本性變化。盤距在山西的北漢政權聯合北方的契丹,憑藉都城太原的有利地勢,成功阻止了宋軍向北的步伐。宋太祖三次攻打北漢,皆受挫而返。當戰略上的進攻轉化為對峙,作為一個身經百戰、具有卓越軍事才能的帝王,除了因力不從心而產生失望和無奈,也當然會意識到巨大的危險。北漢在黃河以北,與汴梁僅相隔一河。而強大的契丹也隨時有可能揮戈南下,以汴梁平坦開闊的地勢,如何抵擋遼軍鐵騎?

要保證四戰之地的安全,只能以兵為險,所以駐守開封的禁軍數量急劇膨脹。那些已經習慣於享受安逸生活的大臣們,看到有重兵屯守京師或許會感到心安,而太祖則已清醒地認識到了軍隊龐大對國力的巨大消耗。他提出遷都洛陽就是為了“據山河之險而去冗兵”,只可惜,他的遠見卓識未能得到大臣們的理解,最終在趙光義“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險”的勸說下,不得不做出妥協。

其實,對於這次遷都之議還有另一種猜想:禦弟趙光義早有謀位的野心,一直在做著精心準備,他作了十幾年開封府尹,在京城培植了大量的親信勢力。不管太祖對此是不是有所覺察,遷都之議對趙光義來說無異於釜底抽薪,所以他當然要竭力反對。而大臣們不過是受了他的鼓動,幫他製造氛圍而已。這樣的分析“陰謀論”色彩過重,卻並非沒有道理,此後事態的發展,甚至包括太祖幾個月後的詭異死亡,都可以作為懷疑趙光義的理由。

在最終做出妥協時,太祖忍不住仰天長歎:“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此語在百年以後驗證。空前龐大的軍隊消耗著大宋十分之九的財力,卻仍無力阻擋外敵的入侵。開封終於在靖康二年(西元1127年)被金軍攻陷,北宋滅亡。

當年,在從洛陽返京途中,行至鞏縣(即今鞏義),太祖前往父母塋地——永安陵進行了祭奠。在陵園神牆的角樓上,他悵然四顧,思歎良久後,抽出一支雕翎箭,張弓射向遠野。看著那支箭在遠處無聲落下,他長歎一聲,告訴身邊眾臣:人生終須有歸宿,今日箭落之處,就是我死後長眠之所。說完,取出那個玩具石馬,命人埋在箭落處為記,並為自己的陵墓命名永昌。這就是傳說中太祖永昌陵的來歷。

那支利箭脫弦之初可以射穿敵人的鎧甲,而最終卻免不了淒然無力的墜地,一代聖主的故事至此也即將落幕。

問題在於,當大宋如秋風掃落葉般蕩平南方諸國而將目光轉向北方時,形勢卻開始發生根本性變化。盤距在山西的北漢政權聯合北方的契丹,憑藉都城太原的有利地勢,成功阻止了宋軍向北的步伐。宋太祖三次攻打北漢,皆受挫而返。當戰略上的進攻轉化為對峙,作為一個身經百戰、具有卓越軍事才能的帝王,除了因力不從心而產生失望和無奈,也當然會意識到巨大的危險。北漢在黃河以北,與汴梁僅相隔一河。而強大的契丹也隨時有可能揮戈南下,以汴梁平坦開闊的地勢,如何抵擋遼軍鐵騎?

要保證四戰之地的安全,只能以兵為險,所以駐守開封的禁軍數量急劇膨脹。那些已經習慣於享受安逸生活的大臣們,看到有重兵屯守京師或許會感到心安,而太祖則已清醒地認識到了軍隊龐大對國力的巨大消耗。他提出遷都洛陽就是為了“據山河之險而去冗兵”,只可惜,他的遠見卓識未能得到大臣們的理解,最終在趙光義“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險”的勸說下,不得不做出妥協。

其實,對於這次遷都之議還有另一種猜想:禦弟趙光義早有謀位的野心,一直在做著精心準備,他作了十幾年開封府尹,在京城培植了大量的親信勢力。不管太祖對此是不是有所覺察,遷都之議對趙光義來說無異於釜底抽薪,所以他當然要竭力反對。而大臣們不過是受了他的鼓動,幫他製造氛圍而已。這樣的分析“陰謀論”色彩過重,卻並非沒有道理,此後事態的發展,甚至包括太祖幾個月後的詭異死亡,都可以作為懷疑趙光義的理由。

在最終做出妥協時,太祖忍不住仰天長歎:“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此語在百年以後驗證。空前龐大的軍隊消耗著大宋十分之九的財力,卻仍無力阻擋外敵的入侵。開封終於在靖康二年(西元1127年)被金軍攻陷,北宋滅亡。

當年,在從洛陽返京途中,行至鞏縣(即今鞏義),太祖前往父母塋地——永安陵進行了祭奠。在陵園神牆的角樓上,他悵然四顧,思歎良久後,抽出一支雕翎箭,張弓射向遠野。看著那支箭在遠處無聲落下,他長歎一聲,告訴身邊眾臣:人生終須有歸宿,今日箭落之處,就是我死後長眠之所。說完,取出那個玩具石馬,命人埋在箭落處為記,並為自己的陵墓命名永昌。這就是傳說中太祖永昌陵的來歷。

那支利箭脫弦之初可以射穿敵人的鎧甲,而最終卻免不了淒然無力的墜地,一代聖主的故事至此也即將落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