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荷馬學院:投資學之對沖基金發展史

對沖基金的世界是複雜多樣的, 在現如今經濟發展迅速的時代, 對沖基金已是十分重要的投資領域, 備受人們關注。 對沖基金是如何登上歷史舞臺, 為何對沖基金如此成功, 某些對沖基金經理如此富有, 這是值得探討的領域。 說起對沖基金, 人們往往與高科技企業聯繫在一起, 也正如那些高科技企業, 對沖基金給那些建立在該行業的企業贏得了財富。

全球首個對沖基金背後令人驚異的故事

提到對沖基金, 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人, 被譽為對沖基金之父的Alfred Winslow Jones(阿爾弗雷德·溫斯洛·鐘斯), 創立了世界上第一隻對沖基金,

確切的說是第一隻以盈利為目的的對沖基金(可能存在爭議)。

阿爾弗雷德·溫斯洛·鐘斯

在華爾街, 有成千上萬的金融機構和投資者, 對沖基金經理是其中最神秘的一群人。 他們行事作風低調, 卻往往在金融市場上呼風喚雨。 作為對沖基金的創始人阿爾弗雷德·溫斯洛·鐘斯(Alfred Winslow Jones),

沒有上過商學院, 也沒有計量金融學博士頭銜, 更沒有在大摩、高盛這樣的“天才孵化器”裡接受啟蒙。 相反, 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社會學家, 喜歡談論國際形勢。 鐘斯直到48歲的“高齡”時才籌集了10萬美元, 並於1949年在布羅德街(Broad Street)一所破舊的辦公室裡發行了第一隻“對沖基金”(Hedge Fund), 一隻叫A.W. Jones & CO的股票基金, 意外地開創了一個持續至今的新投資架構。

Jones認為他有較強的選股能力, 既能挑選出被高估的股票, 也能鑒別出被低估的股票, 同時他也相信自己無法預測市場的發展方向。 因此, 他的策略包括買入被低估的股票並賣空被高估的股票, 這使得他在任何市場情況下, 都能獲得(較小的)淨利潤並降低了總體的風險。

Jones的基金集合了一系列現代對沖基金所定義的特徵。 該基金:

1. 在買入股票的時候以等量進行做空

2. 使用杠杆操作增加基金收益

3. 通過限制有限合夥人數在99人以內來規避SEC的嚴格監管, 並享有建立投資組合的最高自由和最大靈活性。 另外, 為了吸引投資者, Jones收取與業績掛鉤的費用(20%的盈利提成)。

第一年, Jones的合夥公司獲得了17.3%的收益, 這一結果令人滿意。 在20世紀50、60年代的大牛市中, Jones的模型表現依舊出色, 甚至連續幾年超過市場指數。 但Jones漸漸對其選股能力感到不足, 所以其在1952年將自己的普通合夥公司轉為有限合夥公司, 並在1954年聘請基金經理協助自己選股, 並讓其自主運營基金的一小部分。 後來, 他聘用其他的投資組合經理,

並給予了足夠的投資自由。 所以, 有人說Jones實質上是創立了第一隻風險充分分散的多經理基金。

對沖基金萌芽→成長→衰退→恢復

1966年間, 一篇報導詳細講述了Jones的基金扣除費用後的業績如何超過了大多數成功的共同基金, 將Jones推上了頂峰, 成為了全球矚目的焦點。 投資者也開始關注對沖基金, 對對沖基金及其投資方法的興趣猛增。 隨後, 並沒有可靠的資料衡量對沖基金的數量, 但1968年證券交易委員會的一次調查發現, 215家合夥制投資公司中, 有140家可能是對沖基金。

Jones做的如此出色, 導致出現了許多的模仿者, 效仿他的投資風格和投資理念, 期望複製其業績, 甚至幾個Jones公司的基金經理也紛紛離開, 設立自己的基金。 不幸的是, 20世紀60年代的牛市期間, 隨意賣空不但耗時而且無利可圖, 所以許多基金從多/空股票策略轉向帶有杠杆的做多策略, 漸漸偏離了Jones的投資模型, 但始於1969年並長期持續的形勢讓他們措手不及, 在1969-1970年的熊市中, 對沖基金損失慘重, 只有最有經驗的對沖基金經理在這場經濟泡沫中倖存了下來。

1975年-1982年間,市場波動明顯,在對對沖基金業績進行追蹤時發現,大多數對沖基金採用有限合夥形式,同時設有較高的最低投資額,因此投資者僅限於那些高淨值人士。基金的運作過程保密,除了投資者,不向任何人彙報,有些對沖基金在這種市場波動過程中年複合收益率超過30%,由於這種優異的業績,對沖基金得到快速的發展。1986年,美國金融雜誌《機構投資者》發表一篇文章,文中介紹了Julian Robertson的老虎基金的卓越業績,除去花費和業績表現費,基金在成立的前6年獲得了43%的年複合收益率。相比之下,同期標普500指數的複合收益率僅僅為18.7%。這樣巨大的收益落差,再度點燃了人們對對沖基金的熱情。對沖基金的發展如火如荼,但這一切在1987年10月19日戛然而止,道鐘斯工業指數下跌22.6%、標普500指數下跌20.5%、紐交所綜合指數下跌19.2%。對沖基金在這場災難中損失慘重,後來這一天被稱為“黑色星期一”,但市場並沒有像1929年經濟大衰退一樣惡化,而是很快的就回復了,到1989年,市場已經收復了因1987年股市崩盤造成的失地。

對沖基金經歷了不同經濟週期,從萌芽期到成長期,從衰退期到恢復期,如果Alfred Winslow Jones尚健在,那麼今時今日他又會怎麼做呢,他最初的投資模型,充分詮釋了“對沖基金”一詞。但是如今,金融機構與金融市場已經發生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金融工具的出現,資訊技術的發展,科技的發達,這些種種的變化對對沖基金領域產生了顯著的影響。時至今日,對沖基金已經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投資工具,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投資收益。投資策略的多樣化,投資領域的豐富化,市場的成熟,監管的完善,法律結構的建立,無不詮釋著對沖基金的蓬勃發展。對沖基金的世界,神秘而又有美麗,等待著你的探索。

參考文獻:

Handbook of Hedge Funds

All ABOUT HEDGE FUNDS

1975年-1982年間,市場波動明顯,在對對沖基金業績進行追蹤時發現,大多數對沖基金採用有限合夥形式,同時設有較高的最低投資額,因此投資者僅限於那些高淨值人士。基金的運作過程保密,除了投資者,不向任何人彙報,有些對沖基金在這種市場波動過程中年複合收益率超過30%,由於這種優異的業績,對沖基金得到快速的發展。1986年,美國金融雜誌《機構投資者》發表一篇文章,文中介紹了Julian Robertson的老虎基金的卓越業績,除去花費和業績表現費,基金在成立的前6年獲得了43%的年複合收益率。相比之下,同期標普500指數的複合收益率僅僅為18.7%。這樣巨大的收益落差,再度點燃了人們對對沖基金的熱情。對沖基金的發展如火如荼,但這一切在1987年10月19日戛然而止,道鐘斯工業指數下跌22.6%、標普500指數下跌20.5%、紐交所綜合指數下跌19.2%。對沖基金在這場災難中損失慘重,後來這一天被稱為“黑色星期一”,但市場並沒有像1929年經濟大衰退一樣惡化,而是很快的就回復了,到1989年,市場已經收復了因1987年股市崩盤造成的失地。

對沖基金經歷了不同經濟週期,從萌芽期到成長期,從衰退期到恢復期,如果Alfred Winslow Jones尚健在,那麼今時今日他又會怎麼做呢,他最初的投資模型,充分詮釋了“對沖基金”一詞。但是如今,金融機構與金融市場已經發生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金融工具的出現,資訊技術的發展,科技的發達,這些種種的變化對對沖基金領域產生了顯著的影響。時至今日,對沖基金已經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投資工具,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投資收益。投資策略的多樣化,投資領域的豐富化,市場的成熟,監管的完善,法律結構的建立,無不詮釋著對沖基金的蓬勃發展。對沖基金的世界,神秘而又有美麗,等待著你的探索。

參考文獻:

Handbook of Hedge Funds

All ABOUT HEDGE FUNDS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