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業界大佬不領工資的做法並不值得宣揚

作者:會計思 2017年4月25日 北京 風

很多大企業的當家人都高調宣稱每年只拿1元錢的工資或者乾脆不領薪水, 這麼做的企業家有:蘋果的約伯斯、Facebook的紮克伯格、京東的劉強東和樂視的賈躍亭, 另外還有宣稱要錢也沒用的馬雲, 因為沒時間花錢(馬雲也自曝從1999年創建阿裡巴巴的時候, 就已經開始不要工資了)。

這些拿1元、0元薪水的企業家都有個共同特點, 就是通過各種方式對企業擁有絕對的控制權, 他本身的消費支出往往都參雜在企業費用中, 不拿工資也不會影響自己的生活, 更不會餓著。

不拿工資還可以提高企業的經營利潤, 更重要的是讓自己站在道德的最高點。 這樣做直接受益的是企業, 如果企業是上市公司, 會成為股價上漲的一個助力, 他們可以通過二級市場減持股票來獲得資金, 還可以把股份質押給金融機構獲得資金, 此外還有很多方式取得巨額資金,

比如:讓自己控制的上市公司出鉅資收購被自己或者親信拐彎抹角了好多彎彎繞最終控制的企業。

有個老闆就是在股價高企時巨額減持, 然後又把錢借給上市公司, 當時獲得了一致稱讚, 甚至有專家聲稱這是給企業融資的創新做法, 小編只能呵呵了, 這不過是表面上故作姿態, 實則減持股票落袋為安的把戲而已。 作為吃瓜群眾, 就不用為這些大佬的生計操心了, 他們和普通員工不一樣, 有的是會計師、律師幫他們降低個稅。

于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聯想的楊元慶、盛大的唐駿, 年薪都是上億元。 唐駿當初是純粹打工者, 當年的高薪成為了他今日當老闆的資本金。 楊元慶的年薪幹嘛去了?多數是用來增持聯想集團的股份了。

媒體報導:楊元慶耗資9340萬元分別於2016年7月7日至7月8日增持聯想集團(00992)股份, 共增持2000萬股, 持股比例由8.03%升至8.12%, 所持股份大約價值45億港幣, 如果沒有上億的高薪, 楊元慶哪裡來的資金收購聯想集團的股份?這是個簡化版的MBO。

換個角度看, 楊元慶寧可被大家詬病薪水和業績不相符, 也不願意少拿工資, 是有不得已的原因的, 用高額薪水償還借錢買股票的利息和本金, 不然可就資不抵債了。 楊元慶從身份上來說是個高級打工者, 而不是聯想集團的實際控制人。

馬雲說過:員工的離職原因很多, 只有兩點最真實:1、錢, 沒給到位;2、心, 委屈了。 這些歸根到底就一條:幹得不爽。 這些不拿年薪的企業家幹得爽嗎?肯定爽!不然早就不幹了,

他們既少交了個人所得稅, 還落下個好名聲。

那麼普通員工能不能也這樣高風亮節, 少拿工資呢?絕對不能。 這些不拿年薪的大佬的做法不值得效仿, 因為這是個道德陷阱, 不具有普遍適用性, 不然員工只能去喝西北風了。

說個故事吧:子路是孔子的弟子, 有一次救了一個落水者, 被救的人千恩萬謝, 最後要送一頭牛給子路。 子路也沒客氣真的就把牛牽走了。 有人說子路幹了好事, 但是拿了人家的牛, 道德上不高尚, 影響不太好, 應該不要報酬。 但是孔子知道後, 卻非常讚賞子路的做法, 說:從此以後啊, 魯國人將爭前恐後地拯救落水者。 果然, 如孔子所料。

在商言商, 一切不符合商業準則的行為都是耍流氓,

一些所謂的明星公司甚至是每天工作12小時, 每週工作6天, 還美其名曰這是創業精神, 其實這不過是赤裸裸地耍流氓, 是藐視國法的做法, 比資本家還兇惡, 國家勞動部門應該進行調查、干預、處罰。

當老闆的可以一天工作12小時, 乃至20小時, 因為你有專門的助理, 你的個人消費公司給報銷, 你雇得起保姆照看家裡的老人、孩子。 普通員工有這個條件嗎?不建立在人性基礎上的行為準則, 不建立在人性基礎上的行為準則, 行不通。 以此為標準進行宣揚, 是為大謬。

互聯網企業薪酬體系 互聯網企業阿裡巴巴騰訊 互聯網企業HR ¥37.2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