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明朝進士與武大郎同名被污蔑,備受困擾,施耐庵後人作畫還其清白

這武大郎身不滿五尺, 面目醜陋, 頭腦可笑, 上身長下身則短;清河縣人見他生得短矮, 起他一個諢名, 叫做三寸丁穀樹皮。 ——《水滸傳》

武大郎在電視劇中的形象

很早以前看到過一本書介紹武大郎和武松的原型故事, 書名雖然忘了, 但是大意還記得, 說武大郎本叫武植, 清河縣人, 小時候叫做大郎, 家裡很窮, 而他的一個盟兄弟叫黃堂(也有姓王之說), 家裡還算富裕, 經常資助武植, 後來武植考中進士, 跑到陽穀縣當上了縣令。 期間, 黃堂家中失火, 於是想要投奔武植謀個一官半職, 或者得他些資助, 可是武植只是每日好酒好菜招待他。 黃堂想, 自己本是為了謀個職位, 這樣等於是拖著他不給他謀差事, 於是一怒之下不辭而別, 回鄉路上他越想越氣, 於是散播謠言污蔑武植夫婦(武植夫人姓潘), 當地有個潑皮叫西門慶, 因為武植為官廉潔公正, 所以西門慶對他頗為記恨,

見武植的盟兄弟這麼說, 就把自己也給編進故事裡, 添油加醋。

這似乎才是武大郎和妻子的原本形象

等到黃堂回到鄉里, 才知道原來武植自掏腰包為他修了宅子, 黃堂後悔不已, 登門向武植賠罪後, 開始出面闢謠, 可惜“好事不出門,

壞事傳千里”謠言越傳越真, 越傳越廣, 等到施耐庵去采風時, 聽到了兩個完全不同版本的武植, 他也難分真假, 只有寫作兄弟, 並且將他們的反差儘量誇大, 於是就有了不滿五尺的武大和身長八尺的武二(據說武植身材高大, 將近一米八)。

施耐庵

當時看了這個介紹,

深以為然, 可是後來隨著對於《水滸傳》進行更深一步的擴展瞭解, 又發現好像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武植雖然小時候被稱作大郎, 但“大郎”應當為家中長子的意思, 《水滸傳》中的武大郎, 即為武家大郎, 武松為武二郎, 不代表二者名字相同。 再者從時間上看, 雖然施耐庵和武植同是進士出身, 但是施耐庵是元朝的進士, 武植是明朝的進士, 而且施耐庵編寫《水滸傳》雖已到晚年, 可是直到他逝世, 明朝才開始科舉, 所以武植應該不是武大、武二的原型。

據記載, 武植墓碑文有雲:“武公諱植字田嶺, 童時謂大郎, 暮年尊愛四老, 公之夫人潘氏, 名門淑媛。 公先祖居晉陽郡, 系殷武丁後裔, 後徙清河縣孔宋莊定居。 公幼年歿父, 與母相似,

衣食難濟。 少時聰敏, 崇文尚武, 尤喜詩書 。 中年舉進士, 官拜七品, 興利除弊, 清廉公明, 鄉民聚萬民傘敬之。 然悠悠歲月, 歷歷滄桑, 名節無端詆毀, 古墓橫遭毀劫, 令良士賢婦飲恨九泉, 痛惜武公, 以示後人, 是為銘記焉。 ”

武植墓

可見雖然有極大可能武植並不是武大郎原型, 可還是因為《水滸傳》中的故事收到詆毀,甚至劫難,好在施家後人作畫配文,懸于武氏祠堂以正本清源。那麼武大的原型來自哪裡呢?

據清朝方浚師(歷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侍讀、記名徹史、兩廣運司、直隸永定河道按察使等職)筆記《蕉軒隨錄》所載“土人又言明初有陽谷知縣武姓者,甚貪虐,有二妻,一潘一金,俱助夫婪索。西門有慶大戶尤被其毒,民人切齒,呼之為武皮匠,言其剝割也,又呼為賣餅大郎,言其於小民口邊求利也。”這個記載應該和前面所說的黃堂之事相佐證,很可能正是謠言所致,才有了方浚師的記錄。

對於武大郎,我更傾向於他是一種創作需要而產生的形象,他在《水滸傳》中不僅是武松身份轉換的重要角色,還襯托了潘金蓮的淫蕩狠毒,他的弱小反襯了武松、潘金蓮乃至西門慶三個人物,作為主要矛盾點,從時間上來看,他是潘金蓮出軌的因,也是西門慶認為可以勾搭潘金蓮的因,更是武松殺死姦夫淫婦的因,如果武大郎相貌英俊、身材魁梧,那麼潘金蓮多半不會出軌,西門慶更不會打潘的主意,更不會那麼容易就被西門慶一腳踢個半死,所以說武大這個形象,其實是藝術創作的必然需求,不必有切實的原型。

可還是因為《水滸傳》中的故事收到詆毀,甚至劫難,好在施家後人作畫配文,懸于武氏祠堂以正本清源。那麼武大的原型來自哪裡呢?

據清朝方浚師(歷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侍讀、記名徹史、兩廣運司、直隸永定河道按察使等職)筆記《蕉軒隨錄》所載“土人又言明初有陽谷知縣武姓者,甚貪虐,有二妻,一潘一金,俱助夫婪索。西門有慶大戶尤被其毒,民人切齒,呼之為武皮匠,言其剝割也,又呼為賣餅大郎,言其於小民口邊求利也。”這個記載應該和前面所說的黃堂之事相佐證,很可能正是謠言所致,才有了方浚師的記錄。

對於武大郎,我更傾向於他是一種創作需要而產生的形象,他在《水滸傳》中不僅是武松身份轉換的重要角色,還襯托了潘金蓮的淫蕩狠毒,他的弱小反襯了武松、潘金蓮乃至西門慶三個人物,作為主要矛盾點,從時間上來看,他是潘金蓮出軌的因,也是西門慶認為可以勾搭潘金蓮的因,更是武松殺死姦夫淫婦的因,如果武大郎相貌英俊、身材魁梧,那麼潘金蓮多半不會出軌,西門慶更不會打潘的主意,更不會那麼容易就被西門慶一腳踢個半死,所以說武大這個形象,其實是藝術創作的必然需求,不必有切實的原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