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身邊故事:澳籍華人趁廣交會“狂”學古琴文化

文/圖 金羊網記者甘韻儀

能將普通話“翹舌音”咬得很准的Nick, 其實13歲就從中國去了澳大利亞, 並以澳大利亞籍華人身份在那生活了34年, 目前在當地經營建築公司。 從2001年開始, 每年廣交會, 他都會以客商身份來到廣州。 隨著第121屆廣交會召開, 他又一次來穗。 這一次, 他除了打探商機, 還尋找古琴學習之道。 在繁忙的展會、商業活動之餘, 他隔三差五就跑到越秀區白雲山腳的白雲仙館, 跟一位80後廣州老師學習古琴。

澳籍華人趁廣交會到白雲山腳學古琴 甘韻儀 攝

風雨無阻學習古琴文化

Nick的中文名字叫蔡新伊。 上週五下午, 是他第四次到白雲仙館散樸琴廬學琴, 在此之前, 他已經在那上了古琴文化課。

因為一切從零開始, 有時候一個音準、一個動作, 古琴老師都會反復演示、指正, 旁邊有人走過時, 蔡新伊通常不受干擾, 頭也不抬, 眼睛注視著琴弦, 一遍遍落指、彈撥、糾正、感受……

當天, 廣州城經歷“黑雲壓城”, 暴雨傾盆而至, 他沒有推掉課程, 如約上課, 平常商業活動頻繁, 擠出一點時間來學琴, 對他來說太珍貴。 “古琴是中國的鋼琴, 歷史很悠久, 我在學習的時候就想著, 古琴一定要一直傳承下去。 ”

第一次接觸古琴文字譜, 發現是神秘而複雜的文字符號, 並不是平常看到的漢字, 蔡新伊傻眼了, 無從下手。 最後能堅持下來, 並且學得有模有樣, 甚至被老師稱讚“悟性很高”, 他歸結為:“因為喜歡, 所以用心。 ”

白雲仙館散樸琴廬廬主李韻瀾說, 散樸琴廬是傳播中國傳統雅文化的生活空間, 更多是公益性質, 興趣使然, 除了有古琴、琵琶等傳統文化課程, 還有雅集、茶會等文化沙龍。 “我們原來沒有一對一私教,

都是7、8個學生的小班教學, 學習時間為兩個月。 Nick只在廣州待半個月時間, 但他有很強烈的需求, 我們為了滿足他學習古琴的願望, 特意安排了老師一對一上課。 ”

5月2日, 蔡新伊就要回到澳洲, 為此, 每一次古琴課後, 他都用手機錄下老師指法視頻, 期望日後可以溫故知新。

學琴的緣分來自心靈深處

白雲山腳, 鳥語琴音時不時從竹林中傳出, 頗為幽雅寧靜, 蔡新伊在這裡學習。 他是怎麼和古琴結緣的?

他坦然, 與很多從小離開中國的華人一樣, 他一度迷戀上西方文化, 聽音樂也喜歡重金屬音樂。 近8年, 他開始“文化尋根”。 特別當他走遍雲貴川藏等地後, 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在他腦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記, 以至於他澳大利亞的家,

在設計上都有著很多中國元素。

三年前, 他買了一把古琴, 作為裝飾品擺在家中, 當時只是覺得很好看。 兩年前, 一個偶然的機會, 蔡新伊在網上聽到一首古琴曲《禪定》, 印象深刻, 直接激發了他學習古琴的興趣, “古琴和古箏不一樣, 古琴的音樂更舒服, 更有深層次的內涵, 當時感覺就像聽到了天籟之音一樣。 ”蔡新伊說。

採訪中, 蔡新伊還提到一件事, 在他小時候, 曾經看過一部電視劇《屈原》, 依稀記得裡面有古人彈奏古琴優美畫面, “當聽到《禪定》這首古琴音樂時, 喚醒了內心深處的記憶。 ”他說。

但無奈, 在澳洲一直沒有找到學習古琴的機會。 “我來廣州後, 就開始在網上查, 看到白雲仙館這個地方, 覺得景色優美, 而且是一個有歷史文化的地方,

於是就聯繫上了。 ”

李韻瀾說, 在古代, 士大夫、祭祀巫師等才有資格接觸古琴, 可以說古琴是一種高尚樂器。 古琴也是中國最古老的樂器, 音律優美, 容易學, 且五音對應五行五臟, 集修心養性和音樂於一體。 在廣州, 古琴活動十分活躍,

最喜歡住在廣州老城區

從2001年至今, 十幾年過去了, 蔡新伊年年來穗參加廣交會。 他說自己見證了廣交會從流花湖畔到琶洲珠江邊, 包括2003年遇上非典“士氣低迷“的廣交會會場, 也見證了珠江新城從無到有, 見證了亞運期間城市文明的進步, 也見證珠江由臭到不臭的變化……對於廣州這座城市, 他也有著獨特的感情。

來廣州, 他喜歡住在老城區, 因為老城區生活氣息、文化氣息濃。 如今,他下榻在濱江路的一家酒店,“過了人民橋,就可以到上下九步行街,還可以到越秀公園走走。”他甚是喜歡,而陳家祠、光孝寺、純陽觀等,他多次參觀。今年廣交會期間,他除了學習古琴,還在純陽觀學習太極。日後每次來廣州,他都打算趁機學習中國傳統文化。

當李韻瀾向他介紹位於荔灣恩甯路的粵劇藝術博物館,集合了江南獨特的亭臺樓閣,時常還有粵劇演出時,他更表現出感興趣,說一定要去聽聽粵劇。

如今,他下榻在濱江路的一家酒店,“過了人民橋,就可以到上下九步行街,還可以到越秀公園走走。”他甚是喜歡,而陳家祠、光孝寺、純陽觀等,他多次參觀。今年廣交會期間,他除了學習古琴,還在純陽觀學習太極。日後每次來廣州,他都打算趁機學習中國傳統文化。

當李韻瀾向他介紹位於荔灣恩甯路的粵劇藝術博物館,集合了江南獨特的亭臺樓閣,時常還有粵劇演出時,他更表現出感興趣,說一定要去聽聽粵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