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肖崗不願傳統技藝丟失 他要堅守“銅鎏金”一輩子

4月19日, 在懷仁縣非遺文化展演活動布展現場, 懷仁縣文管所文博館員肖崗正在陳列他的銅鎏金作品:有精緻的“馬踏飛燕”, 有鏽跡斑駁的仿古青銅器鐵壺……

肖崗是我省著名銅鎏金專家。 說起鎏金和復古青銅器, 50歲的肖崗話裡話外都是對傳統技藝的敬畏之心, “這是最考驗功夫的, 細微處見真章。 ”

鎏金技藝原是祖傳

肖崗告訴記者, 鎏金技藝來自於祖上的傳承。

咸豐元年, 肖崗的祖先肖鈺中舉人後, 由武漢江夏縣遷到山西懷仁縣任縣長, 子孫從此便在山西安居落戶, 也都各自學藝, 小有所成。 肖崗曾祖父這一脈選擇了在北京前門“古銅張”學習銅佛鎏金,

從此銅鎏金工藝便傳承了下來。

鎏金是我國傳承兩千多年的金屬工藝裝飾技法之一, 近代稱“火鍍金”, 主要是將金和水銀混合成“金汞劑”, 塗抹在銅或銀器表面, 然後加熱使水銀蒸發, 使金附著在器面不脫, 用於提高器物的光亮性和色澤度, 從而增強金銀銅器的觀賞效果, 謂之鎏金。 至今肖崗已經鎏金40多件, 其中國家級3件。

從小耳濡目染, 加上經常給長輩打下手, 肖崗高中畢業就開始在自家研究銅鎏金的製作。 1991年, 他從雁北地區文化藝術學校畢業後, 被分配到懷仁縣文物管理所工作, 主要從事文物修復工作。 1998年被山西文物技術中心聘用。

復古青銅器也成絕技

肖崗除了銅鎏金,

還有另一門絕技, 那就是復古青銅器。 2001年, 他在中國歷史博物館進修青銅修復技藝, 師從北京“古銅張”一脈的賈文超老師。 在賈老師的嚴格教導下, 他悟出了自己的一套修復青銅器的方法, 學習了一年, 就能複製“馬踏飛燕”的實物。

他的修復技藝得到了老師的認可。 第二年, 他參與了中國歷史博物館複製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銅簽缶。 肖崗說:“博物館修復講究的是修舊如舊, 不能破壞文物原有的東西, 體現文物本身的價值, 這種複製不僅是歷史知識和美學的結合, 傳統工藝製作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結合, 更是耐心的考量。 ”經過細細研究物件的形制、結構、尺寸、花紋、鏽色等特徵, 在前輩老師的指導下, 經過翻制模型、泥質蠟型、蠟模塗掛耐火塗料層、熔銅澆注、器物表面做舊做鏽等環節,

歷經半年多時間後, 肖崗終於成功制出惟妙惟肖的複製品。

為探索鎏金技藝 花掉買房錢

修復古代青銅器物時, 肖崗結合家族傳承的鎏金銅佛像製作技藝, 開始嘗試修復古代鎏金青銅器等器物, 經過5年多的反復試驗、探索, 在2007年成功複製了右玉鎏金溫酒鐏。

肖崗說, “修復製作過程中, 殘銅回收煉水, 又經過火燒, 可謂金木水火土樣樣兼有, 符合中國傳統文化五行精髓。 與其它藝術門類相比, 鎏金耐得住歲月侵蝕, 經得起風吹雨打, 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 ”在這5年中, 工作之餘的全部時間、精力都投入到恢復鎏金技藝的探索中, 就連積攢了多年的買房錢也被挪用,

全部購買了昂貴的原材料。 但他卻樂呵呵地說:“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青銅器的修復時間很長, 往往需要一個月甚至一年, 不過看著一件件青銅文物在自己的努力修復下煥發生機, 很有成就感。 古代有些工匠, 一輩子也就做那麼幾件東西, 十分精細, 他們不受時間限制, 只管慢慢地雕。 ”肖崗覺得文物也要細細地、慢慢地修, 還要耐得住寂寞, 守得住初心。

26年來, 肖崗共修復了七八十件有歷史價值的青銅器, 絕大多數時間裡, 都是他一個人在一間工作室裡, 和一堆文物殘片、修復工具在一起。 梅花香自苦寒來。 2001年, 肖崗成為中國文物學會文物修復委員會會員;2016年, 獲得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銅鎏金”代表性傳承人;2017年山西省非遺傳統技藝銅鎏金省級專案。

打算開設傳統技藝學習班

說起銅鎏金和青銅器傳統修復, 肖崗總是滔滔不絕。 而每每說起這兩項技藝的傳承, 他擰緊的雙眉中透出擔憂和無奈。

他說:“銅鎏金技藝比較特殊, 銅鎏金器物本身雍容華貴, 在古代深受帝王宮廷的青睞, 清末慈禧太后當政期間, 下令禁止民間製作銅鎏金器物, 造成這門手藝的傳人越來越少, 幾近失傳。 再加上在製作過程中散發出的汞蒸氣對身體有害, 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去學習這門技藝, 我就曾多次汞中毒。 ”

傳統銅鎏金工藝在文物修復中的作用很重要, 為了讓技藝能夠得以傳承, 他毅然讓其子肖逸夫接受了他的技能培訓。 目前, 他的兒子已經能夠獨立完成鎏金製作全過程。 “我不願意讓這門技藝從我手上丟失,這不僅是我的愛好,更因為它是民族的文化,所以我願意堅持一輩子,更願意發揚光大。我也希望全社會重視這門技藝,特別是文物修復部門。”肖崗說,他打算向全國招收對傳統技藝感興趣的弟子,開設傳統技藝學習班,興辦一座中型鎏金工藝企業,好將這項驚豔了幾千年的技藝傳承下來。

擇一事,終一生。時光在走,匠心依舊,肖崗用他全部的熱情與執著修復時光的碎片,延長文物的生命。對此,他甘之如飴。

“我不願意讓這門技藝從我手上丟失,這不僅是我的愛好,更因為它是民族的文化,所以我願意堅持一輩子,更願意發揚光大。我也希望全社會重視這門技藝,特別是文物修復部門。”肖崗說,他打算向全國招收對傳統技藝感興趣的弟子,開設傳統技藝學習班,興辦一座中型鎏金工藝企業,好將這項驚豔了幾千年的技藝傳承下來。

擇一事,終一生。時光在走,匠心依舊,肖崗用他全部的熱情與執著修復時光的碎片,延長文物的生命。對此,他甘之如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