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鑽石為什麼比水貴?經濟學這樣解釋它們的悖論

八十年代初期剛到比利時讀書時, 微觀經濟學是必修課。 記得教科書上有一道問答題:鑽石和水哪個更貴?

出國前讀過許多政治經濟學的書籍, 覺得這樣的問題很奇怪, 當然是鑽石貴。

可是書上的答案卻說, 這是個不明確的問題, 很難籠統地說哪個更貴。

這就是經濟學上著名的鑽石與水的例子。

歷史上許多經濟學家認為, 價格是由價值決定的。 產品的價格, 即市場上的交換價值, 反映它對消費者的使用價值。 使用價值高, 交換價值也高, 於是賣得貴, 反之亦然。

聽起來這是很有道理的, 但鑽石與水的例子卻使得這一解釋陷入悖論。 人可以沒有鑽石, 但不能沒有水, 水的使用價值顯然高於鑽石;戴在手指上的鑽石並不像水那樣不可或缺, 但它的交換價值遠高於水。

包括亞當·斯密(Adam Smith)和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在內的經濟學家們都沒有能夠圓滿地解釋上述悖論。

勞動價值論

為了說明價格是如何被確定的, 近代經濟學家轉為考慮生產成本對價格的作用。 他們發現交換價值與商品的生產要素有關, 即勞動力和資本。

由於資本也是固化的勞動力, 所以價格最終由生產商品的平均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這就是勞動價值論。 按照這個理論, 鑽石比水貴是因為生產它的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長, 因而生產成本高。

但是問題來了, 在沙漠裡, 當生命因為沒有水而受到威脅時, 哪個更貴呢?顯然不應該是鑽石。

所以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價格的說法還是沒有圓滿地說明鑽石和水的悖論。

勞動價值論於是解釋說, 需求和供給對價格也有影響, 因此價格會圍繞價值浮動, 但這種浮動是暫時的,

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價值。

問題是這個解釋過於勉強。 浮動可以在很長的時間內發生, 其範圍也往往遠遠超出人們的想像。

價格背離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的例子舉不勝舉。 建造房屋的成本在短期內變化不大, 但房價卻可能因為一條新建的地鐵或公路、或者成立開發新區的消息大幅上揚。

以國際原油市場價格為例, 1999年在伊朗增加原油產量和亞洲金融危機的雙重因素下, 原油價格降至每桶16美元, 2000年以後需求的增長使原油價格持續上升, 至2008年突破每桶100美元, 並在2008年7月由於伊朗導彈測試事件達到創紀錄的147.27 美元。 此後美國次貸金融危機引起的全球經濟震盪, 使油價在短短的4個月下降了100美元左右。

近幾年, 由於美國葉岩油的開發、石油輸出國維持產量以及世界經濟低迷, 油價一直處在較低水準(見下圖)。

毫無疑問, 生產石油的勞動成本在這幾十年裡不可能以同樣劇烈的方式變動。 因此用價格“暫時”偏離勞動成本來解釋價格的變化難以令人信服。

邊際使用價值論

價格是怎麼決定的?

一個不正確或有缺陷的理論會在實踐中不斷修正和完善, 除非衛道士阻止。

歷史上人們曾經相信託勒密的地心說, 甚至天主教會也把它視為不能挑戰的“正統”理論。 為了解釋某些行星的逆行現象, 托勒密提出了本輪的理論, 即這些星體除了繞地軌道外, 還會沿著一些小軌道運轉。

但是後來人們發現解釋天體運動時需要增加的本輪越來越多, 系統越來越複雜, 地心說因此逐步受到懷疑, 代之以起的日心說最終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勞動價值理論認為價格是由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但是“浮動說”(即價格圍繞價值浮動)卻無法說明價格在變動很小的時間和空間裡的劇烈動盪。 這個理論完全解釋不了鑽石和水的悖論,於是它只有被擯棄的命運。

十八世紀後期經濟學家們為了解決上述難題,轉向邊際使用價值理論。他們提出決定價格的不是產品總的使用價值,而是最後一個單位產品的使用價值,即邊際使用價值。

例如,水對任何生命都很重要,但在水源相對豐裕的時候,最後一杯水的使用價值就很低。乾旱的沙漠沒有水,一杯水的使用價值就很高。

阿爾弗雷德·馬歇爾(Alfred Marshall)透徹地論述了這一邊際原理,詳細闡明了需求和供給對價格的同時作用。既然價格涉及到供求兩個方面,只強調一個方面便是片面的。

馬歇爾指出,價格既反映了消費者對產品的邊際使用價值,也反映了生產者的邊際成本。這就圓滿地解釋了鑽石與水的難題。水之所以便宜是因為在正常情況下水的邊際使用價值和邊際生產成本都很低,鑽石之所以昂貴是因為其邊際使用價值和邊際生產成本均很高。

馬歇爾在其“經濟學原理”一書中闡述了需求和供給對價格的共同作用,這一作用通過著名的供求曲線清楚地表示出來。

在圖1中,橫軸表示消費者購買的產品數量,縱軸表示價格。

圖1

顯然,價格越高,買的數量越少,價格越低,買的數量越多。所以需求曲線(圖中的紅線)斜率為負。另一方面,價格越低,願意生產產品的人越少,價格高了,產品供應就會增加,所以供給曲線(圖中的藍線)斜率為正。

當最後一位消費者願意支付的價格和最後一位生產者的生產成本相等(即最後一個產品的邊際使用價值和邊際生產成本相等)時,需求和供給的平衡就達到了。這時兩條曲線相交點的縱坐標和橫坐標分別為P*和 O*,這就是市場均衡價格和均衡供應。

這一模型還解釋了需求和供給變化對均衡價格的影響。

圖2表示需求不變,供給增加(即紅線不變,藍線向右移動)時,均衡價格從P1下降到P2。一個產品供應增加,價格自然下跌。

圖2

圖3表示供給不變,需求增加(即藍線不變,紅線向上移動)時,均衡價格從P1上升到P2。一個產品買的人多了,價格就會上漲。

圖3

作者簡介

蕭柏春博士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管理科學博士,現任美國高校商學院管理系主任,終身教授。畢業於常春藤名校,世界最佳商學院之一的沃頓商學院。 擔任國內多家著名高校(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的客座教授,並成為美國富布萊特基金會高級訪問學者。從事收益管理,服務業的供應鏈和物流,運籌優化理論等多個領域的研究20餘年。為多家公司提供企業運營管理諮詢,在管理科學領域有著豐富的學術和業界經驗。

這個理論完全解釋不了鑽石和水的悖論,於是它只有被擯棄的命運。

十八世紀後期經濟學家們為了解決上述難題,轉向邊際使用價值理論。他們提出決定價格的不是產品總的使用價值,而是最後一個單位產品的使用價值,即邊際使用價值。

例如,水對任何生命都很重要,但在水源相對豐裕的時候,最後一杯水的使用價值就很低。乾旱的沙漠沒有水,一杯水的使用價值就很高。

阿爾弗雷德·馬歇爾(Alfred Marshall)透徹地論述了這一邊際原理,詳細闡明了需求和供給對價格的同時作用。既然價格涉及到供求兩個方面,只強調一個方面便是片面的。

馬歇爾指出,價格既反映了消費者對產品的邊際使用價值,也反映了生產者的邊際成本。這就圓滿地解釋了鑽石與水的難題。水之所以便宜是因為在正常情況下水的邊際使用價值和邊際生產成本都很低,鑽石之所以昂貴是因為其邊際使用價值和邊際生產成本均很高。

馬歇爾在其“經濟學原理”一書中闡述了需求和供給對價格的共同作用,這一作用通過著名的供求曲線清楚地表示出來。

在圖1中,橫軸表示消費者購買的產品數量,縱軸表示價格。

圖1

顯然,價格越高,買的數量越少,價格越低,買的數量越多。所以需求曲線(圖中的紅線)斜率為負。另一方面,價格越低,願意生產產品的人越少,價格高了,產品供應就會增加,所以供給曲線(圖中的藍線)斜率為正。

當最後一位消費者願意支付的價格和最後一位生產者的生產成本相等(即最後一個產品的邊際使用價值和邊際生產成本相等)時,需求和供給的平衡就達到了。這時兩條曲線相交點的縱坐標和橫坐標分別為P*和 O*,這就是市場均衡價格和均衡供應。

這一模型還解釋了需求和供給變化對均衡價格的影響。

圖2表示需求不變,供給增加(即紅線不變,藍線向右移動)時,均衡價格從P1下降到P2。一個產品供應增加,價格自然下跌。

圖2

圖3表示供給不變,需求增加(即藍線不變,紅線向上移動)時,均衡價格從P1上升到P2。一個產品買的人多了,價格就會上漲。

圖3

作者簡介

蕭柏春博士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管理科學博士,現任美國高校商學院管理系主任,終身教授。畢業於常春藤名校,世界最佳商學院之一的沃頓商學院。 擔任國內多家著名高校(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的客座教授,並成為美國富布萊特基金會高級訪問學者。從事收益管理,服務業的供應鏈和物流,運籌優化理論等多個領域的研究20餘年。為多家公司提供企業運營管理諮詢,在管理科學領域有著豐富的學術和業界經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