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從正史和演義中看武聖關羽的單兵作戰能力

關羽的戰鬥力, 是舉世公認的, 然而, 歷史記載的戰鬥力和演義渲染的戰鬥力, 有很大區別。 在《三國演義》裡, 關羽斬顏良的一幕, 更多地像一場民間武術擂臺賽, 大家比的是武藝, 比的是刀法和槍法, 而且還用車輪戰, 大家輪流去打顏良。

網路配圖

曹軍方先後派出呂布的舊將宋憲和魏續, 接著是虎將徐晃。 宋憲和魏續不濟事, 被顏良滅了, 而勇猛如徐晃, 也只戰了二十個回合就敗下陣來。 最後才是關公閃亮登場, 仗著赤兔馬快, 一刀秒殺顏良。 擂臺賽完美結束, 關公摘金。

整個戰鬥過程中, 曹袁雙方的大將, 都變成了打手, 在民間的傳說裡, 蛻化了其軍事色彩。 其實, 史上的關羽斬顏良和這種擂臺式比賽是有很大區別的。 曹軍與袁紹軍在白馬, 打的不是擂臺賽, 而是遭遇戰, 不是簡單的將對將, 而是一場大規模的軍團作戰。 顏良不是作為一名武林高手出現,

而是作為一名指揮官出現, 雖然史書也記載說顏良“驍勇”, 但顏良更多的使命是指揮突襲戰, 佈陣謀局, 實施圍城和阻擊。

網路配圖

白馬之戰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奇襲戰, 一場迫在眉睫的支援戰。 當時的情勢根本容不得曹操一而再, 再而三地派哪位大將去和顏良單挑,

而顏良作為指揮人員也沒時間耍武藝跟敵人瞎耗。 此時的關羽, 是援軍指揮官之一, 他根本不是來和顏良比武的, 他的使命是如何突破顏良軍的軍事防線。 從《三國志》的記載來看, 關羽在當時的混戰中, 看見了顏司令的指揮所, 他當機立斷要端掉敵軍的指揮所, 於是單刀匹馬發起衝鋒。 在這個過程中, 關羽的戰鬥任務十分複雜, 他要越過層層軍事防線, 跨過重重軍事掩體, 而且還得保住自己不被對方的弓弩兵射中。

網路配圖

關羽的了不起就在於他能夠憑藉個體的戰鬥力, 在沒有“炮火”支援甚至連小分隊都沒有的情況下, 居然一路沖到敵軍指揮官跟前, 不僅端掉了敵軍的指揮所, 還秒殺了指揮官。 而且, 他騎的不是赤兔馬, 因為史上的赤兔馬在那時早就死了。 至於顏良, 也不至於毫無防備, 東漢末雖然沒有傳呼機, 但是關羽向他發動進攻的態勢, 前線應該已經向他發了預警, 在這種情況下, 關羽還能突破道道防線, 直取敵軍司令官, 這就是他的牛掰所在。

從這點來看, 史上關羽的戰鬥力比演義裡的關羽還強。 其實, 在三國史上, 極少有將對將的事情出現, 像關羽這種單兵衝擊敵方指揮所的英雄事蹟, 不太可能重演, 因為敵軍指揮所的防禦系統也不是吃素的, 再來一次的話, 早把人射成馬蜂窩了。 而文醜也不是被關羽斬殺的, 他死於亂軍當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