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銀行中的聰明人為何反而升不上高位?

在其位不謀其政。

全文3429字, 讀完大概5分鐘, 供你參考。

金融八卦女特約作者:麒鑒

張進是春秋銀行東方省分行的副行長, 主管授信業務和風險管理的副行長, 半年前, 他不顧行長再延長一年任期的挽留, 堅決按照規定退了休。

今天早上剛吃完飯, 張進的夫人就聽見他哼起京劇《空城計》中的唱段:

“我正在城樓觀山景

耳聽得城外亂紛紛”

張進一直喜歡唱幾句京劇, 那城頭看的風景仿佛是張進內心的獨白。 張進的夫人不知道今天看的風景是福是禍, 不知道是張副行長自己又遇到了什麼風景?還是分行又有了什麼風景可看?

因為張進每次唱《空城計》裡的這個唱段, 都是分行發生了大事情。

1、跳出旋渦, 讓行長背鍋

第一次是省分行行長李偉由於省分行一筆大額貸款出現逾期, 被問責降級調回總行的那一天。

本來風險管理是總行對省分行風險管理副行長直接授權, 分行行長在風險系統中僅僅是可以一票否決權的角色。 換句話說, 行長說行不一定行, 行長如果說不行肯定不行。

因此出現貸款風險, 分管授信業務的副行長肯定是責無旁貸的承擔直接責任, 分行行長一般也就承擔領導責任, 是第二責任。

這筆出事的貸款業務是當地一家房地產公司貸款。 但這次的業務卻與眾不同。

不同之處在於授信審批委員會討論過,

張進也覺得這筆業務風險不大, 企業財務狀況和現金流非常好, 收益也不錯, 只是張進覺得行長李偉太關心這筆業務, 所以心裡就有了一些疑慮, 當時就沒有做出決議, 說下次再議。

也是巧合, 張進正好去外地參加總行安排的兩周學習, 按照規定將授信審批許可權轉給授信審批處處長林小林。 如果業務較急, 處長可以根據授權召開審批委員會, 行長李偉就要求在張進副行長外出時召開授信審批委員會會議。

本來嘛, 行長可以不參加的, 但他的出現無疑讓人多了一些遐想。 會議審批通過了這筆貸款, 並及時發放了貸款。 誰也沒有想到, 由於房地產政策發生了變化, 項目沒有達到預期銷售, 這筆貸款的還款就出了問題。

總行在對這筆逾期業務問責時, 認為行長李偉這是有意規避主管行長的風險管理, 況且還參加了審批委員會會議, 對這筆業務的風險承擔主要領導責任, 被總行降級調回總行工作;授信審批處處長林小林承擔直接責任, 被降級留在分行安排工作並調離風險條線。

而張進因沒有參加會議、沒有在決議上簽字而不承擔任何責任。

總行來分行宣佈決定的那一天, 張進夫人就聽見副行長大人唱起:“我正在城樓觀山景, 耳聽得城外亂紛紛。 ”

2、裝病住院, 請同事擔責

第二次是分行主管行銷的副行長被免職的那天。

主管行銷的副行長叫東方景, 他被免職的原因是因為一筆重組貸款。 說是貸款, 其實是一筆8億元的信託計畫,

而且是前任行長和前任主管信貸業務風險的副行長任上所為。

這筆業務說簡單也簡單, 因為分行對企業有授信的批復, 只是因為沒有貸款規模而從貸款變通為信託計畫;

說複雜也複雜, 從操作方式上看, 天津的一家信託成立信託計畫、對應北京的一家證券公司的資產管理計畫、再對應北京的一家信託公司的信託計畫、再對應一家銀行的理財資金, 最後由分行出具所有的風險兜底。

如此複雜沒有一個人能說清楚為什麼, 因為多一個機構的介入就增加了融資企業的成本或者減少銀行端的收益。

新的行長和張副行長到位後, 發現了這筆業務, 最簡單的辦法當然是上報總行, 由總行出面解決。

但總行的相關部門和主管領導不希望分行上報,

因為只要上報, 總行就不得不對這筆業務啟動問責程式, 就不知道會牽涉多少人了, 而且總行的人員也難免受處理。

再說許多分行都這麼做, 一旦這筆業務暴露, 其它業務都要進行檢查, 一旦全部檢查出來, 要麼是全部轉入表內變成貸款, 處理手續複雜不說, 總行也沒有這麼大的消化能力;同時要上報監管部門, 有可能會受到處罰。

因此, 總行希望分行妥善處理。 好在業務是兩年期, 還有時間進行處理或者到時再延期處理。

但到期之前, 監管部門出臺了政策要求:

銀監會將繼續秉承“實質重於形式原則”, 審慎推進金融產品創新, 銀行推動理財業務主要賺取管理費, 嚴禁利潤分成, 嚴禁風險兜底,嚴禁“脫實向虛”。

這對影子銀行業務特別是信託業務和證券資產管理計畫中銀行承擔的兜底條款進行了明確的禁止。

那麼,這筆業務到期如果轉入表內沒有那麼大的規模,如果續期則必須繼續出兜底函,這就是明確的違規了。到期前,分行行長一再要求提前安排措施,東方景也是積極地推動這筆業務續期以爭取化解時間。

距離這筆業務到期還有兩個星期時,在行長的要求下曾經召開過一次專題會議,希望對這筆業務做出決策。

在會議上張進以有些情況還需要瞭解為由沒有決策。一周以後,張進以牙齒治療需要住院為由休假兩周。

而這筆業務馬上到期不能再拖,在東方景的主持下,這筆業務續期一年,而兜底函及所有文本由東方景簽字並加蓋分行公章。一年以後,這筆業務出現逾期,相關信託、證券、出資銀行要求分行兌付,並對總行出具了催款律師函。

總行高度重視,迅速成立工作組對這筆業務進行調查。

結論是:

在監管部門已經明確不能再出具兜底函的情況下,分行仍然出具兜底函,且違反銀行對企業授信的條件,改變授信用途,在風險部門已經提示風險的情況下,仍然續期這筆業務,屬於嚴重違規、規避風險條線的業務風險管理。

東方景應該承擔主要責任,免去副行長職務,等待進一步處理。

而張進明確提示了風險,況且在最後決策時沒有參加會議,不承擔責任。

在宣佈處罰決定後,張副行長回到家,就在陽臺上一邊澆花一邊反復唱起:我正在城樓觀山景,耳聽得城外亂紛紛。

3、裝聾作啞,一問三不知

第三次是現任行長周磊違反財經紀律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李進行長受處理調回總行,總行把西河省分行行長周磊調回東方省任行長。周磊是原東方省分行副行長,受到原行長的排擠被調到西河省,也是運氣來了擋不住,半年以後西河省分行行長離職,周磊意外被提拔為行長。

這個周磊是信貸員出身,做專案是一把好手,但管理上就有些忽左忽右,其最喜歡的事情是給員工發現金獎勵,會場上一大包一大包的現金讓人想起過去分田分地分牛羊的時代。

本來發現金刺激員工的積極性也無可厚非。但周磊通常是先建立“小金庫”,再從裡面拿錢發現金。

而“小金庫”是違反財經紀律的。

以前分行主管財務的副行長是錢子青。錢副行長是一位特別謹慎、膽小怕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人,在所有行領導中資歷最老,陪伴了四任行長。當周磊提出建“小金庫”時,錢子青堅決反對。周磊很不滿意。

錢子青退休後,因為沒有及時配備主管財務的副行長,周磊就決定讓張進臨時分管計畫財務。

調整分工後的第一天,周磊就找張進商量關於“小金庫”的事。張進就以各種藉口打哈哈,拖著不辦。後來,周磊就直接找計畫財務處長、辦公室主任直接辦理了300萬的“小金庫”。

計畫財務處長幾次找張進簽字,張進都推來拖去沒有簽字。這樣一拖再拖居然拖了三個多月。直到有人向總行揭發了省分行的違規設立“小金庫”的問題。

總行接到舉報後派專門的工作來檢查。

周磊一口咬定此事與張進商量過,張進則堅決否認;計畫財務處長也說向周進彙報過,張進則一問三不知。

張進舉證:

這件事情既沒有上會研究過,也沒有自己的簽字。總行查來查去在所有的票據上都沒有張進的簽字,證明張進確實是不同意的,起碼沒有證據表明張進同意了此事。

但是張進也受到了連累。因為在300萬的“小金庫”裡,給員工發放獎勵200萬,還有100萬用於分行領導,其中行長20萬、副行長15萬、副等級工會主席10萬。但張進回答確實沒有拿,其它行級領導都承認了,只有張進堅決否認。

最後,總行決定:周磊因違反財經紀律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扣除一個季度獎金;計畫財務處長受到嚴重警告處分。

而張進不了了之。在宣佈決定後,張副行長回到家,就在陽臺上反復唱起:我正在城樓觀山景,耳聽得城外亂紛紛。

4、給你升職,你能挑起擔子嗎?

銀行進入多事之秋,而張進副行長面對出現的問題時,都能獨善其身,每一次都能化險為夷,不知道是因為堅持了原則,還是因為老謀深算。總之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而《空城計》中的唱段每每迴響在張進家的陽臺上:

“我正在城樓觀山景

耳聽得城外亂紛紛”

於是有人說,在銀行是看的給幹的提意見,我在山上看風景,你在山下拼命幹,看的長壽過百年,幹的早早滾了蛋。

不敢、不想承擔責任,雖然有時能規避風險,可最後就被抓了典型。而張副行長到最後也沒能提正,不就是輸在了他的“精明”上嗎?

《人民的名義》中區長孫連成心懷宇宙,卻連一個小小的服務視窗都硬拖著不改。這叫什麼,懶政!最終被發配到培訓班,連降三級,被逼得辭職。所以說,在其位就要謀其政。

做事的也好,看戲的也罷,能擔起重的擔子,才坐得穩高的位子。風景,在每個人的心裡。

嚴禁風險兜底,嚴禁“脫實向虛”。

這對影子銀行業務特別是信託業務和證券資產管理計畫中銀行承擔的兜底條款進行了明確的禁止。

那麼,這筆業務到期如果轉入表內沒有那麼大的規模,如果續期則必須繼續出兜底函,這就是明確的違規了。到期前,分行行長一再要求提前安排措施,東方景也是積極地推動這筆業務續期以爭取化解時間。

距離這筆業務到期還有兩個星期時,在行長的要求下曾經召開過一次專題會議,希望對這筆業務做出決策。

在會議上張進以有些情況還需要瞭解為由沒有決策。一周以後,張進以牙齒治療需要住院為由休假兩周。

而這筆業務馬上到期不能再拖,在東方景的主持下,這筆業務續期一年,而兜底函及所有文本由東方景簽字並加蓋分行公章。一年以後,這筆業務出現逾期,相關信託、證券、出資銀行要求分行兌付,並對總行出具了催款律師函。

總行高度重視,迅速成立工作組對這筆業務進行調查。

結論是:

在監管部門已經明確不能再出具兜底函的情況下,分行仍然出具兜底函,且違反銀行對企業授信的條件,改變授信用途,在風險部門已經提示風險的情況下,仍然續期這筆業務,屬於嚴重違規、規避風險條線的業務風險管理。

東方景應該承擔主要責任,免去副行長職務,等待進一步處理。

而張進明確提示了風險,況且在最後決策時沒有參加會議,不承擔責任。

在宣佈處罰決定後,張副行長回到家,就在陽臺上一邊澆花一邊反復唱起:我正在城樓觀山景,耳聽得城外亂紛紛。

3、裝聾作啞,一問三不知

第三次是現任行長周磊違反財經紀律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李進行長受處理調回總行,總行把西河省分行行長周磊調回東方省任行長。周磊是原東方省分行副行長,受到原行長的排擠被調到西河省,也是運氣來了擋不住,半年以後西河省分行行長離職,周磊意外被提拔為行長。

這個周磊是信貸員出身,做專案是一把好手,但管理上就有些忽左忽右,其最喜歡的事情是給員工發現金獎勵,會場上一大包一大包的現金讓人想起過去分田分地分牛羊的時代。

本來發現金刺激員工的積極性也無可厚非。但周磊通常是先建立“小金庫”,再從裡面拿錢發現金。

而“小金庫”是違反財經紀律的。

以前分行主管財務的副行長是錢子青。錢副行長是一位特別謹慎、膽小怕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人,在所有行領導中資歷最老,陪伴了四任行長。當周磊提出建“小金庫”時,錢子青堅決反對。周磊很不滿意。

錢子青退休後,因為沒有及時配備主管財務的副行長,周磊就決定讓張進臨時分管計畫財務。

調整分工後的第一天,周磊就找張進商量關於“小金庫”的事。張進就以各種藉口打哈哈,拖著不辦。後來,周磊就直接找計畫財務處長、辦公室主任直接辦理了300萬的“小金庫”。

計畫財務處長幾次找張進簽字,張進都推來拖去沒有簽字。這樣一拖再拖居然拖了三個多月。直到有人向總行揭發了省分行的違規設立“小金庫”的問題。

總行接到舉報後派專門的工作來檢查。

周磊一口咬定此事與張進商量過,張進則堅決否認;計畫財務處長也說向周進彙報過,張進則一問三不知。

張進舉證:

這件事情既沒有上會研究過,也沒有自己的簽字。總行查來查去在所有的票據上都沒有張進的簽字,證明張進確實是不同意的,起碼沒有證據表明張進同意了此事。

但是張進也受到了連累。因為在300萬的“小金庫”裡,給員工發放獎勵200萬,還有100萬用於分行領導,其中行長20萬、副行長15萬、副等級工會主席10萬。但張進回答確實沒有拿,其它行級領導都承認了,只有張進堅決否認。

最後,總行決定:周磊因違反財經紀律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扣除一個季度獎金;計畫財務處長受到嚴重警告處分。

而張進不了了之。在宣佈決定後,張副行長回到家,就在陽臺上反復唱起:我正在城樓觀山景,耳聽得城外亂紛紛。

4、給你升職,你能挑起擔子嗎?

銀行進入多事之秋,而張進副行長面對出現的問題時,都能獨善其身,每一次都能化險為夷,不知道是因為堅持了原則,還是因為老謀深算。總之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而《空城計》中的唱段每每迴響在張進家的陽臺上:

“我正在城樓觀山景

耳聽得城外亂紛紛”

於是有人說,在銀行是看的給幹的提意見,我在山上看風景,你在山下拼命幹,看的長壽過百年,幹的早早滾了蛋。

不敢、不想承擔責任,雖然有時能規避風險,可最後就被抓了典型。而張副行長到最後也沒能提正,不就是輸在了他的“精明”上嗎?

《人民的名義》中區長孫連成心懷宇宙,卻連一個小小的服務視窗都硬拖著不改。這叫什麼,懶政!最終被發配到培訓班,連降三級,被逼得辭職。所以說,在其位就要謀其政。

做事的也好,看戲的也罷,能擔起重的擔子,才坐得穩高的位子。風景,在每個人的心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