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人民的名義很火,其實我們都可能參演過同學的名義

《人民的名義》該劇播出後, 被熱議尺度大、演員老戲骨、全體演員片酬不及一位小鮮肉的叫價等等在網上傳播, 簡單來說徹底火了。

而上周暴漫惡搞《同學的名義》宣傳片來向該片致敬, 紀律委員、五道杠、大隊長、辣條、零食、調座位等等, 在校園內同學間的“腐敗”被演繹出來, 可以說捧腹大笑之餘, 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 仿佛自身曾在校園內參演過。

以自身經歷來說, 小學期間就經歷過給別人抄作業換取零食,

畢竟零食比現金更吸引人, 當上數學代表後, 也曾私用過“權利”。 種種往事, 現在回想起來不就是同學的名義裡的一員!原來, 小時候不知不覺中已經在班級內謀取私利。

如今的校園圈內, 由於學生接觸網絡影視的機會已經隨時可觸, 在心智未完全成熟之前, 難免受其影響而進行模仿, 無論用錢還是零食來換取自己想要的作業、座位甚至選票, 如果沒有父母、老師等大人的介入教育, 恐怕絕大部分校園已經成為一個小小的“權利”社會?

許多校園暴力事件, 不乏學生出於模仿以及內心對霸權和金錢產生嚮往導致, 因此教書育人才成為老師的本職工作, 成績再好, 不能成為了人民的名義裡達康書記, 也不能成為他的獵物, 本質被污染是要付出漫長青春時間來洗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