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四大新狀況,銀聯暫停收單市場“追償”罰款!

《金卡生活》雜誌獨家獲悉, 中國銀聯將於近期啟動“銀聯卡受理市場規範轉型”工作, 由事後集中整治為主, 逐步向事前預防和事中控制的方向進行調整,

暫停經濟約束手段。 追償清算等經濟約束手段對於遏制“套碼”等違規行為, 其作用在行業有目共睹, 此次暫停, 原因何在?

從中國銀聯非銀行支付機構工作會議上瞭解到, 銀聯卡受理市場的相關資訊。 首先, 自2016年9月6日起取消商戶行業分類, 縮小刷卡手續費價差(以下簡稱“9·6價改”)之後規範形勢整體向好, “套碼”等受理市場違規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受理市場的規範形勢正不斷好轉, 呈現良性迴圈趨勢, 提供了調整規範工作策略的有利時機。 其次, 經濟約束從來都只是工作手段, 不是目標, 適時優化升級工作手段有助於更好的實現工作目標。 目前, 銀聯已逐步探索建立了商戶現場註冊評估、譴責、通報、業務退出等新的工作機制,

對約束各類受理市場違規行為起到了良好成效, 當前規範工作的開展已不再單獨依賴經濟約束手段。 再次, 規範工作的核心是為創新和發展保駕護航, 適時調整規範工作策略, 採用更多的預防手段代替原有的事後經濟約束, 能更好的鼓勵市場中的各參與主體積極的開展業務拓展工作, 並發揮自身特長進行產品創新, 從而進一步激發產業活力, 打造產業發展良性迴圈的局面。

不過會上主辦方也表示, 此次規範工作調整, 不意味著銀聯規範工作力度的減弱, 反而因為我們配套工作措施的加強, 今後業務違規會變得更難, 違規行為會更容易被發現, 違規成本也將更高。

據此, 《金卡生活》雜誌詳解暫停經濟約束手段的原由,

以及銀聯卡受理市場規範轉型的思路。

規範形勢整體向好 工作手段靈活調整

“9·6價改”成了規範形勢“分水嶺”, “套碼”商戶數量、持卡人投訴“套碼”行為的數量的降幅分別約六成和八成。

“9·6價改”之前, 銀聯卡受理市場存在商戶行業分類, 各行業的刷卡手續費存在一定的價差, 一些收單機構採用“套碼”等違規方式, 從而降低其成本, 獲取高收益。 此行業劣行直接損害了受理市場其他參與機構的利益, 造成市場混亂。 基於遏制“套碼”等現象, 中國銀聯採用經濟約束手段, 通過追償的方式挽回了其他市場參與機構的損失, 對違規機構形成了有力震懾。 通過七年左右的運作, 經濟約束有效地遏制了“套碼”等衝動,

也成為推動收單機構規範發展的有力抓手, 淨化了受理市場環境。

“9·6價改”之後, 由於國家發改委、中國人民銀行取消商戶行業分類、縮小了刷卡手續費價差, “套碼”的生存空間日益受到局限, 定價機制對於規範銀聯卡受理市場起到了關鍵作用。

與此同時, 中國銀聯近年來對規範工作進行了系統性優化, 形成了覆蓋收單業務“事前、事中、事後”的全程規範體系, 其重點也由“事後約束”轉向“事前防控”。

在“9·6價改”導向與中國銀聯系統性規範的雙重作用下, “套碼”等受理市場違規行為得到了有效遏制。 “9·6價改”之後, 從知情人士瞭解到, “套碼”資料相比“9·6價改”之前大幅減少。 其中, “套碼”商戶數量、持卡人投訴“套碼”行為的數量的降幅分別約六成和八成。

引導服務行業, 規範護航創新

相較于單一的經濟約束, 引導性的規範更能激發收單機構積極性, 促進受理市場發展。

《金卡生活》雜誌瞭解到, 鑒於受理市場的規範形勢不斷好轉, 中國銀聯因勢利導, 匹配當前良性迴圈趨勢, 在規範受理市場方面做出了必要的優化和調整。

在中國銀聯看來, 銀聯卡受理市場規範工作的核心是為創新和發展“保駕護航”, 當然, 這也是行業業已達成的共識, 也高度契合銀聯卡受理市場長期以來鼓勵創新和發展的主基調。

在規範工作形勢不斷向好的前提下, 中國銀聯及時對受理市場規範工作策略做出調整, 採取更多預防手段替代原有的事後經濟約束。 以期在機構之間, 逐步培育“良幣驅逐劣幣”的氛圍。銀聯此舉是一著妙棋,它能更好地鼓勵市場參與主體積極拓展業務,並結合自身特長進行產品創新,進一步激發產業活力。

主“預防”輔“約束”,全程“戒嚴”

《金卡生活》雜誌瞭解到,中國銀聯將進一步優化規範工作思路,探索更多的規範管理手段,建立涵蓋“事前、事中、事後”的規範工作體系,逐步形成“預防為主、約束為輔”,由事後約束逐漸向事前預防轉移的市場規範的新局面。

事前,加大商戶准入管控。一旦加入銀聯網路的商戶都要與工商總局的商戶資訊基本比對一致。而申請非標準價格的商戶還需要進行現場註冊,提交商戶照片、位置資訊等更為詳細的材料,當審核通過之後,才能准入。這樣,在事前保障商戶的真實性,進入銀聯網路之後違規的可能性從而大大降低。

事中,分類管理收單機構。作為新的手段,通過提前預防和引導替代了經濟約束。因此,便要從市場合作、風險管控、業務規範等多個維度,對機構進行全面客觀評價,從而引導其合規發展,加強其風險的防控意識,提高其業務的創新能力。當然,最終目的在於鼓勵快速發展評價較好的機構,推動規範運行評價較差的機構,從而形成“雙軌運行”,實現“劣幣讓道良幣”。

事後,建立退出機制。對於違規情況達到一定比例的機構,逐步在業務類型、展業地區、展業時間等多個維度實施退出,直至終止全部業務,退出銀聯網路,這也是銀聯不得不祭出的“狠招”。

手段做優化,力度添“加法”

中國銀聯優化和調整規範銀聯卡受理市場工作策略體現“兩個不代表”,即不代表減少規範手段,不代表減弱規範力度。不僅如此,偵測、監控的手段還要進一步加強,頻率還要進一步提高。同時,商戶的真實性工作要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的要求,下大力氣整治。

結合當前的監管、市場、競爭等形勢,銀聯充分判斷市場規範工作的情況,以“事前准入、事中管理、事後退出”階段的優化管理,替代了簡單的經濟約束手段,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由於銀聯卡受理市場規範具有長期性和系統性,或出現違規行為反復等可能。《金卡生活》雜誌獲悉,銀聯將持續監控違規行為,分析市場發展趨勢,若出現違規行為“回潮”,不排除將重新啟動經濟約束。

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銀聯“關上了一扇小窗,卻也打開了更大的一扇門”。轉型後的規範工作手段既能有效遏制違規行為,又能充分發揮收單機構的主觀能動性,良性迴圈的市場態勢可期可待。

逐步培育“良幣驅逐劣幣”的氛圍。銀聯此舉是一著妙棋,它能更好地鼓勵市場參與主體積極拓展業務,並結合自身特長進行產品創新,進一步激發產業活力。

主“預防”輔“約束”,全程“戒嚴”

《金卡生活》雜誌瞭解到,中國銀聯將進一步優化規範工作思路,探索更多的規範管理手段,建立涵蓋“事前、事中、事後”的規範工作體系,逐步形成“預防為主、約束為輔”,由事後約束逐漸向事前預防轉移的市場規範的新局面。

事前,加大商戶准入管控。一旦加入銀聯網路的商戶都要與工商總局的商戶資訊基本比對一致。而申請非標準價格的商戶還需要進行現場註冊,提交商戶照片、位置資訊等更為詳細的材料,當審核通過之後,才能准入。這樣,在事前保障商戶的真實性,進入銀聯網路之後違規的可能性從而大大降低。

事中,分類管理收單機構。作為新的手段,通過提前預防和引導替代了經濟約束。因此,便要從市場合作、風險管控、業務規範等多個維度,對機構進行全面客觀評價,從而引導其合規發展,加強其風險的防控意識,提高其業務的創新能力。當然,最終目的在於鼓勵快速發展評價較好的機構,推動規範運行評價較差的機構,從而形成“雙軌運行”,實現“劣幣讓道良幣”。

事後,建立退出機制。對於違規情況達到一定比例的機構,逐步在業務類型、展業地區、展業時間等多個維度實施退出,直至終止全部業務,退出銀聯網路,這也是銀聯不得不祭出的“狠招”。

手段做優化,力度添“加法”

中國銀聯優化和調整規範銀聯卡受理市場工作策略體現“兩個不代表”,即不代表減少規範手段,不代表減弱規範力度。不僅如此,偵測、監控的手段還要進一步加強,頻率還要進一步提高。同時,商戶的真實性工作要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的要求,下大力氣整治。

結合當前的監管、市場、競爭等形勢,銀聯充分判斷市場規範工作的情況,以“事前准入、事中管理、事後退出”階段的優化管理,替代了簡單的經濟約束手段,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由於銀聯卡受理市場規範具有長期性和系統性,或出現違規行為反復等可能。《金卡生活》雜誌獲悉,銀聯將持續監控違規行為,分析市場發展趨勢,若出現違規行為“回潮”,不排除將重新啟動經濟約束。

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銀聯“關上了一扇小窗,卻也打開了更大的一扇門”。轉型後的規範工作手段既能有效遏制違規行為,又能充分發揮收單機構的主觀能動性,良性迴圈的市場態勢可期可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