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大型紀錄片《鳩摩羅什》上海推介會

2017年4月23日, 大型紀錄片《鳩摩羅什》上海推介會在上海復旦創業園區舉行, 本次推介會由全球居士聯合會主辦, 如道居士代表聯合會組織冰主持了本次活動, 到場嘉賓有蘭州興國寺道空法師, 總製片人黃甲太先生, 倪可易經工作室代表, 上海備特樓宇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建榮, 20KM徒步禪組織代表等企業家, 公益組織代表。

總策劃黃甲太介紹了鳩摩羅什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西域高僧、佛經翻譯家, 他翻譯過384卷佛教梵文經典, 與真諦、玄奘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位於甘肅省武威市中心的鳩摩羅什寺,

是鳩摩羅什初入內地弘法演教之處, 寺院內舌舍利塔便是為安奉鳩摩羅什的舌舍利而建, 距今已有1600多年。

《鳩摩羅什》紀錄片由甘肅東西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創作。 該公司14日透露, 此次重走活動將有包括著名史學家、文化學者、媒體人士及《鳩摩羅什》電視紀錄片主創團隊在內的百餘人參加,

將從鳩摩羅什“東歸傳法”的境內起點新疆喀什起步, 沿著東歸傳法路線, 向西安進發, 途徑新疆溫宿縣、新疆克孜爾、新疆庫車縣、甘肅敦煌、甘肅武威、甘肅蘭州、甘肅天水、陝西戶縣, 進行一次中國佛學的精神溯源和“東歸傳法”體驗。

接下來由甘肅省興國寺主持介紹了鳩摩羅什法師的貢獻, 鳩摩羅什有三大亮點, 第一個是習大大提出的“一帶一路”已經成為重大國策, 而絲綢之路上各國信奉的一神教文化是一堵看不見的文化隔閡, 只要是宗教, 就有“我執”, 就有排外情節, 新疆大開發需要一個和平的環境, 宗教紛爭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嚴重問題, 除了經濟手段, 更少不了文化融合,

否則事倍功半, 上千億的投資搞不好就打水漂。 佛門“無我”, 包容吸納, 曾是絲綢之路上相關國家國家上千年的歷史承傳, 何不借來一用?畢竟他們各自的如來藏中多生以前曾有過深厚的佛緣種子, 一旦被自利利他與世無爭的佛教因果文化喚醒, 則能從根本上緩和民族仇恨, 促進社會和諧和經濟發展。 另外一大亮點, 則是小乘佛教於大乘佛教的融入, 說白了, 鳩摩羅什以自己“回小向大, 千流歸海”的親身經歷告訴後人;什麼是佛子的必經之路。 第三個亮點, 是鳩摩羅什“為法忘軀, 隨順眾生”, 這恰是被佛教界有意無意“無視”他的原因, 為什麼?因為他娶妻生子“犯了戒”, 有損于一個出家僧人的高大形象!為什麼鳩摩羅什這麼做,
他是心甘情願嗎?當然不是, 歷史記載;大將軍呂光打下龜茲國後, 強迫他與龜茲王的女兒結婚, 鳩摩羅什不肯, 呂光就將鳩摩羅什灌醉, 與龜茲王的女兒關到一起。 鳩摩羅什被虜至甘肅後, 皇帝姚興捉弄他“以伎女十人逼令受之”。 。 。 。 鳩摩羅什雖已歷劫累世修持佛法, 但在這一世, 仍然藉緣示現諸多煩惱:諸如被脅迫、遭受戲弄淩辱、乃至被逼成婚, 歷經惡意嘲諷等, 直到五十九歲才得入長安城翻譯佛經。 正因經由如此人生歷練, 乃能擔荷如來家業, 成為中華文明史上一代巨匠。

由於鳩摩羅什精通漢語, 採用了“直譯”的辦法, 把原來翻譯的晦澀難懂的經文一一糾正, 這樣一來, 佛經變得通俗易懂, 流傳起來變得容易許多,

譯本文字優美, 有人評論說, 鳩摩羅什的譯本對於中國的文學創作打下了豐厚的基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