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這6大企業有錢任性,收購失敗,賠了夫人又折兵

第一名:中鋁公司收購力拓集團。 2009年2月, 中鋁公司與力拓集團簽署了合作與之相協議, 決定以195億美元戰略入股力拓集團。 本來這筆合作將是中鋁公司成功實現轉型的最佳機會,

但是力拓集團卻私自取消了雙方的合作交易, 雖然支付了違約金, 但中鋁集團也因此錯過了寶貴的發展機會。 業界一般認為這則收購失敗的案例說明, 中國企業不能想當然, 一定要考慮到對方國家的實際情況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第二名:中國平安收購富通集團。 2007年, 中國保險巨頭平安保險集團花了18.1億歐元, 從二級市場直接購買了歐洲富通集團百分之五的股份。 可是沒想到, 2009年美國發生嚴重的金融危機波及歐洲國家, 富通集團的股價從最頂峰不到一個月就腰斬, 導致平安集團第三季度直接虧損78億人民幣。 這則失敗的案例說明中國企業在對外並購時, 必須多一分謹慎, 把風險控制放在第一位, 不能有錢任性。

第三名:華為收購3COM公司。 2007年, 華為和美國貝恩資本試圖以22億美元聯手收購3COM公司, 但是因為美方在審查當中認為此舉可能影響貿易公平以及市場公平競爭, 所以認定為壟斷, 不予通過, 導致華為白忙一場, 還承擔了20多億人民幣的利息, 最終卻沒有辦法實現收購目標。 業界一般認為華為此次收購失敗, 對於華為的影響除了增加了華為的利息支出和財務成本之外還說明在政治層面上必須依靠國家支持才能夠實現海外並購的順利進行。

第四名:TCL自殺式擴張行動。 TCL在海外收購上從來沒有停止過, 但是它的情況更加糟糕。 其掌門人李東生率領彩電業務血戰18個月, 結果虧損了18個億。 後來他將越南作為國際化的重要陣地, 由於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因素導致在越南也是舉步維艱, 最終不僅虧損連連,

還影響TCL在本土的進一步發展。 再後來, TCL與阿爾卡特集團成立了合資公司, 但卻一直處於混亂失控狀態, 所以這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收購行為被外界稱為驚天動地的自殺式擴張行動, 也使李東生戰無不勝的形象徹底消失, 也讓TCL風光不再。

第五名:中國石油收購利比亞油田。中國石油在最近的一次國際化並購當中,把戰場選擇在了非洲,但是因為利比亞政府的反對,中石油不得不放棄高達4.6億美元的收購計畫。雖然說,中石油兵強馬壯實力雄厚,不在乎這一次的失敗。但是從國際化並購的角度來說,中國企業還沒有完全做好風險控制工作,這種有錢任性的收購行為真的是要不得。

第六名:多年以前,上海市希望上汽能夠做大做強,力爭進入世界500強。因此上汽將發展的目光瞄向了海外市場收購,這個時候韓國的雙龍品牌進入了上汽的視野。當時雙龍看上去也是絕佳的收購物件,其SUV產品佔據了韓國5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且上汽對雙龍的底細十分清楚。因此這項收購在當時被認為是非常成功的案例,可惜韓國的企業工會總是興風作浪、故意找事,導致雙龍無法正常生產,最終上汽也兵敗如山倒。

第五名:中國石油收購利比亞油田。中國石油在最近的一次國際化並購當中,把戰場選擇在了非洲,但是因為利比亞政府的反對,中石油不得不放棄高達4.6億美元的收購計畫。雖然說,中石油兵強馬壯實力雄厚,不在乎這一次的失敗。但是從國際化並購的角度來說,中國企業還沒有完全做好風險控制工作,這種有錢任性的收購行為真的是要不得。

第六名:多年以前,上海市希望上汽能夠做大做強,力爭進入世界500強。因此上汽將發展的目光瞄向了海外市場收購,這個時候韓國的雙龍品牌進入了上汽的視野。當時雙龍看上去也是絕佳的收購物件,其SUV產品佔據了韓國5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且上汽對雙龍的底細十分清楚。因此這項收購在當時被認為是非常成功的案例,可惜韓國的企業工會總是興風作浪、故意找事,導致雙龍無法正常生產,最終上汽也兵敗如山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