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紅樓夢》背後的美人心計,蘊藏了一個幾百年未解的大秘密!

(圖)電視劇《紅樓夢》劇照

俗話說的好, 民以食為天。 所以一部小說是不是寫的好, 就從這吃上看。 四大名著可是各有各的吃法。 《三國》連年戰亂,

吃不上就只能喝酒, 於是“一杯濁酒喜相逢”;《水滸》條件就好多了, 像武松、魯智深這一等一的上人動不動就是“給洒家切五斤牛肉來”;《西遊記》當然就只能吃素了。 那麼要說會吃的人, 可都在兩部書裡。 一部是《金瓶梅》, 一部是《紅樓夢》。

雖然說都是吃, 但吃法各有不同。 《紅樓夢》中的吃是以“細膩”著稱。 比如, 用十來隻雞來配的“茄鯗(xiǎng)”, 這也是王熙鳳非常引以為傲的一道菜了。 不過——

要說吃的大快朵頤, 那必須要推《金瓶梅》了。 前幾年流行一句話, 等老子有了錢, 豆汁買兩碗, 吃一碗倒一碗。 其實這句話就來自于《金瓶梅》, 是應伯爵說的。 “等老子有錢了, 每天都讓廚子備兩盤鰣(shí)魚, 一盤自己吃, 一盤留著喂貓兒狗兒!”

暫不說西門慶與這些狐朋狗友胡吃海塞,

單說他府中的幾個姨太太, 吃起來也是相當的豪放。 那可真是, 一言不合, 擼起袖子就開吃!

就單說這一次吧。 潘金蓮等幾個姨太太打牌。 結果六娘李瓶兒贏了, 請客, 吃什麼好呢?潘金蓮提議, 聽說宋惠蓮會燒豬頭, 可香了。 不過咱也沒有吃過, 不如今天中午飯就吃燒豬頭吧。

看看人家, 這才是真正的吃貨啊。 結果呢, 很快買了一個大豬頭來。

那宋惠蓮也真不啷當, 將豬頭拿到後院井臺, 先用大木盆洗刷刷洗刷刷;然後用燒紅的火筷子將豬頭的口腔、耳朵、鼻孔燒啊燒啊燒。 又燒開一大鍋水, 將豬頭下鍋, 用開水汆一遍, 行話叫緊一緊冒一冒, 除去血污。

接著, 加入花椒, 大料, 羊角蔥, 黃酒, 咕嘟嘟咕嘟嘟地開燉了。

等再次開鍋, 撇出浮沫, 就要放入獨家不傳之秘的“西門農家海天大醬”了!

整個過程也就兩個小時, 一隻油光鋥亮的脫骨豬頭就燉好了。

難怪有人把《金瓶梅》叫做舌尖上的金瓶梅呢。 這吃上, 的確有其獨到之處。

宋惠蓮的這道“燉豬頭”一上場, 王熙鳳的“茄鯗”是不是頓時有些小巫見大巫了呢?

當然, 《紅樓夢》中也有一道非常罕見的豪放美食。 而這道美食的上場, 恰是伴隨著紅樓夢第一大美女的出場。 下面, 咱們就一起去領略領略吧。

(圖)電視劇《紅樓夢》劇照

薛寶琴一來, 大觀園的眾美女都成了土妞妞

薛寶琴在《紅樓夢》中第一美女的位置是沒有任何爭議的。 雖然她在第49回才出場, 但這絲毫不影響她驚豔四座。 而她來的也恰是時候。 因為在這個時候, 林黛玉與薛寶釵的誤會恰好解開了, 林黛玉的眼淚也恰好少了。 特別這後一個細節, 其實是絳珠草來到人世間之後的一個重要階段。 也就是說, 絳珠草為神瑛侍者大段流淚的第一階段已經過去了。 進而說明, 薄命司一干男女的戲份也進入一個新場景了。

我們知道, 大觀園中這群人最喜歡在一起吟詩聯詩。 之前, 黛玉、寶釵二人的詩才水準為全園最高。 那麼如今寶琴來了, 這座次該如何定呢?

定座次之前, 我們必須先說一個人。 此人就是妙玉, 因為此刻妙玉的詩才還沒有展現, 但在第七十六回, 有一場黛玉、湘雲、妙玉的《右中秋夜大觀園即景聯句三十五韻》。 妙玉的“振林千樹鳥, 啼穀一聲猿。 鐘鳴櫳翠寺, 雞唱稻香村”讓黛玉、湘雲甘拜下風。 如果給《紅樓夢》中眾多才女們都起一個外號的話, 那麼“詩仙”的稱號應該是非妙玉莫屬。

至於湘雲與香菱, 寶釵已經給了他們非常恰如其分的“稱號”。 “詩瘋”湘雲, “詩呆”香菱。

那麼寶釵與黛玉呢?

先說黛玉, 她的詩首首都是經典, 都是絕唱,這裡咱們不一一舉例了。她的詩風應該用“傳神”來形容最為貼切。所以,“詩神”的稱號是非黛玉莫屬。

那麼寶釵呢?寶釵是真正的琴棋書畫無所不能,其詩風偏田園風格,又四平八穩外加禪性十足,所以稱寶釵一聲“詩佛”料不為過。

接著,咱們就要說到寶琴了。

一個人的詩風必定與其見識有關。說到見識,恐怕整個大觀園無人能與寶琴相比的。她家是皇商,以前跟隨父親經常去異域,也與真真國一個熟通古漢文的女子頗有些交情。那女子還送給她一首五言律。所以我們看,寶琴一來就受到大家喜愛。賈母直接讓王夫人認她做了乾女兒。雖然說,賈母這個人就是喜歡美女,但寶琴身上帶的那種大家氣質也讓所有人都不討厭她。就比如說黛玉吧。開始聽說寶琴、邢岫煙、李紋、李綺來的時候,她想起自己孤苦伶仃的身世時還掉淚呢。可是後來她看到寶琴直接稱呼妹妹,連姓都不帶呢。

關於寶琴與黛玉的關係,書中有一段特別言簡意賅的描述。

那寶琴年輕心熱,且本性聰敏,自幼讀書識字,今在賈府住了兩日,大概人物已知。又見諸姊妹都不是那輕薄脂粉,且又和姐姐皆和契,故也不肯怠慢,其中又見林黛玉是個出類拔萃的,便更與黛玉親敬異常。

大家看這段話,無意中是把寶琴放在了一個居高臨下的位置上,去打量諸姐妹都不是輕薄脂粉,又看出林黛玉的出類拔萃。這從側面說明了寶琴見識高與識人准。

而她能跟黛玉迅速“親敬異常”,正是應了那句話,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道理。這說明,二人骨子裡的性格、人品是非常相近的。

那麼這段話裡還有一個重要資訊,就是“且又和姐姐皆和契,故也不肯怠慢”。她看出來,大家都跟姐姐薛寶釵關係很和契(這個詞用的是歎為觀止),因此自己也不能給姐姐丟人呢。

就這麼簡短的幾句話,瞬間讓寶琴的形象就鮮豔起來了。

那麼說到這裡呢,還是要說一下寶琴與黛玉的關係。記得黛玉一入府的時候,寶玉就說“這個妹妹以前在哪裡見過”,這就是“舊時友”的感覺。那麼這個感覺是什麼呢?其實一種就是宿世之緣,像神瑛侍者與絳珠草那樣。還有一種就是性情之緣。其實黛玉是一個真性情之人,後面馬上要借湘雲之口提到的“是真名士自風流”,說的就是黛玉。那麼,寶琴也是這種真性情之人,所以她才和黛玉一見如故。

通過這幾筆勾勒,我們不妨給寶琴畫一副像吧。

相貌上,她是黛玉版的薛寶釵;性格上,她是寶釵版的史湘雲;性情上,她是湘雲版的林黛玉。哲理不?

其實前面重點說的是寶琴與黛玉、寶釵之間的關係。那麼寶琴與湘雲呢?

(圖)電視劇《紅樓夢》劇照

湘雲對寶琴說,傻子,過來嘗嘗

前面說了,《紅樓夢》中的吃食是以細膩見長。但薛寶琴一來,眾人在蘆雪廣(此字此處念yǎn,傍山崖而建的房屋。)又開了詩會。這次的吃食不是螃蟹,而是一大塊鹿肉。

因為有了這塊鹿肉,也就有了許多的故事。眾人在準備作詩的時候,發現不見了寶玉與湘雲。

此刻,黛玉是這樣說的。“他兩個再到不了一處,若到一處,生出多少故事來。這會子一定算計那塊鹿肉去了。”

看,黛玉還是非常瞭解湘雲與寶玉的。也就是說,寶玉其實跟湘雲沒有什麼共同的話題,但唯獨在這吃上。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在大觀園,寶玉與湘雲是兩個地地道道的吃貨。

從黛玉的這番話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雖然黛玉小心眼,但她對湘雲很寬容,幾乎沒有防備之心。因為她很清楚湘雲的性格,更清楚湘雲跟寶玉之間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

鹿肉很快烤熟了。鹿肉燒烤很香很誘人啊。那邊正在擬題韻的人已經不淡定了。

探春說,“你聞聞,香氣這裡都聞見了,我也吃去。”結果,大家都跑出來吃鹿肉燒烤了。

這個時候,寶琴站在那裡。她雖然去過許多國家,但是,她真的沒有吃過燒烤!

這就是《紅樓夢》高超的地方。要說,細膩的美食可以用來對付劉姥姥,但要對付寶琴這樣見過大世面的人,就用這特別接地氣的方法。於是,才有了這反其道而行之的鹿肉燒烤。

湘雲看寶琴站在那裡。就笑道:“傻子,過來嘗嘗。”這一聲傻子,恰恰把湘雲的性格活脫脫演活了。仔細想想,大觀園眾多姐妹中,也只有湘雲對寶琴說出這樣的話來,才沒有一點突兀的感覺。

那麼寶琴就說了一句,“怪髒的”。因為以前從來沒有吃過這種露天燒烤,看著鹿肉用鐵釺子穿著然後在火上烤,所以第一感覺是不是這有點不衛生啊?

接著寶釵說的一句話讓她打消了顧慮。寶釵道:“你嘗嘗去,好吃的。你林姐姐弱,吃了不消化,不然她也愛吃。”

這真是燒烤自古人人愛。寶釵也是愛吃燒烤的。林黛玉也愛吃,但因為身體不好,所以才不敢吃。

寶琴嘗了一塊,哇!真是好吃。於是,就吃了起來。接著,平兒來了,鳳姐來了,大家一起歡樂地擼串吧。

林黛玉其實也挺想吃的,可是身體不做主啊。於是自我安慰順帶把大家“挖苦”一頓。“那裡找這一群花子去!罷了,罷了,今日蘆雪廣遭劫,生生被雲丫頭作踐了。我為蘆雪廣一大哭!”

之後,湘雲馬上反擊。她用了一句著名的話“是真名士自風流”。

那麼接下來,烤鹿肉也吃了,該作詩了。

(圖)電視劇《紅樓夢》劇照

十四首著名的謎詩今日只解其二

薛寶琴之所以能在《紅樓夢》中留下一席之地,除了她的天生麗質,還跟她的十首懷古詩有關。但在她十首詩之前,還有四首謎詩。除了湘雲的第一首有謎底,其他都是沒有謎底的。

咦?這就奇怪了。湘雲的這首詩為什麼就有謎底呢?這不就少了許多猜想了嘛。其實呀,這個謎底依然是謎面,它居然蘊藏了《紅樓夢》中一個幾百年未解的大秘密!!!

吃完鹿肉,開始時候大家是吟詩作對。後來呢,《紅樓夢》中的老祖宗賈母來了。賈母這人,有兩大愛好。一是講笑話,一是猜謎。她來了就告訴大家,咱們猜謎語吧。於是呢,吟詩就改成猜謎了。

大家紛紛制謎語,然後互相猜。而湘雲制的謎語非常非常好。謎面是一首《點絳唇》:

溪壑分離,紅塵遊戲,真何趣?名利猶虛,後事終難繼。

接著,大家紛紛猜測。然後湘雲自己就把謎底說出來了。是耍猴。

下面大家就要仔細聽了。

眾人道:“前頭都好,末後一句怎麼解?”湘雲道:“那一個耍的猴子不是剁了尾巴去的?”

這就是謎底。耍猴,一定是要剁了尾巴的。這到底是個什麼寓意呢?好吧,咱們就說說曹雪芹對紅樓夢的整體構思吧。

其實,曹雪芹寫紅樓夢寫了十年。開始時候可未必是沒有結尾的。有一種說法是,曹雪芹的《紅樓夢》本來是完整版本,有頭有尾,不是現在的一百二十回本,而是一百零八回(這點倒跟劉心武的版本暗合啊)。但是呢,由於前八十回設計構思太過精巧,後面這二十八回中怎麼寫都覺得不能完美表達了。

於是後來,曹雪芹做了一個驚天的決定。把後面二十八回全部刪除。就留下前八十回的版本。這看似不是一個完整版本的《紅樓夢》,可實際上卻恰恰最能夠把《紅樓夢》的完美展現給大家。這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紅樓夢》為什麼只有八十回的緣故!

原來,大家都被曹公耍猴了哦。尾巴被剁掉卻不知道啊。不過,大家也應理解曹公的苦衷,畢竟是“後事終難繼”啊。

那麼,曹公怕大家還是不明白他的良苦用心。他後面就繼續用謎詩來點醒大家。

於是下一首就是薛寶釵的謎詩:

鏤檀鍥梓一層層,豈系良工堆砌成?雖是半天風雨過,何曾聞得梵鈴聲!

這八十回本的《紅樓夢》,就像一座建築的框架一樣,所有的結構都已經設計的非常完美精巧,就像這一層一層的“鏤檀鍥梓”。這豈是良工巧匠能堆砌出來的呢?我們說,匠氣太重,必定不出好作品。畫畫書法寫作,莫不如此呀。那麼再看《紅樓夢》這裡裡外外的設計與建築,到處都是一種情懷呀。所以說,誰最懂情懷?誰最有情懷,是曹公啊。

那麼再看後面兩句。世人對《紅樓夢》各種猜測揣摩,就如同這:

半天風雨半天晴朗,熙熙攘攘人來人往;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試問,誰,真正聽懂了,曹公心中的梵鈴聲呢?

*作者:風林秀,魚羊秘史原創專欄作家。

都是絕唱,這裡咱們不一一舉例了。她的詩風應該用“傳神”來形容最為貼切。所以,“詩神”的稱號是非黛玉莫屬。

那麼寶釵呢?寶釵是真正的琴棋書畫無所不能,其詩風偏田園風格,又四平八穩外加禪性十足,所以稱寶釵一聲“詩佛”料不為過。

接著,咱們就要說到寶琴了。

一個人的詩風必定與其見識有關。說到見識,恐怕整個大觀園無人能與寶琴相比的。她家是皇商,以前跟隨父親經常去異域,也與真真國一個熟通古漢文的女子頗有些交情。那女子還送給她一首五言律。所以我們看,寶琴一來就受到大家喜愛。賈母直接讓王夫人認她做了乾女兒。雖然說,賈母這個人就是喜歡美女,但寶琴身上帶的那種大家氣質也讓所有人都不討厭她。就比如說黛玉吧。開始聽說寶琴、邢岫煙、李紋、李綺來的時候,她想起自己孤苦伶仃的身世時還掉淚呢。可是後來她看到寶琴直接稱呼妹妹,連姓都不帶呢。

關於寶琴與黛玉的關係,書中有一段特別言簡意賅的描述。

那寶琴年輕心熱,且本性聰敏,自幼讀書識字,今在賈府住了兩日,大概人物已知。又見諸姊妹都不是那輕薄脂粉,且又和姐姐皆和契,故也不肯怠慢,其中又見林黛玉是個出類拔萃的,便更與黛玉親敬異常。

大家看這段話,無意中是把寶琴放在了一個居高臨下的位置上,去打量諸姐妹都不是輕薄脂粉,又看出林黛玉的出類拔萃。這從側面說明了寶琴見識高與識人准。

而她能跟黛玉迅速“親敬異常”,正是應了那句話,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道理。這說明,二人骨子裡的性格、人品是非常相近的。

那麼這段話裡還有一個重要資訊,就是“且又和姐姐皆和契,故也不肯怠慢”。她看出來,大家都跟姐姐薛寶釵關係很和契(這個詞用的是歎為觀止),因此自己也不能給姐姐丟人呢。

就這麼簡短的幾句話,瞬間讓寶琴的形象就鮮豔起來了。

那麼說到這裡呢,還是要說一下寶琴與黛玉的關係。記得黛玉一入府的時候,寶玉就說“這個妹妹以前在哪裡見過”,這就是“舊時友”的感覺。那麼這個感覺是什麼呢?其實一種就是宿世之緣,像神瑛侍者與絳珠草那樣。還有一種就是性情之緣。其實黛玉是一個真性情之人,後面馬上要借湘雲之口提到的“是真名士自風流”,說的就是黛玉。那麼,寶琴也是這種真性情之人,所以她才和黛玉一見如故。

通過這幾筆勾勒,我們不妨給寶琴畫一副像吧。

相貌上,她是黛玉版的薛寶釵;性格上,她是寶釵版的史湘雲;性情上,她是湘雲版的林黛玉。哲理不?

其實前面重點說的是寶琴與黛玉、寶釵之間的關係。那麼寶琴與湘雲呢?

(圖)電視劇《紅樓夢》劇照

湘雲對寶琴說,傻子,過來嘗嘗

前面說了,《紅樓夢》中的吃食是以細膩見長。但薛寶琴一來,眾人在蘆雪廣(此字此處念yǎn,傍山崖而建的房屋。)又開了詩會。這次的吃食不是螃蟹,而是一大塊鹿肉。

因為有了這塊鹿肉,也就有了許多的故事。眾人在準備作詩的時候,發現不見了寶玉與湘雲。

此刻,黛玉是這樣說的。“他兩個再到不了一處,若到一處,生出多少故事來。這會子一定算計那塊鹿肉去了。”

看,黛玉還是非常瞭解湘雲與寶玉的。也就是說,寶玉其實跟湘雲沒有什麼共同的話題,但唯獨在這吃上。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在大觀園,寶玉與湘雲是兩個地地道道的吃貨。

從黛玉的這番話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雖然黛玉小心眼,但她對湘雲很寬容,幾乎沒有防備之心。因為她很清楚湘雲的性格,更清楚湘雲跟寶玉之間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

鹿肉很快烤熟了。鹿肉燒烤很香很誘人啊。那邊正在擬題韻的人已經不淡定了。

探春說,“你聞聞,香氣這裡都聞見了,我也吃去。”結果,大家都跑出來吃鹿肉燒烤了。

這個時候,寶琴站在那裡。她雖然去過許多國家,但是,她真的沒有吃過燒烤!

這就是《紅樓夢》高超的地方。要說,細膩的美食可以用來對付劉姥姥,但要對付寶琴這樣見過大世面的人,就用這特別接地氣的方法。於是,才有了這反其道而行之的鹿肉燒烤。

湘雲看寶琴站在那裡。就笑道:“傻子,過來嘗嘗。”這一聲傻子,恰恰把湘雲的性格活脫脫演活了。仔細想想,大觀園眾多姐妹中,也只有湘雲對寶琴說出這樣的話來,才沒有一點突兀的感覺。

那麼寶琴就說了一句,“怪髒的”。因為以前從來沒有吃過這種露天燒烤,看著鹿肉用鐵釺子穿著然後在火上烤,所以第一感覺是不是這有點不衛生啊?

接著寶釵說的一句話讓她打消了顧慮。寶釵道:“你嘗嘗去,好吃的。你林姐姐弱,吃了不消化,不然她也愛吃。”

這真是燒烤自古人人愛。寶釵也是愛吃燒烤的。林黛玉也愛吃,但因為身體不好,所以才不敢吃。

寶琴嘗了一塊,哇!真是好吃。於是,就吃了起來。接著,平兒來了,鳳姐來了,大家一起歡樂地擼串吧。

林黛玉其實也挺想吃的,可是身體不做主啊。於是自我安慰順帶把大家“挖苦”一頓。“那裡找這一群花子去!罷了,罷了,今日蘆雪廣遭劫,生生被雲丫頭作踐了。我為蘆雪廣一大哭!”

之後,湘雲馬上反擊。她用了一句著名的話“是真名士自風流”。

那麼接下來,烤鹿肉也吃了,該作詩了。

(圖)電視劇《紅樓夢》劇照

十四首著名的謎詩今日只解其二

薛寶琴之所以能在《紅樓夢》中留下一席之地,除了她的天生麗質,還跟她的十首懷古詩有關。但在她十首詩之前,還有四首謎詩。除了湘雲的第一首有謎底,其他都是沒有謎底的。

咦?這就奇怪了。湘雲的這首詩為什麼就有謎底呢?這不就少了許多猜想了嘛。其實呀,這個謎底依然是謎面,它居然蘊藏了《紅樓夢》中一個幾百年未解的大秘密!!!

吃完鹿肉,開始時候大家是吟詩作對。後來呢,《紅樓夢》中的老祖宗賈母來了。賈母這人,有兩大愛好。一是講笑話,一是猜謎。她來了就告訴大家,咱們猜謎語吧。於是呢,吟詩就改成猜謎了。

大家紛紛制謎語,然後互相猜。而湘雲制的謎語非常非常好。謎面是一首《點絳唇》:

溪壑分離,紅塵遊戲,真何趣?名利猶虛,後事終難繼。

接著,大家紛紛猜測。然後湘雲自己就把謎底說出來了。是耍猴。

下面大家就要仔細聽了。

眾人道:“前頭都好,末後一句怎麼解?”湘雲道:“那一個耍的猴子不是剁了尾巴去的?”

這就是謎底。耍猴,一定是要剁了尾巴的。這到底是個什麼寓意呢?好吧,咱們就說說曹雪芹對紅樓夢的整體構思吧。

其實,曹雪芹寫紅樓夢寫了十年。開始時候可未必是沒有結尾的。有一種說法是,曹雪芹的《紅樓夢》本來是完整版本,有頭有尾,不是現在的一百二十回本,而是一百零八回(這點倒跟劉心武的版本暗合啊)。但是呢,由於前八十回設計構思太過精巧,後面這二十八回中怎麼寫都覺得不能完美表達了。

於是後來,曹雪芹做了一個驚天的決定。把後面二十八回全部刪除。就留下前八十回的版本。這看似不是一個完整版本的《紅樓夢》,可實際上卻恰恰最能夠把《紅樓夢》的完美展現給大家。這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紅樓夢》為什麼只有八十回的緣故!

原來,大家都被曹公耍猴了哦。尾巴被剁掉卻不知道啊。不過,大家也應理解曹公的苦衷,畢竟是“後事終難繼”啊。

那麼,曹公怕大家還是不明白他的良苦用心。他後面就繼續用謎詩來點醒大家。

於是下一首就是薛寶釵的謎詩:

鏤檀鍥梓一層層,豈系良工堆砌成?雖是半天風雨過,何曾聞得梵鈴聲!

這八十回本的《紅樓夢》,就像一座建築的框架一樣,所有的結構都已經設計的非常完美精巧,就像這一層一層的“鏤檀鍥梓”。這豈是良工巧匠能堆砌出來的呢?我們說,匠氣太重,必定不出好作品。畫畫書法寫作,莫不如此呀。那麼再看《紅樓夢》這裡裡外外的設計與建築,到處都是一種情懷呀。所以說,誰最懂情懷?誰最有情懷,是曹公啊。

那麼再看後面兩句。世人對《紅樓夢》各種猜測揣摩,就如同這:

半天風雨半天晴朗,熙熙攘攘人來人往;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試問,誰,真正聽懂了,曹公心中的梵鈴聲呢?

*作者:風林秀,魚羊秘史原創專欄作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