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漢字是大洪水之前世界通用語?培根、伏爾泰等歐洲人如何看中國

中國的歷史告訴我們, 世界該是多麼遼闊而變化無窮, 無論是我們的前人, 還是我們自己都沒有徹底瞭解它---【法】米凱萊

米凱萊是法國的哲學家, 作家。 他在16世紀末期校閱“中華大帝國史”時發出了上述的感歎!

中華大帝國史作者門多薩

“中華大帝國史”由西班牙人門多薩應羅馬教皇和西班牙國王要求在1585年編寫完成。 在書中, 他稱讚中國人“是一個沉靜的和有才智的民族”。

此書一經出版, 在短短十幾年間, 就重版了46次, 並被翻譯成7、8種語言。 中國成了那時歐洲的“網紅”, 點贊評論轉發無數, 街談巷議, 盛況空前。

由於16世紀末, 當時正是我明朝萬曆年間, 歐洲各國特別是西班牙、英國等殖民擴張迅速, 極其渴望和中國建立貿易關係。

但那時去過中國的又聊聊無幾, 整個歐洲對中國的情況可以說是一無所知。 因此, 無論上下各界, 都非常迫切的希望瞭解中國。

“中華大帝國史”就應運而生。

威尼斯義大利語版中華大帝國史

但其實作者門多薩也沒去過中國, 只是中國東方文化的粉絲而已。

門多薩編寫此書時, 借鑒了前人的資料和成果, 如去過廣州的克羅斯的“中國志”、去過福建的拉達的“中國劄記”以及他帶回來的大量中國典籍,

以及跟隨拉達去過福建的隨從的口述見聞等等。

因此說此書描述中國之詳盡, 在當時應該是達到了一個頂峰, 也由此引發了歐洲對於中國的各種討論和遐想。

傳教士利瑪竇

再加上後來教徐光啟幾何的傳教士利瑪竇的口述而成的“利瑪竇中國劄記”,

更是讓歐洲人對中國有一種特別的感覺, 這種研究一直延續到17世紀, 18世紀。

我們下面來看看他們是如何研究和看待中國的。

中國是諾亞的後裔

上帝懲罰人類發生大洪水後, 挪亞的方舟保護了人類。 歐洲人認為中國人是諾亞的孫輩, 乘著方舟來到了印度和中國交界的這一塊肥沃的土地, 生根發芽。 這仍然是歐洲人把地球上所有的人類納入他們體系的一廂情願的想法。 因為是諾亞的後代, 所以歐洲教會認為去中國傳教應該是小菜一碟, 不會有任何阻礙吧!

法蘭西斯培根

中國的語言文字

培根等從門多薩的“中華大帝國史”對中國文字的介紹中, 把中國的文字定義為最原始的語言, 就是在上帝造人之後最初使用的語言, 是最純潔的語言。

歐洲人普遍有一種說法是, 人類曾經想造一座巴別塔直通上帝, 而上帝為了阻止人類此行動, 使人類的語言錯亂, 彼此不能有效溝通而放棄建造巴別塔的計畫。 而在語言錯亂之前, 全世界的語言是統一的, 中國的文字可能就是這樣的語言。

看來評價很高啊!會不會將來中文真是全世界通用語呢?如果是,培根他們才是先知啊!

明朝萬曆年間正月看花燈圖景

中國的社會歷史文化

在當時,歐洲人普遍認為中國是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物產豐富、生活富裕安定、有著高度文明的國家。他們對中國的絲綢和瓷器有著濃厚的興趣和偏愛。

蒙田認為中國的歷史使他認識到“世界比古人和今人所知的還要廣大和豐富的多”。

甚至門多薩在“中華大帝國史”中還詳細描寫了中國的各種他們從未見過的水果,並且認為中國產的栗子很大很香,一般都比歐洲產的要香。

說到這裡,大家有何聯想?

還有一個有趣的誤傳,門多薩說中國的北京城巨大無比,從一座城門到另一座城門,一個人騎上等好馬也要跑上整整一天。你信嗎?

伏爾泰

中國的制度

中國的制度可以作為歐洲參照的理想模式。萊布尼茨和伏爾泰就是這樣認為的。

令他們最為讚賞的是兩點,一是擺脫教會控制的世俗社會;二是以文取士的科舉制度。想來這兩樣東西在當時的歐洲確是聞所未聞的哦。

總之,中國在當時就是世界的理想國。

雖然他們的想像和描述和實際有著很大的偏差,但我想當時的中華文明絕對不是吹的,我們曾經創造過漢唐盛世,當然我們有能力再造輝煌!

點擊標題右下方關注人文悟宇

中國的文字可能就是這樣的語言。

看來評價很高啊!會不會將來中文真是全世界通用語呢?如果是,培根他們才是先知啊!

明朝萬曆年間正月看花燈圖景

中國的社會歷史文化

在當時,歐洲人普遍認為中國是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物產豐富、生活富裕安定、有著高度文明的國家。他們對中國的絲綢和瓷器有著濃厚的興趣和偏愛。

蒙田認為中國的歷史使他認識到“世界比古人和今人所知的還要廣大和豐富的多”。

甚至門多薩在“中華大帝國史”中還詳細描寫了中國的各種他們從未見過的水果,並且認為中國產的栗子很大很香,一般都比歐洲產的要香。

說到這裡,大家有何聯想?

還有一個有趣的誤傳,門多薩說中國的北京城巨大無比,從一座城門到另一座城門,一個人騎上等好馬也要跑上整整一天。你信嗎?

伏爾泰

中國的制度

中國的制度可以作為歐洲參照的理想模式。萊布尼茨和伏爾泰就是這樣認為的。

令他們最為讚賞的是兩點,一是擺脫教會控制的世俗社會;二是以文取士的科舉制度。想來這兩樣東西在當時的歐洲確是聞所未聞的哦。

總之,中國在當時就是世界的理想國。

雖然他們的想像和描述和實際有著很大的偏差,但我想當時的中華文明絕對不是吹的,我們曾經創造過漢唐盛世,當然我們有能力再造輝煌!

點擊標題右下方關注人文悟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