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堅守道德真的過時了麼?在利益社會裡怎樣做一個君子

——哀樂失時, 殃咎必至

中國人都有君子性, “謙謙君子, 文質彬彬”是大多數中國人的理想人格。 但究竟來講, 君子有什麼樣的特質呢?成為君子最至關重要的一點是什麼呢?野樹在讀書的時候, 發現《左傳》和《中庸》中有一個重要的契合點, 這個契合點大約就是君子的必備要素了!

君子如蘭

“中和之道”是什麼

中和之道就是叫人先成為理想主義者, 再成為現實主義者!

有一個詞叫和光同塵, 懂得和光同塵的人大約就是君子了。 有人說不對啊, 和光同塵那不是說老於世故麼?我說不是, 什麼人才需要“和光同塵”?超凡脫俗的人才需要和光同塵。 如果本來就是一個市儈小人, 那也無所謂“和光同塵”了。

我們一直認為儒家講“中庸”, 其實用中庸這個詞來形容儒家君子是不妥當的。 在我們當下的語言環境裡, 中庸就意味著平凡、庸俗, 而君子是絕對不會庸俗和平凡的。

相較而言, 用“中和”這個詞來形容君子是恰當的。

君子古風

《左傳》裡的中和之道

儒家對“中和”有最直接的描述:“喜怒哀樂之未發, 謂之中;發而皆中節, 謂之和。 ”這是什麼意思呢?喜怒哀樂的情緒沒有展露出來, 這叫做中;用最佳的方式表達出來, 這叫做和。

這句話很空, 但很實用。 比如說悲憤, 嶽飛用一首《滿江紅》來表達悲憤, 這就是恰當的方式;比如說歡樂,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來表達歡樂, 這就是不恰當的表達方式。

與孔子同時代的左丘明也認同這個觀點。 在《左傳》裡也有這樣的記載:“悲哀或者高興, 若不是時候, 災禍一定會到來。 面臨禍患而忘記憂愁, 憂愁一定到來。 ”後來左丘明多次用史實來驗證這個觀點, 是值得我們重視的。

中庸

《左傳》和《中庸》都是儒家的根本經典, 裡面蘊藏了真正的儒家絕學, 也是修行“君子之道”的要妙所在, “中和”則是君子修行的第一步。

君子之道:王岳川教授解讀 大學 中庸 ¥28.4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