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6年我國機床消費額與產量穩居世界前列

德國機床商協會(VDW)在4月17-22日召開2017年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CIMT)期間發佈了2016年全球機床市場的部分資料。 資料顯示, 雖然2016年全球機床消費下降3%, 中國仍以217億歐元再次奪魁, 若以歐元計算, 降幅不足1%。

同期, 美國和德國則以78億歐元和60億歐元分列機床消費榜單的第二和第三位, 其中美國市場消費額下降2%, 德國市場增長4%。 這意味著, 中國市場幾乎是美國或德國市場的三倍。 此外, 在位居前列的市場中, 義大利、印度和日本也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產量方面, 中國以172億歐元, 繼續領跑國際市場, 德國和日本以112億歐元和110億歐元分列二、三位。

出口方面, 在機床行業回暖, 國際競爭加劇的情況下, 傳統機床製造大國依然優勢明顯, 德國機床製造企業以76億歐元總額成為2016年全球出口冠軍。 相比之下, 日本受亞洲需求疲軟影響, 出口額損失近五分之一, 下降至66億歐元。

德國機床製造商協會經濟部長Gerhard Hein在發佈會上表示, 2017年對於數位網路化生產以及可用於工業4.0的解決方案領域來說, 挑戰與機會並存。

實現效率高速增長的前提是獲取並分析機械和流程資料, 然而在這方面仍存有一些障礙, 例如介面標準化、資料安全、資料主權、責任問題、員工技能、勞動立法等。 Gerhard Hein對介面記者表示, 統一的“語言”至關重要, 不同國家的機床企業都有自身的屬性特點, 流暢的溝通協作是推動機床行業工業4.0的關鍵。

從中國機床行業來看, 中國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統計資料顯示, 2016年國內機床消費總額達到275億美元(約合1892.72億人民幣), 同比持平, 結束了自2011年以來的連續下降趨勢。 目前行業產出呈現出恢復性增長, 達到了229億美元(約合1576.12億人民幣), 同比增長3.6%, 實現了由負轉正的態勢。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最近發佈的資料顯示2016年中國機床工具行業景氣度指數為53.9%, 環比回升19.4個百分點。 其中數控裝置和功能部件的景氣度最高, 為68.4%。

中國機床工具行業景氣度指數由訂單、經營、成本、環境、預期五類單項指標綜合組成。

面對經濟增長放緩和結構調整的深入, 部分機床企業轉型升級成果顯著, 在新能源汽車、"三航兩機"等領域取得了核心技術突破,

有力提升了數控機床產品的競爭力,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當值理事長龍興元在2017年機床製造業CEO國際論壇上介紹到。 同時, 他表示汽車行業將成為中國機床行業的新動力。

《2016-2020年中國數控機床市場投資分析和前景預測報告》中個的資料顯示, 我國在中高檔數控系統研究開發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2010年以來中國機床行業累計在航空航太、能源、傳播、汽車等重點領域實現了3.5萬餘台國產終稿當數控機床的應用, 實現了進口替代。

但是必須注意的是, 我國在部分高檔數控機床技術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方面還與國際先進水準存在一定差距。 如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在機床製造業CEO國際論壇中所說的那樣,

中國機床行業依然任重道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