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在西點軍校撒謊,後果嚴重到你不敢想像

按:“4.23”世界讀書日好消息:本人新書《這才是美軍》自4月11日上市後, 在京東和當當新書熱賣榜一直保持第2名, 而且實現了草根逆襲, 排在偶後面的幾位都是大咖:今天更新排名顯示, 金一南第3, 徐焰第9, 喬良和王湘穗第13, 羅援第16。 《這才是美軍》上市4天后在京東賣斷貨, 現在終於到貨了, 同時先鋒書店和新華書店等地面店也上架啦!

本文即節選自《這才是美軍》。

京東新書熱賣榜(2017年4月23日更新)

你說過謊嗎?

能理直氣壯答“NO”的人, 恐怕不會太多。 在現實中, 你我大概都撒過謊——不管是善意的還是惡意的。

誠實, 這種幾乎絕跡的品質, 在美軍官兵中居然頑固地生存著。 在美國當兵, 要是說謊, 後果嚴重到超出你想像。 美籍華人張昭文在西點軍校當了一年客座教授, 對這樣一件事留下深刻印象:

西點軍校畢業典禮

一次, 張教授發現學生漢克缺席, 一查簽到表, 看到漢克私自在缺席一欄上寫上了“批准缺席”四個字。 他把漢克找到跟前批評, 剛好另一名教授勞倫斯經過, 也得知了此事, 並決定向教務處“告狀”。 漢克沮喪地說:“看來我又得有幾個週末在踢正步中度過了。 ”然而, 處罰結果令漢克傻眼——勒令退學!張教授也覺得這事小題大做,

量刑過重, 跑去教務處向教官科特求情, 說了漢克不少好話。 然而, 卡特不為所動:“漢克一入學就已經背誦了榮譽準則, 他應該知道自己違反的是什麼, 他的這種行為涉嫌撒謊。 ”[1]

在戰爭中有撒謊行為(如謊報軍情), 可能導致災難性後果。 正是認識到這一點, 美軍官兵被要求時時事事處處都必須誠實。 誠實的品質不僅在西點軍校得到貫徹, 美軍上下也必須遵守。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前主席鮑威爾在青年時代, 曾站在撒謊和誠實的交叉路口。 當時, 鮑威爾還是一個小排長, 一次外出執行任務時, 突然發現手槍沒了。

丟槍有什麼後果?一般人當然沒法體會。 不過, 如果看過姜文主演的電影《尋槍》, 就可以明白幾分。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前主席鮑威爾

攤上配槍丟失這種事, 處理起來可不輕。 對此, 大多數人很可能千方百計找手槍先, 找到了就當什麼事都沒發生過, 找不到再說。 不過, 鮑威爾沒有隱瞞, 而是立即用無線電向頂頭上司、上尉米勒坦白了。

鮑威爾歸隊後,

米勒把槍還給了他, 並告訴他說是村子裡的小孩撿到了, 還打掉幾發子彈。 丟槍必懲, 但奇怪的是, 米勒竟一字未提。 更奇怪的是, 鮑威爾檢查手槍時, 發現子彈一發也沒少。

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 米勒接到鮑威爾電話時, 發現手槍就落在帳篷裡。 米勒之所以“撒謊”, 有兩個目的, 一是提醒鮑威爾丟槍可能造成的後果, 二是給這個誠實的排長改正的機會。

鮑威爾對“丟槍事件”一直銘記在心, 寫回憶錄《我的美國之路》時專門提到此節, 並評論道:“當人們跌倒的時候, 把他們扶起來, 撣撣他們身上的灰塵, 拍拍他們的背, 推他們繼續前進。 ”[2]

不過別誤會, 講鮑威爾的故事, 並不等於對所有人的第一次犯錯都要原諒。 米勒之所以放過鮑威爾, 是因為他知道鮑威爾除了誠實,還是個責任感強、有擔當的人,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在部隊當兵,有無數的機會接受安全教育。事故案件發生後幾乎都有一個共同點——開始,當事人企圖對單位隱瞞,單位也想對上級隱瞞,直到紙包不住火……

寫到這裡,想起1896年李鴻章訪俄期間的一件事。

在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禮上,莫斯科霍登廣場由於人太多,發生嚴重的踩踏事故,擠死壓傷約2000人。李鴻章正坐在觀禮台貴賓席上,就問俄國財政大臣維特,是否要將這件事如實上報沙皇,維特稱是。李鴻章就開始以過來人的身份教訓起人家來:“唉,你們這些當大臣的沒有經驗。譬如我任直隸總督時,我們那裡發生了鼠疫,死了數萬人,然而我在向皇帝寫奏章時,一直都稱我們這裡太平無事。”見維特沒反應,李鴻章以為他沒開竅,繼續指點道:“您說,我幹嗎要告訴皇上說我們那裡死了人,使他苦惱呢?要是我擔任你們皇上的官員,當然我要把一切都瞞著他,何必使可憐的皇帝苦惱?”維特沒有當場和李鴻章辯駁,是給李鴻章面子,他後來在回憶錄中寫道:“在這次談話以後我想:我們畢竟走在中國前頭了。”[3]

李鴻章

今天,我們比李鴻章強多少呢?

海報

注釋:

[1] 張昭文:《我在西點軍校當教官》,《頭條》,2015年10月(下旬刊),第49頁。原載《讀者·校園版》。在著名的西點軍校,誠實被視為最高行為準則,學員在日常生活中哪怕有一點不誠實的行為,都將被勒令退學。

[2](美)鮑威爾著、王振西主譯:《我的美國之路》,北京:昆侖出版社,1996年,第51頁。

[3](俄)謝·尤·維特著作,張開譯:《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維特伯爵的回憶》,北京:新華出版社,1983年,第52頁。

是因為他知道鮑威爾除了誠實,還是個責任感強、有擔當的人,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在部隊當兵,有無數的機會接受安全教育。事故案件發生後幾乎都有一個共同點——開始,當事人企圖對單位隱瞞,單位也想對上級隱瞞,直到紙包不住火……

寫到這裡,想起1896年李鴻章訪俄期間的一件事。

在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禮上,莫斯科霍登廣場由於人太多,發生嚴重的踩踏事故,擠死壓傷約2000人。李鴻章正坐在觀禮台貴賓席上,就問俄國財政大臣維特,是否要將這件事如實上報沙皇,維特稱是。李鴻章就開始以過來人的身份教訓起人家來:“唉,你們這些當大臣的沒有經驗。譬如我任直隸總督時,我們那裡發生了鼠疫,死了數萬人,然而我在向皇帝寫奏章時,一直都稱我們這裡太平無事。”見維特沒反應,李鴻章以為他沒開竅,繼續指點道:“您說,我幹嗎要告訴皇上說我們那裡死了人,使他苦惱呢?要是我擔任你們皇上的官員,當然我要把一切都瞞著他,何必使可憐的皇帝苦惱?”維特沒有當場和李鴻章辯駁,是給李鴻章面子,他後來在回憶錄中寫道:“在這次談話以後我想:我們畢竟走在中國前頭了。”[3]

李鴻章

今天,我們比李鴻章強多少呢?

海報

注釋:

[1] 張昭文:《我在西點軍校當教官》,《頭條》,2015年10月(下旬刊),第49頁。原載《讀者·校園版》。在著名的西點軍校,誠實被視為最高行為準則,學員在日常生活中哪怕有一點不誠實的行為,都將被勒令退學。

[2](美)鮑威爾著、王振西主譯:《我的美國之路》,北京:昆侖出版社,1996年,第51頁。

[3](俄)謝·尤·維特著作,張開譯:《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維特伯爵的回憶》,北京:新華出版社,1983年,第52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