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近鄰,靠中國幫助才得以存活,後卻反咬中國一口

關於中日間的恩恩怨怨, 想必任何一個讀者, 都可以毫不猶豫的說出一大籮筐:在古代, 中國是東方世界的絕對核心, 而當時的日本, 僅僅是個偏居海上的“蠻夷之國”。 隨著近代來臨, 日本借工業革命之勢一飛沖天, 並趁機侵略中國, 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傷害。 所以, 我們有理由對它歷史、現狀以及未來, 做一番詳細的剖析。

從地緣格局上看, 日本地處東北亞海上遠端, 全境主要包括本州、四國、九州、北海道四大主島, 和7200多個小島組成, 國土面積37.8萬平方千米。 國土形狀上, 日本呈東北——西南長條走向, 本土西部與東亞大陸、朝鮮半島隔海相望,

東部則直面太平洋。

而看內部地緣結構, 日本多山, 山地成脊狀分佈於日本本土之中央, 把其國土分隔為太平洋側和日本海側兩個部分, 山地與丘陵面積超過國土七成, 低地平原相對有限, 且比較零散。 而就是這數量有限的低地平原,

還多集中在東部太平洋方向, 良港也大多集中於此, 西面面向東亞大陸一側則多為峭壁懸崖。

這種特殊的內外地緣條件, 高度影響了日本的歷史發展進程。

在古代, 華夏文明是東方世界僅有的強勢發達文明體系。 東亞各邊緣板塊自然而然的都會受華夏文明輻射。 只不過, 因為地緣關係有親有疏, 所以不同的板塊, 受影響程度也自然有區別。

雖然中日之間的地緣距離, 還沒有疏離到日本完全不受中國影響的地步, 但總的來說, 這種影響依然是有限的。 具體而言, 即這種影響主要局限于經濟和文化層面, 而非政治控制。

之所以中國政治力量不能深度滲透進日本列島, 原因主要三。

首先, 東亞大陸核心區龐大而富庶,

而四周邊緣板塊則大多零碎貧窮, 這種懸殊的反差, 使得古代中原王朝實現對東亞大陸中東部核心區的佔領後, 失去了進一步海外擴張的動力(邊緣地區的經濟規模太小, 征服獲利有限, 成本卻很高, 性價比嚴重缺失)

其次, 中原王朝面對塞外遊牧勢力的持續性威脅, 這嚴重影響到了其之能量釋放, 致使其不便再在其他方向消耗太多精力。

最後, 農耕時代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比較有限, 海洋阻斷了中日間緊密交流的建立, 這意味著就算中原王朝有能力武力攻打日本, 但卻無法消化吸收, 甚至連建立宗藩關係的羈縻都很難做到。

基於此, 終整個古典時代, 除了元朝的一時冒進外, 中原王朝基本上都對日本缺乏興趣。

明代甚至直接把日本列為不征之國。

不過, 盡雖然中國政治上無法直接征服日本。 但華夏文明對日本政治的影響, 還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 並且這種影響, 又與日本特殊的內部地緣結構相結合, 從側面折射出華夏文明的興衰沉浮。

這是咋說?

我們可以從日本本部核心區的遷徙中窺得一斑。

前文中雲石君已經說道, 日本多山, 平原稀少且分佈零散。 這種地緣結構的支離破碎, 使得日本列島缺乏一個強大到足以壓制四方的本部核心區;再加上日本孤懸海外, 東方世界僅有的強勢大國——中國又對它沒什麼興趣, 所以日本也沒有集中內部資源以應外侮的需要。 這兩種因素, 導致古代日本, 一直無法形成大一統的中央集權體制。

日本列島上各次級地緣板塊之間的矛盾, 就成為日本的主要矛盾, 折射到政治層面, 即諸侯割據、四分五裂。

不過, 雖然日本沒有絕對核心板塊, 但相對強勢的板塊還是有的, 縱觀古代日本, 主要有三個主要地緣板塊, 以江戶(東京)為核心的關東平原;以京都——奈良為核心的關西平原(又名近畿平原、大阪平原), 以及四國島、本州最西端以及九州西部沿海的低地(我們可把它概括為泛九州地區)。

單就體量及生產潛力而言, 關東平原潛力最強的、關西平原次之——而且二者大致位於日本列島的幾何中心, 可以較為便捷的向列島大部分地區投射影響, 因此是當之無愧的日本兩大核心板塊。 至於泛九州地區, 地緣區位比較邊緣,生產潛力也遠不如前兩個。

一般來說,既然關東平原體量最大,那它理應成為日本的核心地緣板塊。但實際上,在古代的絕大部分時間段內,關西平原才是日本列島的核心。至於泛九州,儘管自身生產潛力不怎麼樣,區位又邊緣,但當地的地緣勢力卻一直可以跟關東、關西分庭抗禮。甚至發起倒幕運動,促成明治維新的四強藩中,有三藩(長州藩、薩摩藩、肥前藩)都來自泛九州,剩下的一個土佐藩,也與它們相距不遠。

地緣實力強的,卻幹不過弱的;地緣區位邊緣的,卻能抗衡核心板塊。日本的格局怎麼這麼奇葩?這或許要從日本與東亞大陸的地緣關係中尋找答案。

日本地緣實力太過一般,所以本土原生文明的成色也相應較為低下。可日本列島又與東亞大陸一衣帶水,這種地緣格局,意味著推動古代日本文明發展的力量中,來自中土“漢風”,其影響力要遠超本土原生的“和風”。這種大幅從華夏文明汲取營養的局面,意味著日本列島中,與中國交流更便捷,更頻繁的板塊,自然可以更好的受其輻射,其文明程度自然也就更高。

搞清楚這其中關鍵後,古代日本的歷史發展脈絡就可很好解釋了。

首先是泛九州板塊。此地雖然生產潛力較差,但跟東亞大陸相對接近,而且有許多天然良港,尤其是是九州上的長崎港,與長江出海口僅相隔750千米。

這種與東亞大陸的相對緊密,讓泛九州地區得以蔭承雨露,文明成色得到極大的提升。儘管其地處邊緣(就日本列島格局而言),儘管生產潛力有限,但通過對華交流,以及華夏先進文明的加持,卻在很大程度上,對沖掉了這一缺陷,使得泛九州本土勢力得以自成一派,與關東、關西兩大核心板塊分庭抗禮。

其次是關西平原。儘管關西平原的體量較關東平原稍遜,但區位相對偏西;而且關西平原面對的是風平浪靜的瀨戶內海,相對於直面太平洋的關東平原,關西不僅可以較為便捷的輻射瀨戶內海的兩岸低地,進而提升整體實力,並且在交通上也更適合古代的水上通行條件——這種種因素,意味著關西平原能相對更好的承接由泛九州地區二次傳播而來的華夏文明影響。

基於這種格局,日本從彌生時代(從這個時代開始,日本有信史記載,以前基本是神話傳說)開始,經古墳時代、飛鳥時代、奈良時代、平安時代,直到幕府時代來臨之前,關西平原一直是大和文明的本部核心。日本的首都也一直在關西平原境內。

至於關東平原,就有些倒楣。雖然關東平原的體量相對更大,生產潛力強過關西平原,不過由於區位上更偏東北,加上直面的是波濤洶湧的太平洋,不像瀨戶內海那樣便於古代航行,這使得其承接從西南傳來的華夏文明輻射時顯得甚為不便。文明程度自然也相對較低,相應的在開發上,也肯定不如關西充分。

但到近古時期(中國的宋元明清,日本的幕府時代),這種格局逐漸出現了變化,關東平原後來居上,聲勢逐漸壓過了關西平原。

這種此消彼長,有它的歷史必然性:雖然關西和九州等地因為區位優勢,在接受華夏文明輻射方面更有優勢,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先發優勢逐漸被抹平,關西有的,關東平原逐漸也有了。隨著關西、關東兩大平原,在文明成色方面的差距縮小、乃至消失,關東平原的規模優勢就逐漸顯現出來。

這種變化,從日本京城的遷徙中反映出來。飛鳥時代的藤原京、奈良時代的平城京,都在關西平原東部的奈良。

但到了平安時代,日本的京城卻遷到了今天的京都。京都雖整體上依然屬於關西平原,但卻是關西與東部地區陸路交通之要津。從京都出發,經過位於琵琶湖東南的狹長走廊,就抵達位於關東與關西之間的濃尾平原(東海地區核心,中樞城市名古屋),再沿海岸走廊向繼續想東,便是關東平原。

遷都京都,意味著當時的東海與關東,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程度,日本已從關西平原的一元核心,逐漸轉變為關西、關東二元核心。

而到幕府時代時,由於中國的農耕文明發展業已觸頂,能夠再傳播給日本的先進文明所剩不多;再加上中日交往進入低潮期(元朝征日失敗後,中日斷絕往來,明朝受倭寇之患、清則閉關鎖國),中國對日本的影響急劇衰退,這種情況下,關西在承接外部輻射方面的優勢進一步減弱,關東平原逐漸成為日本的最大核心板塊。

這種地緣核心的變化,反映在政治上,就是政治中樞再次東移。儘管天皇仍居京都;但日本的實際政治中心——幕府已遷至關東平原。

不過這也差不多就到頭了。說到底,關東平原的優勢只是相對的,還沒強大到能夠將將關西完全壓制;而農耕時代的人類文明,也還沒有發達到可以支離破碎的次級地緣板塊們高度整合為一體。所以,終整個農耕時代,日本依舊是諸侯割據,以關東平原為依託的三代幕府,雖然表面上可以統禦全國,但擁兵自重的各路諸侯,仍舊保留有極強的自主權,幕府並不能將它們完全降服。

甚至,關西地區還有一定的翻身機會。比如日本戰國時代晚期,以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為代表的關西勢力,就曾威震四方,建立霸府。雖說他們到頭來還是敗給了依託關東起家的德川家康,不過這至少說明:關東平原的優勢依然比較有限。

地緣結構支離破碎,核心地緣板塊又不足以支撐起一個有絕對強力的政治中樞。正是這種特殊的地緣環境,造就了古代日本政治的混亂與分裂。

但隨著工業時代的到來,情況發生了改變。

近代日本所面臨的國際形勢,跟古代已經完全不同。

近代人類文明的大幅進步,對日本造成了兩方面的重要影響:輪船的出現和近代航海技術的發展,大幅削弱了海洋的地緣阻斷能力。日本再也不能像古代那樣,以海為牆,天然斷絕外部勢力進入的可能。

作為一個地緣實力三流,內部又支離破碎的傳統落後農耕國家,日本在近代列強面前幾乎毫無還手之力。隨著歐美列強的逼近,日本有史以來第一次面臨亡國滅種的威脅!

如何應對這場千年變局?除了物質層面的工業化外和政治上的近代化改革外,在意識形態層面,日本也找到了一個“法寶”,這就是——軍國主義。

為何近代的日本會投向軍國主義懷抱?軍國主義究竟為日本近代的國家發展,提供了哪些不可替代的“支撐”?又為何日本最終會被軍國主義帶進泥溝裡,最後輸的一乾二淨?關於這些,,雲石君下一節繼續解讀。

地緣區位比較邊緣,生產潛力也遠不如前兩個。

一般來說,既然關東平原體量最大,那它理應成為日本的核心地緣板塊。但實際上,在古代的絕大部分時間段內,關西平原才是日本列島的核心。至於泛九州,儘管自身生產潛力不怎麼樣,區位又邊緣,但當地的地緣勢力卻一直可以跟關東、關西分庭抗禮。甚至發起倒幕運動,促成明治維新的四強藩中,有三藩(長州藩、薩摩藩、肥前藩)都來自泛九州,剩下的一個土佐藩,也與它們相距不遠。

地緣實力強的,卻幹不過弱的;地緣區位邊緣的,卻能抗衡核心板塊。日本的格局怎麼這麼奇葩?這或許要從日本與東亞大陸的地緣關係中尋找答案。

日本地緣實力太過一般,所以本土原生文明的成色也相應較為低下。可日本列島又與東亞大陸一衣帶水,這種地緣格局,意味著推動古代日本文明發展的力量中,來自中土“漢風”,其影響力要遠超本土原生的“和風”。這種大幅從華夏文明汲取營養的局面,意味著日本列島中,與中國交流更便捷,更頻繁的板塊,自然可以更好的受其輻射,其文明程度自然也就更高。

搞清楚這其中關鍵後,古代日本的歷史發展脈絡就可很好解釋了。

首先是泛九州板塊。此地雖然生產潛力較差,但跟東亞大陸相對接近,而且有許多天然良港,尤其是是九州上的長崎港,與長江出海口僅相隔750千米。

這種與東亞大陸的相對緊密,讓泛九州地區得以蔭承雨露,文明成色得到極大的提升。儘管其地處邊緣(就日本列島格局而言),儘管生產潛力有限,但通過對華交流,以及華夏先進文明的加持,卻在很大程度上,對沖掉了這一缺陷,使得泛九州本土勢力得以自成一派,與關東、關西兩大核心板塊分庭抗禮。

其次是關西平原。儘管關西平原的體量較關東平原稍遜,但區位相對偏西;而且關西平原面對的是風平浪靜的瀨戶內海,相對於直面太平洋的關東平原,關西不僅可以較為便捷的輻射瀨戶內海的兩岸低地,進而提升整體實力,並且在交通上也更適合古代的水上通行條件——這種種因素,意味著關西平原能相對更好的承接由泛九州地區二次傳播而來的華夏文明影響。

基於這種格局,日本從彌生時代(從這個時代開始,日本有信史記載,以前基本是神話傳說)開始,經古墳時代、飛鳥時代、奈良時代、平安時代,直到幕府時代來臨之前,關西平原一直是大和文明的本部核心。日本的首都也一直在關西平原境內。

至於關東平原,就有些倒楣。雖然關東平原的體量相對更大,生產潛力強過關西平原,不過由於區位上更偏東北,加上直面的是波濤洶湧的太平洋,不像瀨戶內海那樣便於古代航行,這使得其承接從西南傳來的華夏文明輻射時顯得甚為不便。文明程度自然也相對較低,相應的在開發上,也肯定不如關西充分。

但到近古時期(中國的宋元明清,日本的幕府時代),這種格局逐漸出現了變化,關東平原後來居上,聲勢逐漸壓過了關西平原。

這種此消彼長,有它的歷史必然性:雖然關西和九州等地因為區位優勢,在接受華夏文明輻射方面更有優勢,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先發優勢逐漸被抹平,關西有的,關東平原逐漸也有了。隨著關西、關東兩大平原,在文明成色方面的差距縮小、乃至消失,關東平原的規模優勢就逐漸顯現出來。

這種變化,從日本京城的遷徙中反映出來。飛鳥時代的藤原京、奈良時代的平城京,都在關西平原東部的奈良。

但到了平安時代,日本的京城卻遷到了今天的京都。京都雖整體上依然屬於關西平原,但卻是關西與東部地區陸路交通之要津。從京都出發,經過位於琵琶湖東南的狹長走廊,就抵達位於關東與關西之間的濃尾平原(東海地區核心,中樞城市名古屋),再沿海岸走廊向繼續想東,便是關東平原。

遷都京都,意味著當時的東海與關東,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程度,日本已從關西平原的一元核心,逐漸轉變為關西、關東二元核心。

而到幕府時代時,由於中國的農耕文明發展業已觸頂,能夠再傳播給日本的先進文明所剩不多;再加上中日交往進入低潮期(元朝征日失敗後,中日斷絕往來,明朝受倭寇之患、清則閉關鎖國),中國對日本的影響急劇衰退,這種情況下,關西在承接外部輻射方面的優勢進一步減弱,關東平原逐漸成為日本的最大核心板塊。

這種地緣核心的變化,反映在政治上,就是政治中樞再次東移。儘管天皇仍居京都;但日本的實際政治中心——幕府已遷至關東平原。

不過這也差不多就到頭了。說到底,關東平原的優勢只是相對的,還沒強大到能夠將將關西完全壓制;而農耕時代的人類文明,也還沒有發達到可以支離破碎的次級地緣板塊們高度整合為一體。所以,終整個農耕時代,日本依舊是諸侯割據,以關東平原為依託的三代幕府,雖然表面上可以統禦全國,但擁兵自重的各路諸侯,仍舊保留有極強的自主權,幕府並不能將它們完全降服。

甚至,關西地區還有一定的翻身機會。比如日本戰國時代晚期,以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為代表的關西勢力,就曾威震四方,建立霸府。雖說他們到頭來還是敗給了依託關東起家的德川家康,不過這至少說明:關東平原的優勢依然比較有限。

地緣結構支離破碎,核心地緣板塊又不足以支撐起一個有絕對強力的政治中樞。正是這種特殊的地緣環境,造就了古代日本政治的混亂與分裂。

但隨著工業時代的到來,情況發生了改變。

近代日本所面臨的國際形勢,跟古代已經完全不同。

近代人類文明的大幅進步,對日本造成了兩方面的重要影響:輪船的出現和近代航海技術的發展,大幅削弱了海洋的地緣阻斷能力。日本再也不能像古代那樣,以海為牆,天然斷絕外部勢力進入的可能。

作為一個地緣實力三流,內部又支離破碎的傳統落後農耕國家,日本在近代列強面前幾乎毫無還手之力。隨著歐美列強的逼近,日本有史以來第一次面臨亡國滅種的威脅!

如何應對這場千年變局?除了物質層面的工業化外和政治上的近代化改革外,在意識形態層面,日本也找到了一個“法寶”,這就是——軍國主義。

為何近代的日本會投向軍國主義懷抱?軍國主義究竟為日本近代的國家發展,提供了哪些不可替代的“支撐”?又為何日本最終會被軍國主義帶進泥溝裡,最後輸的一乾二淨?關於這些,,雲石君下一節繼續解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