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喜劇大師—查理·卓別林

在2005年的“喜劇家的喜劇家”的大選中卓別林被同行選為最偉大的20名喜劇家之一。 卓別林終身是無神論者。 宗教在他眼裡只有被開玩笑的分。 他有一次取笑說:“我願意扮演耶穌, 我最適合這個角色了因為我是一名喜劇演員。 ”

查理·斯賓塞·卓別林, 英國喜劇演員。 1889年, 卓別林出生於英國倫敦南部地區的一個演藝家庭, 父母都是藝人。 從他很小的時候開始他的父母就分居, 查理與他的同母異父的哥哥雪尼·卓別林隨他們的母親生活。 1896年他的母親失業, 兄弟兩人被送入倫敦蘭貝斯區的一個少年感化院。

幾周後他們又被送入一個收養孤兒的學校。 卓別林12歲半時, 父親酗酒去世, 母親患精神病, 最後被送入一個精神病院。 當時雪尼和查理不知道他們還有一個被父親撫養大的同母異父的兄弟, 後來這個兄弟跟查理·卓別林在好萊塢的製片廠中工作。 因父親在37歲時早逝, 母親又患神經病, 年幼的卓別林被送進貧民孤兒學校。 7年後, 他離開了孤兒學校, 成了一名流浪兒。 他當過報童、雜貨店小夥計、玩具小販、醫生的小傭人、吹玻璃的小工人, 還在遊藝場掃過地。

早年的貧困生活啟發了他後來創造流浪漢的靈感;小鬍鬚、細手杖、大號褲子及皮鞋, 以及歪歪扭扭的正式晚禮服, 暗示了在兒童天真的想像中的威嚴的成人, 意在用一個天真無邪的形象重新塑一個下層階級的代表。 17歲時, 卓別林進入了當時非常有名的卡爾諾劇團。 在這裡, 卓別林有生以來遇到了使他終生受益的良師卡爾諾, 正是卡爾諾, 把卓別林帶進了喜劇的最高行列。 1894年卓別林五歲時在倫敦的一俱樂部代替他的母親首次登臺表演.。

此後他在一個雜技團裡工作, 次年在弗萊德·卡爾諾(Fred Karno)的喜劇團裡扮演小丑。 根據美國移民紀錄查理·卓別林是於1912年10月2日隨同卡爾諾默劇劇團進入美國的。 卓別林在那裡與喜劇演員瑪布林·諾曼德合作。 1914年到1923年間, 卓別林拍攝了大量的短片, 以精湛的默劇技巧、完美的銀幕形象成為聞名世界的喜劇演員——事實上他可以說是第一名世界明星。 之後卓別林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 這樣他可以自己控制自己的電影。

卓別林基於他真正藝術家的天性, 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幽默對生活基礎的特殊意義。 他開始從早期的滑稽電影中擺脫出來, 逐漸地把嚴肅的題材和喜劇片的傳統手法非常巧妙地結合起來。 在卓別林對現實的諷刺影片中佔有特殊地位的、是他1918年拍攝的《狗的生涯》。 這部影片中, 深思代替了嬉笑, 憂鬱代替了嘲弄。 通過這部影片, 他放棄了濫用的低級趣味, 而以發人深省的笑代替了純生理的笑;用同情的微笑代替哈哈大笑。

“不朽的流浪者”夏爾洛, 露宿街頭, 處處受辱, 當他從職業介紹所碰了壁狼狽地走出來時, 茫然地看見門口的幾隻狗正在爭奪一塊骨頭。 這辛酸的一筆正是殘酷人生的真實寫照, 也是童年卓別林的真實寫照。

狗的生涯 海報

1929年從美國開始的經濟危機迅速席捲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 此時拍攝的《城市之光》描寫夏爾洛愛上一個賣花的盲女,盲女卻誤以為他是百萬富翁。為了給賣花女攢錢治病,夏爾洛吃盡苦頭弄來一筆錢,賣花女眼睛治好才知道自己的恩人原來是個乞丐式的窮人。提出的問題更為尖銳深刻的片子是《摩登時代》。貪得無厭的資本家為了追求利潤,不顧工人死活,無限增加工人的勞動強度,甚至異想天開地發明“吃飯機”,連工人短短的午飯時間也不放過。由於夏爾洛整天在傳送帶旁操作,機械地重複擰螺絲的單調工作,因而神經失常,被送進醫院,然而等病治好了,他卻失業了。這部影片不僅思想內容深刻,而且在演技上也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城市之光 劇照

譴責戰爭販子和軍火商的《凡爾杜先生》,描寫銀行小職員凡爾杜忠心耿耿地幹了二十年,受盡剝削,在一次經濟危機中被踢出銀行,為了養家糊口,被迫走上了犯罪道路。後來,由於股票買賣陷於破產,妻子和兒子也在危機的旋渦中雙雙去世。他失去了“寄託”,在絕望之餘他再次偶遇已經成為軍火商妻子的拉塞妮,在一番交談之後,他毅然自行投案。他說:“殺了一個人就說這人是罪犯,殺了幾百萬人卻說他是英雄。在這個世界上,只要有權勢就能獲得成功……”為此美國政府掀起對卓別林的迫害。《凡爾杜先生》在美國許多大城市被禁映。1947年12月,卓別林在巴黎報紙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我向好萊塢宣戰”的文章,向全世界控訴他所遭遇的迫害。

1918年卓別林創建了他自己的好萊塢公司, 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對自己的電影的藝術和經濟上的控制。在此後的35年中他使用這個獨立性創造了許多不朽的傑作,這些作品不失其娛樂價值和影響力。其中包括短喜劇《狗的生涯》(1918年)和《發薪日》(1922年)。長的作品有《槍上肩/從軍記》(1918年)和《朝聖者》(1923年)。此外還有他的無聲電影經典,其中包括《小孩/尋子遇仙記》(1921年)、《巴黎一婦人》(1923年)、《淘金記》(1925年)和《馬戲團》(1928年)。

有聲電影被發明後他還拍了兩部他最著名的無聲電影《城市之光》(1931年)和《摩登時代》(1936年),此後他轉向有聲電影。在卓別林的無聲電影中他自己配音樂和聲音效果。《城市之光》是卓別林喜劇因素與情感交配得最完美的一部作品。詹姆斯·艾吉1949年寫道,這部片子的結束部分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一段表演。

摩登時代 劇照

卓別林的有聲電影包括《大獨裁者》(1940年)、《凡爾杜先生》(1947年)和《舞臺生涯》(1952年)、《一個國王在紐約》(1956—1957年)。卓別林的第一部有聲電影《大獨裁者》,是專門針對阿道夫·希特勒和納粹主義所製作,並於美國放棄孤立主義參戰的前一年發表。在當時的政治氣候下,這部影片的訴求相當大膽。它生動地寫明德國納粹主義的醜惡,並塑造一個生動的猶太角色,描寫他遭受到的迫害。卓別林在這部電影中同時扮演了一位類似(包括面目形狀上的類似)希特勒的納粹獨裁者和一位受納粹主義殘酷迫害的猶太理髮師。酷愛電影的希特勒看了這部電影兩次(希特勒個人的影院徵求的影片的紀錄尚存)。此外希特勒與卓別林的生日只差四天(希特勒出生於1889年4月20日)。

大獨裁者 劇照

卓別林的政治觀點始終傾向左派。從的角度來看他的政治見解相當緩和,但是在1940年代的美國(加上他的影響力、他的知名度以及作為一個外國僑民)許多人認為他的政治觀點是非常極端、非常危險的。在大蕭條前卓別林的無聲電影的政治性不強,他的流浪漢的角色只不過是貧困,有時與法律發生衝突。卓別林1930年代的電影就非常政治化了。《摩登時代》描述了工人和窮人在工業社會中的不幸狀態。1940年的《大獨裁者》最後的一段演講批評了愛國民族主義受到了強烈的反對。卓別林於1942年公開要求幫助蘇聯在歐洲開闢一個第二戰場也是一個非常受爭議的事件。1947年的《凡杜爾先生》使用黑色幽默的手段批評資本主義,在許多美國城市裡發生了抗議這部影片的事件。1957年卓別林在歐洲拍攝了《紐約王》,使用幽默的手段來諷刺1952年導致他被迫離開美國的政治迫害和人心惶惶的多疑。拍了這部影片後卓別林喪失了拍公開的政治性電影的興趣,他說喜劇演員和小丑應該不政治性,應該“站在政治之上”。

儘管卓別林非常成功,而且從1914年至1952年始終住在美國,但他是一直保持著他的英國國籍。在麥卡錫主義時期,他被指責從事“非美行為”,並懷疑傾向共產黨。約翰·愛德格·胡佛下令聯邦調查局秘密收集卓別林的情報並建立了一個秘密檔案,胡佛還試圖將卓別林驅逐出境。1942年卓別林呼籲打開第二歐洲戰場後聯邦調查局對卓別林的壓力加強。1940年代末這個壓力達到頂點,美國議會威脅要審問他。但是最後這個威脅沒有變成現實,可能是因為反對他的政治家怕他諷刺和嘲弄審問者的才能。1952年卓別林離開美國,他本來打算短暫訪問英國家鄉。胡佛聽到這個消息後與美國移民歸化局商議取消卓別林的入境允許。卓別林決定留在歐洲,他定居瑞士沃韋。期間遊歷各國,受到了畢卡索、英國女王、法國總統、赫魯雪夫、周恩來等人的接見。1972年他與他的夫人短暫回訪美國來領取奧斯卡榮譽獎。儘管他是受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邀請回到美國的,美國當局只給他發了一個為期兩個月的一次性入境簽證。不過此時美國公眾裡反對卓別林的政治情緒已經消失了,他的回訪非常成功。

1977年12月24日,身體強健的世界著名喜劇大師卓別林,在瑞士的韋微設雞尾酒宴與親友歡聚。酒席間,卓別林開懷暢飲,談笑風生。酒後,家人及親友都入睡了,而卓別林還不能入睡,就服用了幾片安眠藥,不久就昏昏沉沉地睡了。深夜,家人發現卓別林“一睡不醒”。卓別林的遺體運回美國後,美國政府調動一些專家查其死因,都沒有結果。後來,紐約市的著名生物化學家利伯和他的助手,對卓別林的死因進行了細緻的分析研究,並進行大量的實驗室檢查,結果顯示卓別林是死于酒後服用鎮靜催眠藥。他被葬在沃州科西埃—蘇爾—沃韋的墓地中享年88歲。1978年3月1日有人盜走了卓別林的遺體並以此試圖向他的家人索錢。但是盜墓者被捕,十一周後他的遺體在日內瓦湖附近被尋回。他被葬在六英尺的水泥下面以防再發生類似的事件。

此時拍攝的《城市之光》描寫夏爾洛愛上一個賣花的盲女,盲女卻誤以為他是百萬富翁。為了給賣花女攢錢治病,夏爾洛吃盡苦頭弄來一筆錢,賣花女眼睛治好才知道自己的恩人原來是個乞丐式的窮人。提出的問題更為尖銳深刻的片子是《摩登時代》。貪得無厭的資本家為了追求利潤,不顧工人死活,無限增加工人的勞動強度,甚至異想天開地發明“吃飯機”,連工人短短的午飯時間也不放過。由於夏爾洛整天在傳送帶旁操作,機械地重複擰螺絲的單調工作,因而神經失常,被送進醫院,然而等病治好了,他卻失業了。這部影片不僅思想內容深刻,而且在演技上也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城市之光 劇照

譴責戰爭販子和軍火商的《凡爾杜先生》,描寫銀行小職員凡爾杜忠心耿耿地幹了二十年,受盡剝削,在一次經濟危機中被踢出銀行,為了養家糊口,被迫走上了犯罪道路。後來,由於股票買賣陷於破產,妻子和兒子也在危機的旋渦中雙雙去世。他失去了“寄託”,在絕望之餘他再次偶遇已經成為軍火商妻子的拉塞妮,在一番交談之後,他毅然自行投案。他說:“殺了一個人就說這人是罪犯,殺了幾百萬人卻說他是英雄。在這個世界上,只要有權勢就能獲得成功……”為此美國政府掀起對卓別林的迫害。《凡爾杜先生》在美國許多大城市被禁映。1947年12月,卓別林在巴黎報紙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我向好萊塢宣戰”的文章,向全世界控訴他所遭遇的迫害。

1918年卓別林創建了他自己的好萊塢公司, 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對自己的電影的藝術和經濟上的控制。在此後的35年中他使用這個獨立性創造了許多不朽的傑作,這些作品不失其娛樂價值和影響力。其中包括短喜劇《狗的生涯》(1918年)和《發薪日》(1922年)。長的作品有《槍上肩/從軍記》(1918年)和《朝聖者》(1923年)。此外還有他的無聲電影經典,其中包括《小孩/尋子遇仙記》(1921年)、《巴黎一婦人》(1923年)、《淘金記》(1925年)和《馬戲團》(1928年)。

有聲電影被發明後他還拍了兩部他最著名的無聲電影《城市之光》(1931年)和《摩登時代》(1936年),此後他轉向有聲電影。在卓別林的無聲電影中他自己配音樂和聲音效果。《城市之光》是卓別林喜劇因素與情感交配得最完美的一部作品。詹姆斯·艾吉1949年寫道,這部片子的結束部分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一段表演。

摩登時代 劇照

卓別林的有聲電影包括《大獨裁者》(1940年)、《凡爾杜先生》(1947年)和《舞臺生涯》(1952年)、《一個國王在紐約》(1956—1957年)。卓別林的第一部有聲電影《大獨裁者》,是專門針對阿道夫·希特勒和納粹主義所製作,並於美國放棄孤立主義參戰的前一年發表。在當時的政治氣候下,這部影片的訴求相當大膽。它生動地寫明德國納粹主義的醜惡,並塑造一個生動的猶太角色,描寫他遭受到的迫害。卓別林在這部電影中同時扮演了一位類似(包括面目形狀上的類似)希特勒的納粹獨裁者和一位受納粹主義殘酷迫害的猶太理髮師。酷愛電影的希特勒看了這部電影兩次(希特勒個人的影院徵求的影片的紀錄尚存)。此外希特勒與卓別林的生日只差四天(希特勒出生於1889年4月20日)。

大獨裁者 劇照

卓別林的政治觀點始終傾向左派。從的角度來看他的政治見解相當緩和,但是在1940年代的美國(加上他的影響力、他的知名度以及作為一個外國僑民)許多人認為他的政治觀點是非常極端、非常危險的。在大蕭條前卓別林的無聲電影的政治性不強,他的流浪漢的角色只不過是貧困,有時與法律發生衝突。卓別林1930年代的電影就非常政治化了。《摩登時代》描述了工人和窮人在工業社會中的不幸狀態。1940年的《大獨裁者》最後的一段演講批評了愛國民族主義受到了強烈的反對。卓別林於1942年公開要求幫助蘇聯在歐洲開闢一個第二戰場也是一個非常受爭議的事件。1947年的《凡杜爾先生》使用黑色幽默的手段批評資本主義,在許多美國城市裡發生了抗議這部影片的事件。1957年卓別林在歐洲拍攝了《紐約王》,使用幽默的手段來諷刺1952年導致他被迫離開美國的政治迫害和人心惶惶的多疑。拍了這部影片後卓別林喪失了拍公開的政治性電影的興趣,他說喜劇演員和小丑應該不政治性,應該“站在政治之上”。

儘管卓別林非常成功,而且從1914年至1952年始終住在美國,但他是一直保持著他的英國國籍。在麥卡錫主義時期,他被指責從事“非美行為”,並懷疑傾向共產黨。約翰·愛德格·胡佛下令聯邦調查局秘密收集卓別林的情報並建立了一個秘密檔案,胡佛還試圖將卓別林驅逐出境。1942年卓別林呼籲打開第二歐洲戰場後聯邦調查局對卓別林的壓力加強。1940年代末這個壓力達到頂點,美國議會威脅要審問他。但是最後這個威脅沒有變成現實,可能是因為反對他的政治家怕他諷刺和嘲弄審問者的才能。1952年卓別林離開美國,他本來打算短暫訪問英國家鄉。胡佛聽到這個消息後與美國移民歸化局商議取消卓別林的入境允許。卓別林決定留在歐洲,他定居瑞士沃韋。期間遊歷各國,受到了畢卡索、英國女王、法國總統、赫魯雪夫、周恩來等人的接見。1972年他與他的夫人短暫回訪美國來領取奧斯卡榮譽獎。儘管他是受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邀請回到美國的,美國當局只給他發了一個為期兩個月的一次性入境簽證。不過此時美國公眾裡反對卓別林的政治情緒已經消失了,他的回訪非常成功。

1977年12月24日,身體強健的世界著名喜劇大師卓別林,在瑞士的韋微設雞尾酒宴與親友歡聚。酒席間,卓別林開懷暢飲,談笑風生。酒後,家人及親友都入睡了,而卓別林還不能入睡,就服用了幾片安眠藥,不久就昏昏沉沉地睡了。深夜,家人發現卓別林“一睡不醒”。卓別林的遺體運回美國後,美國政府調動一些專家查其死因,都沒有結果。後來,紐約市的著名生物化學家利伯和他的助手,對卓別林的死因進行了細緻的分析研究,並進行大量的實驗室檢查,結果顯示卓別林是死于酒後服用鎮靜催眠藥。他被葬在沃州科西埃—蘇爾—沃韋的墓地中享年88歲。1978年3月1日有人盜走了卓別林的遺體並以此試圖向他的家人索錢。但是盜墓者被捕,十一周後他的遺體在日內瓦湖附近被尋回。他被葬在六英尺的水泥下面以防再發生類似的事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