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這樣拿命換來的國產片,我們多少年沒見了

(本文由毒舌電影原創:dsmovie)

導演陸川說, 要拍一部可哥西裡的短片, 帶團隊駕車重回海拔5000米的無人區, 延續15年前關於電影《可哥西裡》的情懷與理想。

關鍵是, 還要招募網友同行(心急的朋友可以直接拉到文末)。

不限年齡、身份、性別, 只要你的理由夠硬, 就能參與這次冒險。

陸川此舉之所以能引起大反響, 想必是因為他的經典作品:

《可哥西裡》

故事很多人熟悉, 改編自真人真事:

可哥西裡,

原始荒原, 藏羚羊最後的棲息地。

1985年後, 盜獵者進入可哥西裡大規模屠殺藏羚羊, 於是當地政府組建了一支武裝巡山隊, 以退役軍人日泰隊長為首領。

電影講述的, 就是巡山隊對盜獵分子的一次長途追捕。

一個來自無人區的故事, 卻感動了無數人。

在金像、金馬、金雞, 甚至東京電影節都摘下重量級獎項。

豆瓣頁面評分人數10萬+, 分數8.6, 長期佔據Top250。

原因, 在Sir看來是它足夠變態。

電影中, 巡山隊在不斷接近盜獵者行蹤的同時, 隊伍自身也在不停內耗。

隊員病倒、走散, 汽油見底, 彈盡糧絕, 一次次陷入窘迫。

而現實中,

劇組同樣經歷著變態的艱難。

風餐露宿, 極度缺氧, 高原反應強烈, 有人肺部感染、心臟病發作......

看資料更直接:

拍攝過程全部都在海拔3800米以上;

其中30%的戲在無人區拍攝;

還在可哥西裡最高峰布格達爾峰6200米處取景拍攝;

原計劃3個月的拍攝週期, 結果超期一個多月;

整個劇組最多時的108人, 到最後只剩下60多人。

陸川這樣形容當時劇組的狀況:

“每天清晨我都要祈禱, 主創人員千萬別倒下, 有的創作者獻出了生命, 有的犧牲了健康......”

但幕後艱難, 不足以成為觀眾動容的理由。

真正震撼的, 是在經歷過絕望境況後, 電影呈現出的效果, 卻是變態的克制。

很多人以為《可哥西裡》是一部記錄片, 因為鏡頭語言帶著粗糙、令人窒息的真實感,

實質上, 它是一部虛構劇情片。

印象最深的, 是巡山隊隊員劉棟陷於流沙的一幕。

完整地記錄下他踩進流沙, 到整個人被大地活埋。

一開始還拼命嘶吼, 到了肺部被沙土擠壓時, 呼喊聲變得虛弱嘶啞。

接著只剩頭部露出, 終於放棄掙扎, 仰望天空。

瀕死之際, 用手狠狠抓起一把黃沙, 有眷戀, 有不甘, 還有原始的求生欲。

整個過程沒配樂、沒臺詞, 不煽情。

注意看他乾燥的眼角流下的眼淚, 只有一滴。

當整個人被吞沒,鏡頭馬上切到遠景,除了散落一旁的物品,一切回歸平靜。

鏡頭遠一點,再遠一點,只剩他留下的吉普車,和占盡背景的無盡山脈。

這一刻,像是大自然對劉棟開了一個玩笑,弄了一出惡作劇,事後努力地掩飾內心的竊喜。

《可哥西裡》拍的,就是這種戲。

在巡山隊壯舉和英雄式犧牲的皮表下,讓人領悟人與動物渺小的生存。

片中有兩處值得深思的相似之處。

第一處,臺詞的相似:影片開頭與中段,分別出現了一句話:放了他(你)。

第一次,是巡山隊員被抓,盜獵頭目問他一句,你是日泰的人嗎?

得到肯定回答後,頭目命令手下放了他。

當手下還在為巡山隊員解繩子的時候,頭目對腦門就是一槍,血濺滿了手下的臉,巡山隊員當場倒下。

第二次,是一群盜獵分子的手下被抓,其中就有慣犯馬占林,一個年老的剝皮手(獵殺藏羚羊後盜獵分子會雇人把羊皮剝下)。

當時巡山隊因為汽油短缺,但又要趕著去追盜獵分子的頭目,不能帶這群小罪犯,日泰隊長決定就地釋放。

(在荒野裡釋放,不意味著逃出生天。)

馬占林反而絕望了,先是問了句:“你真放我走啊?”

得到肯定回答後,微微低了低頭:

我走不出去,我老了

三言兩語,兩次釋放,足以表達荒原上生命之輕。

第二處,情節的相似。

影片開場,有一次藏族特有的“天葬”儀式,把死屍放在草原,高僧圍著屍體超度、肢解,讓附近的鳥獸吞食。

被天葬的人,正是巡山隊的一員。

而影片結尾,日泰隊長被打死,同樣是天葬,但拍攝的是天葬前的準備過程:家人告別,高僧在室內仔細擦拭屍體。

為屍體蓋上白布,準備搬到室外的一刻,影片戛然而止。

片頭和片尾兩次天葬,互相延續,代表著輪回。

嚴肅的儀式又向我們傳達了,生命之重。

輕與重的生命,在可哥西裡都是成立的。

陸川帶著劇組走進無人區,經歷艱辛,為了什麼?

就是為了拿一把刀,割開可哥西裡這個被人們遺忘的角落,照亮那些跟生存、現實、自然撕扯的人,給安逸于“光明”的我們看。

看著他們竭盡全力,像慢動作一樣掙命的樣子——

緊急送隊友回城找醫生的司機,不知多久沒合眼,為了讓自己保持清醒,他用“懸樑刺股”的土法,硬是撐到了醫院門前。

連站的力氣都不剩,開門,直接摔下車。

還有剝羊皮慣犯馬占林口中聳人聽聞的話:

——剝一張皮子給你多少錢啊?

——給我五塊錢

我以前是放牧的啊

這個草叢啊變成沙灘了,牛啊羊啊沒有吃的,死的死了,賣的賣了

現在人也沒有吃的了,所以人也活不下去了

這些細節與對白,都給觀眾看到了一個少見的“變態”世界。

可這些真是變態嗎?

百度“變態”的解釋,有這樣一句話:指人的心理方面不正常(有一定程度的扭曲,偏離心理學上的相對正常)。

“相對正常”。

我們見過太多相對正常,對藏羚羊絨的趨之若鶩,是時尚圈的相對正常。

對票房的追逐,是電影圈的相對正常。

於是當我們看到血紅的藏羚羊骨架、看到一部如此“簡陋”的電影,才會為之一振。

同樣,可哥西裡這片無人區,之於人類,也是一片“變態”的土地。

陸川去可哥西裡之前,可以說帶著滿滿的自信。

炙手可熱的新聞題材,神秘的藏族背景,本可以輕鬆改編成一部獵奇警匪片。

陸川本來也這樣想:

《可哥西裡》開始確實並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影片的海外投資方希望我能把它拍成一部標準的美國“西部片”,所以我在劇本裡面設計了秘密員警、盜獵者和巡山隊員,他們彼此之間形成各種矛盾衝突,有追殺、有槍戰、有愛情……

但當他真正踏上可哥西裡的土地,卻把原來的一切都推翻了。

“我原來覺得我是一個馴獸師,我騎在一頭牛或者一頭獅子身上,我拍《可哥西裡》就是要把它馴服了,當我到了這兒,我才發現,我原來坐在一個通天徹地的巨獸身上,你丫去馴誰啊?”

你丫去馴誰啊?

這就是可哥西裡的變態之處。

在Sir看來,《可哥西裡》的豆瓣分數有點虛高。它當然有優點,但並不在於人物的塑造,劇本的精巧,運鏡的技術。

甚至劇情本身還能挑出不少bug,比如巡山隊員犧牲的動機模糊、日泰隊長的形象過於堅毅主旋律.......

但就像陸川自己說的:“《可哥西裡》不是我最好的作品,因為我還年輕,但最難忘的是受益終生的旅程,我很慶倖用膠片記錄下來了。”

不僅導演,甚至演員。

演員基本是非專業的,但他們大部分有類似的經歷,拍攝期間還被逼著去感受最真實的絕望,一次次去跳冰河,一次次去陷流沙,多次暈厥,瀕臨危險。

光腿穿越冰河,沒有任何保溫措施

到最後,他們已不是在表演,而是生存本能的反應。

《可哥西裡》是一部電影,但更是一次感受生命的冒險。

陸川最喜歡的導演黑澤明曾說:

記憶是你的創造之源.......無論它是來自閱讀,還是你自己的親身體驗,你腦子裡有東西,才能去創造。

如果電影是一次創作者與觀眾的對話,那沒有體驗的對話,就是空談。

正是電影人一次次的不懼向前,我們才能一次次透過螢幕,感受一些觸動生命本質的心跳。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當整個人被吞沒,鏡頭馬上切到遠景,除了散落一旁的物品,一切回歸平靜。

鏡頭遠一點,再遠一點,只剩他留下的吉普車,和占盡背景的無盡山脈。

這一刻,像是大自然對劉棟開了一個玩笑,弄了一出惡作劇,事後努力地掩飾內心的竊喜。

《可哥西裡》拍的,就是這種戲。

在巡山隊壯舉和英雄式犧牲的皮表下,讓人領悟人與動物渺小的生存。

片中有兩處值得深思的相似之處。

第一處,臺詞的相似:影片開頭與中段,分別出現了一句話:放了他(你)。

第一次,是巡山隊員被抓,盜獵頭目問他一句,你是日泰的人嗎?

得到肯定回答後,頭目命令手下放了他。

當手下還在為巡山隊員解繩子的時候,頭目對腦門就是一槍,血濺滿了手下的臉,巡山隊員當場倒下。

第二次,是一群盜獵分子的手下被抓,其中就有慣犯馬占林,一個年老的剝皮手(獵殺藏羚羊後盜獵分子會雇人把羊皮剝下)。

當時巡山隊因為汽油短缺,但又要趕著去追盜獵分子的頭目,不能帶這群小罪犯,日泰隊長決定就地釋放。

(在荒野裡釋放,不意味著逃出生天。)

馬占林反而絕望了,先是問了句:“你真放我走啊?”

得到肯定回答後,微微低了低頭:

我走不出去,我老了

三言兩語,兩次釋放,足以表達荒原上生命之輕。

第二處,情節的相似。

影片開場,有一次藏族特有的“天葬”儀式,把死屍放在草原,高僧圍著屍體超度、肢解,讓附近的鳥獸吞食。

被天葬的人,正是巡山隊的一員。

而影片結尾,日泰隊長被打死,同樣是天葬,但拍攝的是天葬前的準備過程:家人告別,高僧在室內仔細擦拭屍體。

為屍體蓋上白布,準備搬到室外的一刻,影片戛然而止。

片頭和片尾兩次天葬,互相延續,代表著輪回。

嚴肅的儀式又向我們傳達了,生命之重。

輕與重的生命,在可哥西裡都是成立的。

陸川帶著劇組走進無人區,經歷艱辛,為了什麼?

就是為了拿一把刀,割開可哥西裡這個被人們遺忘的角落,照亮那些跟生存、現實、自然撕扯的人,給安逸于“光明”的我們看。

看著他們竭盡全力,像慢動作一樣掙命的樣子——

緊急送隊友回城找醫生的司機,不知多久沒合眼,為了讓自己保持清醒,他用“懸樑刺股”的土法,硬是撐到了醫院門前。

連站的力氣都不剩,開門,直接摔下車。

還有剝羊皮慣犯馬占林口中聳人聽聞的話:

——剝一張皮子給你多少錢啊?

——給我五塊錢

我以前是放牧的啊

這個草叢啊變成沙灘了,牛啊羊啊沒有吃的,死的死了,賣的賣了

現在人也沒有吃的了,所以人也活不下去了

這些細節與對白,都給觀眾看到了一個少見的“變態”世界。

可這些真是變態嗎?

百度“變態”的解釋,有這樣一句話:指人的心理方面不正常(有一定程度的扭曲,偏離心理學上的相對正常)。

“相對正常”。

我們見過太多相對正常,對藏羚羊絨的趨之若鶩,是時尚圈的相對正常。

對票房的追逐,是電影圈的相對正常。

於是當我們看到血紅的藏羚羊骨架、看到一部如此“簡陋”的電影,才會為之一振。

同樣,可哥西裡這片無人區,之於人類,也是一片“變態”的土地。

陸川去可哥西裡之前,可以說帶著滿滿的自信。

炙手可熱的新聞題材,神秘的藏族背景,本可以輕鬆改編成一部獵奇警匪片。

陸川本來也這樣想:

《可哥西裡》開始確實並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影片的海外投資方希望我能把它拍成一部標準的美國“西部片”,所以我在劇本裡面設計了秘密員警、盜獵者和巡山隊員,他們彼此之間形成各種矛盾衝突,有追殺、有槍戰、有愛情……

但當他真正踏上可哥西裡的土地,卻把原來的一切都推翻了。

“我原來覺得我是一個馴獸師,我騎在一頭牛或者一頭獅子身上,我拍《可哥西裡》就是要把它馴服了,當我到了這兒,我才發現,我原來坐在一個通天徹地的巨獸身上,你丫去馴誰啊?”

你丫去馴誰啊?

這就是可哥西裡的變態之處。

在Sir看來,《可哥西裡》的豆瓣分數有點虛高。它當然有優點,但並不在於人物的塑造,劇本的精巧,運鏡的技術。

甚至劇情本身還能挑出不少bug,比如巡山隊員犧牲的動機模糊、日泰隊長的形象過於堅毅主旋律.......

但就像陸川自己說的:“《可哥西裡》不是我最好的作品,因為我還年輕,但最難忘的是受益終生的旅程,我很慶倖用膠片記錄下來了。”

不僅導演,甚至演員。

演員基本是非專業的,但他們大部分有類似的經歷,拍攝期間還被逼著去感受最真實的絕望,一次次去跳冰河,一次次去陷流沙,多次暈厥,瀕臨危險。

光腿穿越冰河,沒有任何保溫措施

到最後,他們已不是在表演,而是生存本能的反應。

《可哥西裡》是一部電影,但更是一次感受生命的冒險。

陸川最喜歡的導演黑澤明曾說:

記憶是你的創造之源.......無論它是來自閱讀,還是你自己的親身體驗,你腦子裡有東西,才能去創造。

如果電影是一次創作者與觀眾的對話,那沒有體驗的對話,就是空談。

正是電影人一次次的不懼向前,我們才能一次次透過螢幕,感受一些觸動生命本質的心跳。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