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彭波:從小人物演到“楚懷王”

彭波正在片場看劇本。

簡介:彭波, 1978年生, 江北人, 演員, 曾出演《瘋狂的石頭》《趙氏孤兒》《大秦帝國》等。

4月, 湖南洪江陰雨綿綿, 電影《湘西趕屍之喜神探案》正在緊鑼密鼓地拍攝之中。

淩晨4點, 記者夜訪劇組, 彭波正穿著戲服拍打戲。 劇中, 他扮演一名亦正亦邪的民國探長, 與偽裝成趕屍人的各路黑惡勢力鬥智鬥勇。

十年前, 《瘋狂的石頭》讓彭波火了一把, 許多人因為“謝小盟”這個角色認識他。 2010年, 在陳凱歌執導的《趙氏孤兒》中, 彭波飾演的晉靈王讓人眼前一亮。 今年, 隨著《大秦帝國3》的熱播, 由他飾演的老年楚王獲得網友好評。

18歲出道 跑了10年龍套

“跑了10年龍套, 最高的片酬是3個月1200元, 最窘迫時, 我還偷過劇組的饅頭吃。 ”說起入行之初的經歷, 彭波帶著幾分詼諧。

彭波出生于江北區普通工人家庭, 演戲是他從小的夢想。 90年代末, 各類方言劇火遍山城, 18歲那年, 他在街上偶遇《方老殼的故事》劇組拍戲,

因為好奇, 他一連幾天都趕到片場追劇, 劇組到哪, 他就跟到哪。 很快, 劇組工作人員注意到這位“瘋狂”小粉絲, 幾次接觸後, 得知他喜歡演戲, 而此時劇組正好缺一位群眾演員, 彭波開始了“演員生涯”。

“在方言劇裡跑了幾年龍套, 更希望有機會系統學習表演。 ”彭波告訴記者, 20歲那年, 他隻身赴京, 準備報考北影, 可到了現場, 發現全是帥哥美女, 這讓自身形象並不出眾的彭波有些心灰意冷。 再次回到重慶, 他報考了重師, 並選擇了一個在他看來與影視表演頗為相近的專業——新聞影像工程。 大學畢業後, 他進入重慶喜劇團, 表演諧劇。 “那時還談不上夢想, 唯一的想法就是解決生計。 ”彭波說。

喜劇團的生活格外規律,

每週定時點名、排練, 眼看生活逐漸步入正軌。 誰知, 一次團裡演出, 輪到彭波上臺, 他卻在後臺睡著了。 演出開了天窗, 他不得不辭職, 幾經周折, 最後進了四川峨影廠。 “剛到峨影廠時, 我只能在片場打雜, 導演見我比較勤奮, 才慢慢安排些龍套角色給我。 ”彭波回憶道, 印象最深的是《非常出擊》裡一個叫“龍二”的角色, 雖然戲份只有4集, 但卻是他第一個有名有姓的角色。 演戲非常幸苦, 有次在片場, 彭波實在太餓了, 可工資剛好用完, 於是, 他跟同伴一起, 跑到劇組食堂偷了幾個饅頭塞肚子。 卻被路過的食堂師傅發現, 師傅瞟了他們一眼, 輕輕歎了口氣, 並沒有責怪他們。

“跑了10年龍套, 偶爾我也會懷疑自己, 但可能我這人比較樂觀吧,

很多時候只是享受拍戲的過程, 至於能否紅, 倒沒想太多。 ”彭波說。

一炮而紅 “謝小盟”成就了他

對演員而言, 成名需要機遇。

“《瘋狂的石頭》是我人生的分水嶺, 電影去成都宣傳時, 我花5元買了張媒體點映票悄悄進場觀看, 當電影結束時, 有人忽然認出了我, 現場媒體炸開了鍋, 所有聚光燈都射向我, 那一刻, 我整個人都懵了。 ”彭波說。

2005年, 彭波得知《瘋狂的石頭》正在選演員, 抱著試一試的態度, 他向劇組投了簡歷。 可一連幾個月, 他都沒有收到劇組回復, 正當他準備放棄時, 電話鈴響了, 對方告訴他, 自己是《瘋狂的石頭》負責人, 想請他飾演劇中的“謝小盟”。 彭波看過劇本, 知道“謝小盟”是主演之一, 放下電話, 他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飛奔起來,

逢人便說:“有電影找我拍重要角色了, 是重慶的電影!”

剛進劇組時, 他沒簽上合同, 導演甯浩想試試他的演技, 先讓他試“謝小盟”在廁所給老爸打電話這齣戲, “這個角色很有趣, 他就像學生時代的我, 比較淘氣。 ”彭波告訴記者, 表演中, 他自發給謝小盟加了處笑聲, 試演完, 片場響起陣陣掌聲。

“索道那出戲最難拍。 ”彭波感歎道。 影片中, “謝小盟”站在索道上, 說著廣州普通話, 手中的易開罐不小心滑入江心。 甯浩需要彭波演出“謝小盟”那種看似吊兒郎當, 實則一本正經的感覺, 在人物反差中, 彭波不斷尋找平衡點, 一連NG了好幾次。 而拍攝時, 正好是枯水季節, 扔易開罐的動作必須在江心拍, 有時臺詞過了, 可索道已劃過江心, 又得重拍一次。

《瘋狂的石頭》一共拍了45天,彭波當時的片酬不過2500元。拍攝結束後,他進入最低谷。“拍攝《瘋狂的石頭》之前,我辭去了峨影廠的工作,電影拍完後,我沒有任何經濟來源,為了生存,有時會接一些商場的路演,但價格也相當低。”彭波告訴記者。直到《瘋狂的石頭》上演後,他才開始“紅”了。

拓寬戲路 從“小人物”變身“帝王”

《瘋狂的石頭》為彭波帶來前所未有的人氣,但與此同時,他也被觀眾定型為“謝小盟”。“有時出席活動,別人不叫我彭波,直接叫我’謝小盟’。”彭波說。

雖然以出演市井小人物出名,但彭波卻不願意局限于一種戲路,他開始做一些新的嘗試。2010年,在陳凱歌執導的《趙氏孤兒》中彭波第一次飾演帝王。在近期熱播的《大秦帝國3》中,他又成功刻畫了一個全新的楚懷王。戲中,他一改往日喜劇人物的形象,將楚懷王從一代霸主到客死異國的淒涼與複雜內心演繹得很生動。

“這幾年,我接拍影視作品會更加注重品質,會挑一些自己喜歡的劇本來演。”彭波告訴記者,“很多網劇喜歡以‘瘋狂’二字開頭,像這種純粹蹭網路大IP的劇本,我一般都不會接。”談起近期拍攝的電影《湘西趕屍之喜神探案》,彭波直言這是兒時夢想的昇華。“其實,除了演員外,我還是個軍迷,家中收藏了各個時期的軍事模型。”彭波說。在片場,他甚至會偶爾客串一下影片的軍事顧問,教群眾演員使用兵器。

雖然常年定居成都,但說起家鄉重慶,彭波依然懷有很深的感情。逢年過節,他都會回重慶,每次回家他都要吃一碗地地道道的小面。在外拍戲時,他甚至會在淘寶上買許多重慶小面的佐料。“晚上拍戲餓了,就在片場煮碗小面,那麻辣鮮香的味道總讓我想起家的溫暖,慰籍遊子的思念。”彭波說,未來,他希望能多到重慶拍戲,為家鄉人民帶去更多優秀的影視作品。

《瘋狂的石頭》一共拍了45天,彭波當時的片酬不過2500元。拍攝結束後,他進入最低谷。“拍攝《瘋狂的石頭》之前,我辭去了峨影廠的工作,電影拍完後,我沒有任何經濟來源,為了生存,有時會接一些商場的路演,但價格也相當低。”彭波告訴記者。直到《瘋狂的石頭》上演後,他才開始“紅”了。

拓寬戲路 從“小人物”變身“帝王”

《瘋狂的石頭》為彭波帶來前所未有的人氣,但與此同時,他也被觀眾定型為“謝小盟”。“有時出席活動,別人不叫我彭波,直接叫我’謝小盟’。”彭波說。

雖然以出演市井小人物出名,但彭波卻不願意局限于一種戲路,他開始做一些新的嘗試。2010年,在陳凱歌執導的《趙氏孤兒》中彭波第一次飾演帝王。在近期熱播的《大秦帝國3》中,他又成功刻畫了一個全新的楚懷王。戲中,他一改往日喜劇人物的形象,將楚懷王從一代霸主到客死異國的淒涼與複雜內心演繹得很生動。

“這幾年,我接拍影視作品會更加注重品質,會挑一些自己喜歡的劇本來演。”彭波告訴記者,“很多網劇喜歡以‘瘋狂’二字開頭,像這種純粹蹭網路大IP的劇本,我一般都不會接。”談起近期拍攝的電影《湘西趕屍之喜神探案》,彭波直言這是兒時夢想的昇華。“其實,除了演員外,我還是個軍迷,家中收藏了各個時期的軍事模型。”彭波說。在片場,他甚至會偶爾客串一下影片的軍事顧問,教群眾演員使用兵器。

雖然常年定居成都,但說起家鄉重慶,彭波依然懷有很深的感情。逢年過節,他都會回重慶,每次回家他都要吃一碗地地道道的小面。在外拍戲時,他甚至會在淘寶上買許多重慶小面的佐料。“晚上拍戲餓了,就在片場煮碗小面,那麻辣鮮香的味道總讓我想起家的溫暖,慰籍遊子的思念。”彭波說,未來,他希望能多到重慶拍戲,為家鄉人民帶去更多優秀的影視作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